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你已能用「愿此善者没有内心的痛苦」这个方式散播慈爱直到证得第三禅。接下来应该逐一地运用其它三种方式来散播慈爱,直到以每一种方式都能证得第三禅。

然后选另一个你敬爱且同性的人作为对象,同样以四种方式逐一地对他散播慈爱,直到以每一种方式都能证得第三禅。成功后再选另一个你敬爱且同性的人,以同样的方法对他修行……直到修完至少十位。

然后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向其它三种人修行慈心观,即你非常亲爱的人、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你讨厌的人。取讨厌的人为对象来修行慈心观时,如果无法生起对他的慈爱,你应该重复地对自己、亲爱的人及无好恶感的人修行慈心观,直到慈爱强而有力,再向讨厌的人散播慈爱,直到证得第三禅。但若你没有讨厌的人,就不必对这种人散播慈爱。

修行成功之后,可以更进一步破除人我之间的界限。如何修行呢?你应该轮流地向四种人散播慈爱,即你自己、喜爱的人、无好恶感的人、讨厌的人。由于这时你对敬爱的人及非常亲爱的人的慈爱已变得同等,所以将它们归纳为喜爱的人,因此只剩下四种人。应该以刚才所说的四种方式向自己散播慈爱两三遍,然后逐一地向其它三种人散播慈爱,直到各以四种方式都能证得第三禅。应该不断地轮流向四种人散播慈爱:除了你自己之外,对于其它三种人,每次都选换不同的人,修行到你对四种人的慈爱完全平等,那时就破除了人际之间的界限。

然后可以进修遍满慈。遍满慈分为两种,即不限定对象的遍满慈与有限定对象的遍满慈。不限定对象的遍满慈可分为五种或二十种,而有限定对象的遍满慈可分为七种或二十八种。什么是五种或二十种不限定对象的遍满慈呢?有五种不限定的对象,即一切有情(satta)、一切有息者(pana)、一切生物(bhuta)、一切个人(puggala)、一切有生命者(attabhavapariyapanna)。为什么称他们为不限定的对象呢?因为他们每一种都涵盖一切众生。

开始修行不限定对象的遍满慈时,应该先选定一个范围,例如一个寺院的范围,以慈心禅的光明照见该范围里的各种众生,包括天神、人类、动物及其它恶道的众生。然后以四个方式向他们散播慈爱:「愿一切有情没有仇敌、愿一切有情没有内心的痛苦、愿一切有情没有身体的痛苦、愿一切有情愉快地自珍自重。」修到以每一个方式都能证得第三禅,然后再用相同的四个方式,向该范围里的一切有息者、一切生物、一切个人及一切有生命者散播慈爱,直到以每一个方式都能证得第三禅。由于对每一种对象都有四个方式,所以总共有二十个方式。

接着可以修行有限定对象的遍满慈。众生可分为七种,即一切女性、一切男性、一切圣者、一切凡夫、一切天神、一切人类、一切恶道众生。

在此有一点要说明:向单一人散播慈爱时,不可取异性为对象,但向异性整体地散播慈爱是可以的。举例而言,如果你是男人,就不应向单一个女人散播慈爱,但可以向女性整体地散播慈爱。

先以光照见这座寺院范围里的一切女性,然后逐一地以四个方式向她们散播慈爱,即:「愿一切女性没有仇敌、愿一切女性没有内心的痛苦、愿一切女性没有身体的痛苦、愿一切女性愉快地自珍自重。」直到以每一个方式都能证得第三禅。接下来应以同样的方法对这座寺院范围里的一切男性、一切圣者28、一切凡夫、一切天神、一切人类、一切恶道众生修行慈心观。对每一种对象都有四个方式,所以总共有二十八个方式,加上二十种不限定对象的遍满慈,一共四十八种遍满慈。

成功之后,可以将范围扩大至二或三间寺院,再以四十八个方式来散播慈爱。成功后,再渐次地将范围扩大至一个村子、两个村子、一个市镇、两个市镇、一个国家、两个国家、整个地球、一组三十一界。根据南传佛法,一组三十一界就是一个世界(cakkavala)。如此的世界是无量的,即有无量组的三十一界。因此,成功以四十八个方式散播慈爱至一个世界之后,应该再把范围渐次地扩大至无边世界(ananta∵cakkavala)。

能将慈爱散播至无边世界后,应将慈爱散播至十方,即依方向的遍满慈(disa∵pharana∵metta),这是指逐一地对十方无边世界的众生散播慈爱。先把光照向东方,照见东方无边世界里的众生,包括梵天神、天神、人类等,然后以之前提到的四十八个方式向他们散播慈爱。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将慈爱散播至西方、北方、南方、东南方、西北方、东北方、西南方、下方与上方的无边世界。如此一共有四百八十个依方向的遍满慈,上面已提及四十八个不依方向散播慈爱至无边世界的遍满慈,所以一共有五百二十八个散播遍满慈的方式。对于能重复地修习这五百二十八种遍满慈的禅修者,他能获得慈心禅那的十一种利益。

在《增支部.慈爱经》里,佛陀说:

「诸比丘,当慈心解脱被培育、开展、勤习、驾御、作为基础、建立、稳固与正确地修行时,可望得到十一种利益。是那十一种呢?睡眠安稳;不做恶梦;醒觉安稳;为人所爱;为非人所爱;天神守护;不被火、毒药与武器所伤害;心易得定;相貌安详;临终不迷惑;若未能证得更高的成就,他将投生到梵天界。」

