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参禅与念佛等17则开示

净土宗“参禅与念佛等17则开示”。参禅与念佛念佛的人。每每毁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毁谤念佛。好像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恶现象。俗语也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阋墙。那得不受人家的耻笑和轻视呀。参禅念佛等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老子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

念佛不发菩提心是无法往生净土的

净土宗“念佛不发菩提心是无法往生净土的”。念佛不能往生,除了挂碍太多,不精进,无法一心不乱外,另一重要原因则是未发菩提心。一般行者常以为娑婆世界太苦,求生西方后,就不想下来,而不知此心念是无法与阿弥陀佛的悲愿相应的。《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三辈往生第二十四: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

净土指归集(1)

净土宗“净土指归集(1)”。净土指归集卷上吴郡北禅寺沙门大佑集○原教门第一西方大圣人。以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由机分利钝故。四十余年三百余会。随机演教。大小偏圆不同。皆为一乘之法而作方便。灵山开显。咸归一实。而本怀斯畅。三世诸佛出世度生莫不咸然。而求其至简至易。俾初心凡夫。顿悟上乘。速登不退者。无若乎...

净土指归集(2)

净土宗“净土指归集(2)”。龙树往生入楞伽经偈云。大慧汝当知。善逝涅盘后。未来世当有持于我法者。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楞伽三译。此出实叉难陀所译七卷文中。在四字函。远公遗迹法师慧远。博通经史。尤善庄老。闻道安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

净空法师讲述:念佛心地功夫(2)

净土宗“净空法师讲述:念佛心地功夫(2)”。学佛要明理,避免一切疾病的媒介,身心健康,自在快乐。你身心健康,家人就欢喜,因为不需要特别照顾你,不必替你操心。若学佛学得终日病魔缠身,家人看到你愁眉苦脸,吓得别人也不敢学佛,这就错了。素食的好处,不必言及因果报应,这是一般未学佛的人最大的反弹,我们可以用他能接受的理由讲清楚。一般饮食讲求‘卫生’,...

净宗的道风与学风

净土宗“净宗的道风与学风”。净宗的道风与学风净空法师讲述了因辑录,传净居士校正一九九七年澳洲净宗学会讲话(第二日)1、深解经教—深信·切愿·笃行2、研教即是忆佛—文字·义理·落实在生活中3、修行—清净·平等·觉4、内省·改过消业障5、学佛从起心动念处下手6、末法时期的救命经—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7、劝信·劝愿·互赞8、念念为佛法...

读印光大师文钞记(1)

净土宗“读印光大师文钞记(1)”。读印光大师文钞记序∵∵今之修净业者,鲜不由印祖文钞以起信。祖师道力悲心不可思议,发而为文,不惟圆乎三藏,亦复通於易礼诗书,明人伦,阐教理,详释通途别法,循循谆谆,读之者辄能破疑生信,发愿行持,因以被教获度者,遍天下焉。会公法师,於印祖高风久所钦则。尝以一庵,多年阅藏,并撰大藏会阅弘於世。谓文钞法法圆...

读印光大师文钞记(3)

净土宗“读印光大师文钞记(3)”。像我们,是个博地凡夫,通身都是业力;怎可不生惭愧心,不修忏悔法门呢?虽一念心性与佛平等;由烦恼、恶业,障蔽心源,不能显现。我们现前一念的真心本性虽然与佛平等,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可是、由于贪瞋痴等烦恼,造种种恶业,障蔽真心本源,所以真心不能显现。譬如大圆宝镜,经劫蒙尘;不但了无光明,即铜...

读印光大师文钞记(5)

净土宗“读印光大师文钞记(5)”。弥陀经云: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此一日七日,乃是举例之词,不可执定。若是等觉根性。一念即能不乱,何待一日?若是逆恶根性,毕生亦难一心,何况七日?王耕心、混上中下根为一例,发而为论,深自矜夸,谓为[发前人所未发],实为上违佛祖诚言,下启后进狂妄,令人不胜悲痛、哀怜而莫之能止也!)衷...

读印光大师文钞记(6)

净土宗“读印光大师文钞记(6)”。复永嘉某居士书一∵∵印祖文钞中,[复永嘉某居士书],凡三见,前面第二十篇中,有六通,见页三六六---四五五。今此第三十一篇,有九通。后面第六十五篇,亦有九通。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修念佛法门的人,可以兼持咒,以持咒为助行,所谓[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