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故事集总目录

法句经故事集总目录

作者介绍11

法句经故事集正文12

1导读12

2口耳相传的传统12

3佛陀的慈悲13

4伟大的经典14

5佛陀的足迹14

6神话、传奇或言过其实15

7供养15

8不同的个性16

9瞬间开悟16

10特殊的能力16

11心智成熟无年龄限制17

12证悟后马上死亡17

13因细微的事故而证悟佛法17

14看不见的精灵18

15奇迹和宗教18

16为何要出家18

17阿拉汉果19

18关于法句经20

19有关本版本20

第一品双品22

瞎眼的阿拉汉22

何必妄想23

报复的苦行者24

累劫以来的仇恨25

憍赏弥诤论不休的比库们26

摩诃迦罗比库和小迦罗比库的命运27

谁有得到黄色布料供养的资格28

了解正法甚难29

难陀为了女人修行30

生生世世受苦的屠夫31

世世幸福32

迭瓦达答悲惨的命运33

年轻女孩的成就34

知识不等于证悟35

第二品不放逸品36

摩酰提利阴谋陷害珊蔓娣皇后36

富翁的声音38

愚笨的朱腊般他嘎证得圣果39

庆典期间幼稚的举止41

大迦叶***想知道生死轮回的次数42

修行的目的43

玛伽为何往生为帝释44

智慧之火45

知足的比库46

第三品心品47

无法控制心念的弥酰47

能够洞察他人内心的女士48

智者应护持自己的心念49

心念容易飘浮不定50

心猿意马的比库51

身体发臭的比库53

骚扰比库的精灵54

牧牛人难屠55

变性人56

第四品华品58

观身58

观身如镜的比库59

琉璃王报复释迦族60

往生忉利天的女信徒61

吝啬的富翁62

不要理睬他人的咀咒63

应该礼敬谁64

最虔诚的女信徒65

阿难***的疑问67

帝释供养大迦叶***68

自杀时证得圣果69

供养智者,测试其智慧70

第五品愚品72

巴谢那地王迷恋他人妻子72

顽强不驯的年轻沙马内拉73

吝啬富翁的命运74

如何分辨愚痴的人75

不能领悟佛法的痴人76

智者领悟佛法77

坚信三宝的麻疯患者78

佛陀拯救无知的农人79

信仰坚定的插花匠80

强暴比库尼的年轻男子81

欺骗他人的苦行者82

人面蛇身的饿鬼83

谨言慎行84

信徒与固执的比库85

赢得众人敬仰的沙马内拉86

第六品智者品87

证得阿拉汉果的可怜人87

不守戒律的比库88

顽倔不驯的车匿89

国王和大臣们证得圣果90

年轻沙马内拉的修行成就91

固若磐石92

辱骂比库的女人93

智者不为得失所动94

解脱要靠自己95

只有少数人证得涅盘96

从黑暗趣向光明97

第七品阿拉汉品98

佛陀和名医耆域98

阿拉汉不执着99

储藏米谷的比库100

阿奴卢塔比库和女天神101

帝释敬重马哈咖吒那***102

比库控诉沙利子103

一眼失明104

只靠信仰无法证得涅盘105

沙利子***最小的弟弟106

诱惑比库的妓女107

第八品千品108

行刑者的命运108

证阿拉汉果最快的方法109

嫁小偷的富家女111

赌博的得失113

往生梵天的方法114

火祭不究竟(注)115

用动物祭祀的婆罗门116

佛陀保护男孩117

沙其卡沙马内拉的奇迹118

乔达那***和抢匪们119

自杀时证得圣果的沙帕达沙120

家破人亡的波她卡娜121

死而复生123

疏于照顾母亲的子女124

第九品恶品125

一位穷苦婆罗门的慷慨奉献125

克制性欲126

女天神照顾马哈咖沙巴***127

给孤独长者与守护精灵128

粗心大意的比库129

供养少的富翁130

危险的旅程131

猎人全家领悟佛法132

猎人被自己的猎狗攻击133

首饰工匠殴打无辜的比库134

恶报无法逃避135

善觉王阻挡佛陀的去路137

第十品刀杖品138

为了塔而争吵的比库138

比库争吵139

鞭打蛇的年轻人140

君达那比库与女子幻像141

祈福的女性142

恶有恶报143

马哈摩嘎喇那***死得不是时候144

富有的比库145

证涅盘的优婆塞146

年轻比库和破旧的衣服147

殊卡沙马内拉148

第十一品老品149

维沙卡和喝醉酒的同伴149

佛陀拍卖丝蕊玛的尸首150

佛陀安慰年老的比库尼151

过度自信的比库152

观美色无常而证阿拉汉果153

念念不忘小过的玛莉咖皇后154

总是说错话的比库156

佛陀的赞美词157

摩诃达拿散尽家财158

第十二品自己品159

没有子息的王子159

贪婪的比库160

不奉行佛法的弘法比库161

比库尼的儿子162

死得不是时候的信徒163

迭瓦达答的故事164

