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析哲学观点评述三论宗与康德哲学、天台宗、华严宗之异同

方东美讲述;∵杨政河校订

华冈佛学学报第五期

1981年12月31日出版

页113-143

--------------------------------------------------------------------------------

∵113页

∵提要:

∵本文系属于授课录音笔记,非前后一贯之论文。文中系

∵用分析比较哲学的方法,评述三论宗集大成吉藏大师“中观

∵论疏”中,阐发龙树菩萨“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

∵是假名,亦是中通义”四句偈。为使人不停滞于言教,令人

∵无不契合于真理起见,对四句偈设立种种释义,不仅各自具

∵有四层的不同转折关系,而且每种转折又彰显出四种不同意

∵义的小转折,形成十六种不同的层次,开展出三论宗的批评

∵方法。不过三论宗跟康德批评哲学来比较又有很大距离,康

∵德在寻得理性综合作用,形成普通真理后,对于支持它上进

∵的“超越自我”,反而不能变成知识的对象。如此经由它所

∵搭架的桥梁就垮掉了,而真正理性即成假理性。故对三论宗

∵千万不能把批评思想变做独断的形态,应该做绵延不绝的创

∵造进程,在精神上做无穷的超升,否则若变成独断形态,马

∵上就会垮掉。由于吉藏大师的三论哲思太注重分析法、批评

∵法,太具有严格的思想方法,故自唐代以后几乎变成绝学,

∵最后被化归到天台宗的思想领域。然而由于对佛经所依之观

∵点与判教的不同,自然又可以看出三论宗与天台宗、华严宗

∵的异同。

∵一、吉藏中论疏四句偈所彰显批评精神

∵114页

∵三论宗的集大成吉藏大师,在其“中观论疏”中,大大

∵的阐发龙树在“中观论”里面的四句偈,即所谓“因缘所生

∵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然后再从里

∵面开展出他的“八不主义”(注1)∵顾名,即:“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他的目的就是要

∵从哲学的观点,来说明为何不能像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思想、

∵小乘佛学以及若干大乘佛学的说法都是要建立一套思想体系

∵,然而当他们在成立思想体系的时候,均是将自己的思想定

∵在某一种平面的境界上面,自然就不能够获得超脱解放。所

∵以三论宗就是要产生了另外一套观念来解析,这一套观念就

∵是要拿十二支因缘来说明宇宙万象的各种层次,以及在各种

∵境界里面所存在的相互不同的条件,然后再使用这些条件来

∵说明宇宙万象中的每一个境界、每一个层次之所以形成的理

∵由。

∵像这样的一种说法,如果我们从中国的大乘佛学上面去

∵看时,便会发现自姚秦时代的僧肇开始,一直经过六朝到梁

∵、陈时代,然后就是隋代的吉藏大师,可以说是根据大般若

∵经的观点,他要把人类的思想安排在每一种不同的层次,针

∵对那些境界,而设立出一套哲学的思想系统。其结果却发现

∵那一套思想体系里面隐藏着一种固执的体系,不能概括上层

∵世界里面的广大真理。所在才会想出一套办法来解决那一种

∵固执的、封闭的思想体系上所产生的困难,如此势必要开展

∵出一套新的境界。因此他认为,好像人类每一次在说话时,

∵都拿那一套错误的语言文字,来说明他的思想体系,但是最

∵后总是说错了,因为它始终无法概括上一层的真理。

∵如此说来,在层层往上去逼,自然便会把哲学逼成死路

∵一条,然后才说这一切的说法都说错了。其结果如果我们借

∵用禅宗的一贯说法(注2),要在这样的一个大死的状态下,

∵才能显现出一条大生路。而且为了形容这一条大生路的状态

∵,自然就产生出一套新的语言文字,这个新的语言文字就是

∵般若“缘生法”的语言文字。因为在它里面就是要把宇宙万

∵象中的各种封闭的、固定的语言文字都排遣掉,然后再产生

∵一套新的文字,并且对于这一套新的文字再作灵活的运用,

∵便会有所谓的“象征性的文字”。其实这就是一套“假名的

∵文字”,一套“文字般若”的应用,

∵115页

∵把宇宙里面的一些呆板,已经死的思想状态给予救度过来,

∵变成为一套“灵活的语言文字”。为使人不停滞于言教,为

∵令人无不契合于真理起见,故设立种种释义,这是三论宗的

∵方法。

∵然而这些正是“中观论”里面的四句偈所要开展出三谛

∵偈的思想,吉藏大师说:这四句偈不仅是具有四层的不同转

∵折关系,而且表现出四种不同的意义(注3),因为在其间

∵的每一层又可以看出是具有四层的转折。这样子一来,很简

∵单的一句话,如果从它四层大的转折里面,又可以再看出四

∵层小的转折,合并起来就成为十六种不同的层次。

∵(一)因缘所生法的四层意义

∵“因缘所生法”是说明宇宙万象所以存在的理由。假使

∵不是站在三论宗的佛学观点,而是属于印度婆罗门的传统宗

∵教以及九十六种外道,或者是小乘一切有部的思想,或大乘

∵始教空宗的思想,便会落于顽空或断灭空的领域时,那么一

∵定会执着这个“因缘”现象,以为它是一种生产的动作者。

∵对于这个生产的动作者到底它所凭借的作用是什么呢?世界

∵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事物可以由某一种观念来使它产生出来。

∵如果我们用西洋哲学所惯用的名词来说,就叫“因果法则”

∵,或者称为“因果律”。也就是拿某一种事物,把它当作一

∵种观念,然后运用这一种观念,便可以把不存在事物让它能

∵获得存在,因此“因缘法”就是要破除这一种观念。因为假

∵使有一种东西,能够令不存在的东西都能让它获得存在,那

∵么这一种东西的本身一定有它的自性,有其interent∵property

∵(内属的特性)。它是“有”,拿这个“有”,才可以可以

∵产生其他的“有”。这就是我们平常在应用因果观念时所要

∵肯定的“因果律”。

∵但是在“因缘所生法”里面,首先要破除这种自性的观

∵念,它认为要把生产的动作者本身所具有的自性都要化除掉

∵,把它化成一种条件。既然它已化成为一种条件,那么就是

∵表示它本身没有自性可言,而只是一种可以产生因缘现象的

∵条件。换句话说,所谓具有自性的东西是可以化成因缘的条

∵件。这是可以破除一切的自性说、一切的物源说以及一切的

∵本性说,这是第一项的意义。

∵116页

∵第一层的第二项意义就是∵The∵assertion∵of∵sunyata

∵is∵to∵deny∵the∵supposed∵fact∵of∵causal∵efficacy∵(认

∵定空是为了否定因果的有效性之假设事实)。对于这个因果

∵观念就是要破自性有,它要想破除自性有,自然就必须具有

∵另外的一种条件,它能知道一切事物的产生均由众缘假合而

∵成,这就是说明自性是虚无的、没有的,一般人所以会执着

∵以为是真实的,其实那只是因缘条件的聚散离合而已。所以

∵我们可以由此得知,这个“因缘所生法”,就是认为世上的

∵一切,根本就没有一个本性可以使万有事物由本无的状态到

∵达万有的状态。如果就以缘生无自性来说时,则一切皆空,

∵故对于缘生法所说的“因果律”是没有法子来加以肯定,这

∵是属于第二项。这里面所产生的另外的一个概念,叫做

∵concept∵of∵sunyata(空的概念),就像英国哲学家休谟要

∵破除因果论的理论一样,为了要彻底否定因果律,才可以得

∵知自性是虚无的。

∵第三项是:The∵appeal∵to∵linguistic∵depiction∵by

∵reason∵of∵∵ostensible∵names∵is∵to∵affirm∵that∵even

∵sunyata∵is∵discerned∵as∵specious∵being∵rather∵than

∵absolute∵∵nothing.(用假名来给以语言的描述是为了肯定

∵:即使是空也可被识为似真的有而非绝对的无)。如果我们

∵仔细的加以研究,从印度的外道哲学进到小乘佛学里面的发

∵展有两支:一支是肯定一切都是“有”,也就是说一切都是

∵有自性,像俱舍宗的思想那样,万物都是包含心、物诸法,

∵一切都是平等的。因此便主张诸法实有,并且还认定无常、

∵无我、无乐,所以唯有肯定涅盘常住的理论。但是另外一支

∵像小乘佛学的成实论中,却主张没有外在的客观世界,一切

∵的存在都是从主观的心灵观念中所产生,即没有心、物的存

∵在物,这是属于小乘的否定论或虚无主义。于是才会发展到

∵大乘佛学上面而讲人无我、法无我,不仅客观世界是空虚的

∵,连自我整体的统一性也没有,一切所有的只是感觉、思想

∵与情绪等等许多不同的心理条件。

∵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之下,既然认为客观世界不真实,主

∵观的主体也是不真实,所以到了大乘佛学讲到毕竟空的

∵117页

∵时候,就容易讲成顽空或断灭空。这里所讲的顽空是如何的

∵空法呢?它就是指“一切都是无”,如果就中国的道家思想

∵或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道安法师所倡导的就是“本无”,所谓

∵“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本”;如果依据西方的哲学来

∵说,就是指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就是要否定一切万有的存

∵在事物。认为一切的无是真实的。可是如果照这样讲起来的

∵话,这种思想就自然会变成断灭空了。所以在大乘佛学的三

∵论宗还要把它给破掉,三论宗之所以要破,一方面是根据大

∵般若经的思想而来,另一方面是根据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及大智度论的思想所获得的启示。换句话说,当你把“有”

