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4日,济群法师在苏州定慧寺为信众开讲《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每天讲座结束,法师还现场为信众解答听讲过程中的疑问及日常修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根据讲座录音记录整理。
5月1日答疑
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关系如何?
答: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中,将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称为修学佛法的三主要道,这也是佛法的核心所在。
何为出离心?即出离轮回之心。我们在前面讲到,应思维三恶道之苦。这种思维的意义,就在于对出离轮回产生迫切感。如果不思维恶道苦,或许觉得轮回也挺有意思。尤其是在物质丰饶的今天,多数人的生活环境相当舒适,很容易迷失在物欲中。佛经说人生是苦,可能不少人无法产生共鸣:人生哪里苦呢?不是有很多快乐吗?若我们如理思维恶道之苦,就会认识到,这些快乐只是漂浮在轮回苦海中的一堆泡沫。出离轮回,是摆脱痛苦的唯一出路。出离心有两种走向,一是趋向个人解脱,证得阿罗汉果;一是以出离心为基础,然后引发菩提心,最终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所以说,出离心不仅是成就解脱的保障,也是成就佛果的基础。∵
何为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没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行者,就不能成为菩萨,更无法成就佛果。在这个世上,不仅我们自己辗转于轮回中长劫受苦,一切如母有情也沉溺在轮回中生生死死,无有了期。当我们具备这种认识之后,才可能发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不仅希望将自己从苦海中解脱出来,还要进一步救拔众生。如果没有这种认知,菩提心往往只是一句口号,修行也往往缺乏动力。
问: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怎样破除对色的执着和欲望,有没有最快捷的方便法门?
答:“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对一般年轻人来说,破除对色的执着,的确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到处充满着声色的刺激。为什么佛经说今天是末法时代?原因正在于此。从修行的角度来说,现代人较古人艰难几十倍、几百倍。因为人们在物欲的沉迷上,远比古人陷得更深。∵
作为在家居士,可以有正当的感情和夫妻生活,不一定要完全破除色欲。当然,对出家人来说,这就需要彻底断除。佛法中也有相应的方法,如通过持戒、修定帮助我们克服并消除欲望。另外,简单的生活也能有效减少欲望。所以,佛陀时常告诫我们要“少欲知足”。
问:五戒的前四戒和十善的前四善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两者的内容基本相同,但评判标准却不同。戒律有自身的标准,每条戒都有成犯的因缘。如杀戒为五缘成犯,盗戒为六缘成犯。戒律就象法律一样,犯与不犯,犯轻与犯重,都有明确的考量标准。这与善法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
问:如何正确理解“色不异空,空不异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答:色指物质现象,至于空,在一般人观念中就意味着没有。如桌子代表着色,代表一种存在;而桌子以外的,我们便认为是空的、不存在的。通常,人们将存在与不存在当作截然不同的两种状况。在我们眼中,存在的色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桌子有桌子的实质,花朵也有花朵的实质。如是,自然无法理解“色不异空,空不异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而佛法以缘起认识世界,认为一切物质皆是条件的组合,由条件决定物质的存在。桌子的名称,只是人们为它安立的假名,如果当初称为椅子也未尝不可。又如房子,只是中国人的称呼,在英文、法文、日文中,房子又有种种不同的发音和写法。可见,名称只是假名安立而已,并无固定不变的实质。除名称之外,桌子是由木头、铁钉、油漆等各种条件聚合而成,离开这些条件,还有没有桌子?所以,桌子并无不变的本质。桌子如此,房子也是如此,乃至世间万物皆是如此。我们所认为的不变的本质,是空的、不存在的。
所谓“色即是空”,是说色没有不变的本质,因而是空的。但空并非什么都没有,因缘的假象宛然,所以空并不妨碍有。同时,这种有亦非一成不变,因缘还灭时,有也会随之产生变化。所以,色和空是统一的,是不二的。
问:放生是否一定要全部买下?是否可以只买一部分放生?
