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本愿念佛集

法然上人

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先

第一章∵二门章

第二章∵二行章

第三章∵本愿章

第四章∵三辈章

第五章∵利益章

第六章∵特留章

第七章∵摄取章

第八章∵三心章

第九章∵四修章

第十章∵化赞章

第十一章∵赞叹念佛章

第十二章∵付嘱念佛章

第十三章∵多善根章

第十四章∵诸佛证诚章

第十五章∵护念章

第十六章∵殷勤付嘱章

--------------------------------------------------------------------------------

第一章∵二门章——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

--------------------------------------------------------------------------------

《安乐集》上云: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一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救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私云:窃计夫立教多少,随宗不同。且如「有相宗」立三时教,而判一代圣教,所谓有、空、中是也。如「无相宗」立二藏教,以判一代圣教,所谓菩萨藏、声闻藏是也。如「华严宗」立五教,而摄一切佛教,所谓小乘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是也。如「法华宗」立四教五味,以摄一切佛教,四教者,所谓藏、通、别、圆是也;五味者,所谓乳、酪、生、熟、醍醐是也。如「真言宗」立二教,而摄一切,所谓显教、密教是也。今此「净土宗」者,若依道绰禅师意,立二门而摄一切,所谓圣道门、净土门是也。

问曰:夫立宗名,本在华严天台等八宗九宗,未闻于净土之家,立其宗名。然今号一净土宗,有何证据也?

答曰:净土宗名,其证非一,元晓《游心安乐道》云:「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又慈恩《西方要决》云:依此一宗。」又迦才《净土论》云:「此之一宗,窃为要路。」其证如此,不足疑端。但诸宗立教,非今正意。且就净土宗,略明二门者,一者圣道门,二者净土门。

初「圣道门」者,就此有二:一者大乘,二者小乘。就大乘中,虽有显密权实等不同,今此集意,唯存显大,及以权大,故当历劫迂回之行。准是思之,应存密大,及以实大。然则今真言、佛心、天台、华严、三论、法相、地论、摄论,此等八家之意,正在此也,应知。次小乘者,总是小乘经律论之中,所明声闻、缘觉,断惑证理,入圣得果之道也;准上思之,亦可摄俱舍、成实诸部律宗而已。凡此圣道门大意者,不论大乘及以小乘,於此娑婆世界之中,修四乘道,得四乘果也。四乘者三乘之外加佛乘也。

次「往生净土门」者,就此有二:一者正明往生净土之教,二者傍明往生净土之教。

初「正明往生净土之教」者,谓「三经一论」是也。三经者。《无量寿经》、二《观无量寿经》、三《阿弥陀经》也。一论者:天亲《往生论》是也,或指此三经号「净土三部经」。

问曰:三部经名,亦有其例乎?答曰:三部经名,其例非一:一者法华三部,谓《无量义经》、《法华经》、《普贤观经》是也。二者大日三部,谓《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是也。三者镇国家三部,谓《法华经》、《仁王经》、《金光明经》是也。四者弥勒三部,谓《上生经》、《下生经》、《成佛经》是也。今者唯是弥陀三部,故名净土三部经也。弥陀三部者是净土正依经也。

次「傍明往生净土之教」者,《华严》、《法华》、《随求》、《尊胜》等明诸往生净土之行之诸经是也。又《起信论》、《宝性论》、《十住毗婆沙论》、《摄大乘论》等明诸往生净土之行之诸论是也。

凡此集中,「立圣道、净土二门意者,为令舍圣道入净土门」也。就此有二由: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此宗之中,立二门者,非独道绰,昙鸾、天台、迦才、慈恩等诸师皆有此意;且昙鸾法师《往生论注》云: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於五浊之世,於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中难行道者,即是「圣道门」也;易行道者,即是「净土门」也。难行易行、圣道净土,其言虽异,其意是同。天台、迦才同之,应知。又《西方要决》云:

「仰惟释迦启运,弘益有缘,教阐随方,并沾法润,亲逢圣化,道悟三乘,福薄因疏,劝归净土。作此业者,专念弥陀,一切善根,回生彼国。弥陀本愿,誓度娑婆,上尽现生一形,下至临终十念,俱能决定,皆得往生。」又同后序云:「夫以生居像季,去圣斯遥;道预三乘,无方契悟;人天两位,躁动不安,智博情弘,能堪久处。若也识痴行浅,恐溺幽涂;必须远迹娑婆,栖心净域。」

此中三乘者即是圣道门意也;净土者即是净土门意也。三乘净土、圣道净土,其名虽异,其意亦同。净土宗学者,先须知此旨,设虽先学圣道门人,若於净土门有其志者,「须弃圣道,归於净土」。例如彼昙鸾法师,舍四论讲说,一向归净土;道绰禅师,搁涅盘广业,偏弘西方行。上古贤哲,犹以如此,末代愚鲁,宁不遵之哉!

问曰:圣道家诸宗,各有师资相承,谓如天台宗者慧文、南岳、天台、章安、智威、玄朗、湛然,次第相承。如真言宗者大日如来、金刚萨、龙树、龙智、金智、不空,次第相承。自余诸宗,又各有相承血脉,而今所言净土宗,有师资相承血脉谱乎?