∵化为“空”,但是又不能执着「空”,因为只要一执着「空”,

∵又要产生另一种偏见,所以连“空”也不能执着(注4)。

∵然后第四项是:The∵maintenance∵of∵the∵middle∵path

∵is∵a∵reconciliation∵of∵∵samurti∵∵and∵∵paramartha;

∵namely,∵the∵mundane∵view∵and∵the∵transcendental∵view

∵are∵absorbed∵into∵the∵nondual∵in∵which∵the∵natural

∵limitalions∵of∵two∵distinctive∵satyas∵are∵ultimately

∵surpassed.(执持中道即是调合真俗二谛的对立;也就是融

∵合世俗观点与胜义观点成为不二,在其中两个明显对立的自

∵然界限终究要被超越)。也就是把“有”当做相对的概念,

∵由许多条件构成,把“无”当作另一种相对的概念,是由另

∵一组不同的条件给彰显出来,在这里面所要说的就是“有”

∵是个假名,即使说“无”也还是个假名,那只是为了表达思

∵想时所应用的一种方便。因此,我们说“有”不是真有,而

∵仅是假有,说“无”也不是真无,而是假无。于是如果从逻

∵辑的应用法则上面去看时,所说的“有”是“假设的有”,

∵所说的“无”是“假设的无”,那么“有”到底是在什么地

∵方有呢?其实它只是在所谓方便的语言文字上面,形成两套

∵概念,然后再根据这种假设的方便,把不是“有”的说成“

∵有”,把不是“无”的说它是“无”,而这些都是方便般若

∵的应用。因“有”是“空”之有,故“有”非“有”,“空”

∵是“有之空”,故“空”非“空”。非有故“即有”而谈

∵“空”,非空故“即空”而谈“有”,

∵118页

∵诸佛法常依有无二谛为无碍正观。

∵如此说来,在“因缘所生法”里面所含藏的四层不同的

∵意义,最后就能够找到它的归宿。譬如在印度的外道萨婆多

∵之流,执于因缘,定它为有为,而毗婆阇婆提等却定执于无

∵为,遂成诤论,由于有诤论便成烦恼因缘。有了烦恼因缘便

∵能起惑造业,有了造业因缘,即有生死、忧悲、苦恼。涅盘

∵经说:“以是诤论,名为执着,如是执着,名为能断善根。

∵又破外道自性故,明诸法无有自性,假诸因缘。”因此诸病

∵若去,因缘也舍,可是诸病虽去,其实并无所去;虽然要舍

∵因缘也无因缘可舍,唯有心无依寄,即便可得中道。当我们

∵观察诸部有物可舍,有因缘可立,这种取舍便会产生断常两

∵见,不能体会佛法的本意。

∵因此“因缘所生法”,所产生的另外一套思想是“无自

∵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教化众生,故假名说。”也就是说

∵,在两种不同的条件相对的时候,我们把它折衷起来,形成

∵一种中道,即所谓的“无住中道”。这种中道是认为不论是

∵“有”、是“无”,都是相对的意义,而且在这里面就其蕴

∵涵的关系来看,“有”并不是指实际的有,“无”也不是指

∵一般意义的无,一切都只是方便说。所谓“因缘有宛然即毕

∵竟空,虽毕竟空宛然因缘有。即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不动

∵真际建立诸法。”一般禀教之流,因闻因缘有便会失去毕竟

∵空,一听闻毕竟空即使因缘有,这些都是由于不了解“无住

∵中道”的本意。也就是在思想上由“亦有亦无”提升到“非

∵有非无”,“有无不住”,这才是在有无之间所建立的一个

∵真正中道。真正的中道,自然是要把世俗谛提升,也要把圣

∵义谛也提升到最上层统一的超越系统,这是第一阶段“因缘

∵所生法”所具有的四项不同意义。

∵(二)我说即是空的四项意义

∵然后我们再解释“我说即是空”。也就是说当我们了解

∵“因缘所生法”,可以说是无法可生,于是就进到第二层“

∵我说即是空”,其第一项是:∵∵The∵∵hetupratyaya∵is∵a

∵composite∵concept∵designating∵either∵spesific

∵119页

∵causes∵or∵a∵number∵of∵operative∵conditions.∵(因缘是

∵一个和合的概念,指出特定的因,或一些有效的缘)。就是

∵对“因缘所生法”来说,它是一种折衷有无之间的复合概念

∵。不过这种复合概念不是一种基本概念,它是由别种单独的

∵假名所汇集而成的。这种复合的概念既不是盲目的肯定“有

∵”,也不是盲目的肯定“无”。而是要针对宇宙之所以然的

∵原因中,找出它的许多可能的条件,然后要把一般本体论中

∵所谓绝对能生万有的能力,同超本体论之否定宇宙万有的原

∵生力都要打破,使它变成许多可能的条件。这样子一来,便

∵使思想由绝对的状态引到相对的状态。这种相对的状态,就

∵好比一个人指着自己说是“我”,可是假使世界上面根本没

∵有其他的人,那么便无法形成“我”的概念,“我”的概念

∵是凭借你、凭借他,才会有“我”的存在意义,这正是从因

∵缘条件所说出来的。

∵又譬如对于物质的构造时,在过去的科学往往会认为物

∵质是具有不灭的性质,或者是可以把它化成分子的构造,或

∵化成原子的构造。可是当化成原子的构造时,我们又可以说

∵它里面还包含有中子、电子、质子以及许许多多的素粒子、

∵介子,这里面的构造还是由许许多多的条件所构成的,这样

∵子一来就把不灭的物质概念给打破了。因此,物理学发展到

∵十九世纪末期,都好像应了英国的哲学家罗素先生的一句话

∵,他说二十世纪初年的物理学都是在说明一个道理,就是要

∵透过分析的法则把Macroscopic∵structure∵(肉眼可见的构

∵造)化成Microscopic∵structure∵(用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构

