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习气,对折磨而生的怒气继续控制他的心,发心修菩萨道者应该如此省察:「忍辱是以德报怨之因。」「带给我痛苦的折辱是一个激起我的信心的因素,因为苦是信心的亲依止缘,也是一个感受世间之苦与不圆满的因素。」「眼等五根门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目标是自然的,包括好的与坏的。若想不去遇到不喜欢的目标是不可能的。」「由于遵从瞋恨的命令,他已因愤怒而精神狂乱。向这种人报复又有什么用呢?」「佛陀视众生为自己的亲生孩子。因此发愿修菩萨道的我不可为他们而灰心与生气。」若折辱我的人是具有圣洁的戒行等美德,我应该省察:「我不可对这有德行的人生气。」若折辱我的人是没有圣洁的戒行等美德,我应该省察:「我应该对你怀有大悲心。」「瞋恨使我的美德与名誉受损。对他生气使我看来丑恶、不得安眠等。而这些是我的敌人所期望与感到高兴的。」「瞋恨是个强敌,它带来许多危害与破坏所有的成就。」「具有忍辱的人没有仇敌。」「造恶者会因其恶行而在未来遭受痛苦。只要我能够忍辱,我就不会和他一样遭受痛苦。」「若我以忍辱克制瞋恨,我将克服我那成为怒火之奴的敌人。」「我不可为了瞋恨而放弃忍辱这一个圣洁的美德。」「身为一个具有戒行等圣洁美德的人,怎么可以让排斥这些美德的污染趁着生气而生起?而且,缺少了这些美德,我又怎能援助众生与证得佛果。」「只有具有忍辱,我们才不会受到外物干扰,而心才有定力。只有具备了定力,我们才能观到诸行或有为法是无常与苦的、诸法是无我的。涅盘是无为法、不死、寂静、至上,而佛性是不可思议与具有无边的力量。」他通过观照而培育了随顺忍,他了解:「他们只是无我的自然现象。他们根据各自的因缘而生灭,不从何处来,也不到何处去。他们并不是一个永恒的个体,也没有一个主宰这些现象的主人。」如此如实知见之后,他们明了没有「我造」与「我所造」的根基。如此省察之后,菩萨不动摇与不退转地朝向目的地,肯定会获得正等正觉。

这是对忍辱波罗蜜的省察。

在此,我应当举出富楼那***对于忍辱的态度;这是一个我们学习忍辱的好榜样。

在佛陀时代,有一次富楼那***向世尊说他想去住在西方轮那。佛陀就问他:「富楼那,西方轮那的居民很粗鲁与野蛮。若他们辱骂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那长老答道:「世尊,若西方轮那的人民辱骂我,我会把他们视为好人,无瞋与耐心地忍受他们,想:『他们是好人,是非常好的人。他们只是辱骂我,却没有以拳头和手肘来攻击我。』」

佛陀再问他:「富楼那,若西方轮那的人民以拳头和手肘来攻击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世尊,我会把他们视为好人,无瞋与耐心地忍受他们,想:『他们是好人,是非常好的人。他们只是以拳头和手肘来攻击我,却没有用石头丢我。』」

过后佛陀再问他若那些人用石头丢他、用木棍打他、用刀斩他,甚至杀死他,那他会有什么感受?

长老答道:「世尊,我会无瞋与耐心地忍受他们,想:『世尊的弟子,譬如瞿低迦***和阐那***,由于对身体与生命感到厌恶,所以必须自杀。我是多么的幸运,因为我不需要自杀。』」

过后佛陀赞叹他的看法,以及为他祝福。

再者,在《舍罗邦伽本生经》里,帝释天王问舍罗邦伽沙门道:「拘利若传承的沙门,什么东西是我们杀了之后不会懊悔的?什么东西是我们舍弃之后会受到智者赞叹的?我们应该耐心地忍受谁人的辱骂?请回答我这些问题。」

当时是舍罗邦伽沙门的菩萨答道:「我们可以毫不后悔地杀死瞋恨;舍弃无感恩心以获得智者的赞叹;无论对方是比我们高级、低级或与我们同等,我们都耐心地忍受每个人的辱骂,有德者称这为最高级的忍辱。」

帝释天王再问:「隐士,我们可能忍受比我们高级或与我们同等的人的辱骂,但为何我们应该忍受比我们低级之人的粗言恶语呢?」

菩萨答道:「我们可能基于害怕而忍受比我们高级之人的无礼,或为了避免斗争而忍受与我们同等之人的辱骂。但是智者认为不基于任何原因地忍受比我们低级之人的粗言恶语是最上等的忍辱。」

《忍辱行者本生经》里记载了我们的菩萨有一世生为忍辱行者(Khantivadi)时至上的忍辱榜样。有一天,卡拉布王(Kalabu),即未来的提婆达多,在许多男女侍者陪同之下前往其皇家公园。在玩乐一段时间之后,他感到疲倦而睡着了。由于没有再服侍国王的需要,除了皇后之外,其它的女侍者都前去聆听住在该皇家公园里的忍辱隐士说法。当国王醒过来时,他看到除了皇后之外,其余的女侍者都不在了。所以他就问皇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在知道是什么一回事之后,他对那隐士感到非常妒嫉与愤恨。他就去问那隐士说他到底是在教什么。那隐士告诉国王说他是在教忍辱。国王就命人鞭打他,直至全身都是血,然后再问他的教理是什么。那隐士答道:「陛下,我教的是忍辱,然而您以为我的忍辱只是皮肤那么的浅吗?」听后国王感到更加愤怒,而命人把那隐士的鼻子与耳朵都切掉。然后他再问那隐士是教理是什么。那隐士答道:「陛下,我教的是忍辱,然而您以为忍辱是在我的鼻子与耳朵里吗?」过后,国王再命人把那隐士的双手双脚都斩掉,但那隐士却问国王说他是否以为他的忍辱是在手脚里。无法证明那隐士不能依自己所教的实行之后,他愤恨地在那隐士的胸口踢了一脚,然后离去。在国王离开之后,当时是将军的未来舍利弗请求那隐士原谅愚蠢的国王。忍辱隐士就说:「我对国王甚至一念的瞋恨都没有。事实上,我还祝他幸福长寿。」如此,即使他受到该国王的辱骂,也遭受那国王命人对他鞭打、割鼻、切耳、斩四肢直至死亡的折磨,他却一点也不生气,而且在忍辱时还能充满慈爱。

我们的菩萨不单只是身为人时能够修习这种高程度的忍辱,即使是身为动物时也能够如此修习。在《大迦比本生经》(Mahakapi∵Jataka)中记载,在那一世生为猴子的菩萨为了救出一个掉在深坑里的婆罗门而费尽了全身的力气,过后疲乏与毫无戒心地躺在那人身上睡着了。那个心肠恶毒的婆罗门醒来后,竟然想把救他一命的猴子作为食物充饥。而毫无感恩心地以石头击打那猴子的头。然而,菩萨不但毫无一丝瞋恨地默默忍受头上的伤痛,而且继续帮那人脱离野兽的威胁。通过在树上跳跃,它以滴血的方式为那人指出一条走出森林之路。这是菩萨应该如何修习忍辱的方法。如果你要成为菩萨,你应该效仿这些例子。

七、真实波罗蜜

关于真实波罗蜜,它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为基础,而只说实话且言而有信;亦可分析为离心所、思心所等。它的特相是诚实不欺的言语;作用是指明事实;现起是圣洁、美妙;近因是诚实。

对于真实波罗蜜,应该如此省察:「没有真实就不可能拥有戒行等美德,因为不真实就根本不会依愿实行。当不守真实时,一切的恶行也跟着而来。不时时刻刻皆说真实话的人在今生亦不会受到他人信任,在每个未来世,他的话亦无人肯接受。只有具备了真实,我们才能培育戒行等美德。只有以真实作为基础,我们才能净化与成就圣洁的美德,譬如波罗蜜、舍离与善行。因此,在对各种现象保持真实之下,我们才能实行波罗蜜、舍离与善行的作用,而成就菩萨行。」

在此我应当引用须陀须摩的故事,以显示我们的菩萨如何修习真实波罗蜜。以前有个名为食人鬼的人住在森林里。他原本是波罗奈国的国王(后来因为被诸大臣发现他吃人肉,所以被逼下台)。他发了个愿,若他受到相思树的刺割伤的脚在七天之内不药而愈,他就会以一百零一位国王的血来拜祭一棵榕树。(因为他要求那棵榕树的树神医好他的脚伤。)过后他的脚伤果然好了(但那是它自己好的,并非树神医好的),而他也成功捉到了一百位国王(及把他们都吊在树上)。随着树神的要求,他必须捉俱卢国的须陀须摩王为第一百零一位国王(因为树神知道只有须陀须摩王才能制服他。)。他成功在鹿胜园里捉到须陀须摩王,再把那王背回森林里去。须陀须摩王就向他说:「我必须回家一下子,因为在我去鹿胜园的途中,我遇到一位名为难陀的婆罗门,他要教我值得四百个钱币的四首偈。我已经答应他从园里回去时向他学那四首偈,所以叫他在我家里等我。请你放我回去学它们以完成我的诺言。过后我会再回来找你。」

