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中观”互发互尽

中观““中观”互发互尽”。“中观”互发互尽(作者∵理净)这是讲“中观”互相成就,互相于缘,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四种关系:即中观互发、中观互尽、缘观互发、缘观互尽。所言中观互发者,即是“中发观,观发中”,“中”谓中正之理,“观”是观心之智慧,“发”是发生或发现之义。中观互发即是说: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引发正确的知见(观点),...

中观之学

中观“中观之学”。中观之学作者:王路平一、中观学的由来及师承(一)中观学在印度的产生和发展古印度龙树菩萨以般若思想造《中观论》(简称《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广宣般若性空法门,此法门在古印度被称为中观学派,或名中观宗,是以弘扬龙树思想的《中观论》而得名的,又被称为空宗或般若空宗。在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到中期...

中观四种假

中观“中观四种假”。中观四种假今所谓“假”者,是约佛的言教而说的,因为诸佛说法是随机施教,不可定执为实,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千差万别,所以如来说法,也是随缘而说,没有定相,故名为“假”。如佛以四悉檀说一切法,悉檀是成就义,意谓以此四法能成就众生,早成佛道。正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约四悉檀说法也各不同,兴皇大师就是依四...

中观学派的运动观——以《中论·观去来品》为中心

中观“中观学派的运动观——以《中论·观去来品》为中心”。中观学派的运动观——以《中论·观去来品》为中心道坚法师《中论》的第二品《观去来品》,从去来相着手,客观辩证地分析了“运动”的普遍联系规律。提出运动只不过是名言(即概念)性、时间性、空间性、相对性等一系列复合因素的缘起与统一,是没有自性的,属因缘假名的范畴。本文通过对中观学派运动观的基本要素的辩析,阐...

永嘉禅宗集注(2)

禅宗“永嘉禅宗集注(2)”。譬夫行由通径。则万里可期。如其触物冲渠。则终朝域内。以其不知物有无形之畔。渠有穷虚之域故也。行由通径二句。喻上妙悟触物。冲衢二句。喻上迷滞。以其不知二句。寄责合法。以迷者不知物即实相。乃无形之畔。惑即真如。为穷虚之域故也。是以学游中道。则实相可期。中道。则非有非无。而照空照假。实相。则无相而相。相而...

博山参禅警语

禅宗“博山参禅警语”。博山参禅警语∵博山参禅警语明∵成正集2卷No.∵1257-A∵博山警语序警乃醒觉之义。或云惊也。譬有贼瞰巨室。主人张灯夜坐堂皇之上。謦欬作声。贼惧不能便。稍尔昏睡。则乘间而入。橐为之倾。故严城击柝。刁斗鸣辕。卒有变而无虞。以其警备于机先也。人有生死大患。乃万劫不醒之长梦。况亦为贼媒。日劫家宝。不有大...

黄檗禅师法要

禅宗“黄檗禅师法要”。黄檗禅师法要∵断际心要河东裴休集并序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

永嘉禅讲座(初级班)第一讲∵永嘉禅概述

禅宗“永嘉禅讲座(初级班)第一讲∵永嘉禅概述”。永嘉禅讲座(初级班)∵第一讲∵永嘉禅概述∵————达照法师永嘉禅修班开课至今已近一个月了,第一讲录音《永嘉禅概述》,在同学们的紧赶慢赶中终于整理成文上传网络。它汇聚了诸多同学辛勤的劳动,法师也于百忙中抽时间审核了文稿。讲记光盘还在制作中,完毕后随即上传。今天,禅修班要继续上第三节课了,我们将根据讲课...

帕奥禅师∵讲述:菩提资粮(2)

禅宗“帕奥禅师∵讲述:菩提资粮(2)”。关于「应当努力忘掉这些念头,不应继续注意它们」这句话,注疏解释说:不应回忆、不应想着这些邪恶的念头,应当从事其它的事情。就像当一个人不想看到某一件事物时,他会将眼睛闭上;同理,当比丘正在重复地修行某一种禅修法门时,如果邪恶的念头在他的心中生起,他应当使自己忙碌于其它事情。如此,他能够去除心中邪恶的念...

帕奥禅师∵讲述:菩提资粮(3)

禅宗“帕奥禅师∵讲述:菩提资粮(3)”。若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习气,对折磨而生的怒气继续控制他的心,发心修菩萨道者应该如此省察:「忍辱是以德报怨之因。」「带给我痛苦的折辱是一个激起我的信心的因素,因为苦是信心的亲依止缘,也是一个感受世间之苦与不圆满的因素。」「眼等五根门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目标是自然的,包括好的与坏的。若想不去遇到不喜欢的目标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