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绰和迦才对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的比较及其伦理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曹晓虎
净土信仰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内容,其中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影响最大。在中国佛教史上,很多高僧对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进行过比较。这种比较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佛教信仰者的认识和行为,因此对后世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早期的比较工作更为重要。最早对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进行系统比较的是道绰(512—645年)和迦才,他们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佛教的伦理思想,伦理标准成为判断高下的重要标准,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进行的是两种净土伦理观的比较。
一、道绰对两种净土的比较
道绰认为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有四种区别:“据体大别,有其四种。何者?一、弥勒世尊为其天众转不退***,闻法生信者获益,名为信同。着乐无信者,其数非一。又来虽生兜率,位是退处。是故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二、往生兜率,正得寿命四千岁,命终之后不免退落。三、兜率天上虽有水鸟、树林,和鸣哀雅,但与诸天生乐为缘,顺于五欲,不资圣道;若向弥陀净国一得生者,悉是阿毗跋致,更无退人与其杂居。又复,位是无漏,出过三界,不复轮回。论其寿命,即与佛齐,非算数能知。其有水鸟、树林,皆能说法,令人悟解,证会无生。四、据《大经》,且以一种音乐比较者,经赞言:‘从世帝王至六天,音乐转妙有八重,展转胜前亿万倍,宝树音丽亦倍然。复有自然妙伎乐,法音清和悦心神,哀婉雅亮超十方。是故稽首清净功德。”,
道绰指出四个区别。第一个区别是弥勒虽然为其天众转不退***,但有不信受者,仍会退转。而《佛说无量寿经》介绍阿弥陀佛在因位修行时所发四十八愿中,有这样的愿望:“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退转,梵语vivartana,又称退堕、退失或退。指退失菩提心,堕于二乘凡夫地;或指退失已证得的行位。“不退转”,就是不退步、不退堕,修行的效果包括道德品质能够永远保持下去。
修行果位能否恒久保持,在佛教史上曾经是激烈争论的问题。小乘佛教不同部派对于四沙门果的退转情形有不同见解。其中,说一切有部认为初果必不退,后三果则可能退转。经量部主张四果之初后二果不退,中间二果可能退转。大众部及化地部皆以为前三果有退,第四果无退。这种争论影响了大乘佛教的思想。与小乘佛教相比,大乘佛教更强调信仰的力量。在修行果位问题上,大乘佛教更容易接受不退转的思想。当然,大乘佛教也承认退转的可能性,但到了一定果位就不会退转了,这类似于哲学上讲的量变导致质变的原理。
怀感在《释净土群疑论》卷四中宣扬往生净土不会退转的殊胜,曾对退转的情况进行系统介绍:(一)信退;(二)位退;(三)证退;(四)行退。信退者,十信位中初五心位,犹有退生邪见断善根等。后位不然。位退者,十住位中前六心位,犹得退败作二乘等。后位不然。证退者,十地已前诸凡夫位,于前所证尚有退失。十地不然。行退者,七地已前于所闻行尚生怯劣,不能修学,不能于念念中恒修胜行。……八地菩萨人第三阿僧祗,无四种退,于诸行中具修一切行,于一切时念念相续,常起无漏人法空观,无有一念起有漏心善恶无记。八地菩萨等具四不退,故名阿鞞跋致菩萨也。余七地等无四不退,故全不得名阿鞞跋致。
其实在不退转方面,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没有根本区别,这一点道绰也承认。他所说的区别只在于信与不信。弥勒净土为什么存在不相信者呢?因为执着于享乐。道绰认为弥勒净土有五欲,而弥陀净土没有。-可见,他从伦理观的角度来看待两种净土之间的区别。但是弥陀净土经典也许诺西方极乐有种种欲乐。《佛说阿弥陀经》明言:
