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生活」跟「物质享受」是常用的语词,但它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对此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会认为,这两个词的意思正好相反,无法沟通。另有些人觉得在一个以物质享受为主的社会里不可能过修行生活,要修行的话,就必须舍弃一切物质上的享受。有一部分的人认为追求宗教精神的人在物质的成就上失败,是社会边缘人。还有一种人把信仰宗教的人看成盲目无知之徒。

此外,有些人,尤其在物质发达的社会上长大的人,一旦听到佛教或其他宗教,马上就被吸引。他们并不了解,也不去看是不是真的适合他们的心,却立刻抓住哪个宗教,认定它「很棒」。这是非常危险的,也绝不是修行的态度。

宗教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理念,而是你的生活哲学本身,也就是说,在你听到你觉得合理的教法后,透过实际的经验确定它对你的心理有正面的互动,经由实践尝到它的滋味,最后接受它当作你修行的道路。这才是切入修行的正途。如果说,你第一次听到佛法,认为它里面的思想很妙,就想马上在生活上有巨大的改变,那你根本不会有什么进展。你应该一步一步地运用才是。要成就佛法,必须先看你个人的情况,你现在是怎么样的,然后一面逐渐改变自己,一面一路观察。

我们对「宗教生活」和「物质享受」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持不一样的看法呢?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由于经验不同,就有个别的想法。要修行,并不是说就要舍弃物质,而过一个享受物质的生活,也并不意味着你不能修行。实际上,即使你完全陶醉在物质的享受中,只要你是关照内心深处,你就会发现已经有一部份的心趋向修行。或许你还没有认知到它,或许你不把它当作你的思想,甚至于会说:「我不相信宗教!」但是深深隐藏在你心里却有一股法的力量不断地在运作。

从尊重宗教的角度来看,今天的世界跟不到一百年前的情况比较起来,已改善很多。当时一般的看法都很极端,教徒跟非教徒之间充满疑心,大家都觉得不安。这全部来自误解。过去都是那样,不过现在仍然有些人持这种态度。像我上面提过的,确实有很多人认为修行跟享受物质的生活互不相容。其实不然。因此要尽可能避免极端,采取中道。如果你的修行跟日常生活不协调,那你的修行方式就有问题。修行应该解决日常生活上的问题,而让痛苦的心获得安乐,不然的话,就该认真观察,自己对修行到底了解什么。

释尊开示的一切法教我们彻悟自己是什么,以便通达心的本性。但是佛陀从来没有说,是因为他讲的,所以要相信,反而建议我们要明了他教法的意思。没有这层体认的话,你所谓的修行只不过是想像、做梦、幻想,只要有怀疑的人提出责难,你构筑的整个修行生活就轻易倒塌。所以两者要整合:尽可能享受物质的生活,但同时明了你所享受的对象以及享受的心,本质上是什么,而且有什么关系。能够对这些都有很深入的认识,那就是宗教。假设你的心狭窄,只看到外面,而始终都不知道内心里发生什么,那就是一种唯物的心态。问题不在于物质,而在你自己的见解。

你不可能只是为了一样东西而过一辈子:「这朵花太漂亮,让我活得有意义!它凋谢的话,我也会活不下去。」这做法很笨,不是吗?我的意思是说,花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我们对人或其他种种物体,也都是这样,那是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极端的看法。比较实在的一个态度是:「没错,这朵花很漂亮,但它不能持久——今天好好的,明天就谢了。我的安乐不是靠这朵花,而我生为人,也不是为了欣赏花而已。」

不管你认为宗教或佛教或一般思想是什么,它应该跟你的生活打成一片。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作试验,看看安乐是不是来自自己的心?这样就够了。你不必在生活上起极大的变化,不必突然间跟这个世界断绝来往,才学得到苦是自己的心所产生的。观照那痛苦的心的本质时,你的日子还是像平常那样过的。这种态度才实在,绝对让你找到答案。不然的话,你接受的是极端的看法,且在认知上想舍弃另一个东西,结果,只招来生活上更多的麻烦。人身要存在,就得吃饭,你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一个大苦修者。你要实在,不需要做出一些彻底的改变。改变是在里面改的,是改变对现象的看法而不再颠倒。

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不论什么,都是不断地在变化当中。事情该怎样才对,很多人都怀着僵硬的想法。事情一旦出乎认定的范围之外,他们就痛苦。但是佛陀教的心理学告诉我们要脱离那种执着,而且他的方法不是烦恼的、排斥的,而是避免极端,遵守中道。用智慧把自己的心安顿在此平衡的空间,就可以找到安乐。

(摘自护联会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