∵造),然后证明没有单纯的构造单位。于是罗素先生就在那

∵个地方说:近代物理学证明,物质经过澈底的分析,证明物

∵质分析到最后变成无物性。而这正是小乘佛学里面的“析色

∵归空观”的说法。色就是物质,把物质从大规模的构造中分

∵析到微细的构造成分,这种微细的构造再度又分析到更微细

∵的构造,这在过去都认为这种更微细的构造里面必定有其最

∵基本的成份,但是在近代物理学的发展里面却认为这个最基

∵本的成份没有了,它变成为一束能量,这一束能量并不是从

∵微粒的这一方面说,而是从波动的那一方面说。

∵所以从种种的实验上看起来,你不能够决定最基本的单

∵位就是能量,究竟它是什么呢?你顶多只是指出一个范

∵120页

∵围。就好像有一位小孩子,手上拿一个网去网罗蝴蝶一样,

∵如果被网住了也只证明一个空间的范围,在这个空间里面有

∵许多制成的能量在里面运作,但是它的本身是什么你却无法

∵把握到。因此,我们透过这种澈底的分析,便可以证明像罗

∵素先生所说的;物质无物性,便会成为小乘佛学的“析色归

∵空”,进而成为“断灭空”。这就是证明了我们并不是凭借

∵机械的体质观念所产生,因为它不能从有化成无,然后趋于

∵顽空,而是要把它化成一组条件。在这一组条件里面,它不

∵是自体,没有自性,只有作用。以近代物理学上的名词来说

∵就叫做operation(运作)。也就是说由无穷的条件所构成

∵的假定概念,产生一种运作的活动,可是在这个运作的活动

∵里面却又包括了许许多多的单纯条件,如此再组合起来就构

∵成一个因果连锁,这就是第二层第一项的意义。

∵第二层第二项的意义是:The∵concurrent∵causes∵and

∵conditions∵∵are∵said∵to∵be∵∵sunya∵∵for∵in∵mode∵of

∵operation∵they∵are∵not∵self-initiative∵but∵∵incited

∵by∵something∵∵else.∵∵Just∵because∵of∵their∵lack∵of

∵self-initiation,∵∵they∵are∵inherently∵vacuous,viz.,

∵non-operative∵in∵function.(同时发生的因与缘被说成空

∵,是因为在运作的形式上它们并非自创的,而是因他物所起

∵,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创性,故他们先天地就是空的,即机

∵能上无法运作)。所谓因缘条件都不是自性有、不是自性生

∵,也不是自性起,一切都没有自创性。所谓因缘条件就是由

∵许多关系条件凑合而成的,这种说法如果依据唯识佛学的名

∵词来说,一切的现象都是依他起,非自性有。也就是说,应

∵用假名有来表达复合的因缘条件,以这种观点看起来,从它

∵里面的运作作用来说,便可以看出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叫

∵做sunya(空)。为什么会叫它为sunya呢?因为由“有”这

∵个概念所构成的许多条件,都不是真实的有,而只是假立的

∵有,因此它是属于空虚性,没有真实性。这个“无”也是如

∵此,因为“无”也是由于“有”才可以看出“无”来。

∵而且这个道理,如果就道家庄子齐物论的思想来说,不

∵论在它的里面包含何种道理,都不能由任何一种单独的

∵121页

∵东西去看出它的“有”。庄子叫它为“相待而有”,像齐物

∵论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

∵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

∵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物无

∵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

∵,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

∵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这一段

∵话是在说明从表面上看是没有是非标准可言。譬如我们知道

∵一个“上”,但是单独的一个“上”字是不能构成空间概念

∵,我们一定要有一个“下”字来同它对比。同理单独的“左

∵”也不能构成空间,一定要有“右”来同它对比。单独的内

∵同外也是一样,总是要有相对的条件给凑合起来。因此任何

∵一种现象的产生,都是凭借别种因缘条件,这在佛学上面,

∵就是说一切现象不是自生,而是依他起。所以“中论”有无

∵品有如下数颂,就是对物自性的否认,即“若法实有性,后

∵则不应无,性若有异相,是事终不然。若法实有性,云何而

∵可异,若法实无性,云何而可异。定有则着常,定无则着断

∵,是故有智者,不应着有无。若法有定性,非无则是常,先

∵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

∵第二层的第三项意义,它是认为如果说这些没有自性的

∵因缘条件,虽然它不能创生一物,但是却不能说它就是虚无

∵。这就是说:∵∵What∵∵is∵∵non-self-initiative∵∵and

∵non-operative∵∵connot∵∵give∵∵rise∵to∵∵anything,∵∵nor

∵can∵∵it∵come∵to∵its∵own∵∵nullity.∵∵Thus∵∵the∵very

∵conditioning∵of∵causal∵∵conditions∵in∵question∵is

∵nothing∵more∵than∵an∵ostensible∵device∵of∵linguistic

∵depiction.∵(无自创性且无法运作既无法产生他物,又无

∵法自毁其效。如是,则以讨论中的因缘为条件的这件事,无

∵非只是出诸用假名相来作为语言描述之下策)。平常当我们

∵在空幻的领域中找不到实际的事物时,就会认为一切都可以

∵化为乌有。但是人们却反而会在概念上面产生许多假设的语

∵言文字来说明这种空灵的意境。对于这种空灵的意境,我们

∵千万不要因为它是空灵,便丝毫就不加考虑说它为幻化不实

∵,而加以毁弃。譬如说诗人的梦,同笨人的白日梦不同,笨

∵人的白日落空之后,彷佛就

∵122页

∵可以化为云烟,什么都没有了。但是诗人的梦却会运用巧妙

∵而空灵的慧思来形容其意境,然后再把它记载下来,可以传

∵之几百年、几千年,一直传递到后来,只要我们能心有灵犀

∵与他相通者,也能够把自己的哲思灵感投注到诗的空灵意境

∵上去跟他呼应。易经上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即使

∵在几百年、几千年以后的人来读几百年、几千年前的诗,同

∵样都会感受到这种慧思灵犀的感通。所以我们不可以说因为

∵它是空,就说可以把它毁弃。

∵再有是第二层的第四项意义,它可以说是:That∵which

∵has∵occurred∵cannot∵be∵show∵to∵have∵come∵into∵being

∵and∵is,∵∵therefore,∵∵no-being;∵∵that∵which∵is

∵inherently∵∵non-being∵cannot∵even∵come∵into∵its∵own

∵destruction.∵∵The∵sets∵of∵causal∵conditions∵∵are

∵neither∵∵efficacious∵∵nor∵∵inefficacious:∵∵this

∵indicates∵the∵truth∵of∵the∵middle∵path.∵(已发生之事

∵物并不能被重复演示它的生成,所以是“非有”;本来不存

∵在之事物并不能自归于毁灭,故为“非无”。因缘和合既非

∵有效,亦非无效;中道之义于焉而显)。这就是说,由方便

∵假立的那种空灵的语言文字,经由他所描写的因缘条件,你

∵说它有,它不是真有;你说它无,它也不是真无。因此,对

∵于“有”,我们可以说它是“非有”,对于“无”,我们可

∵以说它是“非无”。这样子虽然我们把这些概念否定了,但

∵是对于这种否定的作用并不表示这一套语言文字的概念不能

∵用,而是说当你在应用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执着。尤其是对于

∵那种空灵性的东西,不能够执着为实际的东西去看待。所以

∵这样一来,虽有而非有,虽无而非无。如此就能够将有无相

∵对的概念,应用空灵的语言文字而架设成一个空灵的结构出

∵来,这个空灵的意境所要表达的就是“中道哲学”。在这个

∵“中道哲学”里面,“有”不是“定有”,“无”不是“定

∵无”,所有当你说“有”的时候,你可以从另一方面说它是

∵“无”;而当你在说“无”的时候,它又不是真正的空虚,

∵并不是“顽空”,而是说我们可以同时对着它说出许多空灵

∵的道理出来,如此就形成一套中道的哲学。

∵(三)亦为是假名的四项意义

∵123页

∵接着要开展的第三层意义是“亦为是假名”,因为对于

∵前面所说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其实说来说去,所运

∵用的概念都是要预先假设中间有一个空灵的境界,由此而形

∵成的思想。其第一项意义是:The∵argument∵of∵causality

∵giving∵rise∵to∵Dharmas∵is∵familiar∵to∵all∵Buddhists,

∵Hinayanic∵as∵well∵as∵Mahayanic;∵∵but∵the∵assertion

∵that∵∵it∵is∵∵absorbed∵∵into∵∵the∵∵sunyata∵is∵quite

∵differently∵understood∵by∵them.∵The∵Hinayanists∵only

∵know∵that∵causality∵is∵the∵matrix∵of∵Being-no∵more

∵and∵no∵less.∵∵As∵for∵the∵Mahayanists,∵∵it∵conveys

∵three∵∵more∵meanings∵of∵great∵importance.∵(因缘所生

∵法的论证,无论大小乘人皆同知之;但将它纳入对空的认定

∵,则大小乘人各有其不同的了解。小乘人只知因缘为有之母

∵体----不多不少地。而大乘人的了解,至少空表达了三种以

∵上的重要意义)。小乘的空观就以成实论来说,所谓“色即

∵是空”是指色空二谛相即,取一舍一,二物相对的观念存在

∵,而大乘佛教的空观是以否定的理论来破,空不是虚无,而

∵是把一切诸法看为无自性,无自性是无实体,否定实在论者

∵所执的万物有实体观,以无自性而不可得。另一方面,对于

∵执无或执空的人,又由“空亦复空”的思想,以打破其执。

∵故执有执无,两俱不可,连离执有执无的见解也要弃掉,即

∵由否定而又再否定,使其毫无停留的空到底,这是第二种空

∵的意义。再另面,尽管我们运用否定的方法去破一切的执着

∵,可是在否定万物的实有,我再否定虚无的思想,对于诸法

∵的本身依然存在着,丝毫无损。所以空观的思想,只是离“

∵有”、“无”之见,立于一个更高的领域来统括一切,以平

∵等来观察,此即“非有非空的中道”。此外还有“不坏假名

∵,而演实相”,“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由此而开展出

∵“真空妙有”的境界。

∵对于第三层的第二项意义:就是要肯定大般若经里面“

∵无所得”的根本意义。在中论里面就是要拿八不主义来破除

∵一切思想上的执着,使一切都化为假设的知,因此便说:

∵The∵very∵fact∵of∵causal∵production∵is∵an∵expression

∵of∵the∵∵ultimate∵sunyata.∵(因缘所生的事实就是毕竟空

∵的一种表现)。由于在种种的思想领域里

∵124页

∵面,始终都是要使我们形成一种哲学体系的状态,经由哲学

∵体系所要表达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宇宙万象的本体----空

∵性。即使像艺术家、文学家,他们所要表达的空灵境界里面

∵的空灵状态,也绝不是万有的实质状态。因为,If∵anything

∵comes∵into∵being∵in∵virtue∵of∵its∵own∵nature,∵∵it

∵stands∵in∵no∵need∵of∵causal∵production.∵(如果万物

∵因其自性而生成,则不需因缘)。这就是说,假使不是毕竟

∵空的话,我们就不必要去找来许多的麻烦,从这个地方找条

∵件,从那个地方找关系,委婉曲折地在那里兜圈子。其实,

∵我们之所以要这样委婉曲折的找条件、找关系、兜圈子,就

∵是因为我们所要表达的状态,它并没有执着性,它没有自性

∵,而只是空灵性、空虚性。而且∵Just∵because∵of∵causal

∵production,∵∵it∵has∵no∵nature∵of∵its∵own∵and∵is,

∵therefore,∵utterly∵sunya.∵(就是因为因缘所生,故无自

∵性,是毕竟空。)(注5)