僧团不和的故事165

嫉妒的比库166

受妓女保护的信徒167

精进的比库168

第十三品世间品169

与少女争吵的比库169

佛陀返回咖毕喇瓦土城170

观海市蜃楼171

佛陀安慰悲伤的王子172

手执扫帚的比库173

证圣果的杀人凶手174

明白世间实相的纺织女176

三十位比库突然消失178

辛迦摩娜薇卡诬告佛陀179

供养比赛180

给孤独长者儿子的故事181

第十四品佛陀品182

向佛陀求婚182

佛陀从忉利天返回世间183

龙王和他的女儿184

佛陀的教诲185

不知足的年轻比库186

祀得皈依三宝187

最高贵的人188

幸福是什么189

尊敬值得尊敬的人190

第十五品乐品191

为水争吵191

魔波旬影响村民,使他们反对佛陀192

胜利使人产生恨意193

欲望之火194

佛陀和一位饥饿的人195

饮食要节制196

尊敬佛陀的方法197

帝释看护佛陀198

第十六品喜爱品199

执着防碍修行199

佛陀安慰伤心的人200

佛陀安慰维沙卡201

为妓女大打出手的王子们202

安尼其乔达枯玛痛失新娘203

忧愁缘自渴爱204

获得很多篮子点心的迦叶***205

往生净居天(注)的比库206

难提获得往生天界的荣耀207

第十七品忿怒品208

治好皮肤病的女士208

比库和树精209

慈心保护优它拿不受热水烫伤210

往生天界的方法212

误把佛陀当作儿子的婆罗门213

制作礼物的布施者214

恰恰好215

穿木屐的比库216

第十八品垢秽品217

屠夫和儿子的命运217

供养圣者的婆罗门218

往生成昆虫的比库219

打诳语的比库220

妻子有外遇的男子221

行医的比库222

守戒不容易223

嫉妒的心不得安宁224

精神不集中的信徒225

富翁226

挑剔的比库227

四处云行的苦行者228

第十九品法住品229

收受贿赂的法官229

愚人才会骚扰别人230

知识不等于领悟231

年龄不是判断的标准232

虚张声势233

好辩的比库234

谁才是比库235

沉默不代表智慧236

人如其名237

证阿拉汉果甚难238

第二十品道品239

解脱之道(注3)239

观无常240

诸行皆苦241

诸法无我242

精进,莫放逸243

护持身、口、意244

只有知识,但不能加以领悟是没有用的245

五位年老的比库和一位年老的女人246

禅观莲花247

濒临死亡的富商248

众生皆会死249

儿女不是究竟的依止(注)250

第二十一品杂品251

《宝经》的威力251

唯有爱可以止息恨意(注)252

装饰拖鞋的比库们253

杀害父母的比库254

男孩和众多的精灵255

生命中没有究竟的满足256

有德行的人不虞匮乏257

空间距离不是问题258

独处比较好259

第二十二品地狱品260

陷害佛陀的阴谋260

自食恶果的人262

假装已经证得圣果的比库263

受女人爱恋的男人264

固执的比库265

嫉妒心重的女人折磨女佣266

自求多福的比库267

观念错误的裸行外道268

孩童拜访佛陀269

第二十三品象品270

佛陀忍受毁谤(注3)270

人必须自我训练271

父亲与不肖的儿子们272

饮食节制273

沙马内拉和前世母亲的精灵274

随着鼓声起舞的老象275

照顾佛陀的大象(注)276

魔波旬企图怂恿佛陀277

第二十四品爱欲品278

口臭的金鱼278

业报279

勇敢面对死亡的男人280

贪欲的束缚281

美色是肤浅的(注)282

特技演员变成圣者283

年轻女孩诱惑比库285

魔波旬恐吓拉胡喇286

领会佛法的奥妙并不容易287

帝释的请求288

富贵使人更加贪婪289

在肥沃的土地上播种收获特别多290

第二十五品比库品291

比库应该调伏五根291

比库杀死大雁鸟292

比库应该慎言293

尊重佛陀的方法294

比库应该知足295

所有供养品都一样296

虔诚的女士和小偷297

观想茉莉花299

比库应该内心宁静300

执着于老旧的衣服301

仰慕佛陀302

沙马内拉显神通303

第二十六品婆罗门品304

比库不一定就是阿拉汉304

清净与止观305

何处是彼岸306

谁才是真正的婆罗门?307

佛陀的荣耀308

隐士并不一定就是比库309

不可以殴打阿拉汉310

瞿昙弥大爱道请求剃度出家311

尊敬值得尊敬的人312

领悟佛法的人才是婆罗门313

想要误导智者并不容易314

佛陀赞叹吉离瞿昙弥比库尼(注2)315

婆罗门不是世袭的316

没有束缚就没有恐惧(注)317

砍断爱欲的束缚318

佛陀制服辱骂他的四位婆罗门兄弟319