食人鬼则说:「你说得好像已经脱离了死神的手掌心。我不相信你。」

须陀须摩王就说:「我的朋友,(食人鬼与须陀须摩两人还是王子的时候本是同学。)食人鬼,在这世间里,有道德地过活后死去好过长寿却充满罪恶,因为它是人们所厌恶与指责的。不真实的话语不能保护人们在死后不投生恶道。朋友,甚至有人说『狂风把岩岳吹到天空去了』,或『太阳和月亮掉在地上了』,或『所有的河水都向上逆流了』,你都可以相信。但若有人说『须陀须摩讲骗话』,那是不可信的。朋友,若有人说『天空已经裂开了』,或『海洋已经干枯了』,或『须弥山已经被磨到不遗下丝毫痕迹了』,你都可以相信。但若有人说『须陀须摩讲骗话』那是不可相信的。」然而食人鬼依旧不相信他。

由于食人鬼还是不相信,须陀须摩心想:「食人鬼还是不肯相信我。我将发誓让他相信我。」所以他就说:「朋友,请你放我下来,我要发誓来说服你。」

当食人鬼把他放下来时,他说:「朋友,我拿着剑与矛发誓:我要离开你一阵子,以实现我对难陀婆罗门所许下的诺言,去城里向他学四首偈。过后我会坚守我的承诺回来见你。若我不是说实话,愿我不会投生在受到剑矛等武器保护的皇族里。」

食人鬼听后心想:「这须陀须摩王已经发了普通国王不敢发的誓。不管他是否会回来,反正我自己也是个国王。若他没有回来,我就割破自己的手臂取血来拜祭榕树神。」这么想后,食人鬼就让须陀须摩菩萨离去。而须陀须摩王果真依言实行,在向难陀婆罗门学完那四首偈之后即回去见食人鬼。这即是菩萨应该如何毫不顾虑自己的性命地坚守诺言的例子。

八、决意波罗蜜

关于决意波罗蜜,它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为基础、对行善利益他人毫不动摇的决心,或是如此下决心时生起的心。它的特相是决意修习菩提资粮;作用是对治与菩提资粮对立之法;现起是坚贞不移地修习菩萨行;近因是菩提资粮。

应如此省察决意波罗蜜:「若无不动摇的决意修习布施波罗蜜等善行,在遇到敌对的烦恼时,我们就不能再坚定与平稳地行善。若不能坚定与平稳,我们就不能善巧与勇猛地行善。缺少了善巧与勇猛,就不能成就正等觉的先决条件,即布施波罗蜜等等。」

在此,我应当简要地向你们说德米亚王子的故事,以显示我们的菩萨如何修习决意波罗蜜。

有一次菩萨生为迦尸国国王的儿子,名为德米亚。当王子一个月大时,他的父王抱着他审判四个小偷,每个小偷都受到处罚。当王子看到时感到很惊骇与悲伤,心想:「我应怎么做才能脱离这皇宫?」

隔天,当他独自躺在白色华盖之下时,他回忆自己的过去世。他忆起在前一世里他是三十三天里的一位男神。当他再回忆更远的过去世时,他忆起在第二前世里,他在地狱里受了八万年的苦。当他省思自己为何会堕入地狱时,他忆起在第三前世里,他就是在那个地方当了二十年的国王,也跟他的父亲一样审判犯人。忆及这一点时,他害怕以后自己会成为国王。当时保护那华盖的女神在过去其中一世是他的母亲,她抱起菩萨说:「孩子,别害怕。若你想要脱离这皇宫,你只须决意装成哑巴、耳聋及全身瘫痪。那么你的愿望就会实现。」当时王子就决意照着办。

在接下来的十六年里,王子受到了各种考验,但他还是对自己的决意坚定不移。最后他的父王下令说:「我的儿子是真的哑巴、耳聋及全身瘫痪。把他带去坟场活埋了。」当时,有一个马车夫在国王的命令之下把德米亚王子载到坟场,想要把他活埋。在那马车夫挖地的时候,德米亚知道自己已经获得自由,因此才开始活动身体与说话。

如是,虽然他在漫长的十六年里受到各种艰难的考验,但他还是有如不受动摇的岩岳一般地坚定。他那坚定不移的决意是非常高难度的决意。只有人们能够有如德米亚王子一般尽全力、不动摇地去实行任务决意时,他们才是在成就菩萨所修的决意波罗蜜。

九、慈波罗蜜

慈波罗蜜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为基础、为众生之福利与快乐所做的奉献,或是无瞋心所。它的特相是希望众生富有与快乐;作用是为众生的福利而努力,或消除瞋恨;现起是友善;近因是视众生可接受的一面。

应当如下地省察慈波罗蜜:

「即使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人,也不能够毫不关怀他人地即获得今世的成就,或在来世投生到善趣;而想要引导一切众生证悟涅盘的人又怎能毫无慈爱之下达到其目的?如果你想要最终能引导一切众生至证悟出世间的涅盘,你现在就须即刻开始祝愿他们获得世间的成就。」

「我不能只凭祝愿而为他人带来幸福快乐。且让我致力于完成它。」

「我现在以促进他们的幸福快乐支助他们,未来他们必定会成为与我分享法的同伴。」

「没有了这些众生,我就不能获取菩提资粮。由于他们是成就与圆满佛的一切美德之因,这些众生对我来说是殊胜的福田,是造善业最为理想之处,是应当恭敬的对象。」

如是他应激起极强想要促进一切众生的福利的倾向。为何应当对一切众生培育慈爱?因为它是悲的根基。当他能以无量之心乐于奉献其它众生幸福与快乐时,他那欲拔除他们的痛苦之心就会变得既强且深。而且悲是一切导向佛果之法之首,它是它们的立足处、基础、根、头与主。

修慈爱的人应该小心避免错误地培育了伪装为慈爱的欲爱。注释里警告说:「伪装为慈爱的欲爱是很会欺骗人的。」《清净道论》里的「说梵住品」也说:「去除了瞋恨即是成就了慈爱,然而欲爱的生起即表示慈爱已被毁了。」

它的意思是:若有人能对他所生气的人散播慈爱,而令到怒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慈爱,因此瞋恨的消失导致慈爱生起。若在他培育慈爱时生起了欲爱,那么,他的慈爱即是消失了。他已经受到外表与慈爱相似的欲爱所欺骗。

至于要达到波罗蜜的程度,所散播出去的慈爱必须足以令到对方亦以慈爱来响应。慈爱不单只是属于十波罗蜜之一,同时它也是四十种止禅之一,能够令到禅修者证得禅那与神通。因此菩萨与古代大德皆以非常深且强的定力来修慈,直到证得禅那与神通。为了阐明在修习此波罗蜜时的成就,我应当简要地向你们说《善人本生经》。

当梵予王统治波罗奈国时,他公正地治理国家,尽了国王的十项任务。他行布施、持五戒与布萨戒。当时有一位犯了罪的大臣被国王驱逐出境。那大臣就去邻近的憍萨罗国,为那里的国王服务。他煽动憍萨罗王派兵攻打与占领波罗奈国,说那是很容易就可办到的。憍萨罗王照他的建议去办,果真很轻易地就捉到且囚禁了毫不反抗的梵予王及他的众大臣。

在牢里,梵予王散播慈爱给憍萨罗王,而证得了慈心禅那。由于那慈爱的力量,憍萨罗王感到全身有如被火烧一般。受到这痛楚时,他问众大臣道:「为什么我会这样?」众大臣答道:「陛下,您会这么痛苦是因为您囚禁了具有德行的梵予王。」

听后,憍萨罗王就赶去见梵予王,请求他原谅,再把国家还给他。从这故事里,我们已很清楚地知道慈爱是有助于证得禅那的。

佛陀的慈爱:有一次,以佛陀为首的僧团去拘尸那罗时,马罗国的众王子在他们之间立了一项协议,若有谁不去欢迎僧团的话就要受到惩罚。当时有一位名为罗加的马罗王子,他是阿难***还未出家前的朋友。虽然他不想去迎接,却也只好依照协议去欢迎僧团。其时阿难***就告诉罗加说能这么做是一个难得的机缘,因为那僧团是以佛陀为首的。罗加则答说不是因为对三宝信心,而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协议才这么做。由于不满意罗加的回答,阿难***把这件事告诉佛陀,也请求佛陀设法令罗加的心变得更柔软。佛陀就单散播慈爱给罗加一个人,令到他好像一只离开母牛的小牛,即刻赶来寺院见佛陀。由于真正对佛陀生起了信心,他向佛陀顶礼,再听他说法,而成为须陀洹。

《增支部?十一集?随念品?经五》提及不断培育慈心之人可获得十一种利益:

一、他睡得安宁;

二、他平静地醒来;

三、他不会发恶梦;

四、他受到人类喜爱;

五、他受到非人喜爱(夜叉和鬼);

六、他受到天神保护;

七、火、毒与武器不会伤害到他;

八、他的心容易定;

九、他相貌安详;

十、他死时不会迷惑;

十一、若在今生没有证悟阿罗汉道果,他将投生在∵梵天界。

在佛陀时代,有一次乌提那王对沙玛瓦娣皇后感到非常愤怒,所以命令那皇后及其五百位宫女排成一行,自己则拿着一支弓及毒箭,想要把她们射死。然而她们却宁静地站着,散播慈爱给国王。那时候,国王感到自己的箭射不出去,却也没有能力把弓箭放下来。他感到身体激烈地颤抖、满身大汗,而且唾液从嘴巴里流了出来。他就好像突然间失去了控制能力。