∵这样子一来,我们可以说不论是任何一位艺术家或文学

∵家,在他们的各种思想领域中,都要应用烘云托月的办法去

∵描绘一个空灵的境界。即使是在哲学的思想里面,也还是要

∵像画家在画树或画人一样的容易,如果要在白天的话,自然

∵要画万里晴空,因为在白天通通都是光明,没有阴影。如果

∵是在夜晚,在满月的湖光山色下,连阴影也没有。因此在如

∵此情况下,画家要画月亮,他绝不能从月亮本身来画,应该

∵要用烘云托月的方法去画才对。因为在那个光明莹洁的景象

∵里,所显出来的月亮是一尘不染,这时的月亮为光明莹洁。

∵如果要表现月亮时,就要藉着画一片云,把月亮遮住一部分

∵,然后拿云的阴影来彰显出月亮的光彩。假使我们懂得这种

∵绘画的道理,自然就可以懂得在思想上面,有时候就必须要

∵应用烘托法。用烘云托月的方法,把本来没有的东西给彰显

∵出来,似乎好像就如此。但是到底彰显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何种状态呢?其实它只是创造幻想上面的有,不是真实的有

∵。从这一方面看起来,所谓“有”不是真有,而“无”也不

∵是真无,而是“非有而无”与“非无而有”。这样一来,才

∵会辗转曲折地烘托出空灵的意境来。

∵125页

∵所以我们有了这样的了解后,就可以将缘生法运用于佛

∵学的思想体系里面来,由此看出大小乘佛学间异同点。小乘

∵佛学对于“有”,要么就不作肯定,一但加以肯定就沾滞在

∵“有”上面,像小乘佛学十八部的思想,都沾滞于固定状态

∵的固执语言上。而大乘佛学却要把小乘佛学的偏计所执性给

∵化除掉,破去一切的执着,然后才能在思想上面彰显出一种

∵灵活的状态。这种灵活的状态,如果针对小乘的“有”看起

∵来,就是大乘的“空”,也正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根本思想

∵。从小乘佛学的观点上看来,因缘为有的母体。因此为了要

∵破除那种执着,才产生了大乘佛学的“空”,大乘佛学中空

∵观思想的最佳代表人物就是文殊菩萨,因为他对于释迦牟尼

∵佛的演教说法,根本就没有着相去理会,连释迦牟尼佛要救

∵度的众生,他都说:他从来就没有看见过众生。因为他根本

∵就没着众生相,所以他认为把众生跟佛来排比,根本是画蛇

∵添足之事,没有这个必要,也根本没见过。可是如果照这样

∵看起来,文殊菩萨在空灵的哲学里面很可能会摇身一变,就

∵成为一位虚无主义者、澈底的怀疑主义者。可是如果他是一

∵位澈底的怀疑主义者的话,马上又会再度执着于“无”,变

∵成把“无”视为一种根本概念,说“无”是纯粹的空无一物

∵。如果照这样看起来,那么我们对释迦牟尼佛的说法,自然

∵就看不出他有多巧妙的作用。

∵所以在三论宗的大乘佛学里面要破除小乘佛学的这种执

∵着,也就是要破邪显正,所谓无邪不破,无正不显,自然为

∵了避免落于小乘佛学那一种顽空的执着不同,只要一有所执

∵,都要加以排遣掉。这就是大乘佛学里面在说“有”而不执

∵为实有,说“空”,而不堕落于“顽空”。这就是第三层第

∵三项意义所说的:∵Causal∵production∵is∵an∵expression

∵of∵ostensibility.∵∵I∵have∵previously∵asserted∵it∵to

∵be∵sunya∵in∵nature.∵∵But,∵if∵causality∵is∵a∵mode∵of

∵non-Being,∵it∵caunot∵be∵said∵to∵be∵vacuous∵either.

