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

【文献属性】[***]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系,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禅者久松真一的净土思想批判

【文章作者】郑慧美∵

【指导教师】潘襎∵∵

【文章页数】97页

【中文摘要】一般净土教都强调念佛的目的是往生极乐、往生净土,净土教行者的意识也几乎全体关注于此点上,因此净土教就这样被视为“往生教”。正视宗教问题的日本京都学派久松真一,认为真正的净土教并非如此,于是不讳言地展开批判,其内容主要是针对净土真宗一些与净土相关的思想。净土真宗究竟有何思想能够使这位禅者兼哲学家对其批判,然后提出独到的见解以及念佛思想呢?笔者尝试以比较研究法与文献学研究法并进探究,藉此了解日本净土真宗近代所面临的课题;分析批判的意涵及其对时代的意义;探究念佛的真实义;依据研究结果,期能使当今净土教行者作为省思。

∵本论文是根据久松真一对净土真宗的批判来进行探究。久松针对佛教的“开显自性与“利他之行”二个层面,来看净土真宗之教义与佛教闳旨的矛盾点,提出“现生证灭度的还相现行”,阐明净土思想在现在实行的正确方法与心态,了解生活在此世间,就是要积极的转秽为净,将此世间建设为人间净土,也就是将净土教所否定的世间,转变为受肯定的世间,积极将舍弃的世间转为证灭度的究极生活,并且在此证灭度的生活中,还相行于大悲,久松认为这才是大乘佛教的真实行。

∵另在实践法方面,久松提倡自力的“超三业念佛”,即自觉念佛的方法。旨趣在于使人积极的肯定自我,且能现实当下自悟自证,跳脱对神佛的绝对归依。它与一般图求未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念佛不同,重视现世证得往生。久松主要强调念佛的目的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造福世间全人类,将大乘悲愿以及佛陀慈心更加扩大开展,这才是念佛的真实义。

【论文目次】

绪论∵∵1

第一节∵研究动机与目的∵∵2

第二节∵研究方法与文献分析∵∵5

第三节∵论文架构∵13

第一章∵亲鸾真宗与净土宗教义的相异∵17

第一节∵显净土真实“教”∵18

第二节∵显净土真实“行”∵20

一、称佛名号(念佛)∵21

二、“诸行”与“念佛”的关系∵23

第三节∵显净土真实“信”∵24

一、信∵25

二、“信”与“行”的关系∵26

三、机(救济的对象)∵27

第四节∵显净土真实“证”∵29

一、正定聚∵30

二、回向∵31

小结∵32

第二章∵近代净土真宗的批判者--久松真一∵34

第一节∵“教”的批判∵36

第二节∵“行”与“信”的批判∵38

第三节∵“证”的批判∵41

一、净土教的根本主体∵41

二、“现生正定聚”的批判∵45

三、“还相回向”的批判∵46

四、学者对久松真一批判“证”的看法∵47

小结∵49

第三章∵禅者久松真一的净土思想批判∵51

第一节∵绝对大乘∵52

第二节∵久松真一的究极的佛教生活∵55

一、净土与秽土∵56

二、灭度的实存∵57

三、还相位的生活∵59

四、无缘大悲∵59

五、究极的佛教生活--还相行∵61

小结∵62

第四章∵久松真一念佛思想的开展¾藤吉慈海对“超三业念佛”的诠释∵64

第一节∵三业与念佛∵65

一、三业与念佛的关系∵65

二、法然、亲鸾、一遍的念佛观∵67

三、久松真一对三业念佛的批判∵71

第二节∵超三业的内容∵72

一、“超三业念佛”的成立∵72

二、作为公案的“超三业念佛”∵73

三、“超三业念佛”的作用∵75

第三节∵基于念佛的教行信证批判∵76

一、“超三业念佛”的特质∵76

二、基于念佛的教行信证批判∵78

小结∵79

结论∵80

一、批判的意涵∵81

二、念佛的时代性∵82

三、念佛在现代文明中的意义∵84

四、研究成果∵85

参考书目∵87

附录一∵净土宗一览表∵92

附录二∵净土真宗一览表∵93

附录三∵弥陀四十八愿∵94∵

【参考文献】∵

T:《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大藏经刊行会出版社,1978年)

N:序号

古籍

亲鸾撰,《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T83∵N2646。

《净土文类聚抄》,T83∵N2647。

《净土和赞》,T83∵N2650。

《净土高僧和赞》,T83∵N2651。

《正像末法和赞》,T83∵N2652。

《一念多念证文》,T83∵N2657。

《唯信钞文意》,T83∵N2658。

《亲鸾圣人御消息集》,T83∵N2660。

从觉编,《末灯抄》,T83∵N2659。

唯圆编,《叹异钞》,T83∵N2661。

觉如宗昭撰,《口传钞》,T83∵N2663。

《亲鸾传绘》,T83∵N2664。

源空(法然)撰,了惠道光辑,《黑谷上人语灯录》,T83∵N2611。

《拾遗黑谷上人语灯录》,T83∵N2612。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T12∵N0360。

刘宋畺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T12∵N0365。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T12∵N0366。

北魏昙鸾批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T40∵N1819。

唐善导集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T47∵N1959。

唐善导集记,《往生礼赞偈》,T47∵N1980。

元天如则着,《净土或问》,T47∵N1972。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T01∵N0026。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T09∵N0278。