当时,沙玛瓦娣皇后问他:「大王,您是否感到很累?」国王答道:「亲爱的皇后,我的确感到很累。请作为我的依靠。」

皇后说道:「好的,大王。那您就把箭指向地下。」

国王照着办了。然后沙玛瓦娣皇后就发愿:「愿那箭得以发射。」而那箭就射进了地底。

同样是在佛陀时代,有一次高级妓女西礼玛对佛陀的女在家弟子优多罗感到非常妒嫉,所以她拿了一支杓子,把它装满了在火上烧得火滚的黄油,再突然间把那些热油倒在优多罗的头上。然而,当时优多罗即刻进入慈心禅那,全身都遍满了慈爱,而没有感到那热油的炽热,而且那热油就好像倒在荷花叶上的水般,流过她的身体。

因此,不单只佛陀及菩萨的慈爱很有威力,众弟子的慈爱也能够是很有威力的。

十、舍波罗蜜

最后,舍波罗蜜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为基础、对所有喜与恶之法采取平衡与不分别的态度,舍弃爱与恨。它的特相是对爱与恨采取中立的态度;作用是平等地看待事物;现起是减轻爱与恨;近因是自业智,即明白众生是自己所造的业的主人。

对于舍波罗蜜,应该如此省察:「若没有舍心,他人的辱骂与虐待就可能会干扰与动摇我的心。心不平稳就不能修善,譬如布施等成佛的先决条件。」「即使心已受到慈爱软化,但若没有舍心就不能净化菩提资粮,也不能把善业与善果导向提升众生的福利。」

再者,只有通过舍的力量才能实践、决意、成就与圆满一切菩提资粮。因为如果没有舍心,发愿修菩萨道者就不能毫不错误及不分别施物与受施者地进行布施。若没有具备舍心,他就难以不顾生命与肢体的危险地修持净戒。只有以舍心克服了不喜于善行及克服了乐于感官的享受之后,他才能圆满出离心的力量。只有智舍才能正确地省察诸波罗蜜的作用。没有舍心的过多精进力不能执行奋斗的作用。只有具备舍心的人才能够忍辱。由于对生命中的起起落落保持舍心,他对修习波罗蜜的决意才能坚定不移。只有舍心才能不顾他人的折辱,这样才能常住于慈心。如是舍是修习其它所有的波罗蜜的必要条件。

这是对舍波罗蜜的省察。

无爱无恨即是成就舍心。对事物漠视与不关心则破坏了舍心。这种态度是不能称为舍的。只是人们误以为它是舍而已,事实上它是不醒觉的心。真正的舍并非无动于衷或不醒觉,而是清楚地看到导致乐与苦的善恶。但修舍的人这么省察:「这些苦乐与我无关,这些是他们自己的恶业与善业的果报。」

注释里提到:「显现为对各种好坏目标无动于衷的不醒觉或失念是具有误导性的。伪装为舍的痴是具有误导性的。不愿意修善也是会欺骗人的,它会显现为好像是舍心一般。懒于行善也会伪装成舍心。因此我们应该小心,以免受到伪装成舍心的愚痴或懈怠的欺骗。

舍并非不关心或漠视的态度,反之,它是对目标具有关心与热忱的。在这么修舍时,他心想:「我无法令到众生与自己快乐或痛苦。有善业的人会快乐;有恶业的人则会痛苦。由于他们的苦乐是与过去业有关,我不能做什么去改变他们由于过去业成熟而须面对的果报。」只有以众生为目标,作了如此清晰的省察才是真正的舍心。由于它不涉及忧虑与不安,它是圣洁、安详与平静的。

在《行藏注疏》里提到关于修习舍波罗蜜的「大身毛竖立行」的故事。有一次,菩萨出生于一个富有的贵族之家。长大后他去向一位闻名的老师求学。学成后他回家乡照顾双亲。在双亲死后,亲戚要他保护所获得的遗产,以及赚取更多的财富。然而,由于看透一切有为法(因缘和合之法)的无常性,菩萨对所有三界都感到害怕。他也看透了身体的不净,所以他也不想被世俗生活的烦恼缠住。事实上,长久以来他都一直想要脱离欲乐的世界。所以他想在舍弃自己的财富之后就出家。他又心想:「但人们称颂我所做的舍弃将令我闻名。」由于他不喜欢出名与荣誉,所以他并没有出家。为了考验自己是否能够毫不动摇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起起落落,譬如得失等,他穿着平时的衣服就离家而去。他这么做是为了通过忍受他人的恶待来成就最高等的舍波罗蜜。他的艰苦修行与作为令到人们以为他只是一个懦夫,是不会向别人发怒的。当他漫游于各大小村镇时,人们都无礼地对待他,认为他是不值得尊敬的人。当某地的居民对他侮辱得更厉害时,他就在其地逗留更久。当衣服破损时,他尝试以所剩的来遮蔽身体。当剩下的再破损时,他也不接受任何人给他的衣服,而只以可用之物来遮蔽身体,然后继续漫游。

过了一段很长的日子之后,他来到一个村子。那村子的小孩子们非常粗野。有些寡妇与皇族的孩子们非常自大、性格不定及爱说废话。他们四处游荡、作弄他人。当见到老弱之人在走路时,他们跟在后面,把灰撒在老人们的背后。他们也把一些叶子放在老人的腋下,令老人们感到发痒。当老人转回头来看时,他们模仿老人走路的样子,驼背弯腰、哑声无言地,以作弄人为乐。

当菩萨见到这些粗野的孩子们时,他想:「现在我已找到很好的东西来帮助我成就舍波罗蜜。」所以他就留在那村子里。看到他时,那些坏孩子就来作弄他。而他则装作无法忍受与害怕他们地逃走。然而无论他走到那里,那些孩子就跟到那里。当菩萨来到一座坟场时,他想:「在这里没有人会阻止这些坏孩子做坏事。现在我有机会成就高等的舍波罗蜜。」他就走进这坟场,以骷髅头当枕地睡了。在获得做坏事的良机之下,那些愚昧的孩子们就用尽各种方法来侮辱菩萨,向他吐痰等,然后离去。如此他们每天都来折磨菩萨。

看到这些坏孩子恶待他,有些智者就阻止他们。他们想:「这是一位有大神力的梵行沙门。」所以他们以最高的敬意向菩萨顶礼。

对于愚昧的孩子和这些智者,菩萨皆采取相同的态度。他没有喜欢向他致敬的后者,也没有讨厌侮辱他的前者。反之,他对两者皆采取不喜不怒的中舍态度。他如此修习舍波罗蜜。

与慈一样,舍也是四十种止禅之一,也是十波罗蜜之一。如果你们真的想要修习舍波罗蜜,你们应当顺次修慈心观、悲心观与喜心观至第三禅。从第三禅出定之后,再修舍,直到能取无量世界的众生为目标而证入第四舍心禅。你们也应该修习观禅,直至证得行舍智。这是你们必须成就的最上等舍波罗蜜。

今晚我就讲到这里为止。愿希望修菩萨道的人能够早日成为被授记的菩萨。愿希望证得涅盘的人能够早日达到其最终目标。

回首页∵∵大菩提乘(三)

(Mahabodhiyana)

什么是污染波罗蜜的因素?

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污染波罗蜜的因素?」,它的答案是:由于渴爱、我慢与邪见,而以为诸波罗蜜是「我的」、「我」与「我自己」,这些就是污染波罗蜜的原因。

对污染每一个波罗蜜的因素更精确的答案如下:

1.∵对布施之物之间有分别心,与对受者之间有分别心便污染了布施波罗蜜。(在修习布施波罗蜜时,无论菩萨有什么东西,他都毫无分别心地给与任何一个来讨取的人。他不应该对布施之物的品质作此想:「这个太差,不好拿去布施。这个太好了,不能拿去布施。」他也不应对受者作此想:「这是个没有道德的人,我不可以布施给他。」这分别心污染了布施波罗蜜。)

2.∵对不同的生物与不同的时候有分别心即污染了持戒波罗蜜。(在修习持戒波罗蜜时,不应该对生物与时间有分别心地想:「我只须对某某生物持不杀生戒,对其他众生我可以不持戒。我只须在某个时候持戒,其它时候我可以不持戒。」这种分别心导致持戒波罗蜜不清净。)

3.∵认为两种欲4与三界生命是快乐的,而认为欲与生命的止息是苦的;这些是污染出离波罗蜜的原因。

4.∵错误地认为有「我」与「我的」是污染智慧波罗蜜的原因。

5.∵软弱无力的心带来昏沉与散乱是污染精进波罗蜜的原因。

6.∵分别自己与他人(我的人和他的人)的心是污染忍辱波罗蜜的原因。

7.∵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没有触到与不知道的说是有看到、听到、触到与知道。反之,有看到、听到、触到与知道的却说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没有触到与不知道;这些都是污染真实波罗蜜的原因。

8.∵认为波罗蜜、舍离与善行诸菩提资粮是无益的,反而认为与它们对立的恶法是有益的;这些是污染决意波罗蜜的原因。

9.∵分别谁人对自己有恩与否(谁是友善与不友善的)是污染慈波罗蜜的原因。

10.∵分别所遇到的感官目标为可喜与不可喜的心是污染舍波罗蜜的原因。

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

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它的答案是:不被渴爱、我慢与邪见污染破坏,以及(有如上述的)无分别心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

因此,只有不受渴爱、我慢、邪见与分别心污染的波罗蜜才是清净的。

什么是波罗蜜的对立因素?