∵Because∵of∵its∵being∵∵neither∵actual∵nor∵virtual

∵non-Being,∵∵nothing∵can∵be∵said∵about∵it∵at∵all.∵To

∵characterize∵it∵either∵as∵a∵mode∵of∵Being∵or∵as∵a

∵mode∵of∵non-Being∵is∵only∵an∵expression∵of∵os-

∵126页

∵tentation.∵(因缘的生成是一种虚妄假立的表现。在前面

∵我已经明显地认定其性空。但是如果因缘为“无”的一种表

∵现形式,则亦不能说它是空无。因为它的存在既非实有,亦

∵非实无,则无能名焉。为了在是有或无的一种形式下来表现

∵其特征,故因缘仅为一种虚妄假立的表现形式而已)。这就

∵是说明了因缘条件所产生的活动都是虚妄假立的语言文字。

∵当我们在说空时,这是有宛然而空,故空不自空,名为假空

∵;空宛然而有,有不自有,名为假有。如此说“有”不滞“

∵有”,说“无”不滞于“无”,这就是要彰显大乘空宗思想

∵,绝对不能有任何的执着,否则必定会堕落到顽空的领域上

∵去。

∵换句话说,当我们在运用“有”的概念来说明万有的时

∵候,“有”的概念本身必须在“有”的基础上面给建立起来

∵,一定要超脱解放,把“有”化成空灵的意义。如果你在空

∵宗里面说“空”,就不能把说成是纯粹的空无一物,也就是

∵说,当我们在说空或说无的时候,空与无的基础不能在空与

∵无的概念上建立起来,所以说“有”时也要说“非有”,说

∵“空”时也要说“非空”。由这两层的意义再超升到第三层

∵的意义时就是“中道”。

∵但是要谈“中道”时,又有世俗的中道、真谛的中道、

∵非真非俗及折衷于二者之间更高的中道,像离有离无非有非

∵无的至圣中道。其实这就像我们上楼梯一样,当我们走到第

∵一个阶梯时,你以为有稳定的基础了,倘若再不晓得把脚更

∵抬高一层,就无法走到楼梯的顶上去。等到你把脚再升上一

∵层而达到第二层,从第二层看起来,这第二层非第一层,如

∵果你因此就说这个“非”是个真实的状态,而把脚跟定在第

∵二层上面,不知道还应该把脚跟从第二层升上第三层,这样

∵子就永远上不去。所以到达第一层时又要往第二层升;到达

∵第二层时也不能够停留下来,还要再往第三层升,第三层又

∵不能停留再往第四层升……如此转折往上升进、不断的提升

∵,每一步骤既要着实,也要凌空。凌空再着实,着实又凌空

∵。……这样子在思想上面才会有不同的进度。

∵至于第三层的最后一种意义就是:∵The∵very∵Dharma

∵produced∵by∵causation∵confirms∵the∵truth

∵127页

∵of∵the∵middle∵path.∵The∵mode∵of∵causal∵production,

∵with∵an∵essence∵of∵its∵own,∵∵is∵sunya,∵viz.,∵a∵mode

∵of∵non-Being.∵∵Because∵of∵its∵non-Being,∵it∵is∵also

∵devoid∵of∵∵Being∵for∵the∵meaning∵of∵these∵two∵terms

∵consists∵in∵their∵correlation,∵∵apart∵from∵which∵no

∵sense∵whatever∵can∵be∵attached∵to∵them.∵∵whatever

∵falls∵neither∵within∵the∵bound∵of∵Being∵nor∵in∵the

∵range∵of∵non-Being∵is∵an∵indication∵of∵the∵truth∵of

∵the∵middle∵path.(因缘所生法,证实了中道的真理。因缘

∵条件的生成程式系依其自体,既本不有,今亦不空,非空非

∵有,不知何以名之,故假名说有,亦假名说空,因这两辞的

∵含义,来自二者的相互关系,离此二辞,则无任何意义可系

∵之。不堕落于有无之境者,是为中道义)。在第三层中,我

∵们已经知道它是处在“有”与“无”之间在那里产生相互依

∵存的作用,虽然二者具有不同的意义,可是仍然可以把不同

∵意义给合并起来,才可晓得彼此之间是处于相得益彰的关系

∵。其实这个相得益彰的状态,是介于有与无之间的中道。这

∵个中道,就某一种意义上看起来,它是有,可是就另一种意

∵义上再去观察时,它又包括无。但是在说“有”时,它并不

∵沾滞于“有”,说“无”时,也绝不沾滞于“无”。如此在

∵那里不断地进行精神的超升,这种超升的究极状态,就是要

∵彰显中道哲学的妙境。

∵(四)亦为中道义的四项意义

∵讲到这地方,自然就晓得在大乘佛学的发展领域是不断

∵在提升到更高的法满妙境,这自然就进到“亦为中道义”的

∵第四层意义,而且以第四层才可称之为真正面对着中道,它

∵首先说:∵The∵theory∵of∵causal∵production∵has∵its

∵reference∵to∵the∵samvrti-satya∵while∵the∵assertion

∵of∵it∵as∵a∵form∵of∵sunyata∵is∵an∵illustration∵of∵the

∵paramartha∵satya.∵(因缘所生法可以融真俗二层对立的一

∵种例证)。其实在第四层里面,我们才可以真正地在哲学上

∵面,建立起一个所谓function∵of∵reconciliation(调合的

∵机能),这个func-

128页

tion∵of∵reconciliation∵在大乘佛学里面,可以说是具有

精神作用上的两个回向,一个是从世俗界升到理想境界的菩

提道上去,但是即使说你提升到菩提道上之后,仍然不能忘

弃他原来生活的世俗世界上面的一切人类,他还要下来拯救

他们,如此就形成双回向的作用。

∵问题就在于这个双回向的作用是从何而来的呢?其实这

种精神系来自于具体宗教实验证悟时大悲心的阐发,他一方

面具有一种精神上的uplift(提升),可以提升到理想世界

上面去。但是即使到达了理想世界上面,他始终不会对他原

来所超脱的世界开小差。有许多大菩萨像文殊、普贤、观音

等他们老早已经成佛,进入涅盘妙境,但是却不般涅盘,这

是什么道理呢?他们会说:虽然我自己得救了,但是在我原

来所生活的世俗界上面还有千千万万的众生在那里,他们尚

未得救,我还要把我的精神再倒转过来,拿大慈大悲的菩提

心,投向现实世界,同现实世界的人站在同一个平面上。然

后对他们呼吁,告诉他们这个生灭无常、烦恼痛苦的种种前

因后果生死罪恶的根源,我过去也是如此,可是现在我已经

找到解脱的菩提大道,我就以我目前的觉悟者身分,来引导

大家共渡不生不死的涅盘彼岸,一起作向上回向,回向到理

想世界上面去提升,这就是“胜义中道”。如果从世俗的中

道上看起来,将可以看出它是思想上更高的中道境界,让大

家都能一起牵引到自己经所亲身证验到的那个理想世界,以

自己为向导,指引出康庄妙道。因此,大乘佛学开始并不是

世俗的中道,而是胜义中道。

∵所以在第四层的第二项意义即:∵The∵two∵satyas∵in∵

question∵should∵be∵looked∵upon∵as∵ways∵of∵ostensible∵

depiction.(一般争论中的两层对立的世界应该视为假名所

描述的二种方式),即是世俗中道与胜义中道。不过这个胜

义中道仍然不是佛学上面的一个很高境界,这是什么道理呢

?譬如我们从华严经的十地品来看,凡夫从十信圆满,脱离

凡夫地、经十住、十行、十回向到达十地品时,是先经初地

菩萨、二地菩萨、三地菩萨……这些菩萨就已经不是凡夫了

,他们有了智慧,不过这些智慧还是接近世俗世界的初级智

慧。所以即使你已经做了菩

129页

萨,却不能因为做了菩萨就停了下来。那就等于十级的楼梯

你才登上三级便停下来不再上去。所以还要从第四级、第五

级、第六级、第七级…一直往上去变为阿罗汉、大阿罗变为

,其实阿罗汉仍然同世俗隔离七级,同上面的佛刹土只隔了

三层。这样一来,他不会再堕落了,他只有一心往上爬,他

不退转地到达第八地。于是这尊菩萨不叫做Bodhisative(

权乘菩萨),而叫做Mahasativa∵(大菩萨)。

∵大菩萨之所以称其为“大”,是说他再往上走二步就到

达佛刹土,可以与佛同等而面面相叙。虽然可以与佛同等是

大菩萨,但是假使他起了一种骄慢之心时,而说:我现在脱

离世俗界,已经有了八层,再上三层就变做佛了,自然可以

般涅盘了,如果真正起了这种骄傲之心时,那么他就连大阿

罗汉也做不成。那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假使有一位大菩萨,

他只晓得一心向法云地以上的佛刹土去提升,等到到达之后

就骄傲起来,而说:我现在有资格做佛了,而生起对世俗界

的鄙陋之心。如果一起这种鄙陋之心的话,那么他对于现实

世界就再也不会回来,他真正是厌恶这个现实世界、鄙陋现

实世界。换句话说,他成了大菩萨,高人一等,就骄傲起来

。这种骄傲之心就是鄙陋之心,就连大菩萨也做不成。

∵所以有时候胜义中道在思想上看起来好像是很高的境界

,但是如果不再求上进的话,仍然停滞在那个地方,又将会

再变成世俗,这时理想世界也就变成更大的世俗世界了。其

实在哲学上面一有固执是最可怕的事,对一般人来说,固执

并不可怕,因为一般人的固执有时还会有一点谦虚的心理,

还可以再受教育。但是假使一个哲学家固执己见为是,那就

不可救药了,因为他会自认为高人一等,看不起现象世界里

面的一切。这在西方的思想领域,就变成尼采的哲学,尼采

的哲学一落到德国希特勒的手中里就更糟糕了。在希特勒的

眼光里面去看其他的民族,都视之如犹太人,非杀不可,而

自认斯拉夫民族为最优秀的民族。这样子一来,就不是超人

哲学,而是疯狂哲学。所以在思想上面最怕固执己见,尤其

对哲学家的固执尤甚。对平常人的固执反而易破,因为别人

看不起他那个固执与偏见,他

130页

自己也会怀疑他的偏见与固执是否可靠。但是如果哲学家在

成立一套思想系统,你能说他没有根据吗?从表面上看,他

是从下面一层一层建立起来,好像具有很深的论证,而且都

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因此当他们一固执起来,连原子弹

都打不破,那一种危险性实在是太可怕了。

∵所以在三论宗的哲学里面就特别要提到这一点,就是从

凡夫变做菩萨,再升级而变为大菩萨时,假使你自以为已经

得到胜义中道,一固执那个胜义中道之后,那个胜义中道马

上就变做俗谛,因而产生思想上的谬误。对于那个思想上的

谬误,如果没有具足非常大的本事,那么根本就没有办法破

除。所以哲学家必须具有良心,如果哲学家没有良心或违背

良心,那么他所形成的那一套思想,不仅会危害他的那个时

代,而且也会危害以后的时代,如果没有具足超人的智慧便

不能破它。

∵然而三论宗对于这一点却非常看重,它自己本身就根据

一套论证,而且依据方法学的基础来成立一套比较高超的思

想,如果所成立的高超思想不是真实的理想,万一被人所执

以为是时,便会构成偏见,那就会形成危险的真理,会遗害

当世,甚至永远遗害人类。所以我们真正要讲中道,不能讲

世俗中道,也不能仅讲片面的真谛中道,而是要在那个地方

不断地向上面去求精神上的超升、精神上的解放,要追求中

道中的中道。唯有如此,所获得的真理才不是危险的真理,

才是万世不移的真理或者叫做perennial∵truth(永恒的真

理)。为什么说它是永恒的真理呢?因为你不断地追求它的

根据,不断排遣一切的偏执,即使已经到达一个很高的境界

时,也绝不会认为自己的思想已经登峰造极,还要不断地向

上面去创造,向上面去发展,才会不断地获得进步。所以我

说吉藏所讲的批评哲学是讲到家了。在他的批评思想体系里

面,不允许你具有任何独断性的偏见来阻塞它的进程,阻塞

它的精神进程。

∵如此在第四层的第三项意义即:∵The∵identificalion∵

of∵the∵mode∵of∵causal∵∵production∵with∵the∵form∵of∵

sunyate∵shows∵that∵there∵is∵a∵process∵in∵which∵one∵

is∵turned∵into∵the∵other.∵There-

131页

fore∵the∵sunyata∵does∵not∵come∵to∵be∵itself∵on∵its∵

own∵accord:∵∵it∵is∵itself∵in∵reliance∵upon∵something∵

else.∵In∵as∵much∵as∵the∵sunyata∵comes∵into∵its∵own∵

being,∵the∵Being∵it∵has∵come∵into∵is∵not∵posited∵in∵

its∵own∵natural∵being.∵It∵is∵called∵the∵oslensible∵

Being.(对因缘所生的程式与空的形式之认同显示出其中有

两者互变的过程存在。因此空并不自生;乃依赖他物而起。

设使空能自生,其所生之有并不能被断定为其自生者。故名

为假有)。因此我们由此可知,当这个因缘条件化成文字般

若时,它是最好的概念系统。

∵但是这个最好的概念系统,从中国的历史上面看起来,

譬如说在六朝的梁代,梁武帝特别注重般若经典,成立了许

多空系的思想。梁代在南京的摄山与江北的扬州,也就是说

不论是在兴皇寺或开善寺这两个佛学思想的中心,产生了智

藏与法云等许多大和尚。当时对因缘条件曾产生了三种估价

:第一个叫因成假,第二个叫相续假,第三个叫相待假(注6)

。虽然他们是拿这三种因缘条件来表达空宗的思想,可是吉

藏却批评此为“迂谛”。这个“迂谛”是意谓他们呆滞在空

宗的思想里面,有将方便般若混同于实相般若之嫌,其结果

反将其原有的灵巧性给漏失了,所以他说梁代开善寺的智藏

与兴皇寺的法云,均误解了般若经典的本意,都把中观论、

十二门论、百论讲成为一套虚假的名相∵,而定着在这一套

虚假的名相上。

∵所以第四层的第四项意义即:∵The∵meaning∵of∵the∵

middle∵∵path∵consists∵in∵an∵attempt∵to∵eluciadate∵

that∵the∵ostensible∵Being∵cannot∵be∵pinned∵down∵to∵

actual∵Beings:∵its∵affirmed∵being∵is∵no-Being.∵∵The∵

ostensible∵non-Being∵∵cannot∵abide∵by∵the∵sunyata,∵

for∵the∵sunyata∵so∵erroneously∵∵idenlified∵is∵no∵

sunyata.∵∵Whatever∵is∵neither∵the∵actual∵Being∵nor∵

the∵true∵sunyata∵should∵be∵converted∵into∵the∵

liberated∵truth∵which∵coincides∵with∵the∵middle∵path

in∵a∵higher∵sense.(中

132页

道之义在欲阐明假有不可被强缚于实有中,他被认定归属于

无之一类。假名的无不能依从空,因为被错误地认同之空,

并非是空。既非实有,亦非顽空者,应被转换成----在较深

的含义上----符合中道的自由真理)。于是在这种情形下,

吉藏要破除那些混同的误解般若经的含义,甚至对三论宗所

生的误解,便在其“大乘玄论”中提出一套严格的方法学(注7)