沙利子***受母亲辱骂320

阿拉汉不执着感官欲乐(注)321

证得阿拉汉果的奴隶322

佛陀赞叹柯玛比库尼323

提沙比库被控使用咒语324

被人误打的比库325

一名女士和四名沙马内拉326

阿拉汉没有精神烦恼(注)327

习气的力量328

比库被控作小偷329

比库误会沙利子***330

比库误会马哈摩嘎喇那***331

超越善恶332

身体会发光的年轻人333

特别长的怀孕期334

诱惑比库的妓女335

阇祗罗比库证得阿拉汉果336

乔帝卡在天上的美丽屋舍337

曾经是舞者的比库338

摸骨专家婆耆舍339

妻子出家为比库尼340

鸳掘魔***和大象(注2)341

天作的供养342

作者介绍及正文

作者介绍

据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报道:达摩难陀长老出生于1919年3月18日,家乡在锡兰南部。他在马达拉的基宁村一间学校受正规教育。

由于文化的影响,年幼时,他便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有位出了家的舅父,成为他的精神导师。他的母亲是个非常开通及虔诚的佛教徒,虽然长老是个长子,但,母亲却鼓励他出家。母亲还说:“如果你结婚,只能照顾到家人而已;若出家成为法师,就能照顾到无数的众生。”

长老12岁时,依Venerablek.DhammaratanaMaha剃度出家、在VenerableN.SaranandaMaha座下成为沙马内拉。当中接受寺院的训练直到29岁受具足比库戒。为了更了解佛法,所以就进入哥伦维也华丹那佛学院及其他着名佛学府深造,随后7年,他专心研修梵文、佛教哲理、巴利文合经典。

26岁考获学院语言、哲学和巴利文经典研究文凭。

曾获得印度兴都大学奖学金,到该大学深造,主修梵文、兴都文和印度哲学,经过4年的专精研读,获得大学颁发印度哲学硕士学位。后来,回返锡兰建佛学院,实现说法度众的心愿,还出版佛教月刊给予村民阅读。

33岁那年,长老获得维戴加拉学院院长选派,前来马来西亚十五碑锡兰佛寺服务。

1962年。长老就在十五碑佛寺成立佛教弘法会,其目标是研究佛法和推扩佛教文化,鼓励、促进和发展佛教真理和慈悲观以及培育宗教和平及认识。

1970年,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成立,长老鼓励佛教弘法会青年组,大马锡兰佛教会青年组也加入马佛青总会。

同时马佛青总会也邀请长老为宗教导师,为佛青和佛教徒提供宗教资讯服务。

长老到过东西方国家弘法。他拥有东方研究大学,那兰陀大学、兴都大学所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

60年代,长老是马来西亚宗教联系机构的活跃成员。

长老也是筹组各宗教谘询理事会的创办人之一。

目前,长老共有五十本著作,分别销售到世界各地,其中一本《佛教徒的信仰》已译成中文版,共出了九版,此书在国内流传极广,几乎成为大马佛教徒的生活手册。

编注:部分巴利专有名词采用新音译

沙马内拉:巴利语sàmanera的音译。是指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持十戒之男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saràmaneraka音译为“沙弥”、“室罗摩拏洛迦”等。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

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北传曾译为为“比丘”、“苾刍”等,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众。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

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法句经故事集正文

1导读

佛陀在领导僧团的四十五年中,出于对世间的慈悲和对人类幸福的关怀,不停地弘扬他所证悟的佛法。佛陀忠诚的随行弟子阿难***具有超凡的记忆力,曾经恳求佛陀为他重述他未曾听闻过的佛陀说法。阿难***说他知道佛陀八万四千次说法。当然,也有其他弟子从一开始就亲近佛陀,因此也虔诚、忠实地记录佛陀的说法。

这些多闻弟子们明白正确记录佛陀说法和说法因缘的重要历史意义,因此佛陀入灭三个月后,他们召集了僧团中尊贵的阿拉汉比库诵出并结集佛陀所有的说法,方便佛法的弘扬,并避免后人误解、扭曲和修改佛法。

