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十地品》讲录(续二五○期)

记录:释慈汶主讲:成一长老

(3)彼果胜

五地菩萨修行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结果,他有四种结果:一、摄功德胜,二、摄修行胜,三、教化众生胜,四、随顺世智胜。

①摄功德胜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五难胜地,名为:念者,不忘诸法故;名为:智者,能善决了故;名为:有趣者,知经意趣,次第连合故;名为:惭愧者,自护、护他故;名为:坚固者,不舍戒行故;名为:觉者,能现是处、非处故;名为:随智者,不随于他故;名为:随慧者,善知义、非义句差别故;名为:神通者,善修禅定故;名为:方便善巧者,能随世行故。”

菩萨听闻佛法特殊的成就是什么呢?“念者,不忘诸法故;智者,能善决了故;有趣者,知经意趣,次第连合故。”这三句就是菩萨修行佛法一点都不会忘记,因为他常常在忆念佛法、思惟佛法,所以诸佛教给菩萨的佛法,他都能坚持不忘。第二、名为智者,能善觉了故,菩萨对于诸佛所教的佛法,都善能彻底去了解,了悟佛法的真理,不是听过就算了,听了后认真的思维、思而修,要这样去做,所以他叫做智者。第三、名为有趣者,有趣不是滑稽,是知经意趣,次第连合故。他了解一切经典的意趣、一切经典的目的,他得到一切经典的中心思想,把所了解的理论,从实行方面再去求证,连合解疑心,菩萨用功是这样的,他得到这名字是不假的。念者、智者、有趣者,这三者包括了闻胜,就是他听闻佛法有了特殊的成就。闻胜有二种意思:一种是三慧,次第的配合这三慧,亦说不忘念者、不忘诸法,这就是闻慧;思慧就是他能善觉了,他把所听过的佛法作一番思惟。第三有趣者,知经意趣,次第连合,他依照所听到的佛法真理去实行,所以心皆相应,这就是修。这句话也就是修的意思,听了经要能做到这一点。第二个意思就是显得有二种执持,第一、念就是闻持,他听到佛法才会怀念、才会忆念。智与有趣同,就是意趣,所以他有这二种特胜。

第二叫戒胜,经文说:“名为:惭愧者,自护护他故;名为:坚固者,不舍戒行故”;这个有惭愧心的人,他听了佛法以后,他会认真的去修行。那么,他怎么修呢?有惭愧心的人,他有忍辱柔和的情操,遇到任何事情不会暴燥,不会烦恼、不会起报复、反抗,有这柔和的人非常客气,这就是成就了他的戒因。持戒的人就是要有这种心理,这种人内怀惭愧之心,常常觉得我不如人家,我还差的远。不会说,你们什么东西啊!我是第一!他不会有这种想法的。所以不诳幽明,幽就是黑暗的地方,人家看不到的地方他也不会去欺负人家,明亮的地方更不会欺负人家,所以古人说:“一个有操守的人,不欺暗室”。房子里没有烛,他也不会混水摸鱼偷人家的东西,这些都是没有修养的人做的,真正守戒的人是不会做的。“自护七支,不招讥毁”,自己把身口七支,护持的冰清玉洁,一点瑕疵都没有,所以他也不会遭到诽谤,也不会有人讥毁他,这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菩萨。戒无缺胜,既然持了戒就不要舍戒,戒体成就,乃至命难亦不舍戒故,即使到了生命危险,宁捐其躯也不放弃持戒。古代祖师有二个持戒故事:有一个师父到银楼手饰店去化缘乞饭,老板是佛教徒,他很高兴看到师父来,那时候他正在做一份非常有来头的工作,是国王给他一个珠子要镶手饰,其中一颗很大的。他进去拿饭要来供养师父的时候,外面来了一只鹅,看到桌上有颗大珠子,当做是好吃的东西,一口就把它吞下去,这老板出来把饭供养师父后,就继续工作,结果发现珠子没了。糟糕!这个和尚怎么这样,我诚心的供养你,你还要偷我的珠子。和尚说:我没有。你没有?这里没有第二个人,刚刚我把珠子放在这里的。这比丘也不敢说是鹅吞的,假若说是鹅吞的,这老板一定会杀鹅。老板很火,说:这是国王给我做的,我要性命交关的,你快说,珠子哪里去了?他说:我不知道。那老板真的很气,拿了东西起来打和尚,一打,不小心棍子挥往鹅头上去了,把鹅打死。那师父就说了,那珠子在鹅肚子里。老板一剖开鹅肚,珠子果然在肚子里。那老板说,你怎么不早说,你让我生气,让我得罪了师父。和尚:我不能说,我说了你要杀鹅,现在鹅被你打死了,我就说啦。所以持戒的人就要有这种精神,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破戒。

(待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