。他说:假使要说假,不能够仅仅像六朝时候所说的“因成

假”、“相续假”、“相待假”。而是应该要知道如何运用

哲学语言中所含有的三种特殊步骤;第一个是“单”,第二

个是“复”,第三个是“中”(注8)。然后再应用

一套否定的方法来连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我

曾经画过的那种螺旋图形,由下面一直往上面去发展。

∵譬如说在第一层的思想我们说“有”的时候,是就“有

”而说“有”,然后第二层再进一步把它化成“无”,这是

对“有”而说“无”。到了第三层就要对“有”和“无”来

加以分析,也就是从两种不同的状态中超越出来。即对“有

”说它是“假”,对“无”说它也是“假”。但是如果对“

有”说它为假,对“无”也说它是假,马上就变成为“迂谛

”,而停滞在那个否定的哲学上面。于是我们势必要说“有

非有、无非无”。然后再说“亦有亦无”。然后针对着「有

”否定它,而为“非有”,但是“非有”里面,还有一种意

义,叫做“非有而有”。针对着「无”也去否定它,则叫“

非无”,但“非无”并不是说“无”就不可说,还是可以说

它为“非无而无”。这纯然是思想上的活用。

∵在这里面,我们看“有”是一种意义,否定“有”是第

二种意义;否定“有”的再否定,否定“无”的再否定,是

第三种意义。因此,我们要假定“无”,虽然它是否定的,

但是在思想的建设过程中间,我们不能不说它。可是当你一

说它,至少在说的时候,将会引起空灵的否定。如此说来,

从单句的肯定里面跳出来说复句,再由复句的肯定里面跳出

来又说重复句,然后在这三句说完后,再作一种总否定。而

在总否定里面,虽然是否定了原先所运用

133页

的有与无的概念,但是这些概念在高级的肯定里面,又重新

取得新的意义。此四句即“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注9)。

∵而吉藏要发展这一套思想实在不容易,因为他在那个时

代,毕竟不了解近代的逻辑。譬如就以近代罗素的逻辑系统

或其他数理逻辑来说,便有所谓称号的逻辑系统。也就是说

有第一级的文字、第二级的文字、第三级的文字、第四级的

文字,如是一直到n+1层级的文字。但是如果你以第一级的

文字为对象文字,那第二级的文字就是超文字,如果这时你

把这个超文字当成对象,它又变成对象文字,而在上面又有

超越文字。这样子依不同的层次向上面说,换言之,你拿与

它同级的文字是不能说明它的意义时,也就是拿跟第二级的

同一级的文字不能说明第二级的意义时,那就必须超升,超

升一等。然后再拿上层后设的文字来说明下层的对象文字。

∵譬如在希腊哲学上面,假使有人说:我所说的不是谎话

,这时就要问:那么如何才是说谎者?如果说:谎话是真理

,那就等于说:说谎者所说的并不是谎话。这马上就产生了

自我矛盾了。所以逻辑上说明思想时必须辨别层次,要说明

第一级文字的意义,必须超越在更高一级来说明第一级的文

字。如果你把第二级当成对象语言,那么你要说明它的意义

时,又要超升一级,即在第三级上面来说明第二级语言文字

的意义。如此说来,从单到复,从复到重复,由重复到假,

然后再作肯定,在第一个层次里面要说八句话,才可以说得

清楚。第二个层次就有无的说明,也要说八句话。第三层次

就世谛来说,为求其折衷,又要说明不同层次的八句话。再

把它化成真谛时,又要在不同层次里面说八句话,以解说其

意义。再说二谛中道时,又要说出十六句话才能说得清楚。

∵这样一来,在大品般若经中说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

,不知道说了几十个层次,几百个层次、几千个层次、几万

个层次,可是他却一直在强调千万不要执着他有说法或固执

为一个道理去听,否则就变成一个偏见。所以他最后说:我

从来就没有说过一句。并不是他没有说,并不是释迦牟尼不

老实。他说:他说法四十九年,未曾道过一字

134页

,这就是说,法太深微奥妙了,虽然他说了四十九年,说了

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万万次的层次,都没有把真理完

全的、直接的彰显出来。所以他很虚心,他说:我说了等于

没说。因为既然是深微奥妙的道理没有说出来使大家都能够

了解,那么你千万就不要把我说出来的话当作一个武断的道

理去把捉。世间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体验,要自己去亲证

这个思想的创造旅程,要不断地体验。只要能够虚心,不要

把我所说的道理当作不变的理则去接受。

∵如此说来,便可以看出三论宗的哲学,是彻底的批评主

义,换句话说,它最后还要归结到大般若经里面的一句话,

就是“以无所得”为正观。或者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那个“住”是要你“无所住”,即不住,能达

