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金顶话弥勒

作者:赵寅

梵净山,又称九龙山、月镜山,即古三山谷,是全国着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是贵州佛教的重要场所。

佛教传入梵净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的隋唐时期,当时就有很多人在此结庐修行。现梵净山上遗存的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已称其为“天下众名岳之宗”,而且,“自开辟迄今,海内信奉而奔趋,不止若云而若水;王公大人之钦谒,恒见月盛而日新。久已灵驰于两京,倾动于十三布政,劳旋于抚按,频顾于道府,”足见当时之盛名。

明清以来,梵净山以佛教世界构成观为基本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以红云金顶为中心,象征须弥山和兜率陀天;以4大皇寺和48觉庵为寺院布局,象征众星捧月,接引无量信众。现在的梵净山,仍保存有始建于明清时期的承恩寺、护国寺、朝阳寺、镇国寺等大小庙宇。

梵净山的胜景在金顶。金顶,是武陵山脉的最高峰,又叫红云金顶,因其晨间常见红云瑞气环绕,故得其名。新金顶海拔2336米,从峰脚到峰顶垂直高差94米,远眺金顶,恰似农家蒸饭用的甑子,又像云海中高高耸起的一只巨大的惊叹号,奇险无比。攀登金顶,需由右侧沿从绝壁上凿出的狭窄石蹬,借助铁链,手脚并用才能攀援而上,倘若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金顶是梵净山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的“聚景盆”,品位高,绝世仅有。

在金顶之上,建有释迦殿、弥勒殿∵,两殿始建于明朝,左为释迦殿,右为弥勒殿,中为金刀峡,天桥横跨峡上以沟通两殿,旨在连接今世与未来。释迦、弥勒两殿建筑格调基本相似,面阔5.4米,古时都以铁瓦为盖,两殿以石崖做倚障,庙后各有一巨石,一名晒经台,一名说法台。庙内供奉释迦、弥勒佛像各一尊。

飞架于金刀峡之上的天桥,凌空千尺,极为壮观,桥长5.41米,拱跨5米,始建年代应当与释迦、弥勒殿同。天桥所需石料皆由朝山信众背负攀升而来,其石之珍贵,其志之坚诚,让后人惊叹不已。两殿整体建筑的特点是地处梵净山绝顶,面临一千多米的深谷,举目四眺,百里风云尽收眼底,甚为壮观。

据说当年释迦、弥勒两佛曾为争夺金顶而斗得不可开交,斯文殆尽,玉皇大帝为了息争止斗,遂抽金刀劈破红云金项,使之各居一方,相遇为安,既留下了金刀峡的刀痕,也保全了二位大佛斋心仁厚的体面。由此开创了两佛两殿分管现世与来世之无边法界、极乐天宫的先例。

另外一种说法是:释迦佛涅盘之时,为自己的接班人弥勒菩萨选定梵净山作为修行的人间道场,就在那一刻,受如来大法点化的梵净山,泪雨覆地,悲音撼天,一声巨响,整个山体重新裂变、组合,红云金顶刹那间一分为二,峡壁中闪出一束金光直冲云霄,光耀寰宇。据说此举乃过去佛燃灯所为,他认为梵净山既已定为未来佛弥勒佛菩萨的人间道场,那么红云金顶也应该成为弥勒至上,二佛比肩,万佛共和的极乐天宫。正因如此,梵净山成了金刀劈峡,二佛导航,修行当下,圆满未来的佛教胜地,名岳之宗。

我认为,这种说法较前者的“争斗说”更符合佛家与人为善,广度众生的教义,同释迦牟尼∵“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的佛祖本性和弥勒佛常怀慈悲之心的心性相一致。

据说佛家有“三世”之说,即一个人现在生存之现世、出生以前生存之前世及命终以后生存之来世。由过去之业因,所招感之现在之果报,即称为三世因果,由此而出现于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佛。

燃灯是过去佛。相传燃灯佛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依据佛教劫世的理论,他为过去庄严劫佛,距今至少有2900亿年。他是释迦牟尼的老师,释迦牟尼成佛就是由他授记的。在大雄宝殿中,过去佛常与释迦佛、弥勒佛组成一组“竖三世佛”的供奉形式,一般不单独供奉。

释迦牟尼是现在佛。他是佛教创始人。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长达45年。80岁在拘尸那迦城逝世。他的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着名者有十人。

弥勒佛为未来佛。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他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门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去世。据说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托生于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

游人登上金顶,往往先敬释迦佛,因为他是现世佛祖,后谒弥勒佛。金顶弥勒殿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像,因为此时他尚未成佛,就如他在兜率宫后院向大众说法一样,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坐在莲台上,有如满月。弥勒佛在中国是普遍受到欢迎的一尊佛,香火很旺,凡有寺庙的地方,一进庙门都会见到他那笑容可掬的样子。这大概与中国人在今世很难求得幸福,只有把希望寄托于未来有直接关系,另外弥勒佛与释迦佛的道貌岸然不同,弥勒佛早已中国化、世俗化了,大肚子弥勒佛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最喜欢的形象。他袒胸露腹,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很讨人欢喜,形象化地代表了佛教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深受老百姓的热爱。男女老少都会在见到他时,激发出轻松愉快的心情。

大肚弥勒佛他总在笑,为什么笑?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部分寺院中都有这样的对联与弥勒佛相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此联把弥勒佛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趣味盎然。妙的是作者巧借弥勒佛之像来针砭“天下难容之事”,嘲讽“世间可笑之人”,可谓用心良苦寓教于乐,启迪人们的心灵。为佛法庄严的寺庙带来愉悦的气息。

四川峨眉山灵岩寺弥勒佛殿两侧也有一副令人回味无穷的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此联与前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蕴含着人生哲理,告诉世人要达观豁朗,淡泊名利,与人为善,团结和谐。

福建白云峰涌泉寺弥勒佛前有一联云:“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看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坦荡荡的布袋中,无论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乐升平。”此联劝告世人莫自寻烦恼,要少私寡欲,乐观豁达地去做人处世。

我想,凡是到梵净山朝圣的人,当他身立万仞之巅,地处佛地洞天,揽浩瀚云海,观喷薄日出,赏神奇佛光,悟人生哲理,都会感到一种旷达,一种豪迈,心胸便会豁然开朗。那么面对世上万物芸芸众生,人间情仇悲欢离合,荣华富贵贫穷贵贱,地位官阶灯红酒绿,又何能不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常人难容之事这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怀,一种雅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如果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长河中,能够像弥勒佛祖那样笑看人生,忍得住心中烦恼,耐得住岁月寂寞,不争一时之气,∵以忍为高,以和为贵,那么纵然是世事难料变幻无常,千难万险命运多舛也都会如此一笑而已。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