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在杂剧中的形象∵

罗伟国

世俗神教信仰者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释迦牟尼为了教化芸芸众生,必须首先适应他们,于是便用新的方式--"记说"来显示神通。所谓"记说",就是预言未来的事。

释迦牟尼最着名的预言,就是未来将有弥勒出世,广度众生。

释迦牟尼预言弥勒未来成佛的世界:国土异常清净,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宁幸福。所有的人都品德高尚、健康长寿......这自然会吸引众多的信奉者。

弥勒在民间影响甚大,是举世公认的笑佛、欢喜佛、快乐佛、幸运佛,他的慈容和事迹深入人心,超越国家、种族、文化及宗教信仰的局限;尤其是以布袋和尚化身除恶扬善的传说,流传得最为广泛。人们对弥勒的敬仰,也在文学创作中反映出来。如元、明、清三代的杂剧,就有一些是以布袋和尚的故事为题材的。

元代郑廷玉撰写的杂剧《布袋和尚忍字记》,又名《布袋和尚醉屈忍字记》,简称《忍字记》。这个剧本写的是,汴梁(今河南开封)有个叫作刘均佐的富翁,原来是罗汉转世。来到人间后,他却忘记了修行,日夜梦想发财,谋划怎样积钱守财,剥削他人。他自私自利,既贪婪,又吝啬,因而十分令人讨厌。这事被弥勒佛知道了,便化为布袋和尚,前往刘家劝导。起初刘均佐不把布袋和尚放在眼里,出言不逊,积习难改。布袋和尚循循善诱,经过种种曲折,终于使刘均佐幡然悔悟,发誓信佛。布袋和尚度人度彻,又在刘均佐手上写了一个"忍"字,劝告他超脱尘俗的斗争,要有与世无争的胸襟。布袋和尚还对刘均佐阐述了人生如梦的道理,指出富贵荣华、高官厚禄乃至妻子儿女,都像过眼烟云,转瞬间就会消失。刘均佐听了布袋和尚这一番话,恍然大悟,便出家苦修,终于悟道,后来重又成为护法罗汉。全剧反复出现布袋和尚劝化世人的场景,以佛教"四大皆空"的超脱思想为其主题。而且,作者并非泛泛说教,而是用风趣浅显的语言、贴切生动的比喻,来阐述深奥的佛理,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由于弥勒为佛教信众及广大读者所敬仰,该剧塑造的弥勒化身布袋和尚又十分生动、形象,所以这个剧本当时很流行,明清以来,还常被其他剧种移植。

明末清初嵇永仁撰写的杂剧《痴和尚街头笑布袋》,搜集了民间大量有关弥勒的故事。这个剧本写的是,弥勒为了劝化世人,从兜率天内院来到俗世,化为布袋和尚,出入于乡村市镇之间,疯疯癫癫,发笑装痴。他出语无度,常在闹市大庭广众面前,声称自己在笑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面对困惑的围观者,布袋和尚告诉大家,他笑的是伏羲、神农作出了这样大的贡献,而不为世人所理解,岂不是徒劳吗?他说自己也不被世人理解,所以并不奇怪。围观的人越多,布袋和尚笑得更欢、说得更畅,人们也就觉得布袋和尚越痴。后来,人们习惯了,当看到他化为弥勒佛,才猛然醒悟,觉得布袋和尚笑俗世之空幻是十分聪明的。全剧以布袋和尚街头痴笑演说为主线,贯穿了佛家对人生、对世界、对历史的看法。剧中既宣传了佛家的超脱思想,也歌颂了伏羲、神农的创造精神。其对"人世"与"出世"的矛盾,在剧中处理得较为和谐统一。

弥勒作为杂剧中的主人公,出现的形象多为布袋和尚。他那大腹便便的体态、憨厚忠实的笑态、无忧无虑的神态,对读者、对观众,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