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曰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颇梨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人们“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些愿望和欲乐包括了世俗的欲望,比如,在极乐世界洗澡和吃饭等物质享受,完全是“自动化”,随心所欲,皆能满足。
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
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时,七宝应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众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
虽然净土中众生具有清净色身,不需要饮食,但仍有“见色闻香’’的食欲,也有其他物质欲求。这些欲望,都能够得到满足,因而也是正当的。
第二个区别是弥勒净土中人的寿命有限,而往生弥陀净土可获得无限寿命。第三个区别与第一个区别类似,就是有欲和无欲的区别。第四个区别是弥陀净土音乐、法音更加殊胜。这与其说是经典内容的差别,不如说是道绰的个人观点。总的来看,道绰所说的区别比较牵强。但这里集中体现了净土宗人的伦理观,强调了离欲的重要性。这种伦理观被后来的净土宗人所继承,迦才对两种净土的比较正是对这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迦才对两种净土的比较
迦才在《净土论》中讨论了九个问题,其中第七个是西方与兜率的比较。
此之;处,各有三义……三义者,一是化主,谓佛;二是处所,谓世界;三是所化众生,谓往生者。若于化主,乃齐是法王,俱称善逝,身充万德,土盈众美,俱为化众生。或居秽土,则丘墟满野,或处净刹,则奇宝盈邦。如欲较其佛德,则无优劣也。若论其处,则互有优劣。且如兜率天宫,则构空而立;极乐世界,则就地而安。此则空实异居,人天趣别。若据此土,一往论,则天优人劣也。若论其净秽者,兜率虽是天宫,由有女人,故名之为秽。极乐虽是地界,由无女人,故号之为净。
然此之净秽,有十种异。一、有女人无女人异。兜率男女杂居,极乐唯男无女。二、有欲无欲异。兜率有上心欲,染着境界;极乐无上心欲,故常发菩提心。三、退不退异。兜率处所是退,极乐处所是不退。四者,寿命异。兜率寿命四千岁,仍有中夭。极乐寿命无量阿僧祗劫,无中夭寿命者。五、三性心异。兜率则有三性心间起,故恶心堕地狱;极乐唯有善心生,故永离恶道。六、三受心异。兜率三受互起,极乐但有乐受。七、六尘境界异。兜率六尘,令人放逸;极乐六尘,令人发菩提心。八、受生异。兜率受生,男在父膝上,女在母膝上;极乐受生,七宝池内莲花中生。九、说法异。兜率唯佛菩萨说法;极乐水鸟树木皆能说法。十、得果异。兜率生者,或得圣果,或不得。极乐生者,定得无上菩提。若就此义,西方大优。兜率极劣也。
若论往生之人。往西方者易,上兜率者难。此之难易亦有七种差别。一、处别。极乐是人,兜率是天。此则天难人易。二、因别。极乐但持五戒,亦得往生。兜率具修十善,方得上生。三、行别。极乐乃至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观经)。兜率具施戒修三种,始得上生(出弥勒经)。四、自力他力别。极乐凭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他力往生,兜率无愿可凭,唯自力上生。五、有善知识无善知识别。极乐有观世音大势至,常来此土劝进往生。临命终时,擎金刚台,来迎行者,种种赞叹,劝进其心.即得往生。兜率无此二菩萨故,但自进上生。六、经论劝生处多少别。极乐说处,经经中赞,论论中劝。兜率说处,何但经赞处稀,亦论劝处少。七、观古来大德,趣向者多少别。极乐上古已来,大智名僧趣向者多。兜率上古已来大德愿乐者少。由此义故。往生西方则易。上生兜率稍难也。
迦才的这段论证有三个层次:(1)佛、处所和往生者的区别;(2)两种净土净秽不同;(3)往生难易有别。
在第一个层次中,二者各有优劣:化主佛德没有区别,其处所,兜率为天界,优于极乐的人界,然而正因如此,后面第三个层次中,往生极乐容易,反成优点。兜率有女人而极乐无女人,极乐比兜率清净。
第三个层次中的难易差别也不是绝对的。迦才提到极乐净土十念即可往生。《佛说观无量寿经》认为,即使是具诸不善、“五逆十恶”的人也可以往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当花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即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