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T08∵N0223。

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T25∵N1509。

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十住毘婆沙论》,T26∵N1521。

后秦释僧肇选《注维摩诘经》,T38∵N1775。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T27∵N0007。

宋延寿集,《宗镜录》,T48∵N2016。

宋重显颂古克勤评唱,《碧岩录》,T48∵N2003。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T02∵N0099。

世亲菩萨释,陈真谛译,《摄大乘论释》,T31∵N1595。

隋智顗说,《妙法莲华经玄义》,T33∵N1716。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T46∵N1916。

隋智顗撰,《法界次第初门》,T46∵N1925。

护法等菩萨造,唐玄奘译,《成唯识论》,T31∵N1585。

唐澄观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T36∵N1736。

唐玄奘译,《大毘婆沙论》,T27∵N2008。

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T48∵N2008。

《汉译南传大藏经》册七,(高雄: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编,1990年)。

当代著作

一、日文著作

“久松真一著作集”第一卷《东洋的无》(京都:法藏馆,1995年)。

第二卷《絶対主体道》(京都:法藏馆,1995年)。

第三卷《覚创造》(京都:法藏馆,1994年)。

第六卷《経录抄》(京都:法藏馆,1995年)。

第八卷《破草鞋》(京都:法藏馆,1995年)。

“久松真一佛教讲义”第三卷,白井成道编《还相论理》(京都:法藏馆,1990年)。

藤吉慈海着,《久松真一宗教思想》(京都:禅文化研究所,1983年初版)。

《现代浄土教》(东京:大东出版社,1985年初版)。

《禅者久松真一》(京都:法藏馆,1987年初版)。

《浄土教思想の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1988年第二刷)。

《法然法语読》(东京:春秋社,1991年第二刷)。

赤松俊秀等编集,《亲鸾圣人真迹集成第三卷》(京都:法藏馆,1974年)。

真宗圣教全书编纂所编,《真宗圣教全书》第四卷(京都:兴教书院,1940-1942年)。

和田真雄着,《亲鸾圣人》(京都:法蔵馆,1997年)。

武内义范、石田庆和着,《浄土佛教思想亲鸾》(东京:讲堂社,1992年)。

法然一遍着,大桥俊雄校注,《法然一遍─日本思想大系10》(东京:岩波书店,1971年)。

法然着石井教道编,《昭和新修法然上人全集》(京都:平乐寺书店,1991年)。

坪井俊映着,《净土教史概说》(京都:佛教大学通信教育部,1993年第二版一刷)。

唐木顺三着,《唐木顺三全集》第九卷(东京:筑摩书房,1982年增补版)。

柳宗悦着,《柳宗悦宗教选集》第三卷(东京:春秋社,1990年)。

津田左右吉着,《佛教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57年)。

上田闲照堀尾孟编集,《禅と现代世界》(京都:禅文化研究所,1997年)。

结城令闻等编,《日本佛教宗派2》(东京:大藏出版,1982年)。

平川彰着,《平川彰著作集第七卷浄土思想と大乘戒》(东京:春秋社,1997年第二刷)。

二、日文译作

亲鸾撰述慧净法师编订,《教行信证》(台北:法尔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法然着,慧净法师编订,《选择本愿念佛集》(台北:本愿山弥陀净舍印经会,1994年四版)。

柏原佑义着慧净法师校订,《大无量寿经讲话》(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1997年)。

曾我量师着余万君译,《净土真宗要义》(台北:法尔出版,1990年初版)。

梶村升着江支地译,《念佛探微》(台北:法尔出版,1990年第一版)。

望月信亨着印海译《净土教概论》(台北县:华宇出版社,1988年初版)。

铃木大拙着,江支地译,《极乐与娑婆》(台北:法尔出版社,1989年初版)。

铃木大拙着,徐进夫译,《开悟第一》(台北:志文出版,1999年再版)。

村上专精着杨曾文译,《现代佛学大系29日本佛教史纲》(台北:弥勒出版社,1984年)。

高森显彻着江支地译,《断疑生信》(台北:法尔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

竹村牧男着蔡伯郎译,《觉与空─印度佛教的展开》(台北:东大,2003年)。

中村雄二郎着孙彬译,《日本文化中的恶与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初版)。

中村元着香光书乡编译组译,《从比较观点看佛教》(嘉义市:香光书乡,2003年初版)。

水野弘元着香光书乡编译组译,《佛教的真髓》(嘉义市:香光书乡,2002年初版)。

富永仲基着,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29出定后语》(台北县:弥勒出版社,1984年)。

三、中文著作

吴汝钧着,《京都学派哲学:久松真一》(台北:文津,1995年初版一刷)。

《京都学派哲学七讲》(台北:文津,1998年初版)。

傅伟勋着,《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市:东大,1999年再版)。

月溪法师着,《大乘绝对论》(新店市:圆明出版,1995年初版)。

满义法师着,《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台北市:天下远见,2005年第一版)。

高淑玲主编,《跨世纪的悲欣岁月-走过***佛教五十年写真》(台北:佛光文化,1996年初

版)。

期刊

《大***》一月号雑志,(东京:大***阁有限会社,1953年)。

赖贤宗着,〈净土信仰论之研究:世亲、昙鸾与亲鸾之回向思想〉收于《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四期,(台北:***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1999年)。

工具书

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初版)。

释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