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人生

觉真法师

(第十个故事)

过去有一对恩爱夫妻,两人容貌端正,姿态秀丽,非常美好,生活中清静和谐,相敬如宾,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不料祸从天降,两人忽然都双目失明了,彼此再也看不到对方。但却更加互相眷恋,恐被别人欺侮,谁也不能失去谁,两人共坐相守,一刻也不分离。如此又过了很久。后来他们的亲戚,到远方去请来医术高明的医师,将两人的眼疾治好了,重现光明。可是,当丈夫睁眼看到妻子已非昔日婀娜靓丽时,便心急地喊道:“谁把我的妻子换掉了?”妻子看到自己的丈夫也已不是当初的风度翩翩,也高声叫道:“谁换走了我的丈夫?”亲戚们就劝告他们说:“你们年轻时的青春容貌,已经随着岁月的变迁,变成如今的气弱力衰、皮松面皱。日月流逝,要想以老年之身再寻求青春年少之姿,这就等于钻水取火,不是太荒唐了吗?为什么要哭哭啼啼、吵吵闹闹,不肯相认,又不自认呢?&rdquo

mdash;—《出曜经》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自性本空,青春难再。“青春永驻不是梦”,这只是一句广告语,对于少女少男来说,青春当然属于他们。过了少年、青春,也就步入中年、壮年和老年了。生命无常,世事无常,有几人认知,这对恩爱夫妻就是一面镜子。

般若智慧——这是教导我们学会观察实相的智慧。诸法实相,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存在,其本性,都不是固定不变、孤立存在的。《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现象,无一不是缘起的假相。它并没有独立的、永恒的、固定不变的自性。既然一切事物、一切存在,都是不断地变化着,运动着,这种变化的动态的本质,便叫做“空”。“空”并不否定眼前的事实为事实,也不否定眼前的现象为现象,亦不否定眼前的存在为存在。它不但指出一切事物,都在经历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的生灭过程,承认生灭的事实,而且,更从本质上把握了“空”的自性,洞察了自性本空,揭示了一切事物各种变化的前瞻与开拓、实现的无限可能性。所以,般若空观,绝不是一种概念,一种形而上的理论,而是可实践、可实证的人生智慧。

《大智度论》卷二十《释初品中四无义》有一首偈:

诸法之实相,

则是众生相。

若取众生相。

则远离实道。

这首偈,既体现了般若智慧,又体现了佛家的逻辑思维。我们先从句式上看:甲,就是乙,如果你取乙就当成是甲,那么,你离开甲就太远了。精彩就在此。前两句说:众生相就是诸法实相(一切事物的实相),后两句说:如果执着于众生相,那就是离开了实相,也就离开了真实的佛道(佛的智慧)了。

实相,是什么?从名相来说,实相是指实际的本质的形象、本相。可是真有实相这个东西吗?从名相的表述来说,在语言上,认识上它是有的。但从实相本身来说,实相无相。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自性的东西可以叫做实相。实相既没有独立的永恒不变的存在,恰恰世界上一切现象又都没有离开实相。那么,这个实相最好的表述就是“空”。“空”不是没有,不是空空荡荡,“空”是一切都有,而且只有在“空”中才能显现万有,显现一切事物的现象。正因为这一切现象,不断迁流变化,刹那刹那生灭,所以,一切的有,一切的现象,从未离开“空”的真实(实相)。所以佛说不要以“实相”这个名词(名相)来错认了“空”的真实(实相)。众生相就是实相,一切现象也都是实相,但众生相只是实相的一个部分,一切现象也是实相的一个部分。实相不离众生相,,不离世间的任何现象,但不能把众生相和世间一切现象就当作是全体的本质的实相。因为众生相和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在不停的运动、变化、迁流之中,只是刹那现象、变幻的幻象,又岂是实相?这就是实相本空、自性本空、自相也空的般若智慧。

这种智慧,在佛教用语中又叫“如实观察”,“如实知见”。我们今天常用“如实”这个词,这个词,正是由佛教而来的。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住世传道时,佛教并不像今天这样已成为一种仪式周备、规矩繁琐的宗教。那时,只是佛陀说法,为众生指出一条智慧观察人生、体悟人生的道路,充满非常理性的探索研究的精神,它让我们懂得感觉如何生起?知见从何而来?又会造成什么后果?让我们自己观察自己,让我们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所以,佛陀叫我们“如实观察”,“如实知见”。能达到“如实知见”,才能摆脱各种妄执和烦恼,真正获得“空”的开悟,真正获得心的自在(自由)。简而言之,“空”就是自由。

可是,现实中,许多人不承认“空”,不肯去悟“空”。这也可能源于许多人不愿观察自己,甚至也不想去了解自己,认知自己。比如,身体出了毛病,脑子里有了烦恼,也不去研究身体不适的原因,脑子里烦恼的来由,只想逃避,有的要到庙里去求菩萨,烧香磕头,口中念念有词,心里欲望无数,这不是真正信佛、学佛,而只是逃避灾难,逃避不快,逃避痛苦。胃痛,吃几片止痛药,也许暂时有效,但根本的胃痛之因,并未解除。感冒也是,可以吃药退热,可以吃药止咳,一时感冒的各种症状,得到缓和,但感冒并没有好,感冒的全过程还必须走完,才会痊愈。可见逃避并不解决问题。当然,真正的佛教徒,不但不会逃避痛苦,而且是承认苦,正视人生之苦,如实观察生命之苦。

