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安部门统计:2000年至2002年全国共判处未成年人罪犯14万人,年均递增9.5%。其中盲目性、冲动性、暴力性、模仿性、偶发性突出。固然,“养不教,父之过”,但社会在预防犯罪方面显然力有不逮。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无正即无德,无德即乱世。

华南师大附中化学教师郑千一,2001年始,自编“养正”讲义,开始了一个人的“中华古诗文经典文化诵读工程”。迄今,广州、深圳、北京、湖南、甘肃等11省市中小学、幼儿园讲台上留下了郑千一的身影。

■不要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

郑千一出身于湖南隆回一个教育世家,四代80余人从教。幼年时代,郑千一在没人专门教授情况下听会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幼学琼林》、《论语》、《大学》、《孟子》。儿时记忆,郑千一受益一生。尽管她“当时也不理解,但懂事后慢慢就懂了”。懂事后的她逢遇人生结绊,祖先智慧、胸怀、风骨、气节、操守、处世之道自会显魂解难。从教40年,一直做班主任的郑千一课内教化学,课外教文学。《名作与欣赏》、《古典文学》,她与学生共赏十几年。

据心理学家研究:1岁至13岁是人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黄金阶段中的黄金时段是2岁至7岁。该阶段孩子心性纯净,背一句记一句。郑千一认为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人生四段教养环环相扣。郑千一以不容置疑口吻评说世风日下与缺养——远离圣贤、背弃经典密不可分。

■古典文化对我有如阳光和水

四位诺贝尔奖得主皆受中华经典文化启蒙及日后受益,为郑千一实施的诵读工程找到有力支点——

杨振宁说:“我之怀疑奇遇不灭定律,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心得有关。《易经》中既有阴阳相似的道理,又有阴阳消长或阴盛阳衰,阳盛阴衰,剥久必复,否极泰来的道理。”杨父很早发现杨振宁在数理上“有异秉”。睿智的父亲并没强化、发展其子天分,而请清华大学国文教师教他国粹。初中两个假期,杨振宁背会《孟子》。杨振宁形容古典文化对他人格形成、思维方法及科学研究“如阳光和水”。

李政道是从周敦颐《太极图》中萌生灵感:“中国传统文化给了我深刻的思想启迪。形象动荡的太极图,深深表达了宇宙星云至电子质子的一切形成。”

丁肇中在传统文化教育下长大。他说:“《大学》的格物致知精神使我成就大业。”他希望中国下一代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融为中国文化一部分。

日本人汤川秀树母亲是中国人。他启蒙于《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他最爱《庄子》是因《庄子》使他开窍。“一天,我正在思考基本粒子时,忽然想起庄子一段话,‘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倏’与‘忽’如两个粒子相遇于混沌之地,是粒子对撞吗?‘混沌’是更基本的粒子构造吗?”由是,《庄子》确定了汤川秀树的“介子”理论。

另一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说:“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侧重研究整体性的自发性,研究协调协和……可逆与不可逆,对称与非对称,确定论与不确定论,有序与混沌等都无法在机械论中容纳,但在《周易》中得到了自然合理的解释。”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在《物理学之道》中预言:“西方物理学发展及思维必定要走到东方哲学道路上去。”事实上,科学实验证明:老子的“道”论已超过“原子构成论”。“道”既是哲学又是科学。国学大师文怀沙认同此说:“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强的内凝聚力、外渗透力、融合力和再生力。它必将根据系统进化功能形成新的结构,并依靠自身活力发展现代化。”实例是,日本企业运用《孙子兵法》将产品推向世界,中国海尔管理得益于《老子》。

1988年1月24日,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刊登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面向21世纪”国际会议上的演讲“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童蒙养正,圣功也

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因其父打麻将影响他未完成作业。老师让他用《三字经》说父作为。该生脱口即出“养不教,父之过”。4岁半婷婷的外婆从云南来,她递给外婆拖鞋时说“既来之,则安之”。1岁10个月的李婧见家中窗帘被风吹起时有道阳光射进,遂手指阳光吟道“疑是银河落九天”。逢家有来客,她必笑问“笑问客从何处来”。两岁半的宁宁喝枸杞子汤时念念有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一次,宁宁饭粒洒满桌,阿姨生气训她。她说:“姐姐,我错了,但‘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我还是很可爱的。”宋沅聪如厕后,边洗手边说:“便溺回,辄净手。”她母亲往她碗里加菜,她捂碗制止“食适可,勿过则”。刘嘉过分淘气让单亲母亲厌世。读经一年多,“吃有吃相,站有站相”的刘嘉让他母亲也开始读“教人学好的古书”。教师叫三个学生在黑板上默写一首诗,其中两个写完,剩下一个侧头偷看,座下立即响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汪若男作文,“中午我很难过,B卷考试没得100分,回家路上忽然想起‘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心情好多了。”学生称复习功课是“温故而知新”。考试不作弊叫“君子慎独”。杨司宇在日记上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毕健学会识别益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张小穗终于脱离网吧,功在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王冠国打架骂人恶习曾让教师、家长断言“孺子不可教”。读经后,老师说该生有“脱胎换骨的变化”。郑千一问他:“怎么变乖了?”男生后悔从前所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愿挨别人打,我也不愿打别人。”

一次,郑千一讲“三人行必有吾师”。有学生立即反驳:“如果三人中有强盗、小偷、杀人犯,也是吾师吗?”郑千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却之”、“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就是广东方言里的“滚水落脚”。你们见到不好的人事要立即躲开,习相远嘛。她讲“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70多岁的人两臂斜伸,屈一条腿向后做出“少”字状。她说文解字:“少儿不能独立是因知识少,只有多学本领,才能立世。”

每年芒果成熟,某校总有学生破坏学校纪律,棒打果实。2002年,1100公斤芒果安然无恙。校长欣喜地告诉郑千一“经没白读”。两年来,逢此季节,学校组织学生在芒果树下读“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某三年级学生断言:“现在的贪官肯定小时候没学过这段话。”郑千一在《芒果树下听天籁》文中抒其兴奋“精神物质双丰收”。

一曹姓家长感激郑千一:“女儿从小跟您读经是她的福气。我们是被耽误的一代,我39岁才读《老子》,真是受益匪浅,只是太晚了。”

■读经能化成天下

2003年,温家宝履任总理之际,引《大学》言“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说明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存在问题。《易·贲》言:“刚柔相济,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读经—人文—德育—素质”,郑千一肯定经典文化是化成天下基础。“半部《论语》治天下嘛!”

汤一介说:“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郑千一以诸多事例佐证浅根无根之害——事故瞒报、肇事逃逸、师德蒙垢、医德败坏、商德沦丧、乌纱重于百姓等,当人们从各种角度解剖其因时,郑千一统而归为“文化”。现年74岁的她经常一觉醒来,庆幸“还活着”,来日有限的她视培训教师、义工为第一要务。她希望更多学校开展诵读工程——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