答:关于这个情况,一方面看心发得有多大,另一方面看有多少财力。什么是全部买下呢?整个市场的动物全买下吗?我们能拿出多少钱放生,取决于我们的发心。菩萨可以舍身饲虎,但作为一般人,哪怕只是在经济上帮助别人,也会考虑是否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每个人境界不同,所以放生也没有标准。能全部买下最好,做不到,就根据目前的修行境界随力而为,能放多少就放多少。
问:在修行中遇到退步,很紧张,应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
答:修行的退步有两种情况:一是正常的退步,一是非正常的退步。修法的过程,是降服凡夫心的过程。而凡夫心是无始以来形成的,我们虽然每天按照特定的法门次第不间断地修习,但修行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境界,凡夫心仍会发作,修着修着就失去了感觉。但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这种退步是正常的,且往往是进步的前奏,所以不必着急。
另外就是不正常的退步,根本没有按照一定的方法去修,在修行过程中也没有持之以恒,而是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刚修出一点进步就放弃了。这种退步可能一退千里,或许要重头开始。这种退步,才是需要紧张的。
问:菩提心是什么?对我们的修行会有什么影响?
答:简单地说,菩提心就是觉悟、利他之心。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帮助我们战胜凡夫心,一是帮助我们成就佛菩萨的品质。有了菩提心,我们才有能力利益一切众生。真正将菩提心发起来、发到位、发圆满,成佛就没有问题了。
问:请法师将众生轮回的因相、业相、果相用方便的语言讲得详细一些。
答:因相即我们每天的举止动念。我们每动一个念头、每做一件事情、包括产生的每一种情绪,都会在生命海洋中播下种子。我们所做的事情虽然会过去,但由此在内心形成的影像却很难消失,其力量的大小,则取决于我们的执着程度。武侠小说中,有些人一生就是为了报仇而活着,也有些人一生是为了爱而寻觅。一种情绪竟然能支配人的一生,可见心行力量之大不容忽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了事业而活着,有些人为了信念而活着,有些人为了某种情感而活着,这些都是我们无尽生命中的积累。我们做过、想过的所有事情,都会有结果。今生未了的心愿,会在未来生命中继续完成。∵
轮回,就是生命的重复,不过有些是低级的重复,有些是高级的重复。凡夫的生命是低级的重复,佛菩萨的生命则是高级的重复。世人虽然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但基本欲望却是相同的,无非是饮食男女,无非是衣食住行。这些就是在我们生命中形成的因。这种因现行的时候,就是结果。心念延续的过程,其实就是业力,就象电脑程序一样。我们在生命中编辑了很多程序,将来就会形成不同的生命结果。
问:请问佛教徒为什么要放弃家庭、亲人而出家?似乎太没人情味了。
答:出家人是否有人情味呢?有句话是: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菩提心教法要求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心系众生。可见,不是无情而是多情,是对一切众生有着真情大爱。∵
但学佛修行的过程中,必须舍弃凡夫心。而家庭、感情,正是凡夫心建立的基础。如果我们不舍弃这些执着,就很难舍弃凡夫心,很难从生命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将小爱升华到大爱。只有摆脱狭隘的人情味,才能将有限的悲悯之心扩展到大慈大悲。否则,我们只会想着身边的一些人,不可能对天下苍生产生无限的关爱和慈悲。
问:发菩提心和持咒的关系如何?如何理解“当愿众生”?
答:不论是持咒还是诵经、念佛,我们都要发菩提心去做。如果说做一件事所得到的功德相当于一百元,发菩提心去做,所得到的或许一百万亿都不止。因为菩提心是无限的,所成就的功德也是无限的。
问: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我?
答:我们每天说得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是什么?
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结婚成家后,又给“我”增加了新的内容,家是“我”的,亲人是“我”的。一旦色身衰老、生病,就会伤心失落;及至死亡来临,更是万般恐惧,不知死后要到哪里。其实,我们不妨想一想:在我们没有来到世界以前,“我”又在哪里?面对家庭离异,很多人会感觉失去了另一半。其实,夫妇双方也是从素不相识走到一起,并非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只是因为相互执着,将对方当作“我”的一部分,一旦分手,便感觉“我”已不再完整。可见,我们在一切对象上赋予的“我”,只是错误的感觉,而它又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佛陀以智慧看透这种本质,告诉我们:一切是无我的。只有认识到无我,生命才可能摆脱烦恼和痛苦。
问:怎样才能不退初心?
