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与瑜伽止观——浅析《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刘∵∵丹

[内容摘要]弥勒菩萨与唯识学的渊源可追溯到《解深密经》,此经中世尊将“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传授给弥勒。本文通过纵横梳理修习瑜伽止观,得证无上菩提而入涅盘的过程,显明唯识一系止观实践的特性。《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提出关于瑜伽止观的种种差别名相,为《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现观庄严论》等唯识经典中繁衍条列的止观法相提供了择别之法与宏观纲目。

[关键词]弥勒菩萨∵∵瑜伽止观∵∵奢摩他∵∵毗钵舍那

弥勒菩萨固然以修慈心观、住持兜率净土、为当来下生佛等功德为法界所称道,其修唯识三昧得佛授记、创立瑜伽学派、显扬唯识之学亦当为慈氏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弥勒菩萨与唯识学的渊源可追溯到《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为印度后期佛教的大乘圣典,后期佛教所关注的如缘起自性、外境有无、阿赖耶识施设、佛性常住、真如缘起以及十度、十一地、佛陀三身等问题,都涉及此经的理论,这些都成为唯识宗的特殊义理与核心思想。太虚大师曾高度评价此经:“深密一经,木铎沙界,玄奘翻文,独超众师,研究法相,舍斯奚归!”

本经的内容主要由序分(教起因缘)和圣教正说两大部分组成,序品中介绍与会圣众,弥勒菩萨与观自在、曼殊师利等极位菩萨一道列为上首。菩萨的名号,是以德立称的,有什么德能,就名什么菩萨。上首菩萨在正说诸品中当机请问,皆相应于他们的功德,各有深意在。如善清净慧菩萨请问胜义谛与诸行相的关系,胜义生菩萨请问何以有“有空”之辩,由是佛陀宣说三性三无性之理,进而引出三时判教等等。此时胜义了义理已开显完毕,当开显真实了义行。于是就有弥勒菩萨向佛陀请问大乘胜解行,即瑜伽止观。为何由弥勒菩萨请问唯识止观呢?

一、圣者弥勒菩萨请问瑜伽

瑜伽是梵语的音译,义为相应。圆测指出瑜伽有两释:一释其通说三乘境行果,故而可说所有诸法皆名瑜仂D。另一说是正取三乘观行说名瑜伽;数数进修合理,顺行得胜果故,堪称境果圣教,即以瑜伽境,瑜伽果来诠瑜伽。《解深密经》的瑜伽当第二说,即就止观行而说,于诸行中,止观为体,以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运道,故以瑜伽标名。瑜伽止观是唯识学主要要修行理论。唯识学的根本论典《瑜伽师地论》,是以瑜伽师的修行次第为纲目,建立三乘的修证体系。而《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则是以弥勒菩萨的步步深入的请问为线索,全面介绍了大乘瑜伽止观的修习。

弥勒作为瑜伽止观的问法代表者,此中称为“慈氏”菩萨,字阿氏多,译无能胜,这说明弥勒德性当有两个特点:“慈氏”表明其久劫以前修慈心三昧而上求佛道的慈悲特点;“无能胜”则体现弥勒重修慧学的特点,他以修唯识观而着称于世。

弥勒菩萨在佛教中是一极其特殊的人物。据说他是过去久远弗沙佛时代的世尊同学,由于少与群众接触,结果落在世尊后面成佛,成为世尊法会中绝无仅有的菩萨行者。《智度论》说:佛在三藏中,虽引种种譬喻为声闻行者说法,但从不曾说过菩萨道;可是到了中阿含的本未经中,佛却替弥勒授记,说他当来当得作佛,号为弥勒。这在一般声闻学者看来,觉得是很惊奇的,因为他在声闻群中,素以“不修禅定,不断烦恼”闻名,怎能一下就得到佛陀的授记?所以到《佛说弥勒上生经》时,就由持律第一的优波离,就此间请示佛陀。世尊明确地指出弥勒往生兜率陀天,“次当成佛”,并已与弥勒菩萨授记,将来下生接他之位,“成佛无疑”。可见弥勒是不平凡的学修菩萨行的人,与那些力修禅定疾断烦恼的声闻风格,迥异其趣。