2口耳相传的传统

佛陀的说法由僧团中一代又一代的弟子口耳传诵下来,直到西元前八十年锡兰才第一次以巴利语将佛法形诸文字。比库们公开复诵佛陀的说法,以避免错误或误用其它的词汇。

留传下来的不只是佛陀的教诲。佛陀在世时北印度人的生活和想法也被生动地留传下来。这些人包括国王、大臣、王子、婆罗门、农夫、外道、贱民、强盗、官吏、银行家、妓女、丈夫、妻子、情人、和儿女等。他们和现代人一样,都有着相同的弱点:贪、瞋、痴、嫉妒、懒惰、傲慢与愚痴等等。早期的佛教徒也很温顺、慈悲为怀、虔诚、聪敏、慷慨与奉献。

【法句经/故事集】生动活泼地描述了佛陀。佛陀在家信徒包括国王,如频婆娑罗王和波斯匿王;富翁如给孤独长者;妓女如丝蕊玛和一大群的平民,如理发匠、金匠、驯象师、特技演员、奴隶、猎人、渔人、园艺专家、屠夫、纺织工人和船民等。很多人从佛陀的教诲中受益良多,有些人则一无所得,依然故我。

【法句经/故事集】的故事触及人类的真实情感而感人肺腑。这些情感包括悲悯:如波她卡娜在一连串的事故中,丧失了所有的家人;幽默:有位比库出家剃度好几次,头因此光亮的就像“磨刀石”;罗曼史:难陀王子思念出家时遗弃在家的新娘子;阴谋诡计:如外道雇请妓女控告佛陀与她私通,又如摩醯提利的阴谋得逞,而害死佛陀信徒的皇后;政治:佛陀住在卢奚多河两岸的亲戚因为灌溉用水的争执而准备兵戎相见;戏剧张力:迭瓦达答(提婆达多)三番两次挑战佛陀,终于以悲剧收场。

3佛陀的慈悲

当然,也有许多人反对佛陀。佛陀的表弟——迭瓦达答(提婆达多)曾经三次谋害佛陀不果。也有其它宗教的负责人控告佛陀与人私通、传播邪说,而企图破坏佛陀的名誉。但佛陀仍留在人间,一如不受污染的莲花,莲花也在佛教中象征纯洁。佛陀在世间,但不落世间。

佛陀的慈悲无远弗界。佛陀与清道夫、女奴交谈,接受最谦卑的人的供养。有一次,甚至接受一位婆罗门吃剩的菜饭,因为那是该婆罗门谦恭和虔诚的供养。佛陀曾经与众多不同的宗教师深入对话,讨论宗教上深具争论性的议题,如创造神存在与否,灵魂理论,神力,动物祭祀,苦行,典礼仪式和终极救赎等问题。这些深入的对话和讨论丰富了佛陀的说法。佛陀也因此理清了众多争议性的观念,外道们至今仍对这些观念议论不休。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师。现代社会上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可以从佛陀的教法中获得改进教育的方法。在佛陀一生的确切记载中,我们找不到佛陀对无法理解或不愿理解佛陀说法的人动怒或失去耐性。佛陀也未尝苛责别人。佛陀的耐心、宽容、无尽的慈悲和悲悯的智慧无人能及。

【法句经/故事集】的第一句法句说人心要为所有的作为—不论是善或恶负责。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的人权组织章程序言回应了佛陀的说法:“人心引发战争,所以护卫和平的信念也必须在人的心中建立起来。”

佛陀具有一些超凡卓绝的能力,使他比其他的宗教师更伟大。他能够使最敌对、倔强、愚笨或意志脆弱的人奇迹似的改变心意和态度,这是因为佛陀具有超凡的能力,可以透视人的过去世,而人的过去世会影响今生的因缘。例如,佛陀明白一位年轻比库因为多生以来都是金匠,所以无法修习苦观,只能观想美丽的东西,佛陀就给他一朵金色的莲花,他因此能够迅速系念在前,心无旁鹜地精进修行。另外有一次,当佛陀在说法的时候,闻法大众中有人仰望天空,有人以手刮地,有人用手摇树,而不专心听讲,佛陀明白这是由于过去世时,他们分别是星象学者、地底下的动物和猴子的因缘造成的。第一位体认到有效的教诲,必须奠基于认清听者的性向和心理状态的人,就是佛陀。

佛陀对不同的弟子从不使用相同的教诲方式,在这方面而言,没有任何的宗教师可以与他匹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