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对佛教徒来说,它是神圣的、神秘的、不可思议的。法藏部的《四分律》有提到,供养舍利能够助成成佛之道。过去也有祖师大德记载有关舍利供养而引发感应之事。因此,舍利供养是佛教的其中一个重要传统。∵

关于佛教注重舍利的由来,可得追溯至佛陀入灭的时候。在他的遗体火化后一结束,就发生争夺佛陀遗骨(舍利)的局面,后经人调解,而由八国分成八份,各请回去建成舍利塔供养。此外,当地人连原来装舍利的瓶子、火化处的焦炭、释迦生前的头发,也都建塔封存供奉。1

舍利是梵语Sarira的音译,意为骨身、灵骨、坚固子。它是指人体火化后所遗存的结晶物体。然而,它并非是人人必有的。“是舍利者,乃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熏。”2∵又说,“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2佛教认为,舍利是一位修行者终其一生修行的精华汇集。只有佛陀,或者虔诚礼佛、终生行善的高僧大德,圆寂后才有可能结晶舍利。尤其是,佛教徒对于佛舍利,有难逢难遇之想,以为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因此,供养舍利如同礼拜佛祖真身,可以结下值佛闻法的殊胜因缘而速成菩提。3

站在这样的一个角度,我们佛教徒是否可以买卖舍利呢?∵到底供请舍利,是否与供请佛像、佛牌、佛经一样?

我们且撇开佛牌和佛经不说,就供请佛像一事来谈。众所周知,佛像是宗教、艺术以及商业三体的结晶品。没有佛教,世间便不会有佛像;若少了艺术的成份,一尊佛像即少了一分庄严,我们凡夫便不能生起崇高的恭敬心;因为有商业的活动,我们才能够处处找到心目中所属意的佛教圣像。由于这三方面的配合,世间才会有宗教艺术工作者将圣像的真善美呈现在我们普罗大众的眼前。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

回头来说舍利供请。既然舍利本身是遗体火化后的结晶物,那它必然就不会是艺术品,也不会是商业上的产品。舍利,是修行者借着宗教情操而提升为宗教体验的呈现。除了当初佛陀遗体荼毗之后,因为舍利所引起的纷争之外,在佛教历史与文化的传承里,赠送舍利一直是国与国、寺与寺之间,作为弘扬佛法的一种方式。这大可从阿育王弘传佛教的记传里略端一二。因此,赠送与贩卖舍利者,这两者的宗教情操可是迥然不同。

再说,舍利不是如圣像、佛牌、佛经般由人手或机器制造而成,舍利是人身火化后的遗物。照理说,舍利数目应该不多。而且,依理上来说,它也不值一钱吧!

另一方面,若有信徒不小心买了舍利子回家,怎办呢?那,只有两个选择:(一)要(二)不要。

(一)要:舍利是圣物,它代表佛教里的三宝,即佛、法、僧。我们应该依恭敬心来礼拜舍利,如亲见佛陀圣众。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经典将舍利分为两种:法身舍利和生身舍利。法身舍利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所遗留下来的言教,而上述有关一般舍利的意义即为生身舍利。因此,如果仅将舍利局限在佛陀或高僧大德所遗留的爪发骨灰,那么,我们就可能会忽略了舍利本身所代表的真正意义,也就是佛之所以为佛的本体――依于正法而成就法身的智能。4∵换言之,我们应该借由对于生身舍利的认识和供养,进而提升自己对于佛法的修习和体悟,而达到供养法身舍利的层次。俗气地说一句,礼拜别人的舍利不如让别人来拜自己的舍利!这当中实含有“信、愿、行”的学佛三要,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明白笔者的用意。

(二)不要:如果有信徒觉得自己所购买的舍利子,来历的确有存疑,∵其实,他大可不必供养,犯不着为了一个可疑的物品而坏了自己对佛教的信念。

舍利即意为骨身、灵骨、坚固子,依相上说,它就是属于四大之一的地大。笔者以为,如将它再火化倒不如让它“尘归尘,土归土。”

总觉得,买卖舍利,两者就像香烟制造商和烟客的关系。烟商会不断地宣传甚至办大型的活动来达到促销香烟的目的;烟客则因为烟瘾而让烟商发大财。不论***乃至全世界如何的抵制和劝解,都无法让广大的烟客回头,因为他们都已经迷了!

最后,仅以几句佛语和大家共勉: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理实见分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