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么人的心灵才真正能获得空灵

,不停滞于上进的途中的任何阶段,认为你已经获得了最后

的真理。如此说来,你的精神才能永远向前、向上而不退转

,才可掌握三论宗的批评哲学。

∵二、三论宗与康德哲学异同之比较

∵如果我们拿三论宗来同康德来比较,我们可以说它比康

德哲学的纯粹理性批判更富于批评性。康德哲学认为知识只

是起于感觉经验,但并非仅由感觉经验所生,所以千万不能

把经验主义所获得的知识,当作是最后的真理去接受。因为

人类除了感觉的活动以外,还有悟性的理解活动,经由理解

活动而产生范畴(十二种纯粹概念),可以形成判断。但是

这些判断的形式还是属于分析性的判断,对于分析性的判断

仍然还不能把知识的“能”同知识的“所”连系起来,而形

成一个统一的形式,所以还要再证明许多分析的范畴是可以

结合的,也就是说要在那个结合的综合判断的作用上企求许

多分析判断的统一。于是就把悟性理解作用化成理性,而且

这个理性不但是超越经验,进而还要超越悟性,要想在上面

求取一个理性的综合作用(先验统觉的综合统一),如此才

能形成普遍的真理。

∵但是当康德找到了普遍的真理之后,他后来却又发现那

个一直在支持他上进而产生的“超越的自我”(tran-

135页

scendental∵ego∵)跑掉了。因为超越自我不能变成知识的

对象。换句话说,它并不是知识所要探讨的对象,所以不在

知识的研究范围自然就消失迹影。假使说没有超越自我的迹

影,那么原先经由“超越自我”所搭架起来的这一座桥梁,

当它升到“物如”(本体界)世界上面去,便会认为“物如

”世界是一个研究对象,可以跟主体性构成一个统一的说法

,因为这一边的架子已经垮下来了,就不能再说这个综合判

断可到达物如世界。于是真正的理性就变做pseudo-reason

(假理性),而宣布理性破产就垮下来了。

∵反观三论宗集大成吉藏大师却认为:真正要说哲学的语

言,如果要用善巧的语言,那么对于每一层的下面都要有根

据,向上的发展也要有进度。从下层向上层去提升时,每一

层都不能有错。而且当进到上层以后,不能把批评的思想,

变做独断的形态,一变成独断的形态或停滞下来,马上就会

垮掉。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可以说三论宗的吉藏是一位了不

起的批评哲学家。因为他是一位真能把思想当做绵延不断的

创造过程,在精神做无管的超升。

∵不过我们也要晓得这个无穷的超升是有限度的。倘若万

一把这种哲学应用不良而变成独断哲学时,就失掉其批评性

,有如近代数学界所讲的“极限”。从前希腊人也讲“极限

”,但是他们所讲的极限是“有限的极限”,所以有的时候

不仅仅可以面临着极限,而且还能获得极限。但是在近代数

学上面,是每一个极限的概念都是无限的,它本身是一个无

穷,因为本身是一个无穷,所以要想接近那个极限时,有无

穷的道路可以走,但是你永远也走不尽。

∵如果我们要透过三论宗的宗教,去作为精神修持上的提

升,那么我们就必须把一切的知识分成许多的等级,转化成

智慧,由世俗的智慧(一切智)提升为高级的智慧(道种智

),由高级的智慧的纯净化成最高级的智慧(一切种智),

汇聚起来形成无涯无际的萨婆若海,这在西方宗教上就叫做

无所不知;佛学上面叫做萨婆若的智慧海,即由一切智慧所

形成的无涯智慧海。

∵因此,如果我们要想追求智慧就要追求无穷,而对于这

个无穷虽然是个理想,但是它是可以令我们获得实现的

136页

,否则无穷便会始终均成为一个理想。你不能说已经达到无

穷的极限,假使说到达无穷的极限,在思想上马上就停止下

来,那将会前功尽弃。所以吉藏就在那里彰显出一种无穷的

--彻头彻尾的进行哲学思想的--探索,这种无穷始终是一种

对神灵探索的对象,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始终都没有达到,因

为一达到反而就变成为有限了。

∵有关三论宗的思想仅能作粗略的阐述,如果要想进一步

掌握全盘的思想,一定要精读吉藏大师的重要着作像“中论

疏”、“三论玄义”、“大乘玄论”、“净名玄论”“二谛

章”以及“百论疏”、“十二门论疏”等。由于他的思想太

注重分析性、太重视批评性,结果反而使人吃不消。假使要

想读通他的某一段文字,都要费尽好大的气力,才能把它的

文句断下来。像他这样具有严格的思想方法,从隋代发展到

初唐,到了唐代以后,就很少有人能够跟得上像他那样太重

视分析性的解析。由此反而使三论宗几乎变成为绝学,而且

一变成绝学后,反而使这种思想胎死腹中,所以初唐以后,

三论宗就等于在中国绝迹,这是因为他在文字般若的应用上

讲得太精太细,为其他宗派所不能及,反而变成一种新的障

碍。故从初唐以后,三论宗的哲学就被归化到天台宗的思想

领域上去。

∵三、三论宗与天台宗、华严宗之异同

∵虽然三论宗被归并到天台宗的哲学领域,但是在思想领

域上略有异同。从历史的发展看,天台宗从北齐慧文禅师起

,经陈慧思禅师、隋智顗大师到唐代章安灌顶,经过二百多

年到荆溪湛然、梁肃才圆满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派。当这个学

派一形成后,从隋、唐传到宋、元、明,甚至于在现在的大

陆上,还有许多和尚自命是天台宗的后裔,而使天台宗脉绵

延不绝的传续下来。

∵既然三论宗后来被化归到天台宗里面去,这里我们所要

问的是这两种思想究竟有什么差别?其实它的差别很多,概

括成两点来说明。就相同的地方看,三论宗的思想来自大般

若经、大智度论、中观论,天台宗同样也秉持这些

137页

经典。另外可从判教的观点看出二者间的不同。因为三论宗

在各种不同的佛教经典中,把般若经视为经王,但是天台宗

却把般若经的佛学思想看作是“通教”;认为自己本身所形

成的思想是以华严经为起点,以般若经来贯通诸经,最后归

结到“法华经”与涅盘经,并以自己所依的经典为“圆教”

,而称华严经为“别教”。对于它所称的圆教是圆些什么呢

?它是代表佛教思想中之圆满、圆融、圆妙、圆通讲,这是

指对万法圆融讲。

∵天台宗认为在法华经里面,虽然它把以前的各种经典,

连大般若经也包括在内,当做是很高的成就,但是这些很高

的成就尚非完极的成就,也非最圆满的成就,就以这一点上

来看,便可以证明天台宗同三论宗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三论

宗把般若经当作经王,而天台宗只是把大般若经当作大乘佛

学里面具有很高成就。这个很高成就就是指菩萨同大菩萨的

成就,但是他们尚未到达成佛的妙境,所以法华经中就说: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呢?

就是说释迦牟尼他诞生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远大的目的,叫

做“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他说一

切人变做菩萨还不够,变做大菩萨也不够,所以在法华经第

六品就是“授记品”,它是在解说有许多在佛学上有大成就

的人,必须要一一给予授记成佛,有如世间学问已经毕业,

对于这些即将毕业的人分别发给毕业文凭。并且说:你们不

仅已经成就大菩萨,而且可以跟佛相等。因此法华经里面所

指的“一大事因缘”,就是要把一切凡夫变做菩萨,菩萨变

做大菩萨,大菩萨最后给颁发毕业文凭,授记成佛。

∵所以法华经就是形容佛的一大事因缘,在于“开示悟入

佛的知见”。从思想上要把一切凡夫的思想变做菩萨与大菩

萨的智慧,要这些最高的智慧都流到他自己无涯的智慧海里

面去,跟他同等。所以天台宗它确实是最高、最完满的大乘

圆教。为学佛者在思想上、行持上所要达到的最高的境界,

最后必然还要归于涅盘经所讲的常乐我净的理路上。因为涅

盘经给人指示出一条人人都有佛性,不仅人人都有佛性,连

一阐提作五逆罪者,他们也有佛性,甚至像后来的湛然还强

调万物都有佛性,即“无情物也有佛性”。不仅是人可以成

佛,狮子、老虎、昆虫、蛇、蚂蚁也

138页

可以成佛。在佛教的公案中,甚至有所谓的“生公说法,顽

石点头”。为什么顽石也会点头呢?因为它里面也有佛性,

花草树木也均有佛性,山、海、河、川也都有佛性。

∵所以依据涅盘经来说,它都是要使全体世界成为一个宗

教性的世界。使这个宗教性的世界里面的任何人、任何物都

能完成他们的生命理想,都能实现最高的佛性,这就是天台

宗所要说的圆教。但是从天台宗的判教思想里面去看,这个

判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判的呢?它是从华严经起。其实仔细

去考察,华严经在佛教经典中也是经王,华严经的经王彷佛

是太阳升上来时,就马上照到妙高山,然后再照到高原、平

原、盆地。因此假使是把华严经当作经王的话,除非是有大

智慧的菩萨与大菩萨,才能接受佛学的薰陶,因为华严经是

从最高的境界为起始,唯有具足了高超智慧的人,才能领会

华严宗的哲学。然而天台宗却从妙法莲华经的立场着手,然

后说:如果佛学一开始就要彰显一个很高的道理,像大乘佛

学的华严宗那样,只可叫做别教。为何说它是别教呢?因为

华严经的教义是专为大菩萨所讲的,如果你不是大菩萨而只

是一个矮子,那么那个佛光将照不到你,就像你处在平原上

,又怎么能看见太阳所照的高山上呢?

