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辟支佛与佛有差别吗∵

(《十住毗婆沙论》选读∵002∵)

福严佛学院∵院长∵释厚观∵

一般称呼“声闻、辟支佛”为二乘,称“菩萨、佛”为大乘,究竟阿罗汉、辟支佛与佛在解脱上有没有差别呢?

只有诸佛离三种障碍:烦恼障、禅定障、一切法障,名为无碍解脱。

《十住毗婆沙论》卷1,大正26,20b9-15云:

问曰:声闻、辟支佛、佛,俱到彼岸,于解脱中有差别不?∵答曰:是事应当分别,于诸烦恼得解脱是中无差别。因是解脱入无余涅盘,是中亦无差别,无有相故。但诸佛甚深禅定障解脱、一切法障解脱。于诸声闻、辟支佛,有差别非说所尽,亦不可以譬喻为比。

《十住毗婆沙论》回答:如果问到声闻、缘觉跟佛的解脱有没有差别的话,这应该要分别说:如果是针对“烦恼障”来说的话,因为声闻、阿罗汉是断尽烦恼,辟支佛也是断尽烦恼,佛也是断尽烦恼;且入了无余涅盘都是无相,所以这三者没有什么差别。

可是,除了“烦恼障”以外,还有“禅定障”、“一切法障”。从这一点来看,声闻、缘觉跟佛比起来就有差别了。诸佛得到甚深禅定,没有禅定的障碍;也彻底证悟众生空、法空,对我的执着、对一切法的障碍,佛都彻底解脱了,这不是二乘所能比拟的!

有关“烦恼障、禅定障、一切法障”,《十住毗婆沙论》卷11的引文更详细。

无碍解脱者,解脱有三种:一者、于烦恼障碍解脱。二者、于定障碍解脱。三者、于一切法障碍解脱。是中得慧解脱阿罗汉,得离烦恼障碍解脱。共解脱阿罗汉及辟支佛,得离烦恼障碍解脱、得离诸禅定障碍解脱。唯有诸佛具三解脱,所谓烦恼障碍解脱、诸禅定障碍解脱、一切法障碍解脱,总是三种解脱故,佛名无碍解脱。(大正26,83a24-b3)

无碍解脱有三种:一、于烦恼障碍解脱。二、于定障碍解脱。三、于一切法障碍解脱。

阿罗汉有两类:一是慧解脱阿罗汉,另一是俱解脱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可以离烦恼障。共解脱阿罗汉就是俱解脱阿罗汉,依严格的定义来讲,俱解脱阿罗汉是具足灭尽定的阿罗汉,他已经是到达最高的定了,不会再有禅定的障碍了。慧解脱阿罗汉,如只有得未到定的话,他对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些禅定还是会有所障碍的。

俱解脱阿罗汉与辟支佛可以解脱“烦恼障”和“禅定障”;唯有诸佛具足三解脱。从“解脱烦恼障”,不再来世间轮回、不受后有来看,声闻、辟支佛跟佛三者是平等的;但从“解脱一切法障”和度众生等功德来说,声闻、辟支佛跟佛,当然还是有差别的。

声闻与佛的差异,也有用“涅盘”和“无上菩提”这两个语词来区分。无上菩提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心经》也有这句话:“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盘是三乘所共通的,无上菩提则是大乘所特有的,这是两者的不同。

菩萨的道智、度无量众生的悲愿、佛的种种功德,皆胜于二乘。∵

另外,《大品般若经》也提到声闻、辟支佛与佛之间的差异。如《大品般若经》卷1〈习应品第3〉云: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声闻所有智慧,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诸众智无有差别,不相违背无生性空。若法不相违背无生性空,是法无有别异;云何世尊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修智慧,出过声闻、辟支佛上?”(大正8,222∵a10~15)

声闻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请问释尊:声闻所有智慧,若须陀洹(初果)、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罗汉(四果)、辟支佛智慧,还有佛智慧,这些圣者的智慧无有差别,因为他们都不违背无生性空。若法不违背无生性空,则无有别异。在舍利弗看来,这些圣者都是得到解脱的,都是至少体悟到众生空(我空),应该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嘛!为何世尊说“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修智慧,出过声闻、辟支佛上?”这句话对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来说非常地敏感。他说二乘与佛的智慧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菩萨修般若波罗蜜一天,就能够超过这些二乘人呢?佛回答如下。