世尊授记弥勒菩萨当为未来一切众生作大归依处,释迦将他的诸众弟子和一切众生全权托付给了这位未来佛。在《解深密经》中佛为慈氏传瑜伽了义之教,其深意即在于“分别瑜伽品”堪为此经法要,亦是唯识理论之核心组成;佛陀自然要将此“无上无容”的三时了义教传给自己的接班人。

弥勒自参与深密法会以来,一直是在听佛对诸菩萨讨论胜义谛理的问题。此一问题讨论已明白,他为使人进一步依此真理去行,就出来请问。弥勒向佛陀就奢摩他、毗钵舍那提了十八个问题,如来皆一一细解,之后如来赞叹:“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请问如来。汝于瑜伽,已得决定最极善巧。”“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演培法师认为应用四义来显示:“圆满”是对不圆满说,二乘圣者所修圣道,虽能断烦恼障,但不能断所知障,是以不得名为“圆满”。“最极”,是最极无上的意思。所修的止观道,只有超过其他的一切道,而决不会为余道所超胜,是以说名“最极”。“清净”是对杂染说,要得清净,须修无漏道,若以有漏道修习,那就不能离诸杂染获得清净,所以说“清净”,是简别有漏的。“妙”是难测的意思,谓菩萨所修的瑜伽道,是微妙甚深难可测度的,所以说“妙”。合此四义,名为“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修此瑜伽道的圣者,证得事边际所缘境界,对此妙道,就能发起最极善巧决定之心,所以说“已得决定最极善巧”。这是世尊赞叹当机者——弥勒菩萨的请问有益。下文将浅析此殊胜的瑜伽了义道。

二、明瑜伽止观之行

此品以奢摩他、毗钵舍那表明止、观。奢摩他是梵语,译为止,止息寂静之意。其体是定,有令心专注而不散乱,使粗显的微细,散乱的平静,昏沉的觉醒的特性,如是达到惺惺寂寂、寂寂惺惺的定境。行者如要克制内心上万马奔腾般的妄念,唯有运用集中意志的止力,此经后云:“心一境性,是奢摩他相。”毗钵舍那,此译为观,审谛观察之意,是破无明,了生死,悟实相的妙观。其体是慧,有简别抉择而无错谬的特性。行者要想解决盘根错节缠缚身心的烦恼,必须运用照瞩幽微的观力,《般若经》云:“如实见法”名观。奢摩他、毗钵舍那,在菩萨行中,居于为主、为导、为首的地位,其功用,如车之二轮,鸟之两翼,行者修习,不可有所偏废。

1.止观依住门

大乘行者的实践路线,是依平等运转的止观双轨而前进的,但开始实习的菩萨,以何为依、以何为住的在大乘轨道中去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这个问题应是最关键的,因为没有所依,就不能修习止观,不知所住,修则无用。故而弥勒首先提出这个问题。佛陀给了弥勒非常圆满的解答:“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即菩萨修止观要以三藏十二分教这整个佛假安立法,为所依止,因为多闻熏习,是止观的亲因缘,离此就无可所修。不仅如此,还要住于无上大菩提愿中。菩提愿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悲愿,不住此菩提愿,不足以言修习大乘止观。不舍即为不退还,菩提愿是所希求所愿证的标的,止观行是能运转能载荷的双轮,唯有不舍菩提愿中修习止观才堪为“解深密”的瑜伽止观。

2.能求止观门

建立以上所说之基本心态后,菩萨行者乃由止观的“前方便”,即“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于法假安立的十二分教,再以此深度思维实践止观的“根本行”:即于寂静处摄持“正念”,续以“正知”对治昏沉掉举,以便在散乱的心识结构中扫涤妄念,强化念流之专注与相续,令“正念”安住而明显;初修业者在所缘境中优游自适,则“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此时即成为“奢摩他”,乃近于色界之初禅之“未至定”的境界;“轻安”是初修业者脱离烦恼粗重,有能力自主修道的开始;毗钵舍那必须是在这种心性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深入。《经》云:“如是菩萨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是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