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波罗蜜的对立因素?」,答案是:概括来说,一切烦恼与恶法皆是波罗蜜的对立因素。

深入的探讨:执着布施之物和自私跟布施波罗蜜对立。身、语、意恶行跟持戒波罗蜜对立。取乐于欲乐目标、烦恼欲与生命跟出离波罗蜜对立。愚痴跟智慧对立。前述的八懈怠事跟精进波罗蜜对立。由于贪或瞋而不能忍受可喜与不可喜的目标跟忍辱波罗蜜对立。没有如实地说出真相跟真实波罗蜜对立。无能力去克服那些与波罗蜜对立的恶法是决意波罗蜜的对立因素。九个导致瞋恨的原因是慈波罗蜜的对立因素。不中立地看待可喜与不可喜的目标是舍波罗蜜的对立因素。

什么是修习波罗蜜之详细法?

对于这问题:「如何去圆满波罗蜜?菩萨又是怎样修习波罗蜜的?」,其答案如下:

关于布施波罗蜜

为了众生的利益,菩萨以多种方法圆满布施波罗蜜:致力为众生谋求福利、舍弃自己的肢体与生命、防止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危险、给予他们佛法的指导等。

详细的答案是:布施有三种,即:一、物施或财施;二、无畏施;三、法施。

一、物施

物施又可分为两种,即(i)内物施和(ii)外物施。(根据经藏的列举法)可以布施的外物有十种:食物、饮品、衣服、交通工具、香水、花与药膏、座位、床、住所和点灯的物品。这些物品可以再分为更多种,譬如食物可以分为硬食、软食等。

同样地,(根据论藏的列举法)物品可以依据六尘(六所缘)的分法分为六种,即可视物、声音等。这些六尘的物品又可以再分为许多种类,譬如可视物可以是蓝的、黄的等等。

同样地,物品可以分为许多无生命的种类,譬如宝石、金、银、珍珠、珊瑚、稻田、其它适于耕种的地、公园、花园等。而有生命的则可以分为女奴、男奴、牛等。因此有许多可以布施的东西。

如何行外物施?

当菩萨行外物施时,他布施所需之物给需要的人。当他知道某人需要某物时,即使是那人不讨,他也会布施。若他人来讨,他会布施得更多。当行布施时,他毫无条件地实行。

当有足够的物品,他就给每一个人足够的份量。若物品不足时,他则平均分配。

这里有一项须注意的特点:在行布施时,他不会布施会带来坏处的物品,譬如武器、毒药与麻醉物。他也不布施没有益处且导致懈怠、忽视与嬉戏的玩乐物。

对于病人,他不布施不适当的食物与饮品,他只布施适当与适量的物品。

同样地,当有人向他讨时,他给在家人适合在家人的物品;给比丘适合比丘的物品。(他不给在家人比丘所用的东西,反之也是如此。)布施时,他不会给亲近的父母亲、亲戚、朋友、同事、孩子们、妻子、仆人及工人带来麻烦。

答应了要给优等的东西,他不会给劣等的东西。布施时,他不会期望利益、尊敬、名誉或回报。除了正等正觉之外,他不会期望投生善界、富有之类的善报。他行布施的唯一愿望即是证得正等正觉。

布施时,他不会厌恶受者或所施之物。甚至对于辱骂他的受者,他也绝不以无礼的态度(不会像在倒垃圾般)或恼怒地行布施。他时常具有悲心、尊敬与平静地行布施。行布施时,他绝不相信吵闹的欢呼是吉祥事,而是坚定地对因果有信心。

布施时,他不会令受者自认卑下及须向他致敬,也不会有误导或导致分裂的动机。他只以一颗非常平静的心行布施。布施时,他绝不用粗言恶语,或骄傲地撅嘴,或愁眉不展,而只用爱语、面带笑容及心平和宁静。

每当对某物生起太强的执着或贪欲时,可能是因为它的优等品质,或是因为长期为个人所用,或是自己对有价值与特出的物品有贪欲的性格,菩萨会清楚地觉察此贪念,以及很快地去除它,然后去寻找受者,直到遇到受者与布施了那物品为止。

假设他即将食用一餐只够一人份量的食物时,有人来到向他讨取,在这种情况之下,菩萨会毫不犹豫与尊敬有礼地布施全部给那人,就有如我们的菩萨身为阿吉帝5(Akitti)时所做的一样。

当有人向他讨他的孩子、妻子、奴仆等时,首先会向他的孩子、妻子等解释所建议的布施,只有在他们同意时,他才把这些乐于帮他圆满波罗蜜的人送给他人。但是若知道向他讨取的是非人(例如夜叉、阿修罗等),那他就不会行此布施。

同样地,他绝不会把国家送给为人民带来危害与痛苦的人,而只送给会正当地保护人民的有德之士。这就是行外物施的方法。

如何行内物施?

菩萨有两种行内物施的方式:

1.∵布施全身:有如为了衣食而卖身为奴去服侍他人的人,菩萨甚至做出献身捐躯地服务众生,完全不期求欲乐或投生到善界,只是希望为众生带来至上的福利与快乐,以及把布施波罗蜜圆满至最高境界。

2.∵布施四肢与器官:他毫不犹豫地布施自己的四肢与器官(譬如手、脚、眼等)给与需要的人。有如布施外物一般,他绝不执着于自己的四肢与器官,也不会有一丝的心不甘情不愿。

两个目的

在舍弃自己的四肢、器官与全身时,菩萨有两个目的:

1.∵成全受者的心愿与让他获得所需。

2.∵通过慷慨与不执着地布施而获得修习波罗蜜的善巧。菩萨在布施全身或任何器官(内物施)时,就有如在行慈善时布施外物一般,想道:「通过这样的布施,我肯定会证得正等正觉。」

在布施时,他只给对受者有益之物。若知道来讨取的是欲伤害他的魔王或他的兵卒,菩萨就不会布施身体或器官,而作此想:「别做这对他们毫无结果的布施。」同样地,他也不布施身体或器官给受魔王魔兵所控制的人与精神不正常的人。除此之外,在其它人向他讨取时,他会即刻布施,因为做这类布施的机会是非常稀有的。

二、无畏施

当众生面临国王、盗贼、大火、敌人、野兽、龙、夜叉、阿修罗等的危害时,菩萨就会布施无畏予他们,保护与解救他们,甚至不惜舍却自己的生命。

三、法施

法施是指以一颗无贪、无瞋、无痴与清净的心,毫不模棱两可地教导真实法。

对于一个有很强的善念想要成为弟子(阿罗汉)的人,菩萨将会向他开示三归依、持戒、防护诸根、知足于食、修习正念、七善法、修止禅与观禅、七清净、四道智、三明、六神通、四无碍解智与弟子菩提,即阿罗汉果。

他详细地阐述以上诸法的素质而做法施,协助尚未建立三归依、持戒等之人建立这些德行。协助已建立这些德行之人更进一步地提升与净化它们。

同样地,对于那些发愿成为辟支佛与圆满佛之人,菩萨向他们详细地解说十波罗蜜的相、作用等,而行法布施。他也详细地阐述菩萨三个阶段的荣誉,即修习波罗蜜时、成佛时及执行佛陀的任务时。他帮助他人建立足以证得辟支佛果与佛果的修行,协助已建立的进一步提升与净化。

在修习布施波罗蜜时,菩萨培育起对自己的生命与财物无常的领悟力。他也看待这些财物是与他人共有。他连续不断地对众生培育大悲心。在培育大悲心时,他从财物中收聚了功德的精华。有如某人的屋子陷入火海时,自己逃出以保命,以及带出最珍贵之物到安全的地方。同样地,菩萨慷慨无私地布施全部的财物而不留一物,如此得以从不断被欲火等十一种火6肆虐的(人、天、梵天)三界宫殿里解救出自己,以及带出珍贵的财物。布施时,他毫不顾虑布施何物与保留何物给自己,而且是没有分别心的。

(以上是修习布施波罗蜜的方法。)

如何圆满持戒波罗蜜?

若想在物质上给予他人援助,我们首先必须赚取财物。同样地,为了给众生穿上戒行的装饰,菩萨首先清净自己的戒行。

有四种净化戒行的方式:

一、净化自己的倾向;

二、从他人处受戒;

三、不犯戒;

四、忏悔所犯的戒。

止戒(Varitta∵Sila)与行戒(Caritta∵Sila)

通过以上四个方式净化的戒行可分为两种,即止戒与行戒。

1.∵止戒(止持戒)是不做佛陀和其它圣人所禁止的事,如果他们说道「这是错的,是不应做的,是应被禁止的。」因此不造杀生等十恶业是为止戒。

2.∵行戒(作持戒)是向应受尊敬的导师、双亲、善友等致敬,以及向他们实行无可指责与有益的责任。

菩萨如何持止戒?