我们今天有些人,总说自己活得很累。教书的教得很累,学习的学得也很累;老板很累,打工的也很累。不但感到自己很累,而且发现自己活得不好,事事不顺心,处处不如人。房子太小,钞票太少,老婆也是人家的好。心中的妄念一个连着一个。念念相续,极难止息。于是,昼思夜想,不安焦躁,失望苦闷,寂寞难耐,看不到一丝不明,生活越来越不称心,烦恼积怨,越来越深。一念不慎,做出许多错事、坏事来,给自己、给家人、给社会又制造出许多人为的不幸。社会悲剧,人生悲剧,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不是天天在上演?如果探究一下,这些杂念,这些妄念,到底从何而来?人们为什么又那么容易被杂念、妄念牵引着向错误的方向跑,你寻根刨底地探究下去,你就会发现,所有的情绪、欲念、奢望、烦恼,差不多都是从人的渴望和执着而来。五欲六尘,妄想执着,不能对之“如实观察”,“如实知见”,多么可怕!如果你能“如实观察”到自己内在和外在的“无常”、“无我”,那么,你对学佛、成佛的修行之道,就有某种自觉了。如果你能体验到:向内心深处看,是内在的无限;向外在的十方看,是外在的无限。内外皆无限,便不会再斤斤计较于眼前一丝一毫的利害得失,也无须为一丝一毫而锱铢必较了。“无常”、“无我”、无限,又何须再为种种现象产生执着?

万法皆空,人的烦恼当然也是空,人的妄想执着当然也是空。但这是从自性本空来说的。它既然生起了,既然挥之不去,它当然也是有来头的,有缘由的。它也是由缘生起,有根有源。

说缘起,说性空,两者实际上相通相符。甚至可以说,“性空”正是“缘起”的别名,同一事物的两面。由缘起,可以知性空,由性空,更能观照缘起。

“缘起”,就是说,诸法皆由因缘而起。世间万有,无一不是由因缘而生,由因缘而起。因(Hetu)缘(paccaya),实际上是客观条件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佛家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相对应的互存关系和具体条件而得以产生,离开了关系和条件,就不可能产生任何一件事物或现象。佛陀曾经给“缘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这四句之中,包含了两种互存关系,一是同时的互存关系,一是异时的互存关系。赵朴初居士曾经举例说:同时互存关系,例如师生关系,在一所学校里,有老师就有学生,有学生就有老师。老师和学生,是同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异时互存关系,例如种庄稼,种子和芽的关系。先有种子,然后才能生出芽来。今天芽的出生,就因为当初种下了种子,这就是异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种子灭的时候,也正是芽出生的时候。芽出生的时候,也正是种子灭的时候。这里,芽和种子的生灭现象,也可以说,又是同时的互存关系。总之,不论是同时互存,还是异时互存,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产生,都必然由互相依存的关系或互为条件而产生。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缘起”、“缘生”。

冯学成先生在《心灵钥匙——佛教心理世界》一书中说“佛教是一部涉及各种层次、各种发展阶段的全部宇宙生命的精神现象学”。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提出他的“缘起”学说,确实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创造性的发现。“我”是因缘而生,“法”也是因缘而生。人生宇宙,自然万物,世间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互为条件才得以产生,得以存在,彼此都是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对于这一缘起、缘生法则,在大乘《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中演绎出十一种要义,这是极有价值又令人十分信服的:

1“无作者义”——世上没有造物主。

2“有因生义”——事必有因。

3“离有情义”——因缘之外别无实体。

4“依他起义”——依赖客观条件才能存在。

5“无动作义”——只有因缘和合,而无启动者。

6“性无常义”——因缘所在,本性无常。

7“刹那灭义”——事物不会永恒,即生即灭。

8“因果相续无间断义”——虽然生灭刹那,但因果相续,无有间断。

9“种种因果品类别义”——不同的事物就有不同的因果关系。

10“因果更互相符顺义”——什么因结什么果,因与果永远相符。

11“因果决定无杂乱义”——因果之间的关系,自然法则,不会错乱。

佛教不承认有创世主、造物主、救世主,亦即世界上不存在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不存在主宰人类命运的超自然的神。缘起十一义中的“无作者中文键盘”就指明了这一点。既然肯定“诸法因缘生”,当然不可能除了因缘而外,还有一个什么造作者(造物主)。任何一个因,都由因而生,任何一个缘,都由缘而起。从时间来看,无始无终,从空间来看,无边无际,不仅没有神化的造物主、救世主,也没有作为宇宙本源的理性化的存在。“事必有因”,世间万事万物,皆受必然的因果律的支配,这就是第二义“有因生”。

