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对净土之释义

敬良∵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0∵册∵

大乘文化基金会出版∵

1980年10月初版∵

页215~223∵

--------------------------------------------------------------------------------

215页

一、前言

学佛之要,在先开知见。正知见对于学佛之重要,不可

轻视。知见未开,多走歧路,对人对己都无裨益。所以法华

云:「佛出世一大事因缘,在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学佛首

先须深入经藏,广求开解,圆解无阙,义理通顺,然后才能

谈到修行。无解之行,谓之盲修。理路不明,难契真性。璎

珞经云:「信位菩萨,须经十千大劫,才能入住。」初学之

人,以信为首,信满才能发心。修信就是求开解知见。知见

愈明利,信念愈充实,论时间通须一万大劫,何等之不易也

二、华严大教

216页

华严经是佛成道后,于二七日,在摩伽提国,菩提场中

,与十方世界法身菩萨说的,谓之直显教。将佛出世一大事

因缘,直接显现出来,乃别教一乘也,亦为佛乘。因为众生

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悉可成佛。可惜娑婆众生,根性陋劣,

不能接受一乘大法。我佛悲悯心切,始曲开方便,方演愚法

二乘,谓之方便教,乃是隐实显权也。

华严乃是圆教,亦为实教。以毘卢遮那法身佛为果,十

莲华藏世界海为依报化境,以普贤悲愿为因行,以十十无尽

圆融无碍大法为行门。境界广大,教理深玄,非是小机劣根

众生,能够承当得起。

修华严大法,必须发普贤大愿,以尽虚空遍法界为缘境

,普济无量无边众生为利机,以尽未来际劫海为行愿。发心

之大,不可思议,乃称性而发也。所谓体性周遍曰普,随缘

成德曰贤。又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此约诸位而发

也。又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此约当位而发也。

我们中国是大乘佛教,古今历代祖师大德,无论学华严

或习他宗,莫不皆以普贤行愿品,持为常课。以普贤行愿为

行愿,他的功德与意义,非常深玄。

发心学佛,志趣无上菩提。不以普贤悲愿为行门,他的

菩萨道,绝难圆满。因行未满,佛果无期,乃是不易之理。

设有发普贤愿之行者,十方诸佛,莫不赞叹和护念。大乘菩

萨行者,当以

217页

普贤为师范。

三、净土三经

西方净土,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三经为

宗要。虽然三经都是我佛金口亲宣,大旨虽同,唯内中对于

行持有别。他的摄机虽然三根普被,但正摄发心菩萨兼引凡

小,傍济万类有情。或发愿广利群黎,或观想西方依止,或

一心持名念佛。行持虽然不同,咸被弥陀愿王所摄,一旦往

生,同享西方乐境,则是一也。

发愿、观想二种行门,乃是上根利器者所修,中下之人

,不易习学。所以古今历代净宗大德,都以持名念佛行门为

倡导。持名以弥陀经为主。弥陀经是无量寿经之略本,一品

经文,将西方依正及行持意义摄尽,文简义广,容易行持,

所以古今缁素,皆修念佛法门。

四、大乘兼净之意义

大乘行门,所以异于凡小者,大乘以自利利他为宗旨,

以无上菩提佛果为归趣。他的因行,是上求佛法以自利,下

济众生以利他。所谓菩萨者,须具慈悲之胸襟,修习般若大

智,明慧观察,诸法实相,畜养悲智,习成种性。以智导悲

,以悲策智,悲智相资,成无碍行。智悲双运,乘

218页

大愿风,遍入诸趣,利益众生。离众生无菩萨道可修,菩萨

不能舍众生行大乘法。

由上诸义,大乘菩萨,求生净土,似与菩萨悲愿,稍有

乖违之处。此中意义,需要深释其旨,始能显示其真义。

大乘行布法门,有五十二位,所谓三贤十圣,等妙二觉

之不同,皆称菩萨,但凡圣有别。再按教乘析之,则有三乘

大乘一乘之差。依法华门外三车之喻,皆不可得,唯有衢道

大白牛车,大白牛车则喻一乘也。三乘是权,一乘是实,权

教乃佛之方便,实教才是第一义谛。

若按凡夫菩萨,十信位是也。信位是散心众生,习大乘

法,学菩萨道。我们娑婆众生,多是障深业重,学习大乘,

因恶因缘多,进难退易。所以璎珞经云:「十信菩萨,若修

至信满入住,须经一万大劫。」大般若经云:散心菩萨多修

檀尸二波罗蜜,以布施获福,免受穷报,严持禁戒,则不堕

恶趣。由上例之义,可以了知学习大乘,并非一跃而能成就

者也,所以凡夫菩萨,应兼修净土。

净宗古今祖师,及诸大善知识,深明斯义,除上根利器

者外,咸以净土接引学人。若初习大乘,及一般善信众生,

当然悉应修学净土,以人天戒善作基础,专意持名念佛,报

尽绝蒙佛来接往净土,横超法门,是易行道。学佛有素者,

应具此知见,不可忽略。

十信满后,入发心位,才证不退,不退二乘,何况三途

,以了见心性故;尚是主以自利,随

219页

缘化他,三贤菩萨,不修净土,发愿娑婆广利众生,不算有

过。何以故?自利已强,有力利生也。若据实说之,六地以

上菩萨,自利满足,广行利生,智慧具足,神通广大,真应

自在,普作佛事也。

五、菩萨专兼净土之释义

人天凡夫,知见不具,散心修善,身处尘俗,随染缘转

,烦恼未伏,染念炽盛,难治身口。虽修戒善,若遇恶缘,

难免不被其转。大恶虽然不造,微不善业,仍然不断。即便

修念佛法门,亦是乱意而念,间断时多,难至一心,或杂他

门。如是情形,若不劝导专修,净业难成,往生则无把握也