但《佛说无量寿经》则排除了“五逆十恶”往生的可能性: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弥勒净土虽然没有“十念往生”的说法,但这也不足为二者优劣的证据,况且对“十念”的含义本身就有不同的理解。至于经论赞叹的多与少、往生趣向者众与寡,更不能成为判断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倒是第二个层次的内容。在这里迦才用佛教伦理的标准分别了二者净秽的区别。迦才认为往生兜率净土之后还存在放逸、生贪欲、起恶心的可能性。关于这个方面的观点,已经有学者指出,迦才把弥勒下生时此世界的状态与兜率天界的庄严混淆起来了。迦才此论依据的弥勒经典是成佛经,而没有注意到下生经的内容。但是,笔者认为即使迦才注意到下生经的内容,他仍然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他有一个重要证据,就是他反复提到的,弥勒净土中有女人身,而在弥陀净土中没有。《上生经》和《成佛经》多处提到玉女、兜率有天女侍御。《阿弥陀经》明确宣称西方净土没有女人,倒不是说女人不能往生西方,因为阿弥陀佛第三十五愿是往生者女身可转为男身: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
有学者认为弥陀净土没有女人的说法是男尊女卑思想兴起的结果。这种观点固然有一定道理(更确切地说,男尊女卑思想在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一直存在),但没有女人或女身转为男身的许诺与其说是吸引信众的宣传,不如说是一种象征,即西方世界是清净无欲的。尤其在净土宗人那里,比经典更重视、更强调离欲的伦理观。可以说,迦才关于两种净土净秽有别的所有论说都是这种伦理观的体现。
三、道绰和迦才对两种净土的比较在佛教史上的影响
道绰和迦才对两种净土的比较,在主观上或多或少地带有宗派倾向;在客观上,他们依据的经典并不充分,忽视了弥勒上生经。从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一般伦理观点看,其实弥勒上生经思想与弥陀净土并没有根本区别。但他们的这种区分影响深远,从思想和信仰层面促进了净土宗的传播。比道绰稍晚、与迦才同时代的法相宗高僧窥基,虽然是弥勒信仰者,但他毫不讳言弥陀净土的殊胜。究其原因,他对净土宗人的观点应当有所了解,净土宗人对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元晓晚年崇信净土宗,他在其着作《游心安乐集》中对于弥陀净土的推崇也延续了道绰等人强调离欲的伦理观。这种伦理观成为净土宗的传统。虽然其经典中宣扬了很多净土的“可欲”性,但净土宗人始终保持既定的价值观。智旭指出净土的乐趣区别于秽土的享乐:
娑婆苦乐相杂。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不苦不乐是行苦,性迁流故。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近代净土宗高僧印光法师专门讨论过“福报”的问题,以此警劝世人不要贪图享乐: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束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印光法师特意强调世间之乐与净土之乐有本质区别:
世间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现在所住之.天地),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世界)、别业(根身)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者,此也。以因既是生灭,果亦不能不生灭也。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彻证自心本具之佛性,随心所现不思议称性庄严之世界,故其乐无有穷尽之时期。譬如虚空,宽廓广大,包含一切,森罗万象。世界虽数数成、数数坏,而虚空毕竟无所增减。汝以世间之乐,难极乐之乐。极乐之乐,汝未能见。虚空汝虽未能全见,当天地之间之虚空,汝曾见过改变否?须\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故佛(指释迦佛)令人念佛求生西方,以仗阿弥陀佛之大慈悲愿力,亦得受用此不生不灭之乐。以根身,则莲花化生,无生老病死之苦;世界,则称性功德所现,无成住坏空之变。
道绰和迦才对两种净土的比较已经为后世净土宗伦理定下基调,他们关于两种净土的区别也几乎成为定论,但现代学者发现其立场有明显的主观性。相比之下,比迦才稍晚的怀感对于弥勒净土的评价更为客观,他指出了其与西方净土的很多共性,并明确主张两家不要“递相非拔”,因为“莫相是非,即为佛法”。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