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文殊院内,玄奘法师的顶骨,被作为佛门圣物珍藏着.别看它只有一片指甲那么大的灵骨,在这一千多年的漫长的岁月中,却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纠葛,直到1958年,才由文殊院收藏.

玄奘本名陈讳,洛州缑(gou)氏(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人,十三岁就出家为僧.他的二哥陈素,也是一个和尚,法名专捷.唐高祖(李渊)武得二年(公元619),他们兄弟二人一同来到成都听道基,宝暹(xian)二法师讲经.武得五年(公元622年),他在成都受戒.在这三年研究佛教经典过程中,深感汉文佛经译得不全,决心到天竺(印度)取经.当时,朝廷和突厥有边境之难,规定私人暂时禁止出境.途中虽不像<西游记>所说的遇到那样多的妖魔鬼怪阻拦,但所经历的艰难险阻,若不是有很大的勇气和魄力,那是无法克服的.他为了学习印度文化,在印度一共住了十四年,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印度的摩竭陀国那烂陀螺寺留学的六年,学习了当时在印度已濒临决灭的学术巨着<瑜伽师地论>,最后把这部一百卷的巨着介绍到中国来.玄奘在印度曾辩论战胜了当时九十六家学派的着名论师,博得印度人对他最高的崇敬.印度最大的国王(那时印度分为18个国家)摩竭陀果的戒日王,和另一个国王鸠摩罗王,陪伴着他骑在大象背上周游全印度,以示光荣.在他经过的地方,妇女们跪在路旁.把头发铺在地上,让他们所骑的大象从上面踩过,以示对他们的崇敬.他回中国时,戒日王派兵护送,把他所取得的经卷,驮在象背上运回中国.并派外交使节到中国来交底国书.唐太宗李世民也派使节到印度回访.直到今天印度还悬挂玄奘像来纪念他.他所着的<大唐西域记>,直到今天还是研究印度中古史的必读之书,他回国后,唐太宗见他一一个和尚的身份,竟在印度受到这样崇高的待遇,非常尊敬他,特地为他在长安(今西安)修建大慈恩寺,让他住在里面,翻译他从印度取回的经书.死后,他的遗骨保存在大慈恩寺内,被后人作为珍贵的纪念品珍藏着.

传说北宋靖康年间,金朝起兵攻打宋朝,把皇帝徽宗、钦宗父子二人俘虏走了。九皇子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杭州)建立了南宋王朝。此时,天下大乱,北方人纷纷逃到南方。长安慈恩寺的和尚也捧着世代珍藏的至宝-----“玄奘法师灵骨”跑到南方,安放在杭州灵隐寺内供养。

这个灵骨在灵隐寺内安放了几百年,到了明朝,朱元璋得了江山,建都应天府(南京)。那时有个会看坟地的“堪舆家”(俗称阴阳),向朱元璋建议说,雨花台的龙脉风水很好,如果陛下能在雨花台上建造一座宝塔,可保大明江山万年不衰。朱元璋听信了这个话,马上命令建塔。并且按照佛教建造宝塔一定要在塔下面放菩萨或高僧的灵骨“舍利”的习惯,把玄奘法式灵骨,从杭州迎请到南京,买在雨花台的宝塔下面。

又过了几百年,到了清朝中叶,太平天国起义,监督南京,清军又杀回了南京,在战火纷飞当中,雨花台的宝塔被毁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玄奘灵骨的下落。其后又过了一百多年,到了抗日战争末期,日本军帝国主义者在南京雨花台修筑工事,有一个日本军官稻田大佐,发现从雨花台地下挖出的一个石匣,长月二尺,宽约一尺,三寸多厚,四周刻有花纹,上面刻有“玄奘法师灵骨”几个字,他又惊又喜,马上呈报上司,随即由专人送回日本珍藏。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南京,引起广大人民去中的强烈愤慨和反对,汪伪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不得不派白隆平到日本去交涩。白到了日本,谒见日本外相重光葵,申明要取回这个石匣,重光葵专横强辩说:中、日两国本是一家,无分彼此,放在日很和放在中国是一样的,又何必一定要取回去呢?何况日本也是信仰佛教的国家,这个骨匣我们供养得很好,就不必取回去了,白隆平反复交涩,重光溃勉强答应将匣内灵骨分为两份,一份留在日本,一份由白隆平带回中国。不料在分取灵骨的时候,日本官吏只准取三块灵骨,不准多那,白只好带三块灵骨回来。

抗日战争审理,汪伪政权垮台,着三块玄奘法师的灵骨,有北京在巨赞法师迎请了一块到北京建塔供养,广东的虚云老和尚迎请了一块到广东曹溪南化寺建塔供养,还有一块顶骨,由能海法师迎请进川,准备重修彭县隆兴寺残存的古塔,把它放在另面供养,但这个计划一直没有完成。解放后,能海法师被中国佛教协会请到北京任职,简他的事也停了下来。于是这块灵骨就被存放在了四川省佛教协会的会址大圣慈寺内。1958年,着块顶骨才转放到文殊院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