∵因此妙法莲华经就认为在佛教里面含有两种内容:一种

是实教,一种是权教。“权”就是指方便。因为当大家还不

是菩萨或大菩萨时,像华严经所要彰显的那种佛教是最高的

精神教义,它所发出来的智慧光明照不到的,假使照不着,

那么又有谁会去相信这种宗教呢?自然就跟他无缘,而与他

隔绝了。可见华严经的这部经王的道理太高深了,即使说了

人家也不容易懂。于是释迦牟尼说我站得太高,我降下一层

去接近底下世界,层层下降。假使有地狱的话,他甚至可以

学但丁,带着宗教的精神之光进入地狱去拯救人类。所以他

要用种种的方便,把很高深的教义化做平易近人的道理,来

接近世俗世界的凡夫。促使凡夫也能转变、超升他的精神而

升进到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三地菩萨……这样子不断地向

上,这就是权教,也称方便教。

139页

∵假使世间的人都是天才,那么人人都可以称为教主,或

与救主同等了。但是世上并非人人都是天才,因此,很高的

教义要靠有很高智慧的人来宣扬,为使得世俗界中的人们都

能够了解,那么这种权教就变得很重要,因为权就是方便善

巧。法华经中就有一个比方,它说现实世界就等于是一个大

的火宅,房子开始在燃烧了,这时有一座高楼大厦还未烧到

,而住在高楼大厦中有些稍为年长者,知道危险,也知道要

逃出去。但是那里面有许多小孩子还在那个地方玩,而且玩

得很开心,不晓得火宅里面的危险。因此释迦牟尼就派人去

劝小孩说:危险,危险,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大火宅,赶快逃

命。但是小孩子不知道危险,当然玩得正高兴,怎么肯离开

呢?最后释迦牟尼就自己去,他说:外面有车子,如果你们

要玩的话,我可以用大车带你们到一个比这里还要好玩的地

方,而且你们也可以带着这边的玩具一起去。这样子他慢慢

地劝这些小孩,使小孩知道外面还有更好玩的地方,于是小

孩子就走出了火宅,坐上车子去玩。但是外面的车子是羊拉

的车,小得很,站是可以,但是没有地方坐,更别说玩,而

且玩具也摆不下,所以小孩还要回来。于是释迦牟尼再把他

们搬运到更大的车子去,到大白牛车上去。这样子小孩总算

是开心了,在那么宽阔的地方可以自由玩耍,而且是个安全

地带了。所以法华经中含有众多的譬喻之词,用种种方便说

法把人从罪恶世界、黑暗世界、痛苦世界慢慢引导到大智车

之上。这等于得到了般若之后,便以这个般若为舟航,渡到

真正的理想世界上面去,而到达涅盘经里面所说的不生不死

、真常寂灭的妙境。

∵从这一个立场上看起来,天台宗同三论宗的区别,就在

于对佛教经典的重视上各有不同,天台宗不仅注重大般若经

,也注重华严经,更从华严经的很高道理中获得启发,认为

这不是一般人所能领受的,因此回到法华经中提出方便善巧

的权教,去拯救世俗界的一切有情众生,使他们都能迅速出

离黑暗、罪恶、烦恼、痛苦的世界,而把他们引导到涅盘的

世界上去。因为涅盘世界是一个最后的宗教归宿。这在涅盘

经里面就提出一套理想的处理途径,涅盘经对世界的描绘,

完全改变以前在小乘佛学里面所说的口气。因为在小乘佛学

中所说的,对无常变动不居的现实世

140页

界的见解,不但释迦牟尼佛的火气很大,连大菩萨的火气也

很大,当一遇上现实世界所发生的罪恶时,马上就破口骂,

说那些是黑暗、灾难、痛苦的根源,好像一时一刻都不能容

忍黑暗罪恶的世界。

∵但是在大乘终教、大乘圆教里面,许多菩萨都变成大菩

萨,许多大菩萨面对着这个理想的世界,他怎么样呢?他不

进去了。因为假使一进去之后,他不再是菩萨了,他也已成

佛。假使他在成佛之后,而他的大慈悲心还未泯灭的话,他

会在涅盘的境界里面再向下层世界看,看到这个世界具有无

穷的层次,而且还有无穷的有情落难在里面受苦,而且不能

上来,这时他就兴起大悲心而倒驾慈航,发起广大誓愿要度

尽一切众生。

∵从这里面,自然也可以看出天台宗与华严宗在思想内容

上的不同。华严经里面有两尊大菩萨;一尊是文殊,一尊是

普贤。假使释迦牟尼佛把毕业文凭发给他们,为他们授记,

如果他们客气一点的话就会说:我暂时收下来。不客气的话

就说:我不领受,还给你,我根本就不要毕业文凭,因为我

一毕业后,我这一生的使命感好像就结束了。所以文殊师利

要另外开辟一个智慧的领域、理论的世界,去接引其他种类

的众生;而普贤菩萨要开展出一个行动的纲领,悲愿的旅程

。因为他们始终是大菩萨,就彷佛渡船的船夫,他可以一下

子就到达理想世界,一下子又回到现实世界来救人一样。所

以天台宗在此是指点出一个宗教实践的究极归宿,它很重视

这个理想世界;而华严宗,却以为做了大菩萨,已经可以成

佛,其所以不成佛,这完全是要彰显他的更大的慈悲心。所

以华严经虽然已经达到圆教的大成就,但是它叫做“别教”

,是独一无二的,与天台宗的圆教有别,虽然它已经达到最

高的精神世界,可是他还是要回归到现实世界来度化众生。

∵如果从这一个观点去看,我们可以说,中国大乘佛学的

各种宗派都有它们的不同意趣,只是因为彼此各站在许多不

同的观点。其实这些不同的观点,也正是因为它们对于这许

多大乘经典的着重点不同而已。

∵其次,就天台宗同三论宗的差别上再去探究的话,我们

可以借从前一个德国哲学家所说,因为他曾经把现代哲

141页

学分为两类:一种叫做∵linear∵philosophy∵∵(直线进程的

哲学);第二种叫做∵curvilinear∵philosophy∵(曲线进程

的哲学)。我们可以借用这两个名词来说明三论宗的哲学是

一个直线的进程。这个直线的进程,是从世俗世界以不同的

层级向上面去超升,其最后的归宿就是所谓的涅盘世界。其

实这就是双回向中的“上回向”的工夫。等到我们达到那个

上回向的境界之后,然后再回过头来观看人类的思想时,便

会有世俗界与胜义界的划分,因而产生了二元对立。因此当

他达到一个很高的妙境时,再回过头来解决世俗界的问题时

,这就称之为“下回向”,其实在下回向的时候,也是一条

直线的进程,由第一级到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

。所以就三论宗在思想上的发展去看时,无论是向上发展,

或者是回到世俗界来拯救世界上面的众生,他们所走的路途

都是一条鞭的直线进程。因此不论是走上回向,或者是下回

向,所走的均为思想上直线进程的发展。

∵但是在天台宗,我叫它是曲线的进程。为何说它是曲线

的进程呢?因为它一方面注重智慧,当然这也是向上面去发

展达到大菩萨的层级,然后再为了拯救世俗界,所以要回到

现实界来劝导大家有一个理想的妙境可以寻乐,这也是属于

下回向的范围。不过天台宗的上下双回向,就如同画了一个

圆圈再画另一个圆圈。犹如中国禅宗里面的许多大和尚,当

他向一位大宗师去求教的时候,首先他要表示他的大成就,

他可以不说话而画一个圆给他。或者是大菩萨要考验新来的

菩萨,看他是不是了解圆满的教义,也会画一个圆,叫做站

在里面。倘若他听了话就一直站在里面的话,就是一个笨蛋

。因此有人就说天台宗比较圆满,它对于思想的发展不论是

向上面回向,或者是向下面回向,它总是要把一个直线的进

程,变做是曲线的进程。所以我们在天台宗的教义上,才会

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换句话说,他是一个

organismic∵system∵of∵philosophy∵(机体统一性的哲学体

系)。这种机体统一性的思想体系,在它的发展领域上是由

直线进程化为曲线进程,由此而表现出圆满的精神道路,也

可以说,天台宗综合了三论宗、华严经,而提出了另一个发

展的新里程。(编者按:本文系一代大哲方教授东美先生于

民国六十四年三

142页

月二十日在辅仁大学主讲“大乘佛学”的部分内容,经赖声

羽、杨士毅二先生初录,谈远平先生补正,杨政河先生校订

而成。方先生之哲学慧心,启迪后进,嘉惠邦国,将永远传

灯不绝。纪录如有疏误,概由笔记及校订者负责)

注释:

(注∵∵1):八不中道:是佛法的精髓,这是必须要达到言亡

虑绝,才能破尽一切的情见,彰显绝对的真理。根

据吉藏大师的说法,八者是佛法正观的旨归,方等

经的心髓,决定佛法的偏正,指示一切得失的根源

。吾人的迷执虽然无量无边,但是考究其根源,并

未超出生灭一异断常去来八事。唯有否定一切的执

着,才能彰显中道,所以八不即是中道,故称“八

不中道”。

(注∵∵2):禅宗的一贯说法,并不像科学的分析方法,也不

是哲学的综合方法。它的思维方法是超越所有逻辑

式的论证,绝不用一般思想方法去进行思考。所谓

“金口无言,而任何语言文字都可以从其中生出”

。而“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纯为自证自悟的无

上妙法,欲以直接契证究极的境界。

(注∵∵3):龙树“中论”的三谛偈即:因缘所生法是世谛,

我说即是空是真谛,亦为是假名这是真俗二谛均为

方便假说的意思,亦是中道义是由方便说以彰显中

道义谛。

(注∵∵4):从真谛看,万有是假的,是主观上的情见的“有

”,故万有的假即是真谛上的“空”,因缘无自性

,所以俗的“有”是真的空,这是中观派的看法。

但是依据瑜伽派看,“假”的“有”是本来没有的

,真正的“有”是超越了“假”的依他和圆成,空

是空掉情见的“有”,并不是连“法”也要空掉,

故不应堕落恶取空。中观派评瑜伽派之有有”为堕

落有自性之执,但瑜伽派评中观派之“空”是堕落

“恶取空”,两派在学说上均有长短。同一佛法有

种种说,是应病施药而已。

(注∵∵5):毕竟空可分四门来说明,第一为破“有病”而设

,有病若息,空药应除,非另有“空”之存在。第

二是指现象的第一义,而一般人灭世谛,是不得空

之本义。第三,道非空非不空,空不空均是假名,

应超越空不空,始得中道。第四,因缘有即是毕竟

空,毕竟空即是因缘有。一般人一听因缘有即失毕

竟空,一闻毕竟空即失因缘有,这是不知空义也。

(注∵∵6):成实家有三种中道,即:世谛中道,真谛中道和

二谛合明中道。其中由三假来说的中道,叫做“世

谛中道”,即:“因成假”乃不

143页

一不异故中道,“相续假”乃不常不断故中道,而

“相待假”乃不真不虚故中道。就“因成假”而言

,“因”与“果”乃非一而一,非二而二,故为中

道,其他相续与相待二假的情形,也是如此。

(注∵∵7):请参阅卍续藏经第七十二册,三百一十五页起,

大乘玄论卷二。

(注∵∵8):就“单”、“复”、“中”三层来说,以“三论

玄义”来说:“成假中者,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

中,由非有非无,故说有无,如此之中,为成假,

谓成假中也,所以然者,良由正道未曾有无,为化

众生,假说有无故,以非有无为‘中’,有无为假

也,就成假中,有‘单’、‘复’、‘疏’旧‘密

’、‘横竖’等义,具如中假义说,如说有为单假

,非有为单中,无义亦尔。有无为复假,非有非无

为复中。”由非有非无而说有无,这是成于假之中

(注∵∵9):言离四句言,在“三论玄义”说:“断常斯寂,

则有无等皆离,并不是有‘有’,有‘无’,叫做

‘有’,而无‘有’,无‘无’叫做‘无’,而是

本对‘有’之病,故说‘无’,‘有’病若消,‘

病’药亦废,则知圣道,未曾‘有’‘无’。又,

并不是有两是(是有,是无),也不是有两非(非

有、非无),而是本非二是,故有双非,二是既忘

,双非亦息,故知非是,亦复非非。”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