答:俗话说,“学佛一年佛在心中,学佛二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怎么才能不退道心?必须有善知识指导,并依合理的修行次第持续修习。如果既无老师指导,又不能持之以恒,很难保持初心。因为我们的心行基础是凡夫心,所以,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依止善知识,闻思经教,如理作意,以正确的修行方法不断努力,我们才有力量抵抗凡夫心。如是,才能不退初心,勇往直前。
5月2日答疑
问:请问法师,观想供养和实物供养有什么不同?
答:实物供养是通过具体的供品,如一盏灯、一束花来表达我们对三宝的敬意。而观想供养是通过座上观修,来达到我们没有能力完成的广大供养。如《行愿品》所说的华云、乐云、鬘云、天伞盖云……及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等等。如果不通过观修,以我们自身的能力,根本无法作如是供养。∵
修行中,我们可以将实物供养和观修供养结合起来。当我们以实物供养时,再赋予其观修的内容。一盏灯不仅是供一尊佛,可以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前都供着这盏灯,或观想这盏灯变现为无量无边的灯,供养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仅仅一盏灯成就的功德非常有限,但若能赋予观修的辅助力量,就可迅速成就无量功德。
问:近几年工作收入低,家庭不和谐,是否是前世所造的业?该如何消除此业?
答:在佛教来看,我们出生在怎样的国家、地区、家庭,是由自身的业力所招感。工作是否顺利,家庭是否和谐,也与业力有一定关系。作为学佛者,应当不断忏悔,并积极培植福报。生活中所以有种种不如意,一是业障所致,一是缺乏福报。所以,忏悔和培福都是不可缺少的。∵
但我们也要知道,不如意的生活环境,对于修行未必是坏事。因为逆境中更容易生起出离心,学佛比较容易相应。有些人生活特别顺利,家庭特别美满,很容易陶醉其中,执着不舍。所以,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有漏法就是有利也有弊。
问:修持佛法应以菩提心为基础。那么,清净心和真心是否重要?
答: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修行基础。至于清净心,有相对意义上的清净心,也有绝对意义上的清净心。相对意义的清净心,是妄想减少时的安宁状态;绝对意义上的清净心,便是真心。∵
从本质上说,真心和菩提心是没有差别的。但就修行作用而言,则有所不同。菩提心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等,当它作为世俗的修行愿望时,还是妄心而不是真心。一旦我们证得空性,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此时,它和真心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当然,也不绝对是一个东西,只是二者很难截然分开。
问:何谓“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答:这句经文出自《金刚经》。法可以理解为佛法,非法可以理解为佛法以外的教法。另外,法也可理解为一切存在的现象,而非法可理解为空的、不存在的。∵
佛法虽然谈空说有,但最终目的是让我们放弃对有和空的执着。佛法认为,宇宙人生的真相乃非有非空,超越意识的范畴,更无法以言说去界定。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佛陀于是授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教外别传,以心印心此法门,已咐嘱于摩诃迦叶。”可见,佛法所证得的最高境界,超越语言和思维的范畴。
《维摩诘经》关于“不二法门”的阐述也是同样。有人试图以语言表达,也有人认为不可运用语言表达,而维摩诘居士却“默然无言”。文殊菩萨赞言:“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因为,真理不可用我们的思维去思惟。以思维界定、设立的各种概念,和真理是不相应的。故经论中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形容所证得的究竟真理。∵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是告诉我们:不要认为真理是有的,那只是意识构建的存在;也不要认为真理是空的,所谓的空,也只是意识构建的存在。即使是佛陀的教法,也不应执着,此为“不应取法”;既然教法都不再执着,教法之外的,更没有必要执着,此为“不应取非法”。
佛陀在《金刚经》中还说到:“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像我们乘船渡河,船只是帮助我们抵达真理彼岸的工具,不能将船当作彼岸,当作真理本身。同样,佛陀的教法也是帮助我们认识真理的工具,如果执着教法,就见不到真理。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在帮助我们舍弃内心的执着。
问:听经读经时心比较清净,但回到工作环境中,又恢复了凡夫心,烦恼很多。如何放下?如何保持精进不退转?