菩萨对众生有大悲心,即使在梦中也不会对众生有瞋恨心,因此他戒杀生。

由于他时刻献身助人的精神,他对待别人的财物有如在握着一条毒蛇,是不会有不正当的倾向的。

身为比丘或隐士时,他修习梵行。他不单只避免同妇女行房事,也避免《增支部》提到的色欲七小束缚,即:

一、乐于女人的抚摸;

二、乐于和女人嬉笑;

三、乐于和女人眼对眼互相注视;

四、乐于隔墙听女人的笑声、歌声与哭声;

五、乐于回忆过去与女人相处的欢乐;

六、乐于观看他人享受欲乐及希望获得这种快乐;

七、希望投生天界地修梵行。

基于他连色欲的七小束缚都避免,对他来说破邪淫戒是不可能的。他从很久以前即已戒绝邪淫。

在身为在家人时,菩萨绝不放纵甚至只是一个对别人的妻子生起欲念的念头。

说话时,他避免四种不正当的语言,而只说真实的话、有助于朋友之间和平相处的话、友善的话、及在适当的时候讲适度的佛法。

他的心没有贪婪(这贪婪是指贪图他人之物)与瞋恨(这是指想害人之心),以及时常信受正见,具有众生自业智7(kammassakatabana)。他对修习正法的隐士有信心与善意。

菩萨如何修习行戒

菩萨对朋友时常保持欢迎,有敬意及有礼地合掌问候与招待他们。对病人他亲自周到地服侍。听了佛法之后他表示欢喜。他赞赏有德者的美德。对别人的折辱他耐心地忍受,以及不断重复地回忆他们对他的恩惠。他随喜他人的善行,而奉献自己的善业以证得正等正觉。他时刻不忘修习善法。若他做了错事,他会承认(不会尝试隐瞒)及向法友忏悔。他修习越来越多的法,成就也越来越高。

同样地,采取自己可接受,同时又可惠益众生的方式,他善巧又精进地为众生服务。当他们受到疾病折磨时,他会尽力去解除他们的痛苦。当不幸(vyasana)降临在他们身上,譬如危害到他们的亲戚、财富、健康、戒律与信仰时,他带给他们安慰和消除他们的痛苦。他正义地指出他们需要被纠正的不当行为,带他们脱离邪恶而建立善行。对于应受支持的人,他正义地给予援助。

在听到过去的菩萨如何付出最高尚的努力圆满最难实行、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和肯定为众生带来快乐与福利的波罗蜜、舍离与善行时,菩萨也完全不害怕、不气馁与不灰心。

他省察:「过去诸菩萨也跟我一样只是人而已,然而通过持续不断地修习戒定慧而达到正等正觉。跟过去诸菩萨一样,我将实行完整的戒定慧三学。如此,在完成同等的三学之后,最终我将证得同样的目标,即正等正觉。」

因此,以信心为先躯,再通过不气馁的精进,他实行成就戒学等。

同样地,菩萨不会宣传自己的善行,反之,他不隐瞒地承认自己的过错。他少欲知足、乐于隐居而不混杂于社会之中。他忍受种种苦难、不对任何事物起贪欲或烦躁的反应。他不傲慢自大、不恶意地说骂人的话、也不说废话。他安宁、平静与脱离不正当与虚伪的生活。

他具有正当的身语行为与正当的托钵去处。对最微小的过错,他也看出它的危险,因此很严谨地持戒。由于对身体与生命没有执着,他全心全意只为了证得正等正觉与涅盘,同时不断地投入于善行。他不会对身体与生命有最微小的执着,反之他舍弃它们。他去除会败坏德行的污染因素,例如恶意、怨恨等。

他不会对小小的成就感到自满,而不断地为更高层次的目标奋斗。由于这样的精进,他的禅那等成就不会退减或停滞不前,而不断地朝向更高的境界成长与迈进。

同样地,菩萨帮助盲人去到目的地或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路。对于聋哑之人,他以手势与他们沟通。他提供椅子或交通工具给残障人士,或在有必要时亲自背他们到目的地。

他勤奋地致力于令无信心的人建立信心、懒惰的人培育起精进力、没有正念的人培育起正念、烦躁与多忧虑的人培育起定力,及愚痴迷糊的人培育起智慧。他努力使受到五盖干扰的人得以克制它们,也使受贪欲、瞋恨与残忍的恶念压迫之人得以去除这些压迫力。

他感恩帮过他的人,以亲切的言语来问候他们、以同等或更多的份量来回报他们、及在他们遭遇不幸时成为他们的良伴。

明了众生各种不同的本性,他帮助他们解脱恶法与培育善法。他亲近他们以实现他们的需要与愿望。[这是指和他们作朋友以帮助他们远离恶法而建立美德。他通过四摄法来达到目标,即布施给予喜欢接受布施的人、说爱语给喜欢听友善的话之人、展示一个有益处的生活(有益处、向善的行为,即利行)给认同这类生活的人、以平等心对待喜欢别人对待他们有如对待自己一样之人。]

同样地,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他不会伤害他们或与他们争吵、不会羞辱他们或让他们感到后悔。他不会轻视或专门挑出他人的缺点。在与人相处时他不自居高尚、不会傲慢而能保持谦虚。

他不对别人保持优越的态度,却也避免在不当的时候与他们相处或过度的亲切。他只在适当的时间与地点跟值得交往的善友相处。他不在某人的朋友面前提起那人的坏处,或在某人的敌人面前称赞那人。他不跟不适于交往的人有密切的关系。

他不拒绝适当的邀请,却也不过度地纵容他人的要求。他不接受超过他所需的份量。通过讲解信的功德,他鼓励有信心的人,使他们感到欢喜。同样地,对于具有戒行、勤学、布施和智慧的人,他讲解以上的素质以鼓励他们,使到他们感到喜悦。

若菩萨成就了禅那与神通,通过这些力量,他激起怠惰(于修善行)之人的恐惧,显现给他们看到某些恶道的恐怖;他使到那些没有信心与其它美德之人建立信心等,以及带领他们接触佛法。他帮助那些已具有信心等美德之人达到成熟。

如此,菩萨的行戒有如无量善行的「洪水」一般,一世又一世地变得越来越大。

(以上是修习持戒波罗蜜的方法。)

如何修习出离波罗蜜?

如前所述,出离波罗蜜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欲脱离欲乐与生命界的心与心所。它的前提是对欲乐与生命界的不圆满感到厌恶及悚惧智。因此,菩萨首先以过患智如实地观照欲乐与生命界的不圆满。

他如此观照它们的不圆满:「由于在家生活是诸多烦恼的住所;由于有妻子儿女等约束是自己修善的障碍;由于牵涉与受束缚在种种活动当中,譬如经商与耕种,因此它不是一个可以获得出离之乐的适当地方。」

人们的欲乐就有如在利剑尖端上的一滴蜂蜜,实是危害多于享受的。这些享受都是很短暂的,就有如电影片段的影像。只有像疯子的服装扭曲般(的混乱)知觉才会享受它们。它有如掩盖一堆粪的掩饰物般具有误导性。有如舔舐手指上的水份一般难以满足。它们有如饥饿过度的人吞食的食物一般,带来许多的不幸与具有危害性。有如钩上之饵带来过去、现在与未来诸苦。有如焚烧之火的炽热。有如树胶之黏。它有如凶手的斗篷,掩饰了凶器。首先省察了欲乐与生命界的坏处,再省察脱离它们(指出离)的好处之后,菩萨致力于修习出离波罗蜜。

由于出家是出离波罗蜜的根基,在没有佛法的时候,为了修习此波罗蜜,菩萨就在相信业力与相信作业的修行者之下出家为隐士。但是,若佛陀出现,他将加入比丘僧团。

出家后,他培育止戒与行戒;为了清净这些戒行,他再修持头陀行。

菩萨以受头陀行加持的净戒水洗掉内心的烦恼,而具备了无可指责的清净身语业。他对任何所获得的袈裟、食物与住所都感到知足。跟从了圣者的四个传统8(ariyavamsattaya)之前三项之后,他致力于获得第四个,即乐于禅修(bhavanarama),而从四十种业处当中选修一个适合的,直到证得近行定(upacara)与安止定(appana)。证得禅那时,菩萨即成就了出离波罗蜜。

(以上是修习出离波罗蜜的方法。)

如何修习智慧波罗蜜?

