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劝我,我已经决定离婚,因为我对他已无感觉。”∵

∵“我和太太结婚后不久,就开始没有什么感觉,在一起时也没有什么说话可讲。现在的女友与我最合得来,最有feel(感觉)。我打算离婚,跟女友结婚。”

∵“为什么要我主动关心父亲?从来我都感觉不到他对我好,我才不会理会他。”

∵上述这些说话,相信你不会陌生,你或你身边的人,也可能讲过这些话。这些话的内容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一共通点:说这些话的人只凭个人“感觉”来做判断、作决定。

∵感觉就是一切吗?

∵然而,“感觉”(feelings)∵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没有普遍意义,往往事过情迁,这正是现代人情爱世界的写照:有feel就与你在一起,没有feel就抗拒你,甚至讨厌你。“感觉”没有理性、道德可言;更重要的是,若只信“感觉”,人就会被眼前不断流变的外境引领,容易错认、迷失;人与人的关系也就变得非常脆弱。现代有多少的婚外情,正是因“感觉”而起?可是,感觉诉诸的往往是一时的情绪,随境而生,随境而灭,不由自主;单凭感觉,其实无法体会对方的真情,也无法把握自己的真意。

相信感觉,有何不可?

∵在消费社会,feel∵good(感觉好)一直是市场的流行价值。于是,现代人的喜好与爱恶,抉择与响应,往往是取决于个人感觉。Feel∵good成为现代人的核心价值,感觉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因此,impression∵management(印象管理)成为营销学、人际关系学之重要课题。这种重“感觉”的消费文化,使人变得肤浅、幼稚,乃至虚假。

∵当人变得肤浅、幼稚,就很容易被纵欲的消费文化所惑、被简单的人权价值和问责文化所煽动,被着重计算的功利意识所指挥。结果,人变得自我、计较、甚至冷漠无情;这样的话,情如何能通向他人?爱如何能延续?人伦关系必然恶化,家庭问题一定日趋严重。

感受自己的性情,生起自觉

∵想成就美满婚姻、温馨家庭、和谐社会,就要懂得反省,要求自己走出“感觉”的局限,而且要明白只重计算的功利意识的不足,要求自己放下计较心,主动关心人。但是,人如何可以走出“感觉”的局限?如何能够放下计较心?

∵我们要回到中国传统儒家的性情文化,学习成长自己,使自己变得“自觉”。自觉的人才会本着“尽其在我”之精神,主动付出,孝顺父母,而决不会再让自己依赖“感觉”来与父母计较;自觉的人才会本着“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之原则来守婚约盟誓,不论甘苦,敬爱与成全伴侣,而不再是与对方计算得失对错,轻言分居或离婚,使家庭破裂,让子女受害。

∵凭借“自觉”,走出“感觉”,才是建立和谐家庭的不二法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