答:对治凡夫心,就应针对凡夫心的落脚点下手。凡夫心的落脚点,正是我们贪着的一切,包括家庭、事业等等。只有减少这些贪着,内心才可能清净。《金刚经》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看到事物无常无我的本质,我们才能淡然面对,不随其所转。∵
有了正确的观修方法后,应持之以恒地修习,否则很容易退转。任何心行都是长期培养起来的,应每日数次不间断地观修、巩固,并在未修中间保持正念。如果我们每天以十分钟念佛,其余时间都在念贪、嗔、痴,那么,十分钟的正念又如何能抵挡二十多小时培养的贪、嗔、痴力量?凡夫心是我们无始以来培养的,必须加倍努力,才能壮大对付它的力量。
问:如何理解十大行愿中的“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悉以甚深信解,起现前知见”等等?
答:普贤菩萨告诉我们,应将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都观想成佛菩萨身和德的显现。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深信不疑。只有深信之后,我们才可能在此基础上观修。佛法中一些很高的见地,都是建立在深信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深切的信仰,无法落实于修行之中。
5月3日答疑
问:佛经中提到的功德和凡夫的功利心有何不同?
答:功德,也是一种利益。那么,可否带着功利心修行呢?对于凡夫来说,若没有任何利益,恐怕无人愿意修行。所以,修任何法门前应明确: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利益?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明确之后,我们才会有动力。也正因为凡夫的这一特点,佛经中才不厌其烦地告诫我们,修这一法门有多大功德,修那一法门又有多大功德。∵
但如果我们停留在功利心的基础上,不能摆脱对功德相的执着,那么,修行境界是不会提高的。所以还要修空观,了知一切如梦如幻,以此超越我执和功利心。只有超越这些局限,才能真正成就无量功德。若带着我执和功利心,虽然我们希望得到很大的功德,却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的心就如容纳功德的器皿,若它本身的容量很小,自然也装不下多少功德。如果心已和虚空融为一体,就能象虚空那样,容纳日月星辰,容纳山河大地。所以,心无所住才能真正获得功德。但开始时还必须作功德观。
问: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有何不同?∵
答:是三种译本的不同。六十《华严》为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四十《华严》为唐朝般若法师所译,八十《华严》为唐朝实叉难陀所译。其中,四十《华严》只是《华严经·入法界品》这一部分,而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比较完整。
问:供养与布施有何区别?
答:二者都是供给对方所需。通常,布施是中性词,而供养是敬语,带有恭敬的成份。我们以供养的心来行布施,更符合菩萨道的精神。
问:为什么人不能抛弃过去的烦恼?
答:那是我们愿意执着它,所以就无法抛开。
问:有位居士信佛多年,因为家庭不和,求佛加持早日往生西方。一次念佛感得佛现身,却心生恐惧。应当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见到佛为什么恐惧呢?是“叶公好龙”么?修行中会出现各种境界,但我们不要着相。佛来也好,魔来也好,都不要理会,这是最安全的方法。
问:成佛的目的是什么?
答:成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度化众生,所谓“为利有情愿成佛”,因为成佛后更有能力广泛利益一切众生。
问:礼敬诸佛,是不是应恒常尊敬一切众生,上至师长、下至蝼蚁、昆虫?
答:礼敬诸佛,是以诸佛菩萨的品质为观修对象。至第八、九大愿,重点才是对一切众生尊重、赞叹、随顺等。
问:历代悟道的祖师是阿罗汉的境界还是菩萨的境界?
答: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既有阿罗汉的境界,也有菩萨的境界。
问:佛弟子的戒律没有持好,随后又厌离凡夫心而发菩提心,这样反复能否了脱生死?
答:戒律未持好,凡夫心未完全弃舍,是很正常的事。对大小乘各种戒律毫无违犯,的确是不容易的。如有违犯,应立即忏悔。
发了菩提心之后,应以积极克服凡夫心,以空性见消融我法二执。如此,生命内在的力量就会逐渐强大,临终时才会有能力作主。
问:怎样理解以一念心住于无量亿劫?
答:我们当下的一念,就是住于无量亿劫。只要不落于能所的执着中,当下的一念就是超越时空、亘古亘今的,并未离开无量亿劫。∵问:成佛是否一定要现出家相?