答曰:如圣道血脉,净土宗亦有血脉,但於净土一宗,诸家不同:所谓庐山慧远法师、慈愍三藏、道绰、善导等是也。今且依道绰、善导之一家,论师资相承血脉者。此亦有两说:一者菩提流支三藏、慧宠、道场法师、昙鸾法师、大海禅师、法上禅师。二者菩提流支三藏、昙鸾法师、道绰禅师、善导禅师、怀感法师、少康法师。

--------------------------------------------------------------------------------

第二章∵二行章——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而舍杂行归正行

--------------------------------------------------------------------------------

《观经疏》第四云: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私云:就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初明「往生行相」者:依善导和尚意,往生之行虽多,大分为二:一正行,二杂行。初「正行」者,就此有开合二义:初开为五种,后合为二种。初开为五种:一读诵正行,二观察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正行,五赞叹供养正行也。

第一读诵正行者:专读诵《观经》等也:即文云:「一心专读颂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是也。第二观察正行者:专观察彼国依正二报也:即文云:「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是也。第三礼拜正行者:专礼弥陀也「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是也。第四称名正行者:专称弥陀名号也:即文云:「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是也。第五赞叹供养正行者:专赞叹供养弥陀也:即文云:「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是也。今依合义,故云:五种。

次合为二种:一者正业,二者助业。

初「正业」者,以上五种之中第四称名为「正定之业」:即文云:「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之业,顺彼佛愿故」是也。

次「助业」者,除第四口称之外,以读诵等四种而为助业;即文云:「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是也。

问曰:何故五种之中,独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乎?答曰:顺彼佛愿故。意云:「称名念佛是彼佛本愿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愿,必得往生也。其本愿义,至下可知。

次「杂行」者,即文云:「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是也;意云:杂行无量,不遑具述也。但今且翻对五种正行,以明五种杂行也:一读诵杂行,二观察杂行,三礼拜杂行,四称名杂行,五赞叹供养杂行也。

第一读诵杂行者:除上《观经》等,往生净土经以外,於大小乘,显密诸经,受持读诵,悉名读诵杂行。第二观察杂行者:除上极乐依正以外,大小显密事理观行,皆悉名观察杂行。第三礼拜杂行者:除上礼拜弥陀以外,於一切诸余佛菩萨等,及诸世天等礼拜恭敬,悉名礼拜杂行。第四称名杂行者:除上称弥陀名号以外,称自余一切佛菩萨等,及诸世天等名号,悉名称名杂行。第五赞叹供养杂行者:除上弥陀佛以外,於一切诸佛余佛菩萨等,及诸世天等赞叹供养,悉名赞叹供养杂行。此外亦有布施、持戒等无量之行,皆可摄尽杂杂行之言。

次判「二行得失」者:「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即其文也。案此文意,就正杂二行,有五番相对:一亲疏对,二近远对,三有间无间对,四不回向回向对,五纯杂对也。

第一亲疏对者:先「亲」者,修「正助二行」者,於阿弥陀佛甚为「亲昵」。故《疏》上文云:「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次「疏」者,「杂行」也,众生口不称,佛即不闻之;身不礼佛,佛即不见之;心不念佛,佛即不知之。众生不忆念佛者,佛不忆念众生;彼此三业常相舍离,故名「疏行」也。

第二近远对者:先「近」者,修正助二行者,於阿弥陀佛甚为「邻近」。故《疏》上文云:「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次「远」者,「杂行」也。众生不愿见佛,佛即不应念,不现目前,故名远也。但亲近义,虽似是一,善导之意,分而为二,其旨见於《疏》文,故今所引释也。

第三无间有间对者:先「无间」者,修正助二行者,於弥陀佛忆念不间断,故云「名为无间」是也。次「有间」者,修杂行者,於阿弥陀佛忆念常间断,故云「心常间断」是也。

第四不回向回向者:修正助二行者,纵令不别用回向,自然成往生业。故《疏》上文云:「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次回向者,修杂行者,必用回向之时,成往生之因,若不用回向之时不成往生之因。故云:「虽可回向得生」是也。

第五纯杂对者:先「纯」者,修正助二行者,是纯极乐之行也。次「杂」者,是非纯极乐之行,通於人天及以三乘,亦通於十方净土故云杂也。然者西方行者,须「舍杂行修正行」也。

问曰:此纯杂义於经论中有其证据乎?

答曰:於大小乘,经律论之中,立纯杂二门,其例非一,大乘即於八藏之中而立杂藏,当知七藏是纯,一藏是杂。小乘即於四含之中而立杂含,当知三含是纯,一含是杂。律即立二十犍度以明戒行,其中前十九是纯,后一是杂犍度也。论则立八犍度明诸法性相,前七犍度是纯,后一是杂犍度是也。贤圣集中唐、宋传立十科法,明高僧行德,其中前九是纯,后一是杂科也。乃至《大乘义章》,有五聚法门,前四聚是纯,后一是杂聚也。亦非啻显教,密教之中有纯杂法,谓山家《佛法血脉谱》云:一胎藏界曼陀罗血脉谱一首,二金刚界曼陀罗血脉谱一首,三杂曼陀罗血脉谱一首,前二首是纯,后一首是杂。纯杂之例虽多,今略举小分而已。当知纯杂之义,随法不定,因兹今善导和尚意,且於净土行,论纯杂也。亦此纯杂名,不局内典,外典之中,其例甚多,恐繁不出矣。但於往生行,而分二行,不限善导一师,若依道绰禅师意者,往生之行虽多,束而为二:一谓「念佛往生」,二谓「万行往生」。若依怀感禅师意,往生之行虽多,束而为二:一谓「念佛往生」,二谓「诸行往生」如是三师,各立二行,摄往生行,甚得其旨,自余诸师不然,行者应思之。

《往生礼赞》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五三。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嗔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心故;又不相续念佛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应知。

私云:见此文弥须「舍杂修专」,岂舍百即百生专修正行,而坚执千中无一杂修杂行乎!行者能思量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