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遇中把握“第一念”:修持用功的有力着手处

-----兼谈对各种境界之观照

∵释传心法师

[内容提要]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行住坐卧皆道场是《坛经》也是禅宗的重要思想。对于所有希望能通过修学佛法而于世出世间得大受用的修学者,包括已明心见性之大悟者的悟后起修,在诸境现前时清清楚楚地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把握自己的“第一念”,都是将精深义理落实到提升修为境界的有力着手处。

所谓理不废事,“悟从理”而“修从事”,修持就应该从眼前境遇中一点一滴的事相上入手,一味空谈于理则很难在境界上有所提高。虽然对于已具备一定程度的学人行者,了达于万法的缘起性空而能于诸世法中不起执着、遇境善于观照“境人俱夺”后而心终得安住不乱。然由于无始劫来积累的烦恼习气,在境遇中尤其是突发的逆缘恶境升起时,理性的观照常常滞后,而第一反应则常为最坚固的嗔怒不喜,比如有人无缘猛在行者脸上击出一掌,于身能安忍不动者已属不易,能于心完全一念不动者则鲜有人成,而能于一切世法得失不平处、毁誉称讥所、一切善恶境界中成就世第一法、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也就是为何说成佛需三大阿僧祗劫、圆满八万四千细行的原因。而于各种境缘中把握“第一念”,随时观照它们,是对立、嗔怨、悭嫉的意识心还是平等、慈悲、无念的清净心,并立时警醒,将是成就圣忍的一个有力着手处。真的境界功夫是难以自欺的、是一点一滴的、冷暧自知的。

本文将通过列举生活中的诸般难忍境遇,阐述随时把握境界中的“第一念”是修行用功卓见功效的下手处这一观点,将禅法行住坐卧无非道场的理念落到实处。

关键词:各种境遇∵∵第一念∵∵修持用功∵∵着手处

一、面对怨亲憎爱者于心等视:检验修行境界的第一关

无始劫来人行于世间都有着强烈的意识心,于事于人有喜好也有憎恶,有亲人眷属也有所谓的怨家对头,宿世善缘者相见往往心生喜悦、贪着难舍,而宿世常结恶缘者则会之生厌,这种经历可能每个人都有,如此,就很难有一个平等心。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让自己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喜欢的人总容易生出赞叹或谅解,厌憎的人则总会不自觉的去看他的负面。

表现在事相上的时候,如果是亲近的人犯有过失或被人责难,不自觉中第一念升起的就是想维护,紧接着就希望找到各种适当的理由来达成呵护的目标,而如果是厌憎的人出现了问题,则可能会首先升起这可能本来就是事实的思想。当然表现在具体程度上会有轻重的不同,对已悉平等之理的行者来说可能不会有所行或有所言,只会在意念贯性中稍有所动,而普通之人则自然表现为受意识的支配而有所造作。

同时,世间人常有着自己的理论和行为规范,都强烈执着自己的观念,与自己看法观点一致的就容易接受,反之则常于心念中排斥拒绝。哪怕在与自己无关的范畴内、甚至只在一些非实有的作品中人物也有较强的喜好,并加上自己的意愿,难有一个万法空性的平等心。

其实除非是极至境界的圣者,这些情况都可当做是一个修行的下手处,观照自己的心念,是根本不能自控的随境流转、还是虽有自持但有很强的忍受感,以便随时警策自己提起正念,一点一滴在境界中磨练,直到连忍受感全无所存、从第无数个念头恢复平等心到第一个念头当下清净平等心就显现,以境界为缘让自己的心地功夫不断提升。

二、面对德才胜已者于心赞叹:检验修行境界的第二关

民不患寡、唯患不均。嫉妒几乎是人的一种天性和顽疾,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谓一家有酒千家怨,家境、地位、权势、才能、相貌、机遇等方方面面都能让人们心里升起不平衡,尤其是在处于竞争位置上的双方更是常见,哪怕是较为忠厚之人,于此境中能做到善护口业、不予攻击;善护身业、不设障碍已属难得,同时还要看这种状态对自身的影响程度是否达到威胁到自身利益、是否达到自己能承受的底线,每个世间人都会有某些方面属于自己最为在意的、以至于达到寸土难让程度上的事相。

就算在与自己无关的方面,要做到对有德有才者普行赞叹已是难行,人们为达到自己的某种心里平衡很多时候会选择与自己有同样心里的族群中怪语讥嫌、发泄不满。而真正要做到身口无失、乃至于心念中无不喜之想除非至圣至贤则难以启及。

人性根源中的烦恼习气是累劫所成,并非于理上已然通达的行者就能立刻断除所有烦恼习气的,须在境界中不断熏修方可渐除,就算证悟空性,于诸境虽终不会取于执着,然在其境顿现时当下发起之念难免还是习气中的惯性。因而在难行的境界中观照自己的第一念升起就成为我们修行中一个有力下手处。

三、面对是非善恶境于心不起:检验修行境界的第三关

佛陀教育我们恒守善法,所以使很多迈进佛门的有缘人看到善的事物就欢喜赞叹、而看到大到五逆十恶、小到自认为不如法以及破戒犯斋者等诸多不善就心生嗔恨、意终难平,由此便从自己的妄想心中生起无量无边的分别执着。这也容易理解,确实有很多修学佛法人,难以悟解到佛法的无上圆融自在,而又学得了一些道理而变得法执深重,面对每件事在自己的心中都先有一个尺度,这个不正确、那个不应该,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如法,然后就开始带着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有色眼镜取相分别、衡量世间、执着人我、烦恼无边!世间人就更无须说了,对境无心又何从谈起?

诸法本是缘起之法、总一空相。善也好、恶也好,当体即空、随处灭尽。金刚经上更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可能我们每个人包括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都会听说过这么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说的就是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心念一转,境界即已迥然非同。圆觉了义经中也曾说:不敬持戒、不憎毁禁。因为无论做何行止的人,于诸法实相上讲,其真如自性都无二无别、本来一如,于善人不增、于恶人不减。

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讲,如果我们看到一些我们认为不如法的、不合理的或错误的事,而且如果我们的看法真的正确,那么错在他人,何劳我们为他人的错误耿耿于怀的烦恼?如果我们真是出于对他人的慈悯倒可称道,但我们究竟出于何种心态天知地知自己也心知。

纵然破除了我法二执至于菩萨境,内在坚固的习气也依然存在,所以于此境上观照自己第一念生起也将成为行者修持的着手处。

四、面对一切不平处于心观空:检验修行境界的第四关

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我们今日所处之境,无论善缘顺境、还是逆缘恶境,悉有前世之因,无非因果相偿,故擅于了知现前境界不过是由宿世业因所感、缘起缘灭之相,就不会只执着于一些眼前事,苦乐本就属于一种精神的感受,同样一种境界对于不同的人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悲喜心境。

有很多修行人理上的功夫很好,道理上说起来尽然通明,可是真的面对境界又立刻随境界而转。更有一些难能可贵、持戒严谨的修行者,平时虔诚礼佛诵经、佛号不断,可一到事相面前,贪、嗔、痴的种子习气立刻代替了理论和平素的行持。所谓:“三岁娃娃说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所以说真能于一切时一切处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是一件易事,非圣非贤或真修得一定境界的人实难行之。我国古语就有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之说,真正的修行绝不是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幽谷,而是在人群中,这一点在很多祖师大德的着述中都有谈及。确实,不对境则不生心、面对各种境界才能检验出自身的修证功夫。

故而,在各种不平处识得前境、心终安隐、福祸相倚、何悲何喜、把握一念、随时观照,则各种尘境都将成为我们的修行道场。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