由于智慧之光不能与愚痴之暗共存,修习智慧波罗蜜的菩萨避免导致愚痴的原因,譬如对善法反感(arati)、怠惰、昏沉(无正念)地伸手等,而精进地致力于获得更广泛的智慧、各种禅那等。

智慧有三种:一、闻所成慧(sutamaya∵pabba);二、思所成慧(cintamaya∵pabba);三、修所成慧(bhavanamaya∵pabba)。

一、闻所成慧

为了把(也称为闻谛的)闻所成慧带至成熟,菩萨以方法善巧智为根基,而具有正念、精进与智慧地细心读、听、学、记、问和分析探讨,以培育闻所成慧。闻所成慧的整体组合是:

(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廿二根、十二因缘、由四念处等所组成的三十七菩提分,以及善恶等各种法的排式。

(二)无可责备、有助于为众生带来快乐与福利的世间知识。如此菩萨培育了闻所成慧而成为智者,成就自己,也为他人建立智慧。

同样地,为了服务众生,菩萨培育了可以即刻在当地找到适当方法的智慧,也即是方法善巧智。运用这种智慧,菩萨有能力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明了有助益的因素与导致破坏的因素。

二、思所成慧

同样地,菩萨通过深入地省察五蕴等究竟法,以培育思所成慧。(细心地读、听、学与记五蕴等诸究竟法为闻所成慧。先思考而后省察已读、已听、已学与已记的诸究竟法是思所成慧。)

三、修所成慧

同样地,在透彻地了解五蕴等究竟法的特相与共相,而建立了俗谛的知识之后,菩萨进而修禅以便获得前面部份的修所成慧(通过禅修而亲自体证的智慧),即是前九个观智,譬如观察有为法无常、苦、无我的思惟智。

如此地修习观智,菩萨全面地观到身外与身内之物皆只是名色的现象而已:「这组自然现象,只是名色而已,根据因缘而生灭。事实上,并没有造作者或被造者。名色在生起之后肯定会消失,因此它是无常的。由于它不断地生灭,因此它是苦的。它是无可控制的,因此它是无我的。」如此地观照内外物的实相,他舍弃了对它们的执着,也助他人做到这一点。

在未成佛之前,菩萨基于大悲心去帮助众生进入三乘行道(patipatti,通过这三乘行道,众生可以成就三种菩提),或帮已进入行道之人达到成熟。

对于他本身,菩萨致力于获得禅那的五自在与诸神通。由于禅那与神通的定力之助,他达到智慧的顶峰。

(以上是修习智慧波罗蜜的方法。)

如何修习精进等波罗蜜?

一个为了打败敌人的将军会毫不间断地奋斗,如是,欲依靠自力而不依赖他人的帮助克服烦恼敌,以及带领众生进行同等征服行动的菩萨,需要时时刻刻皆精进于圆满诸波罗蜜。

因此菩萨不断具有正念地省察:「今天我累积了什么菩提资粮与智慧?今天我帮了他人什么?」每天如此省察,他精进地致力于为众生服务。

为了帮助众生,他很慷慨地布施自己的财物,包括生命与肢体。无论是什么言行,他的心只是倾向于正等正觉。无论获得什么功德,他也奉献给唯一的目标,即正等正觉。

即使是上等与稀有的欲乐目标,他的心也不执着而倾向于出离,更别说是下等与普通的欲乐目标。

在做每一件事时,他都培育与运用方法善巧智。

他时刻精进地为众生的福利而努力。

他有耐心地忍受所有可喜与不可喜的感官目标。

他坚持真实,即使受到生命威胁也不动摇。

他毫无分别心地对一切众生散播慈悲。有如一个父亲愿意承担孩子们的痛苦,因此他愿意承担一切将降临于众生的痛苦。

他对众生的善行都感到欢喜。他时常省察佛陀的伟大与无边的力量。无论是造作任何言行,他的心只倾向于正等正觉。

如此这般,菩萨持续地献身于布施等诸善行,而日复一日地累积了无可匹比的功德。

而且,他舍弃自己的生命与肢体去帮助与保护众生;他寻找与实行各种方法来减轻众生的种种痛苦,譬如饥饿、口渴、寒冷、炽热、风吹、日晒等。

他无分别心地希望一切众生能够获得种种身心舒适的快乐,譬如消除上述诸苦而得来的快乐;住在愉人的公园、花园、宫殿、池塘、森林之乐;佛陀、辟支佛、弟子与菩萨出家后体证禅那之乐。

(至目前为止,所述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菩萨还未证得禅那时所做的。)

当他成就禅那时,他致力于让他人也可体验喜、静、乐、定及如实知见的智慧,就跟他所体验的一样。

而且,他明白众生无助地沉沦在生死轮回之苦、烦恼之苦、令众生逗留在轮回里的诸行业之苦。

他如此看待苦难的众生:他清楚地看到地狱的众生长期持续不断地体验极端的痛苦,被砍、切、研磨成粉与烈火焚烧。

他清楚地看到生为动物的众生时刻受到互相仇恨、压迫、伤害、互相残杀或为人所用的极大痛苦。

他清楚地看到身为饿鬼的众生受尽烈火折磨,受尽饥饿、口渴、寒风、烈日等的苦楚,食用人们呕吐出来的食物、痰等,以及不断地痛哭与悲伤。

他清楚地看到某些人类为生活劳苦,犯罪时被罚斩掉手足等,丑陋难看,深陷于痛苦的泥坑,跟地狱众生的痛苦并无差别。有些人在饥荒时遭受的饥渴就跟饿鬼一样地痛苦。某些质量弱的人则受强者征服,被压迫去为他们服务,以及必须依靠主人生存。他视这苦与动物所受的一模一样。

他清楚地看到六个欲界的天神(被人类认为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在吞食「欲乐之毒」与受尽贪瞋痴之烈火焚烧,而遭受心烦意乱之苦,有如干柴烈火受到风的助力,而不曾有一刻的宁静,只是不断地挣扎着活下去。

他清楚地看到色界与无色界的梵天在享尽最长的八万四千大劫天寿后,还是逃不过无常的自然法则,而掉入无敌的生老病死轮回之苦海里。这就像强健的鸟,在飞至遥远的天边时必有力尽的一刻,或有如一个有神力之人射往天空的箭,最终还是会掉下来。

这般清楚且透彻地看到众生之苦后,菩萨的内心生起了悚惧感,而毫无分别心地对三十一界的众生散布慈悲。

菩萨毫无间断地以身语意至善之业来圆满诸波罗蜜,恒心地彻底奋斗,以便所有的波罗蜜都可达到最高峰的境界。

再者,负责把他带往佛果(即不可思议、无上、无边、无染与诸清净美德之库)的精进力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普通人甚至不敢听闻菩萨所付出的精进力,更别说亲自去实行它。

当他成就了精进波罗蜜的勤勇(parakkama,前进力)之后,跟随在后的忍辱、真实等诸波罗蜜,以及之前的布施、持戒等诸波罗蜜,也由于修习诸波罗蜜的精进力而达到圆满。因此,应该如此地理解忍辱与其余波罗蜜之修习法。

因此,以种种方法布施来利益及带给众生快乐是修习布施波罗蜜的方法。

不毁坏而保护众生的生命、财物与家庭;不离间;说爱语;说有益的话(不说废话)等是修习持戒波罗蜜的方法。

同样地,接受众生布施的四资具(cattaro∵paccaya,即袈裟、食物、住所与药物),以及行法布施等善法是修习出离波罗蜜。具备方法善巧智地提供众生福利是在修习智能波罗蜜。热忱地致力于实行此善巧,面对种种困难也绝不退缩是修习精进波罗蜜。耐心地忍受众生对己的折辱是修习忍辱波罗蜜。不欺骗而遵守援助众生的承诺是修习真实波罗蜜。即使是在为众生服务时有损于己也保持不动摇的决心是修习决意波罗蜜。重复地省思众生的利益与快乐是修习慈波罗蜜。在受到别人帮助或为难时保持不受动摇是修习舍波罗蜜。

因此,菩萨致力于累积无上的善业与智慧,是不与普通人共有的。他为了无边众生而彻底细心地修习以上诸波罗蜜的条件。简而言之,这种种修行可称为修习「成就波罗蜜」

什么是波罗蜜的全面分析?

对于这问题:「有多少个波罗蜜?」,简短的答案是:波罗蜜有三十个,即是十个普通波罗蜜(parami)、十个中等波罗蜜(upaparami)和十个究竟波罗蜜或最高等波罗蜜(paramatthaparami)。

布施有普通布施波罗蜜、中等布施波罗蜜和究竟布施波罗蜜。关于持戒、出离等其它九个波罗蜜,每个皆有三个层次,因此原本的十个波罗蜜则可分为三十个波罗蜜。

普通、中等与究竟波罗蜜

对于这问题:「什么是普通、中等与究竟波罗蜜?」,在《行藏注疏》的「杂集」一章里有给与答案。在那里,论师详尽地回答这个问题,提供各导师不同的解释、见解与评论。若在此提供注疏的全文,可能会给读者带来混乱。因此我们将只提供大护法上座论师认为最恰当的见解。

(一)布施妻子、儿女与财产这些外物是属于普通布施波罗蜜。布施自己的手脚等肢体是属于中等布施波罗蜜。布施自己的生命是属于究竟布施波罗蜜。

(二)同样地,不为了妻子、儿女与财产外物而犯戒是属于普通持戒波罗蜜。不为了自己的手脚等肢体而犯戒是属于中等持戒波罗蜜。不为了自己的生命而犯戒是属于究竟持戒波罗蜜。

(三)断除对外物的执着而出家是属于普通出离波罗蜜。断除对自己的手脚等肢体的执着而出家是中等出离波罗蜜。断除对自己的生命之执着而出家是究竟出离波罗蜜。

(四)舍弃对外物的执着,而明智地分析善恶法是普通智慧波罗蜜。舍弃对自己肢体的执着,而明智地分析善恶法是中等智慧波罗蜜。舍弃对自己的生命之执着,而明智地分析善恶法是究竟智慧波罗蜜。