“离有情义”、“依他起义”、“无动作义”,这三者说的就是“无我”。“有情”是梵语“萨埵”(Satta)的意译。人和一切有情感反应的生命,∵都叫做“有情”。在佛教看来,一切有情,都是由地、水、火、风、空、识——六种元素所构成的。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温度,风为呼吸,空为组成身体的空隙,识为种种意识反映,或叫精神活动。这是从生理说的。若从心理要素来说,有情的构成元素为色(Rupa)、受(Vedana)、想(Sanna)、行(Sankhara)、识(Vinnana)总称为“五蕴”。色,指各种物质。它包括了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声、香、味、触(五境),这一切都属于色,是感觉到的物质对象。受,是感受。想,是通过感受得到的印象和知觉。行,是思维,是一系列的身心活动。识,是了别,亦即判断、推理、选择。通过上述生理的、心理的两方面的要素分析,说明任何有情,都是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要素的聚合体(他没有固定不变的永恒的主体),而任何要素,又都是刹那依缘而生,刹那依缘而灭,因此,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我”的存在。这是“无我”的重要理论依据。

“无动作义”把因果关系解释得更透彻了。即因与果相互之间不会有来去,果由因生,但不是因直接变为果。比如:以甲灯之火,去点燃了乙灯之火,不是甲灯的火跑到了乙灯里去,而是甲灯的火,引发了乙灯的火,乙灯自己燃起来了。这个道理实际上很深刻。同理,佛教讲轮回,就不会讲有一个灵魂从这一个有情的身体,转投到另一个有情的胎中去。这正是从“无我”的根本之义引申而来的。

“无常”,揭示了“法无自性”的根本定律,即宇宙中一切现象、一切事物都是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的互相依存关系,其间没有永恒常久的独立存在。那么,任何事物,任何现象,它的性质当然是无常的,其表现就是“刹那生,刹那灭”。佛经中常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诸行,就是一切事物,一切现象,宇宙万有。“行”,指出了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迁移变化的动态,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之中。“生灭”,就是“生、住、异、灭”的简化。产生了,出现了,叫“生”。生了,必有其存在,有其作用,叫“住”。作用是变化的,存在时时变易,不断的变异,叫“异”。存在不能永恒,变化的结果是消失,是死亡,叫“灭”。“刹那”“(Ksana)指极短的时间。在极短的时间中便具足生、住、异、灭的生灭过程。我们人的身体,由无数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几乎无时不在生住异灭的变化过程之中。人的一生,走完生、老、病、死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由无数个刹那相续而存在的。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小到原子、原子核,大到宇宙星球空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裂变、异变、聚变、乃至蜕变(质变)之中。一个事物的生、住、异、灭,一个人的生、老、病、死,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实际上都是无数个刹那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世界上永恒不变的就是变,这就是“无常”的真谛。两千五百多年前,人数处于怎样的物质生活状态?既没有今天的各种科学仪器,亦没有今天的科学分析与科学测试手段,而释迦牟尼却由他自身的证悟(内明),提出了“无常”、“无我”的伟大发现,这不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又是什么?难怪爱因斯坦要感叹:“如果说有哪一个宗教可以应对于现代科学要求的话,那一定是佛教了。&rdquo

宇宙间任何事物,任何事相,不论大小、多少、久暂,彼此之间,都是相连相通,无法分割的。他们互相联系,相互依存,彼此互为因缘。从一粒微尘可以看大千,从大千也可以看到微尘的彼此依存和相连。世间一切,皆由因缘所生,皆由因缘而起,永远由于因缘的变化而变化。缘聚则聚,缘散则散,有聚有散,固属生灭无常,却又相续不断。纵的方面望去,前往后来,前逝后起,因果相连,从无间断。横的方面看去,品类种种,无量差别,但杂然有序,因果不爽。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这一因果法则,在佛教称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虽三世诸佛也不能加以改变。这就是“十一义”中的“因果相续无间断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和”因果决定无杂乱义”。

“十一义”中“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这四个基本论点,实际上只是两个核心——无常和无我。无常就是生灭相续,既包含了刹那生灭,也包含了因果相续。无我,就是没有一个独立的永恒不变的主宰,既没有一身之内的主宰,也没有宇宙万有的主宰。所以,“无我”自然也包含了“无造物主”的含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总的解释。

《六十华严》卷十《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中有一首偈:

世间非自作,

亦复非他作。

不知真实性,

生死轮常转。

这首偈子指出了佛教所说的宇宙真理。人世间一切事物,宇宙间一切现象,是怎么来的?怎么形成的?有人说,他是自生的,一切现象是自发的,这就是“自作”;有人说,也许有一位万能的造物主,或者叫超自然的神,是他造的,是由他主宰的,这就是“他作”。然而,佛的这首偈子,却告诉我们:“世间非自作,亦复非他作。”世间的一切,不是凭空自生,凭空创造,也不是神的意志,神的主宰,而是需要内因外因,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相互配合,彼此联系,大到宇宙星空,小到个人心里的一个念头,莫不由因缘而生,因缘而起。如果不知道这一事物的真实性,那就不可能从生死轮回之中解脱出来了。

《大智度论》卷二十六《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也有一首偈,把“无我”的般若智慧,作了最彻底的发挥。那偈说:

若了知无我,

有如是人者。

闻有法不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