刘孝先是南朝梁代诗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是一位饱经宦海浮沉的多难诗人。他先担任武陵王萧纪的幕府官,跟随萧纪在蜀称帝。萧纪出兵讨伐萧绎(梁元帝)时,刘孝先随军出征,萧纪兵败,他又转投萧绎,任黄门侍郎。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胜败无常,对亲眼目睹的世事变迁感触很深。他因此厌倦了你争我夺的艰险仕途,同时,他亦深感人生无常,于是便将心思放在佛门中来寻求人生的解脱之方。此后,他喜爱与僧人交游,诗僧无名法师便是他们来往最为密切的法师。

刘孝先的诗歌仅流传下来六首,其中有两首是写赞颂无名法师的。下面我们就来分别分析刘孝先的这两首诗歌。

刘孝先第一首赞颂无名法师的诗歌是《草堂寺寻无名法师诗》。诗云:

飞镜点青天,横照满楼前。

深林生夜冷,复阁上宵烟。

叶动花中露,湍鸣闇里泉。

竹风声若雨,山虫听似蝉。

摘果仍荷藉,酌水用花传。

一卮聊自饮,万事且萧然。

这首诗歌是诗人刘孝先到草堂寺寻访无名法师时所作。诗歌描写了诗人寻访无名法师时见到法师所住草堂寺及周围的景色。诗人在对草堂寺周围景色描写的同时,引发了他对人世的感悟,因此,本诗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

诗歌前四句写了草堂寺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显得十分静谧。寺院里香火缭绕直上云霄,让人感觉到古寺的神圣庄严。中间的四句诗描写了寺院四周的景致:寺院四周林木茂盛,鲜花满目,花草上的露珠在山风的吹拂之下纷纷滚落;山谷间泉水奔流而下,发出哗哗的回声。又加上山间风吹竹林的声音夹杂在一起,发出暴风雨般的轰鸣声;在山林之间还有许多种昆虫的呜叫声相互应和,仿若蝉在呜叫。接着,诗人见到满山果树,忍不住采摘果子来吃,还用荷叶来酌水品茗,以感受山林之乐。诗人自己处于远离尘嚣的山中,不只是独享这份清净,而是发出了“万事且萧然”的感叹。诗人认为,世事无论如何繁华风光,最后都会归于无常寂寞。诗人虽然未写到无名法师,但诗歌中所表露的是诗人的一种向佛之心和对无名法师的崇敬之情。他是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无名法师高洁的人品和谨严的行持。

刘孝先还写有一首和无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诗: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

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山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

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

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这首诗,既是对无名法师的赞颂,也是他参悟佛理的即兴之作。诗的前四句,先从静态描绘无名法师的居处清幽,以衬托其离俗超群的风雅。无名法师的居处,选择背阳的“山北”,就与俗人居处向阳不同,独喜阴幽净土。月色如水,映照山北,草堂寺门深深,门前长松夹道,禅房宙户虚掩,四周竹丛包围,是多么的寂静、清幽!寺门苍松屹立,禅房隐没在竹丛之中,表明无名禅师节操高尚,因为松、竹都是节操的象征。孔子称赞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苏东坡亦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居松、竹中,耳听松声如涛,眼观风拂竹摇,那是何等的雅致啊!五、六两句,是从动态角度,描写无名法师的举止和风度;法师为避烈日余威,追逐凉风,漫步走出禅房,倘佯在松间小径之中。以下四句,以景写人:法师人林纳凉,抬头仰望空中,云层平静,凝住不动,遮蔽峰峦;银河如带,分隔夜空;目光下视,草飞萤虫;暮鸟归巢,高栖梧桐。这段关于自然景色的刻画,展现了法师内心境界,斩断尘世烦恼,追求佛门清凉世界,避开纷繁俗事,领悟色空实相,寻找人生归宿,投向极乐之乡。“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写法师不预世事,摆脱名缰利索,神情悠闲,内心无拘,精神解脱,随心所欲,已达物我合一的境界。末尾两句,表达了作者视尘世如“樊笼”,希望归依佛门,寻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和对无名法师世外生活的羡慕。诗中的“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二句,从写景艺术上,虚实合一,从般若中道的角度看,则是空即色,空色一体思想的体现。

诗人在这两首诗歌中,描写了无名法师住处的清幽雅静,表达了自己对无名法师嘉德懿行的无限赞叹之情。更为重要的是诗歌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繁华难在的感叹,流露出一种厌倦俗世生活,渴望归依佛门的愿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