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

李音祚

近期以来,尤其是“两会”结束后,“和谐”正逐渐取代以往的“斗争”、“竞争”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主导性观念,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转变。它说明***既具有开放性的眼光,又能够审时度势,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智慧,从而最大限度地造福于国民。尽管从国家的背景来看,构建和谐社会之路仍旧任重道远,但这毕竟是一个给人以希望的良好开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佛教是最具有和谐韵味的,从代代相传的佛教文化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许多根植于人心的观念。如果能拨开长久以来被误解、误导所形成的重重迷雾,人们就不难看到佛教那千百年来一直在闪耀着的和谐的光芒。“和谐”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性的表达,追溯佛教的义理,尤其是佛教的伦理学,我们或许会发现一些更为本质的、更具有根基性的东西。

什么是字面意义上的“佛”呢?《大般涅盘经》云:“云何为佛?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令诸烦恼无所能为,是故名佛。”由此可见,根据佛教自己的定义,佛就是彻底觉悟了的人。那么佛觉悟的又是什么呢?《华严经》中描述了佛陀在大彻大悟后的第一句感言:“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就是释迦佛在大彻大悟后所发现的最大的秘密,它揭示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为觉悟者,这是众生的一种自然天赋这一令人震惊的实相。而所谓佛法就是由佛陀讲述的帮助众生成佛的方法以及如何看待宇宙人生的道理,其核心就是通过消除各种形式的妄想执着,也就是内心的一切由愚昧、贪婪所导致的不和谐因素而得以彻底的觉悟,这些被人们记载下来的佛陀的言教,就是佛经的主要内容。

我们或许会问,释迦佛来到世间的目的是什么?他都干了什么?在《法华经》中,释迦牟尼曾对诸佛来到世间的目的及其作为做过精辟的概括:“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吾自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由此可见,佛陀来到世间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通过向众生展示自己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帮助众生感悟真理,明晓因果规律,最终达到彻底的解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采用了一切可能的教学技巧和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得众生能够远离痛苦与执着。

在了解了以上简单的基本情况后,人们是否还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固有的偏见去看待佛教呢?我们的偏见来源于我们曾被灌输了许多与事实不符的观念,那种长期以往的灌输式教育使我们丧失了许多最宝贵的独立思考及判断能力。许多人习惯于根据某种模糊的感觉给那些自己并不十分清楚的事物下定义,却常常忽视了它的本来面目,这是一种很值得探讨的心理现象。什么是佛教的自我定义呢?《大般涅盘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那么佛教又是如何定义善与恶的呢?在佛教的大小乘经典中,主要将善恶概括为十个正反行为的对立面。所谓十善,即指十种善的行为。反之,即是十种恶的行为,称为十恶,它们是:1、杀生。2、偷盗。3、邪淫,即从事不正当的性关系。4、妄语,即说谎。5、两舌,即说离间语。6、恶口,即恶语、骂詈。7、绮语,即杂秽语、无义语。8、贪欲,即贪爱、贪取、悭贪。9、瞋恚。10、邪见,即愚痴。离以上十恶,则为十善。

佛教的伦理观集中体现在这十种善恶上,它在几千年前所设立的这一标准与我们今天由良知所认同的社会伦理准则乃至党纪国法都毫无背离之处,这是一件非常令人回味的事情。佛教的伦理似一个庄严的千年巨人,稳如泰山地矗立在世上,它不因颠倒的年代和颠倒的人们的批判而改变,也不因开放的年代和开放的人们的改革而流俗。可以这样说,佛教所揭示出的并力图铲除的十恶,正是产生一切不和谐现象的根源,而它所提倡的十善,也正是创造和谐人生乃至和谐社会的策源地。长期以来,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存在着几个与和谐理念紧密相关但却被严重误解了的佛教观念:

1、“执着”。在佛教中,“执着”意味着由心理的和认识上的局限性所导致的非理性状态,它是产生一切烦恼等不和谐因素的根源。人们努力修行的目标,就在于消除自己根深蒂固的执着的习气而达到自在和谐的状态。在现实的影视及文学作品中,“执着”这一观念往往是被当作褒义词而大加赞赏的,这正印证了佛陀所描述的烦恼众生的“颠倒”的状态。人们或许会赞赏执着的球迷,他们不惜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也要飘洋过海,为自己的球队助威呐喊,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后,他们痛不欲生,甚至做出了严重的暴力或自残行为。人们更容易赞赏执着的恋人,他(她)们被情感折磨得死去活来,最终徇情而去却成为有口皆碑的千古佳话。各式各样的追星族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人们以追求感官刺激为幸福,唯恐自己不够执着,难以成为某个领域的“迷者”……执着的心理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温度也在逐步升温,这是令有责任感的人颇为忧虑的现实。刻实而论,有执着,便没有和谐。