(五)致力于成就(前述与后述的)普通波罗蜜是普通精进波罗蜜。致力于成就中等波罗蜜是中等精进波罗蜜。致力于成就究竟波罗蜜是究竟精进波罗蜜。

(六)耐心地忍受危害自己的外物之事是属于普通忍辱波罗蜜。耐心地忍受危害自己的手脚等肢体之事是属于中等忍辱波罗蜜。耐心地忍受危害自己的生命之事是属于究竟忍辱波罗蜜。

(七)不为了自己的外物而舍弃真实是属于普通真实波罗蜜。不为了自己的手脚等肢体而舍弃真实是属于中等真实波罗蜜。不为了自己的生命而舍弃真实是属于究竟真实波罗蜜。

(八)即使自己的外物受到危害也不动摇修习诸波罗蜜的决心是普通决意波罗蜜。即使自己的肢体受到危害也不动摇的决心是中等决意波罗蜜。即使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也不动摇的决心是究竟决意波罗蜜。

(九)即使众生伤害到自己的外物也不舍弃对他们的慈爱(连续不断地对众生散播慈爱)是普通慈波罗蜜。即使众生伤害到自己的手脚等肢体也不舍弃对他们的慈爱是中等慈波罗蜜。即使众生伤害到自己的生命也不舍弃对他们的慈爱是究竟慈波罗蜜。

(十)对众生有助与有害于自己外物的事物保持舍心是普通舍波罗蜜。对众生有益与有害于自己的手脚等肢体的事物保持舍心是中等舍波罗蜜。对众生有益与有害于自己的生命的事物保持舍心是究竟舍波罗蜜。

应该如此理解波罗蜜的分类法。

什么是圆满波罗蜜的因素?

对于这问题:「什么是圆满波罗蜜的因素?」,它的答案是:

一、培育四种成就;

二、省察诸波罗蜜的对立因素,再进而去除它们;

三、献身于佛。

详尽的解释:

(一)四种圆满波罗蜜的良方即是:(a)一切资粮成就──心中只抱着正等正觉这唯一的目的,而毫不余漏地培育与累积一切波罗蜜、舍离与善行诸菩提资粮;(b)恭敬成就──以至上的敬意去实行;(c)无间断成就──在每一世里毫不间断地实行;(d)无时懈怠成就──在直到成佛为止的漫长时间里,毫不懈怠地实行。

(二)菩萨应有这样的决心:「我将毫不犹豫地布施他人向我讨取之物,包括我所有的财物与自己的生命。我只用布施之后所剩下来的东西。」因此,他甚至在乞求者还未上门时已把自己拥有的一切财物布施予人。

如此,他已首先在心中决定舍弃任何自己拥有之物。但是有四个阻碍他布施的因素(布施之系缚):

(1)∵∵以往不惯于布施;

(2)∵∵没有足够的财物以供布施;

(3)∵∵所拥有之物太好了,舍不得布施;

(4)∵∵忧虑财物会减少。

对于这四个障碍:

(1)当菩萨有东西可供布施,而又有乞求者到来,但是他的心却没有倾向于布施时,他了解到:「肯定的,我以往并不惯于行布施。因此在有这么好的因缘时我也没有布施的念头。」之后他再省思:「虽然布施之念没有在我心中生起,我将布施以便惯于行布施及乐于其中。从现在开始,我将慷慨地行布施。我不是已决定布施所有的财物给向我讨取的人吗?」

如此省思之后,他快乐与不执着地行布施。因此菩萨得以去除「以往不惯行布施」这第一个障碍。

(2)当没有足够的财物以供布施时,菩萨这么省思:「由于以往我没有布施,因此现在我陷于缺乏财物的困境。所以无论我有什么东西,我都应该拿去布施,不管它只是少量或品质劣等,甚至是使到我的生活更困苦也愿意。通过这布施,未来我将得以达到布施波罗蜜的顶点。」

如此省思之后,他很快乐与不执着地行布施。因此他得以去除「没有足够的财物以供布施」这第二个障碍。

(3)当所拥有之物品质太好而舍不得布施时,菩萨这么省思:「嘿!你不是发愿欲证得最圣洁、最令人羡慕的正等正觉吗?为了获得它,你应该布施最圣洁、最令人羡慕之物。」

如此省思之后,他很快乐与不执着地布施最上等与美妙之物。因此他得以去除「所拥有之物品质太好而舍不得布施」这第三个障碍。

(4)在布施之后看到财物减少时,菩萨这么省思:「逃不开毁灭与损失是财物的本质。由于以往我没有进行毫不减损的布施,因此我现在面对财物减损。我将不论多或少地布施我所拥有的财物。通过这布施,未来我将得以达到布施波罗蜜的顶点。」

如此省思之后,他很快乐与不执着地布施所拥有的东西。行了此布施,他得以去除「忧虑财物减少」这第四个障碍。

通过适当的省思而去除这些布施的障碍是一个圆满布施波罗蜜的良方。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持戒等其它波罗蜜。

(三)除此之外,菩萨初见佛陀时已自愿奉献身躯,说道:「我愿把自己的躯体献给佛陀。」这献身于佛陀是一个圆满波罗蜜的良方。

事实上,已献身于佛的菩萨这么省思:「我已把此身献给佛陀,无论什么(难题)都尽管来吧!」在每一世奋力修习诸波罗蜜时,若是遇到可能伤害他身体或生命的苦难,或难以忍受的困苦,或受到他人的伤害,甚至可能夺去他的性命,他也这么地省思。如此省思之后,他保持绝对不动摇的心去面对一切难题,甚至是威胁到性命的,而坚决地累积诸波罗蜜善业。

如此,先献身予佛是圆满诸波罗蜜的一个良方。

再一次简短表明圆满波罗蜜的方法,即:一、断除自私的爱;二、培育对众生的慈悲心。

圆满波罗蜜需要多久?

对于这问题:「圆满波罗蜜需要多久?」,它的答案是:

圆满波罗蜜的最短期限是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中等的期限是八阿僧祗与十万大劫;最长的期限是十六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以上的期限是从被授记为菩萨之后算起。只有在固定的期限里修习了诸波罗蜜,波罗蜜才能达到圆满,然后菩萨才能成佛。

三种不同的期限是跟三类菩萨有关联的,即是慧者菩萨、信者菩萨与精进者菩萨。慧者菩萨需要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来圆满波罗蜜;信者菩萨需要八阿僧祗与十万大劫;精进者菩萨需要十六阿僧祗与十万大劫。

对于这问题:「他们同样都是菩萨,为何有三种不同圆满波罗蜜的期限?」,它的答案是:慧者菩萨信弱而慧强,信者菩萨信强而慧中等,精进者菩萨则慧弱。正等正觉是通过慧力得证。慧强则速于证悟,反之慧弱则慢于证悟。智慧强弱的差异决定了圆满波罗蜜的期限。

三类菩萨

在菩萨第一次被授记时(例如须弥陀隐士),他们已可被分别为三类菩萨:一、敏知者菩萨(略开智者菩萨);二、广演知者菩萨;三、所引导者菩萨。

在三类菩萨中,如果敏知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即成为阿罗汉),他有足够的善业可以使他在佛陀还未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三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敏知者菩萨也被称为慧者菩萨,他们有最强的智慧。

如果广演知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他有足够的善业可以使他在佛陀还未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广演知者菩萨也被称为信者菩萨,他们的智慧属于中等。

如果所引导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他有足够的善业可以使他在佛陀刚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所引导者菩萨也被称为精进者菩萨,他们的智慧是为最弱。

以上三类菩萨皆在还未被授记的无数劫以前已在心中下定决心欲修习菩萨道。在被授记之后,他们如前述地圆满诸波罗蜜,而根据固定的期限成就佛果。

提前成就佛果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稻种必定在过了固定的时候才会开花、结米与成熟。即使是很勤力地为它灌水等,它也不会提前开花、结米与成熟。情同此理,每一类菩萨是不可能以任何方法在固定的期限之前证得佛果的。即使他每天都以更强的精进力修习波罗蜜、舍离与善行,但因为他的智慧还未成熟,成佛的条件也就不能具足。

因此必须很清楚地知道只有根据固定的期限实践诸波罗蜜才能令它们达到圆满。

波罗蜜可以带来什么利益?