佛告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修智慧,心念:我行道慧益一切众生,当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度一切众生。诸声闻、辟支佛智慧,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8,222∵a15~20)

这里的所说的“道慧”是菩萨的智慧,就是道智,或称道种智。《大品般若经》〈三慧品〉中提到:声闻的智慧称为“一切智”;菩萨的智慧称为“道智”或是“道种智”,这里称为“道慧”;佛的智慧就称为“一切种智”。

声闻的智慧通常着重在“共相”,诸法共相,如:无常、空、无我。菩萨的道智,因为他度化无量的众生,所以他知道各种不同的善巧,对于“别相”,他也需要了解,他要有各种不同的善巧方便。∵

所以佛就问:“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的时候,欲以道慧利益一切众生,将来还要得佛的一切种智,来知一切法,度一切众生。请问你们这些声闻、辟支佛,你有这个道慧吗?你有发愿想要度化一切众生吗?你有想要知道一切法性空吗?”舍利弗老实地说:“不也!世尊!”

《大品般若经》又云: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诸声闻、辟支佛,颇有是念:我等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一切众生,令得无余涅盘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舍利弗:“以是因缘故,当知诸声闻、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萨摩诃萨智慧,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大正8,222∵a20~26)

佛又问:各位声闻、辟支佛,你有没有发愿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想不想要度一切众生,让所有的众生都得无余涅盘呢?舍利弗也只好老实地说:“不也!世尊!”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诸声闻、辟支佛,颇有是念:我行六波罗蜜,成就众生,庄严世界,具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度脱无量阿僧只众生,令得涅盘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8,222a26~b2)

佛又问:“你们二乘人有没有发愿要成就众生,要庄严佛国土呢?”在原始佛教比较着重在有情的解脱,就是度化众生;对于成就佛国,建设庄严的佛世界,比较少谈,大乘则提的比较多。∵佛又问:“你们有没有发愿想要具足佛的种种功德呢?想不想度脱无量阿僧只众生令得涅盘?”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这些都是佛的功德。发愿要度脱无量阿僧只众生,而不只是度一个两个。因为菩萨的道智、度无量众生的悲愿、佛的种种功德,二乘人样样都没有,所以只好乖乖地承认,二乘的智慧不如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一天。∵

声闻理解到的空就像“毛孔空”,佛菩萨理解到的空就如“太虚空”。

关于二乘智慧与佛智慧之比较,《大智度论》卷35对此有一段解说:

问曰:上佛已说菩萨摩诃萨修智慧,出过声闻、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问?

答曰:不问智慧势力,能度众生;今但问佛及弟子智慧,体性法中无有差别者。以诸贤圣智慧,皆是诸法实相慧,皆是四谛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入三脱门、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说,无有差别。(大正25,320c26-321a4)

舍利弗主要是着重在智慧的体性上,着重的是在断烦恼、出离三界、得解脱这部分,所以主张三乘智慧没有差别。

接着《大智度论》卷35又说:

以舍利弗引欲以须陀洹同得解脱故,与诸佛、菩萨等,而佛不听。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与虚空等;以是故,佛重质其事。复次,虽同一事,义门各异。先言智慧,为一切众生故;今言颇有是念,我等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得无余涅盘。(大正25,322a8-14)

虽然舍利弗认为声闻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圣者,都是同样得解脱,那应该是跟诸佛菩萨智慧相等,可是佛不认同。佛的回答是着重在声闻有没有悲愿要度化众生,有没有想要了解一切法空,有没有发愿要圆满佛的一切功德?换句话说,我们如果以智慧来看,一个是“般若慧”,一个是“方便慧”。舍利弗觉得三乘是共通的,他着重在我空、般若空这方面;但是佛比较强调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了知种种别相,这当然是胜过二乘的。《大智度论》这里打了一个比喻:“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与虚空等”;声闻理解到的空就像“毛孔空”,佛菩萨理解到的空就如“太虚空”,理解到的都是“空”,虽然“质”一样,可是“量”不同。“毛孔空”跟“太虚空”,在印顺导师的着作中经常引用到。

(摘录自福严推广教育班《十住毗婆沙论》录音稿)∵

净懿∵整理∵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