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的民间传说

“和合”思想在我国典籍中广泛存在,影响深远;报刊上已多有介绍。它由来既久,在民间当然也有广泛传播,其形式通俗、形象往往和神话相结合,所以常有一定的神秘性,虽不象典籍所载那样言之成理,富于思辨意义,但从中也可看出群众对它的理解和反映出来的希望。

较早见于前人笔记的传说,当推“万回”故事。唐郑qǐ《开天传信记》载,阌乡(豫西)“痴人”之兄远戍安西,久无音讯。父母疑其已死,日夜啼泣。“痴人”一日忽跪禀父母,要去安西探兄;竟朝发而暮归,说:兄一切安好。父母大惊,因阌乡去安西万里,当日如何往返?但“痴人”带回的家书却是其兄笔迹。从此当地百姓就叫他“万回”,并奉之为“和合之神”,以保佑游子早归,一家安好。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说,宋时,杭州有奉“万回哥哥”为“和合之神”的风俗;其像作蓬头笑面状,穿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清朝瞿灏的《通俗编》也载此事,但他说:“今和合二神并祀,而万回仅一人,不可以当之。国朝雍正十一年,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瞿灏是杭州人,他的记载证明田汝成所记属实。他又是乾隆进士,离雍正年代很近,他的记载表明,是雍正赐封才改变了“和合之神”的内容:由一人改为两人,即把万回改为寒山和拾得;又把“神”改为“圣”,比较接近于生活。

关于寒山、拾得,民间也有多种传说。据《民间文学》1979年第8期所载,这两人原是我国北方某地同村好友。寒山略长,爱一女子,婚前发现,拾得也默默地爱她。为了成全好友的婚姻,寒山避走江南。拾得知道后,放弃婚姻,追踪寒山,持荷花一束来到江南,寒山即捧食盒相迎。两人遂同隐于江南。据《国清寺志》载,寒山是陕西咸阳人,30岁后隐居天台寒岩,这与前说相近;但拾得之说不同,说他本是弃儿,为寺僧丰干拾到,因此得名,长大了当了香火和尚,与寒山相友善。至今国清寺还奉祀寒山、拾得、丰干三像于大雄宝殿西侧之三贤殿内。

以上各说互相差异,又互有联系,这原是民间传说本有的特征:每经一人之口,总会有所增损。但这些都属于对“和合”思想的形象化演绎:万回之说,是以和合为亲情挚好的象征;寒山、拾得之说是以和合为友情亲密的象征;旧日婚帖及婚宴请柬上都印有“和合二圣”像,(蓬头笑面,非僧非道,一人持荷花,谐“和”字,一人掌盒,谐“合”字)是以和合为爱情永固的象征,这与《周礼、地官、媒氏》疏所说“使媒求妇,和合二姓”正合。发人深思的是:雍正为什么要为寒山、拾得加封?而且还要为《寒山诗》集(内附拾得诗数十首)作序。据光绪十一年十月全陵刻经处刊行的《寒山诗》集卷首《御制序》说他们的诗“如摩尼珠(即宝珠),体非一色,处处皆圆……正信调直,不离和合因缘;圆满光华,周遍大千世界。”可说赞扬备至。诗集还冠以“御选语录”之名。两人诗作之前,又分别加上封号:“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以皇帝之至尊竟为两个隐居天台的唐代僧人如此费心,到底所为何来?

我想,可能的解释是:为“和合”的思想提供一个可资体现的实体,而这个实体又是民间传说所认可的。因为雍正皇帝博览圣贤典籍,深知“和合”含义重大;也了解百姓普遍崇奉“和合”之神所为是什么。把这一对舍己利他,安贫乐道的人封为“和合二圣”以象征“和合”思想,就为世人树立起了人伦和合的榜样,这对于巩固大清帝国的天下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到了今天社会主义时代,科学日益昌明,神话的影响随之缩小,“和合之神”虽然早已淡出人世,但“和合”思想却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而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无论从哲学、文化、政治或社会角度来看,“和合”思想都是值得开发的精神财富,可以用来为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因为这一思想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民族形式。

(作者:高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