对于这问题:「波罗蜜可以带来什么利益?」,它的答案是:波罗蜜带来的利益是不会投生到以下十八处:

一、天生瞎眼。

二、天生耳聋。

三、生为疯子。

四、生为哑吧。

五、生为残废。

六、生为野人。

七、生于女奴之胎。

八、生为顽固邪信者。

九、生为变性人(从男变女)。

十、造五逆恶业9者。

十一、麻疯患者。

十二、小于鹌鹑。

十三、生为「饥渴饿鬼」(khuppipasika∵peta)、「烧∵渴饿鬼」(nijjhamatanhika∵peta)或「起尸阿修∵罗」(kalakabcika∵asura)。

十四、生于阿鼻地狱与「世界中间地狱」。

十五、生为他化自在天的魔王。

十六、生于无想梵天界与净居梵天界。

十七、生于无色梵天界。

十八、生往其它的世界。

再者,以下也是波罗蜜所带来的利益:

自从发愿成佛之后,菩萨时刻为众生的福利着想,就有如他们的父亲。他拥有特殊的素质,值得接受布施与礼敬。他有如一块优越的福田。他受天与人敬爱。他的心充满了慈悲,不会受到狮、豹、虎等野兽的伤害。由于拥有超凡的善业,不论投生到那里,他的相貌、名誉、快乐、体力与权力都比他人来得优越。他没有病痛。他有非常清净的信、精进、念、定与慧。他只有很轻微的烦恼,因此他易于接受批评。他很有耐心、乐于行善。他不会显露生气或瞋恨,或毁坏他人的名誉。他不乐于斗争、妒忌、狡猾与虚伪。他不傲慢与自大。他很平静,时刻警觉于善法。他耐心地忍受他人的折辱,而不去报复或伤害他们。无论他住在那里,是城镇、乡村或某个地区,那地方就不会有危险与灾难。每当他由于所造的恶业投生到恶趣时(譬如在他身为德米亚王子的前二世投生在增盛地狱里时),他不会跟其它的众生一样感到极度的痛苦,反而培育起更强的悚惧智。

再者,命圆足、色圆足、族性圆足、主权圆足、可信语与大威神力也是波罗蜜所带来的利益。

命圆足是指无论他投生到那里皆得到长命,他以此圆足而得以修习更多的善业。

色圆足是指相貌美好。菩萨以此圆足得以激起懂得欣赏相好之人对他的信心与敬意。

族性圆足是指投生于上层阶级的家族。通过此圆足,菩萨得以影响自满于高贵出身的人们,引导他们清除我慢心。

主权圆足是指巨大的财富、权势与众多的随从。通过此圆足,菩萨得以运用四摄法帮助应获益之人,以及正义地阻止人们不当的言行。

可信语是指他为人诚实可靠。以此他成为众人所依靠的非凡尺度与毫无偏心的标准。他是无可质疑的权威。

大威神力是指有无边的力量。他不会被击败,而只以正义征服他人。

如此,命圆足等皆是波罗蜜带来的利益。它们本身也是促使波罗蜜增长至无量的原因,也是进入三乘及使它们达到成熟的管道。

(以上是波罗蜜带来的利益。)

什么是波罗蜜的果?

对于这问题:「什么是波罗蜜的果?」,它的简短答案是:波罗蜜之果是以阿罗汉道智与一切知智为首的无量之佛陀素质。即是说,得证佛果是波罗蜜之果。

详尽的解释:

其果是获得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好;从身体散发出来的八十腕尺周圆身光(此身光即使是在四种情形10之下也不会减弱。);以色身为根基而具有十力智、四无畏智、六不共智和十八不共法11等无量素质的法身。

再者,论师提到以下这一首偈:

「若某尊佛只是颂扬另一尊佛的美德,而在整个大劫里不另谈他事,直到这个大劫结束,而还不能尽颂世尊的美德。」

以上佛陀的一切美德皆是波罗蜜之果。

在此,为了激起你们对佛陀无量之素质的信心与欣赏,进而修习有助于智慧增长的善行,我将在此以善喜隐士(后来的舍利佛***)颂扬高见佛(Anomadassi∵Buddha)的三首偈来为这次讲座的结语。

"Sakka∵samudde∵udakam

pametum∵alhakena∵va

na∵tveva∵tava∵sabbabbu

banam∵sakka∵pametave."

「大海洋之水虽无量却还是可以度量,

但是对于一切知的佛陀,

没有任何天神或人,

可以测知世尊智慧的深度。」

"Dharetum∵pathavim∵sakka

thapetva∵tulamandale

na∵tveva∵tava∵sabbabbu

banam∵sakka∵dharetave."

「大地虽无量却还是可以以秤来度量,

但是对于一切知的佛陀,

没有任何天神或人,

可以测知世尊智慧的深度。」

"Akaso∵minitum∵sakka

rajjuya∵angulena∵va

na∵tveva∵tava∵sabbabbu

banam∵sakka∵pametave."

「天空虽辽阔却还是可以以尺或手来度量,

但是对于一切知的佛陀,

没有任何天神或人,

可以测知世尊智慧的深度。」

我应当在此结束这一系列的大菩提乘讲座。愿发心成佛者能够得偿所愿。愿发愿解脱生死轮回者能够早日解脱。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

回首页∵∵问答一

问1-1:请问禅师:无我与空是否在层次上有所不同?

答1-1:在法句经(Dhammapada)中,佛陀开示说:「一切法无我(sabbe∵dhamma∵anatta)」,这里的一切法指的是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为法包括所有的名色法,而无为法就是涅盘。当禅修者修行观禅,体验名色或五蕴为无常、苦、无我时,他才开始了解什么是无我。当他证悟道智与果智时,他就会进一步了解到涅盘也是无我的。

至于空,它的意义比较广泛。例如:在《中部?小空经Culasubbata∵Sutta,∵Majjhima∵Nikaya》中,佛陀说:当比丘居住在森林时,他对森林的想是空去大象、牛、驴、金、银、男人女人的集会的。当比丘修行地遍时,他对地的想是空去森林的。当比丘修行空无边处定时,他对无边虚空的想是空去地想的。至于其它更高的无色界定,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理解它们的空。当比丘修行观禅时,他的想是空去常、乐和我的。当比丘证悟涅盘时,他就见到了真正的空,因为涅盘空去名与色,空去常与我,空去贪、瞋与痴。

问1-2:在《如实知见》一书中(第170页)禅师曾提到:「舍利弗与目犍连***的阿罗汉道与上首弟子的觉智相应,而婆醯的阿罗汉道只与大弟子的觉智相应;上首弟子的觉智高过大弟子的觉智。」除了积聚波罗蜜所需时间的长短之外,还有其它因素造成他们之间的差异吗?为何同样是阿罗汉却有如此的差距?

答1-2:就证悟阿罗汉果这个方面来说,他们都是相同的。然而,正如佛陀在《中部?个别经∵Anupada∵Sutta,∵Majjhima∵Nikaya》中所说的:舍利弗***具有高超的智慧、广大的智慧、可喜的智能、快速的智能、敏锐的智能和通达的智能。他能够用数千种方式来理解和解说佛陀所开示的一首简短偈诵。他能够详尽地了解每一种名法及每一种色法。他甚至能计算同一时刻降落在整个印度的雨滴数目。就智慧而论,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没有人比得上舍利弗***。

至于目犍连***,他在佛陀的弟子当中神通第一。婆醯则是最快证悟阿罗汉果的人。佛陀也是阿罗汉,但是他能以他的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来了知所有他想知道的事情;一切知智是只有佛陀才具备的智慧。

问1-3:一般认为人死后还有一个灵魂,是永恒不死的,这是常见。佛陀要我们舍离常见和断见,采取中道。如何才能采取中道呢?而我们承认人如果没有解脱的话,还要继续在六道中轮回,就表示还有一个灵魂的自我,这不就是常见吗?

在汉译的《杂阿含经》里谈到八圣道分可依世间与出世间的内容加以说明。可否请禅师略为解释?其凡圣之间的效益又如何呢?

答1-3:中道就是八圣道分。世间的八圣道分包含在证悟圣道之前的戒、定、慧三学里;而出世间的八圣道分就是四种圣道(ariya-magga)。

在世间的八圣道分当中,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属于定学,所以当你修行止禅时,就是在培育这三项圣道分。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

八圣道分的第一项就是正见。什么是正见呢?正见就是正确地了解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什么是苦谛呢?五取蕴就是苦谛。∵当你修行色业处与名业处时,就能够以观智来见到你和其它一切众生都只是由名色或只是由五蕴所构成的,根本没有所谓的「我」存在。在这个阶段,你了解到什么是苦谛,并且能以这种正见来暂时去除身见(sakkayaditthi∵萨迦耶见)。

观照名色之后,你可以进一步修行缘起,缘起就是集谛。你能够见到一组过去因造成一组现在果。过去因只是名色而已,现在果也只是名色而已,因此,只是名色造成名色而已。当过去的因在生灭时,它们不会想着:「借着我们的生起,让某某果报生起吧。」现在的果也不会想着:「假使某某因生起的话,我们就要生起。」因果只是依据固定的自然法则而生灭,因不需要作任何努力来使果生起;当因发生之后,果也不需要作任何努力就能够生起。当因缘条件成熟时,由于因的发生,就造成果的生起。因是无常、苦、无我的;果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过去没有我,现在也没有我。所以无我的法则与生死轮回两者之间并没有冲突。

当你修行缘起时,必须观照到从过去到未来的名色相续流。若你能如此正确地修行,就是暂时去除了断见(uccheda-ditthi)。你必须修行到能够照见所有的名色当下生起,当下就灭尽。若你能如此正确地修行,就是暂时去除了常见(sassata-ditthi)。你必须能够照见所有的名色法都是由它们自己的因缘所造成的。若你能如此正确地修行,就是暂时去除了无因见(ahetuka-ditthi)。你必须能够照见诸因缘产生它们各自的果报。若你能如此正确地修行,就是暂时去除了无作用见(akiriya-ditthi)。因此,这种缘起的正见不但能去除我们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疑惑,而且能去除种种邪见。

然后,你就能进一步修行真正的观禅,照见名色及它们的因缘为无常、苦、无我。如此修行时,你能够暂时去除烦恼,这是世间的灭谛。与观禅心同时生起的心所当中,智慧心所就是正见;寻心所就是正思惟;精进心所就是正精进;念心所就是正念;一境性心所就是正定。再者,在禅修时你必须持戒清净,所以你也具备正语、正业与正命。这些是世间的道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