凡小之人,读诵大乘经论,深能信入,发意志趣佛乘,

乃是信位菩萨,是初学之者。对于十乘经律论,广求开解,

增长正见。以闻思观想,熏习成种,防退初心。经云:「初

学菩萨修行,犹如鸿毛,随风飘荡,忽上忽下,不能直进。

」散心修学,无定慧力,为了防护大心退失,或因业堕入恶

趣。故大善知识,倡导兼修净业,往生西方。俟证不退,再

同入娑婆,广利有情。发意菩萨,无论兼修或专修净业,皆

可往生。所以无量寿经第十九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

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220页

。」所以菩萨之菩提心,最为尊贵,十方诸佛,悉皆护念。

以修诸功德,至心回向净土,愿生西方,佛及海众,皆来接

引。

古今禅宗祖师,接引学人,若是钝根之者,劝令修净。

或参禅多年,没有成就者,亦劝令改修净业。若想一生成办

,免堕恶趣,唯有净土,最为便捷,广被群机,实在不可思

议之法门也。

有人说修净土法门,应当专修,克期求一心不乱,往生

才有把握。缚地凡夫,不宜兼修,工夫不至一心,决难往生

。或仅依普贤行愿,以十大愿王,导归净土,那是法身大士

之所为,我们凡夫,不可与法身相比。

此种说法,实在见仁见智,难与狡辩。专兼之别,此是

知见边事,惟以个人志趣之所好。至于以普贤十大愿王,导

归净土,是法身菩萨之所修。斯意似有与如来教理相违之处

,应与辨别。

所谓法身者,乃真如理体是。初地菩萨,可以证到少分

,至十法云地,他之法身,如云周遍虚空。西方世界,亦依

虚空而住。亦可以说法身大士之身,能含包西方世界,法身

大士还需要往生西方乎?再者,三贤菩萨,不求生净土,不

以为过,悲愿重故,何况法身大士!所以学佛首要,贵在开

佛知佛见。知见未开,仅是缘修而已。

六、普贤十愿生净之例证

221页

普贤之意义,前章略有提及,兹再深为释之;此文所谓

普贤,并非专指华严经上之普贤,亦非指四川峨眉山之普贤

。华严经上之文殊普贤,他之另一深义,乃是以人表法。文

殊表大智,普贤表大行。我们要想志趣佛乘,证阿耨菩提,

非有大智大行二利并行,则难以圆满成就。以浅言之:修大

乘行者,必须要效法文殊普贤二位大菩萨之德行。所以古德

有云:人人文殊,个个普贤。要行菩萨道,必须以贤善之德

,普利一切有情众生。就是已完成无上菩提之佛果,亦不舍

一切众生而常住寂光土中,仍要真应无碍,普贤一切众生。

所谓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门曰贤,此是普贤之义也。

行大乘菩萨道,必须行普贤行,学文殊智。以智导行,

行无不通,大智喻两目也。以行启智,智海易满,大行喻二

足也。再无大行则成自利小乘,偏入涅盘,无大智则佛果难

期,而入寂灭,智行相资,二利均等,因门易满,佛果始圆

也。大乘学者,应具此知见。

普贤行愿品长行后,颂偈前一段文云:「又复是人,临

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

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

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

,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

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

人自见,生莲华中………。」

222页

这是说明持普贤行愿之功德,至命终时,不生别处。由

大愿王之导引,于刹那中,往生极乐世界。此段经文,与无

量寿经,弥陀之第十九愿,遥相符合。此文还未有至心发愿

,欲生彼国之文句,乃是愿王之威力,导归极乐之功能也。

近代天台宗泰斗谛闲法师,他是持普贤行愿为常课,并

发愿弘扬行愿品。法师在他行愿品讲义序文中云:「闲,于

前清光绪八年冬,首听妙法莲华经,至法师品时,心窃慕之

。本拟立愿,终身奉持全经,定为日课,频虑经文广多,未

能每日记诵,心颇踌躇。时同学赠以古吴石刻梵本普贤行愿

品,初展读至『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

,悉皆舍离………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心窃喜之,遂决

意持此品为日课,终身奉为净土指南。」由此证明,奉普贤

行愿品,为净土指归,则无异议也。

再就近代贤首宗大德,慈舟法师来说,他老终生弘扬华

严,以西方净土为归宿。他之课诵发愿文中云:「………忏

悔无始虚妄三障,修证本具真实三德,早生极乐,悟无生忍

,普于十方,承事诸佛,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同登华藏玄

门,共入毘卢性海。」其它学养有素之大德,莫不奉持行愿

品为常课。

由上诸例,持普贤行愿品功德,导归净土,教证及人证

,均能使我人诚信效法,终身修学者也。

223页∵

七、结∵∵论

固然十方国土,皆有净土世界,莫如我佛,特指西方。

佛子应当遵照佛之教典,以西方为是。修西方净土,亦有念

、观、愿之不同,唯大乘学者,将所弘法利生行持之功德,

发愿回向西方,作为生西之资粮。若更能够持名念佛,增上

净缘,把握信心,则更妥善。不过同时一种法门,在行持上

,应随顺个人之欲乐,不能评判孰是孰非,妄加渲染。知见

未致圆解,亦不要冒充知识,对人对己,皆无利益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