奢摩他成就时,所缘影像在三摩地中清晰显现,此时已完全脱离散乱心识的干扰。毗钵舍那即以此“心相”为所缘,开始进一步观察抉择。此阶段分为“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四种,用以对定中影像之总别相状反复剖析,审谛推求,由粗至细,从而明了“忍、乐、慧、见、观”五名之实皆为一毗钵舍那,由此可谓善“观”。

3.止观唯识门

瑜伽止观特立之处,则是借此善“观”,深信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心识所分别,而无实有的外境。经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世亲释云:“谓识所缘,唯识所现,无别境义。”这里世尊在强调其定识之所行乃唯识所现,即能分别的是识,所分别的也是识,无别有体可得。心若生时,所缘影像即于定中现起,心若灭时,影像便失;故影像与心之分别,看似不同,实则彼此相依。由此推论:定中影像没有独存实体,一切皆唯心所现;一离分别心,“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

4.有寻伺等次第门

若细致来说,行者“求止善观”之后,正当从有漏人于无漏时,开始以他所得的无漏正智,去寻求伺察所思惟的真如,而人于初静虑定,此定就名为无漏的有寻有伺三摩地。假使进而放弃粗显的寻求,唯以微细的伺察,去伺察所思维的真如,而人于静虑中间定,此中间定就即是无漏的无寻唯伺三摩地。如更进一步的唯以根本智正观真如,不与寻伺发生一点关系,就进入了无漏的无寻无伺三摩地。

5.作意遣相门

人此种三昧境后,如世尊所说当能解了“法”“义”,此中“能取”“所取”皆遍知因果,由是可以调伏贪嗔痴,断惑觉真,证解脱智。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在心中完成的,唯此心即阿赖耶识,能执受,能领纳,能了别,若无此识,彼染净心,不应有故杂染清净。

然获得如是胜解时,随即须“除遣诸相”,即除遣定中所现影像乃至一切所缘;也就是即胜解即舍离,数数胜解便数数舍离的操作技巧。经云:“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与义相;若于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如于其名、于句、于文、于一切义,当知亦尔。乃至于界及界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此中“真如作意”就是《瑜伽师地论》四十作意中的真实作意,释为对自相、共相乃至真如相,作如法合理的思维诸法作意,即对七真如作意。依此基础继而除遣法相、义相乃至界自性,即观十二分教之名与义皆无真实自性可得;若所分别之境都无所有时,能分别之心亦了不可得,一切法相、义相便能彻底除遣。弥勒又请问加行中难可除遣的诸相。世尊提出依十七种空观除遣—卜种难遣之相,目的是为了成就心境具泯,能所双亡,以便人于见道。

整体而言,瑜伽止观的特色亦在于“即得即舍”“念而不念”的巧妙运用,能使菩萨行者于修观同时处于无执状态,对体验真如来说,帮助极大。如经云:“于所了知真如义中,都无有相,亦无所得,当何所遣?善男子!我说了知真如义时,能伏一切法义之相,非此了达余所能伏。”也就是说,“实相无相,不相无相”(《无量义经》)。实相无相者,无相不遣;不相无相者,不遣无相。

6.三相后证菩提门

总而言之,止观修习过程中初修业者须时时予以自我省察,以便洞悉当下之心念结构,及相应的对治之道,即能巧妙运用“止相”排遣心之动乱,以“举相”轻举所缘,令心堪任,及能即时以“舍相”保持心之平等,住于无功用中。“如是菩萨于内止观正修行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无余依涅盘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三、别瑜伽止观之缘

上文纵向梳理了地前地上菩萨修习止观得证菩提的大体过程。下文将横向展示瑜伽止观的要略网络。止观为能缘,则必有所缘相应。弥勒请示世尊四种所缘境事:“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何为“止”境,何为“观’’境,何境通于“止观”?由此衍伸出种种止观次第差别,及相应的修习方式、胜果之异。