答: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释尊成佛时是现出家相的。
问:我是做家政的,东家吃不完的饭菜都让扔掉。我看了很难过,不知该怎么办?
答:下次做饭时,少做一点。
问:自我体验佛的精神,和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相比如何?
答:佛陀的精神,是要我们直面生命的现实,非但不自欺,且有明确的生命目标。面对烦恼,我们以智慧去化解,并不是自我安慰,更不是自欺欺人,这和阿Q精神截然不同。另外,佛法教导我们从更高的角度透视世间,以此断除烦恼,更不同于阿Q的无可奈何。
问:现在是末法时代,是否与弘法者偏重宣扬出世法而使人以为学佛是思想消极、逃避现实有关?
答:末法时代,和众生的共业有关。佛教界的现象,也代表着社会的现象。而社会现象来自众生的共业,有什么样的共业,就会感得什么样的佛教界。教界弘扬怎样的佛法,乃至缺乏如法的僧团,都和众生的共业有关。社会是缘起的,一切皆息息相关。当然,正因为世间是缘起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大家要发心,发心利益众生,发心改变社会。
问:《金刚经》说我,究竟有没有我?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落到何处?
答:很多人一听“无我”就想不通:如果“无我”,谁来听经?听完又是谁回去呢?因为大家觉得,“无我”,就是没有这个会听经、会走路的自己了。这是将“我”和缘起的生命现象混为一谈,从而产生概念的混淆。麦克风也是缘起的现象,其作用是将声音扩大。它是否属于谁,并不影响其扩音的作用。如果我们花钱把它买来,就会在它之上投射“我的”感觉,当它丢了会失落,当它坏了会难过。这些感受,就是因“我的”这一错觉而产生。
我们的色身和想法也来自缘起的现象。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合时,阿赖耶识前去投胎,将精和卵执以为我。从此,这个色身就成为“我的”。如果当时是别的阿赖耶识去投胎,那这个身体就是别人的了。可见身体并不能真正代表我,只是我们将之认为是“我”并不断执着,才形成“我”的概念。我们还会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执以为我,那也是缘起的现象,代表着生命无始以来的积累。我们时而高兴,时而难过,到底高兴时代表着我,还是难过时代表着我呢?都不是,它只是一种情绪、一种想法。当我们将此执以为“我”,烦恼就由此而产生了。反之,如果我们不将这些执着为“我”,色身的一切作用都还在,但我们却不会为其所缚,就能超然、自在。
问:以慈悲去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但其中有不劳而获者,岂不滋长他们的贪心吗?
答:我们要带着慈悲心去修布施,同时还要有智慧,前提是我们的行为要对众生有利。该不该布施?可以进行判断,如果有利,就一定要做;如果没有利,就不要做。
问:在家居士诵经、持咒,是否要一定要燃香、礼拜,或者按经中所说的程序吗?否则功德会受影响吗?
答:我们诵经、持咒,需要布置一个庄严的坛场,燃香点灯、鲜花供养,这种氛围能帮助我们摄心。凡夫最大的特点是心随境转,在清净的环境中,心就容易静下来。另外,燃香点灯、鲜花供养,也是在修礼敬诸佛,可使我们获得无量福报。
问:法师说要尽量去除欲望。但我认为去除欲望后,社会就无法进步了。
答:进步的意义是什么?现代社会只考虑进步,却从不考虑进步的意义是什么。难道进步就是发展经济吗?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才是进步,而不是某方面的片面发展。片面发展将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环境破坏乃至道德沦落。今天,整个社会都在追求经济,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却很贫乏。所以,片面发展未必是好事。
问:观想自身融入法中,只是人无我之境,如何通达法无我?
答:融入法之中,不仅包含着人无我,也包含着法无我。
问:佛的不生不不灭的法身与上帝有何区别?
答:佛的不生不不灭的法身是无形无相的,而上帝是一个人格神。
问:世界是佛的功德所现,为何众生与佛的境界相差许多?
答: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呈现,佛的世界是佛的功德所现,众生的世界是每个众生自心的呈现。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只是因为共业所致,人类所见才大致相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