2、“因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提起因果二字,就会自然地联想到“迷信”,其实,佛教中的因果观更强调的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是因,得如是果”,人们信它是如此,不信亦如此。现实情况是,不懂因果规律的人往往正是制造不和谐因素的人,这不仅仅表现在伦理的层面,它更能反映在人的智慧的层面。明智的人才会外化出明智的行为,而明智的标准正是看其是否能看清事物的因果关系,从而理性地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办事。曾几何时,人们在“战天斗地”、“人多力量大”的口号的激励下,填海造田,砍伐森林,鼓励生育……事隔几十年后,人们才痛心地认识到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及可怕的后果。因果并不遥远,并不神秘,它就是那么实实在在地作用着我们每一个人。各个领域中不安分的人们,怀揣着各式各样的侥幸心理在与因果律“斗法”,其结果大都以“没想到”而收场。简言之,违背因果律做事情,就不会有和谐。

3、“解脱”。当今的世俗之人基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观念,把“黄、赌、毒”视为解脱痛苦与空虚的良药,基于“人死如灯灭”的观念,把解脱与死亡相关联,这两种根深蒂固的误解导致了极不和谐的社会问题。前者只注重眼前的现实感受,认为借助一种外在的强刺激取代眼前的痛苦就是一种解脱,因而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纵欲的怪圈。后者认为只有死亡才是最终解决一切烦恼与痛苦的必由之路,不管做了多么伤天害理的事,也都可以一死了之,一了百了,因而经常出现因暂时的困境而选择了自杀的道路,或为了满足内心的欲望而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铤而走险。其实,在佛教里,解脱意味着对矛盾、烦恼、困境、痛苦等不如人意的状态的超越,它是一种由智慧和觉悟所外化出的和谐与洒脱的境界,表现为一种利他性的乐观和超越性的自在状态。解脱不是永久的睡去,而是从噩梦中醒来。得解脱的人就是能以利他精神为基础,源源不断地创造和谐氛围的人。

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社会不能仅是一种意愿,一个目标,一个口号,它需要具体的每一个人在认同这一大目标的前提下,做出相应的正向的努力。只有最大限度地消除内心中躁动的执着,明了因果规律,以一种崇高的责任感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无任何毒副作用且有益于自身及他人的真正的和谐与解脱。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有效的基本保障。

构建和谐的社会首先要有和谐的人、合理的规则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其中和谐的人是源泉,和谐的心是源头,和谐之于人,是觉悟及善良者的外化形态。自己能够和谐,同时又能把和谐带给他人的人,就是我们社会上所说的好人、善人、圣人,在佛教里称之为菩萨。他能够敏锐地察觉一切不和谐的因素,并有能力彻底地铲除自己心中的一切烦恼,同时更愿意帮助别人铲除各种烦恼。当这种努力做到最究竟圆满之时,他就是佛了。由此可知,铲除人们心中的烦恼就是铲除不和谐因素,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从佛教的观点看,构建和谐社会既有其必要性,同时也有其可能性,这也正是佛教几千年来毫不动摇的努力方向。这一立论的基点来源于佛陀对人类的有根据的信任,正因为任何愚昧、贪婪的众生都具备成佛的潜质,所以只要引导得当,时机成熟,就一定能够唤醒人们心中的良知,发出智慧的光芒,构建出人间净土,也就是我们期待的和谐社会。诸佛菩萨把实现人间净土的宏愿留在了人间,乘愿再来的人们前赴后继。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有觉悟的人存在,就终有建成和谐社会的那一天。

佛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应对措施就是从自身做起,消除前面提及的十种关键性的不和谐因素——十恶,弘扬十种有利于和谐的善举——十善。从心理的操作层面上说,就是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行事,广行十善,远离十恶。如果你希望长寿,请不要用使其他的生灵短命的方式进行,那样会适得其反;如果你希望富有,请不要用贪污、偷盗的方式进行,那样会使你更穷;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女儿贞洁,请不要用与其他女人偷情的方式进行,那样会使你更加无地自容……未来的和谐之路,就在每一个人的脚下,它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艰难。如若比较十善十恶与八荣八耻的内涵,人们会发现,它们不仅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明眼的人们还会由此感悟到更深厚、更宽广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的源头。

止恶行善,即是和谐。佛教的伦理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完备的理论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佛教的伦理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但由于对和谐概念的理解背景不同,它们会存在着广度、深度和境界的差异,因而对于实现和谐的方式、手段、措施等自然会有所不同。就人间的范围而言,佛教的目标是实现“人间净土”,它就是佛教徒心目中的和谐社会,而实现“人间净土”的途径是“善用其心”,“心净则国土净”。由大慈大悲所生发的忘我的利他精神是佛教实践活动的主旋律,它是心净的标准,是善用其心的体现。有和谐的愿望才会有和谐的心态及相应的行动。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和谐是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一个核心理念。社会的和谐是一种果实,它的种子埋藏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只有在自己的心中播撒和谐的种子,才能最终收获和谐的果实。

结语:对自身而言,和谐表现为一种明智的清醒与从容;一种有明确价值观的自信;一种充满善意的奉献意识;一种无私无畏的洒脱与逍遥……一个人真正的实力不会因其洒脱而消损,却会因其焦虑而枯竭;一个内心和谐的人与人无争,但却不怕竞争;他乐于谦让,但却不会逃避;他不会就范于扭曲的游戏规则,在烦恼的游戏圈内拼搏,而是坚定、从容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有崇高信仰的人才会有“家”,有“家”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内心的和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