本文推论成如下表格:

1.说明

首先须明此表是依据四种所缘境事为主体而分门别类的,也就是说,阶位、内容、止观种类、修习方式等等类别皆依此四者差异而安置。《解深密经》中名相繁多,对应亦有多种模式,此表固然不能概括,而其中多有争议斟酌处,不待他人指出,笔者心中亦有考量。但仍以此表示人者,盖其于解释得通处,亦可因其简洁,能助人从繁杂法相中,拎出一小纲目,显明其中关系。但读者笔者皆要明知,印人思维与国人不同,古者言意自与今者殊异,如此差别之多,则此表与经文原意更远了。唯以此表作为现代人读解瑜伽缘境的一种方式呈现。

2.略释

表格中之四种所缘境事中第二是止境,因为奢摩他无分别;第一是观境,毗钵舍那有分别故;后二通止观境,止观通缘二种境故。要知“事边际所缘境事”,须十地菩萨方能办到。而“所作成办所缘境事”,唯在佛地,须得二转依的无上佛陀,方可对于所要做的一切究竟成办。所以本经下云:“彼于先时,已得二种所缘。彼于今时,得见道故。更证得事边际所缘;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又得所作成满所缘。”

故而本文判摄阶位时,认为前二种境事地前、地上与佛地皆能缘,而第三为登地、佛果能缘,第四唯在佛果地。关于阶位历来有多种说法,圆测疏云:“诸说皆不违理。准下经文,地前唯初二,十地有前三,佛地具之四。”本文从圆测。

止观种类很多,从对所缘境深浅观察不同,建立三观:即于三摩地中所缘似法似义之相分境,生起观察,为有相毗钵舍那,或有相观;为善解了此观境故起思量推察,是寻求毗钵舍那或寻求观;于此观察解了已,如实缘之,为伺察毗钵舍那或伺察观。

“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前已说为四种毗钵舍那观,即经浅人深之纯理智观察,再依所得之正确概念重复审谛思维,直至人于现观的四种修习过程。关于奢摩他,《解深密经》并没有细说,圆测、演培法师都根据后出唯识经典,将止别为九个阶段,名为“九住心”,包括: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顷、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

地前修学止观是相互伴随的,故有“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即由随彼无间心故,当知此中亦有三种”。即依前讲的三观施设三止。印顺法师曾言:“若修习止观,就应该先修止……止与观有相互助成的作用,在没有修止成就以前,也是有散心观察慧的……在止与观的修习过程中,一定要先修止成就;止成就了,然后才能修观成就。如定心不成就,那观慧也是不会成就的。”依照止观的次第说,先修止,后修观,观是依止而生的,既有能依的三种观,当然就有所依的三种止:一随有相毗钵舍那的奢摩他,二随寻求毗钵舍那的奢摩他,三随伺察毗钵舍那的奢摩他。佛又云:“复有八种,谓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各有一种奢摩他故。”此八种即四静虑——离生喜乐寂静、定生喜乐寂静、离喜妙乐寂静、舍念清净寂静和四空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复有四种,谓慈、悲、喜、舍四无量中,各有一种奢摩他故。”即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相应之定。

从止观对十二分教总缘别缘的不同,建立总别止观,即缘各别契经或契经中各别含义,修行止观,是缘别法止观。总缘一切法或缘诸法总相,作真如解,修行止观,是缘总法止观。以其闻思修慧所缘境的大小不同,缘总法止观又可分为缘小总法止观、缘大总法止观和缘无量总法止观。其中缘别法止观为见相,缘总法止观为智相。既有缘法总别的止观,故弥勒深入请问何为知法知义。世尊辩说了五相知法,十相知义,五相知义,四相知义,三相知义及三慧知义差别,几乎概括了闻思修、智见、法义、能所等等一代时教义理。

