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1736∵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11-15

华严“1736∵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11-15”。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一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第四相即门。于中有三。初正释。次句数。后引证。初中言废己同他者。是相即义。以上相入。则此彼互存。如两镜相照。但约力用交彻明耳。今此约有体无体。故言废己。废己。即无己体也。同他。他有体也。亦如事理无碍文中。废波同湿等。摄他同己。即他无体己有体也...

1735∵六十华严经疏卷∵6-10

华严“1735∵六十华严经疏卷∵6-10”。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六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世主妙严品第一(从第二经尽第五经)自下大文第七称扬赞德分。亦是发起序。文中有三。第一总结威仪住。第二此诸众下。总显德行因缘。第三所谓下。别明得法赞佛前中有三。初结众集。次明相异。后显意同。今初。数广德深故名众海。起于自地集空道场。多数大身重重无碍云之象...

1736∵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1-5

华严“1736∵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1-5”。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序至圣垂诰。镜一心之玄极。大士弘阐。烛微言之幽致。虽忘怀于诠旨之域。而浩瀚于文义之海。盖欲寄象系之迹。穷无尽之趣矣。斯经文理。不可得而称也。晋译幽秘。贤首颇得其门。唐翻灵编。后哲未窥其奥。澄观。不揆肤受。辄阐玄微。偶溢九州。遐飞...

华严宗的禅悟思维

华严“华严宗的禅悟思维”。华严宗的禅悟思维以《华严经》为宗经,对《华严经》进行研究、持受、弘扬,中国佛学史上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新的佛学宗派,这就是华严宗。华严宗在汲取《华严经》禅悟内涵的基础上,对圆融境界予以特别强调,并集中体现于“事事无碍”、“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等禅悟思维中。其中最能体现华严宗特色的,是事事无碍的现象圆...

关于华严宗有无实修观法之我见(道因)

华严“关于华严宗有无实修观法之我见(道因)”。关于华严宗有无实修观法之我见∵道因一、引言自古以来,很多人认为华严太重理论,缺乏修行体系,并指出这是华严宗后来衰没的主要原因。如南京大学赖永海教授在其《佛性论》中就写道:“华严宗的修行思想,更取纯理论的方式,而不太重实修。”(注一)不仅学界这么认为,连佛教内部的其他宗派对华严宗也有类似看法。如天台学...

高唱华严∵请师出狱∵(明∵遍融)

华严“高唱华严∵请师出狱∵(明∵遍融)”。高唱华严∵请师出狱∵(明∵遍融)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遍融禅师因被诬害入狱。监狱看守人以为禅师名气大,钱必定多,向他勒索钱财。禅师说,出家人哪有钱,一概不理。他们把禅师装进大匣床中,进行迫害,禅师高声念:"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会上佛菩萨!"忽然匣床发出响声,锁断了,匣碎了。事情发...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

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净空法师第六位,“普智光照如来境菩萨摩诃萨”。这个名号意思很鲜明、很清楚,这是智普,有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智慧就是无分别智,这是真实智慧。佛在《般若经》上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所不知是差别的智慧,无知是根本的智慧。佛家讲二智:根本智、後得智,後得智也叫差别智。差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

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净空法师(1998年、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壹、概要一、前言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今天我们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启讲佛门根本的*轮:《大方广佛华严经》。“居士林”的道场是一个常年讲经的道场,诸位同修们对於佛法都有相当深度的认识,讲这一部大经因缘才具足。正如“开...

听海云和尚讲《华严经》

华严“听海云和尚讲《华严经》”。《华严经》在我们这个世间啊,是有三个比较大的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六十华严》,晋朝翻译的,东晋时代翻译的,佛驮跋陀罗翻译的。当时翻译起来是五十卷经文,当中有缺,有缺,到贤首国师的时候把它补足,重新分段,分成六十卷,所以我们叫做晋译华严,或者简称为《六十华严》,一共三十四品,三万九千偈诵。佛驮跋陀罗我们...

浅谈量子力学与华严法界观的相似性∵_张家森∵赵凤新

华严“浅谈量子力学与华严法界观的相似性∵_张家森∵赵凤新”。引言佛陀在华严经中为众生开示的事事无碍、重重无尽的华严法界观,犹如佛教宝塔顶上的一颗明珠,古今大德为了人们理解华严法界观也做了很多论着,其中杜顺大师在《华严五教止观》中给出了两个门径:1、法理门法理门从诸法缘起性空,法与空性非一非异,空性不可分割,得到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从而确立此华严法界乃法界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