由五相修可得缘总法止观: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其中集总修可通于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而后四者皆应摄于如所有性中。由此五相修可得五种胜果或曰五种功德:融习、身倚、心倚、圆明、见相。其中见相即见五分别相,其为后清净因,为满为净一切种法身。圆测设问答曰:“问:何时满何时净。答:十地时满佛地时净。”即圆满法身在第十地,成办法身在佛地。由五相得五果,因果间的关涉,学界有多种看法,如上表可知,本文认为只要地上菩萨,则每地都是定慧圆修的,所以五果都为止观二者共同成办。缘总法止观可通摄事边际所缘境事与所作成办所缘境事,即从菩萨位初地——极喜地乃至佛地都可名为得总法奢摩他。

由戒能生定慧,瑜伽止观自然不会缺此论。世尊云“清净尸罗”与以清净闻思所成“正见”,作为净因,才堪修止观。圆测疏云:“谓此止观得定位故,别解脱戒;及散位中闻思二慧,以为其因。”本文认为此二净因当为得止、得观乃至止观双运之因,故判摄其应通于前三所缘境事。

为对治止观中憎沈掉举二随烦恼的染污,而相应设立止相、举相。另有舍相,通于止观,除可对治前二外,心任运转中所有作意皆可对治。分类观表可知。弥勒又以止观“从初菩萨地乃至如来地,能对治何障”请问,从而有止观应十一地而对治十一障门,文繁不述。

止观之胜果,“分别瑜伽品”中讨论颇多,多止观双运之果。唯在“因果作业门”中,明确分别奢摩他之果与毗钵舍那之果。圆测疏云:“清净心者,心言显定,是奢摩他果;善清净慧,是毗钵舍那果。”

世尊谆谆嘱咐弥勒,惟止观能证菩提。从止观安立在真如性中,舍弃粗细、人法皆无我之种种相,而至见道位:“由得此故,名人菩萨正性离生,生如来家,证得初地,又能受用此地胜德。彼于先时,由得奢摩他、毗钵舍那故,已得二种所缘,谓有分别影像所缘,及五分别影像所缘。彼于今时得见道故,更证得事边际所缘。复于后后一切地中,进修修道,即于如是三种所缘作意思惟。譬如有人,以其细楔出于粗楔。如是菩萨,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内相故,一切随顺杂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粗重亦遣。永害一切相粗重故,渐次于彼后后地中,如炼金法淘炼其心。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满所缘。”第四所缘境事证得即至佛地,“如是菩萨于内止观正修行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无余依涅盘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综上,本文纵横梳理了菩萨修习瑜伽止观证无上正等正觉而人涅架的过程。《解深密经》将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视为一种方便,方便非究竟,故对修行来说,都是一种“楔”,因此须如木匠刨木般,初以细楔顶粗楔,续以更细之楔刨细楔;粗细乃相对而论。若“执境实有”为粗,“唯识无境”便为细;若散乱心识为粗,止观修习便为细,然止观修习终究是一种楔,故还须以真如作意最后除遣。大体说来,此品中“以楔出楔”的止观操作过程是紧扣“唯识”而建立的,故而菩萨之大威德就在善知心生、心住、心出、心增、心减、方便等六处中,此心即识也。

世尊全面为弥勒菩萨传授了瑜伽止观法门后赞叹道:“吾已为汝宣说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所有一切过去、未来正等觉者,已说、当说,皆亦如是。诸善男子、若善女人。皆应依此勇猛精进,当正修学!”圆测、演培法师都认为,世尊强调诸佛同说,意谓我所说的这止观妙道,不特是我一佛是这样的宣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这样宣说的。如此可见瑜伽止观法门的殊胜。

弥勒菩萨得瑜伽了义之教已,九百年后由其弟子无著弘扬于世;又创立瑜伽学派,将自己的思想、修证的方法论全部付诸无著,使其弟子们得以汇成旷世巨着《瑜伽师地论》。《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提出关于瑜伽止观的种种差别名相,为《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现观庄严论》等唯识经典中繁衍条列的止观法相提供了择别之法与宏观纲目。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