对于已精通慈心禅那的人,他能很安稳地睡眠,就好像入定一般。他不会做恶梦;如果做梦,也只有好梦而已。他醒来时会觉得很安稳。

除了人会喜欢他之外,天神也会喜欢他,就像毘舍佉长老(Visakha∵Thera)的例子。毘舍佉长老精通慈心观,他以慈心禅为基础修行观禅而证得阿罗汉道果。由于他的慈爱非常强,所以众天神都很喜欢他。有一天,他走在前往庄严山寺(Cittalapabbata∵Vihara)的路上,走到一个分叉路口时,不知道那一条路通向庄严山寺。那时有一个天神为他指路,所以他顺利地到了庄严山寺。他有个习惯,就是在每个地方最多只住四个月,因此于该寺住了四个月之后,最后一夜他收拾好行李然后就寝,打算隔天就离开。当他正在睡时,摩尼树的树神便坐在梯级上哭泣,长老问:「是谁在哭?」「***,我是摩尼树神。」「为什么哭?」「***,因为您就要离去了。」「我住在这里对你有什么好处?」「***,您住在这里令此地诸神互相慈爱;您走后,他们就会再互相争吵,甚至说粗言恶语。」

长老说:「若我住在这里能帮助你们安乐地生活,那么我就再多住四个月。」四个月后当他再要离去时,那树神又再悲泣,如此长老无法离开那寺院,在那寺院住到最后进入般涅盘。如是,对于慈心很强的人,不只是人会喜欢他,天神也会喜欢他。

慈心禅的第六项利益是受到天神守护,这就有如之前提到被众树神惊吓的五百位比丘之例,他们从佛陀那里学习《慈爱经》之后,回到同一座森林背诵该经以及依照该经修行慈心观,因而培育起极强的慈爱。由于慈爱的力量,原本惊吓他们的众树神变得喜欢他们,帮他们打扫住处、准备饮水等,而且还保护他们,使他们能专心修禅。这显示天神会保护已证得慈心禅的人。

关于慈心禅的第七项利益「不被火、毒药与武器所伤害」,我要举佛陀时代的几个例子来说明。佛陀最特出的两位在家女弟子当中一位是优陀罗(Uttara),也名为难陀母(Nandamata)。她修行慈心观直到证得禅那,然后再以它作基础来修行观禅,因而证得须陀洹道果。有一天,当她正在厨房里煮食物以便供养佛陀与僧团时,她雇来服侍丈夫的高级妓女师利摩(Sirima)看到她向丈夫笑而感到妒恨与愤怒,她冲进厨房里,舀了一杓火滚的油往优陀罗头上倒。当时优陀罗即刻进入慈心禅,因而那油就像荷叶上的清水一般从她身上流过,对她没有一点伤害。

另一个是莎玛瓦蒂王后(Samavati)的故事,她有一位侍女名叫古入达拉(Khujjuttara),是佛陀另一位最特出的在家女弟子。此侍女时常去寺院听佛陀说法,回到宫里就将所听闻的法说给莎玛瓦蒂王后及五百位侍女听。她们都修行慈心观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以它为基础来修行观禅,因而证得须陀洹道果。有一天,乌提那王(Udena)以为王后要放毒蛇咬他,所以感到很愤怒,命令王后及其五百个侍女排成一行,然后拿起弓与毒箭,想要一箭把她们射死。当时莎玛瓦蒂王后吩咐她的侍女们不应恨国王,而应向他散播慈爱。由于她们极强的慈爱力量,使国王的毒箭发射不出去,因此也就伤不了她们。

还有僧吉帝沙弥(Savkicca)的故事,他七岁时就证得阿罗汉果。有一天,一群强盗捉住他,想要杀他来祭神。就在强盗首领用刀砍他的头时,他进入慈心禅。由于慈心禅的力量,那把刀被砍弯了也伤不了他分毫。因此对于拥有慈心禅的人,武器也伤不了他。

拥有慈心禅的人也能像须菩提***(Subhuti)一般容易获得定力。须菩提是慈心禅第一的比丘,他以慈心禅作基础来修行观禅,因而证得阿罗汉道果。他有个习惯,就是在托钵时站在每家门前进入慈心禅,出定后才接受饮食供养。这显示出他能多么迅速地获得禅那之定。

慈心禅的另一项利益是相貌安详。为什么呢?当禅修者进入慈心禅时,慈心禅心持续不断地生起,每一个禅心都产生许多具有八种色法的心生色聚,这些色法是胜色而且遍布全身。由于这些胜色的缘故,他的相貌变得非常安详。再者,当他心中充满慈爱时,其心毫无瞋恨,所以他的脸时常保持微笑,显得很安详。

慈心禅的另一项利益是临终不迷惑。能在临终时保持善心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若人的临死速行心29是不善心,他肯定会投生到恶趣;反之,若人的临死速行心是善心,则肯定会投生到善趣。由于可知临终不迷惑是多么重要。精通慈心禅的人在临终时可以再度进入该禅,而能不迷惑地死。

慈心禅的第十一项利益是如果未能证得更高的成就,他将投生到梵天界。

以上是慈心禅的十一项利益。

然而慈心禅只能暂时灭除瞋恨;若要根除瞋恨,必须精进地修行直到证得阿那含道,因为该圣道才能根除瞋恨。

接着佛陀开示第三盖,即昏沉与睡眠:

「内心有昏沉与睡眠时,他了知:『我内心有昏沉与睡眠。』内心没有昏沉与睡眠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昏沉与睡眠。』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昏沉与睡眠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昏沉与睡眠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昏沉与睡眠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通过不如理地作意无聊等法,昏沉与睡眠即会生起:无聊就是不满意;松散是身体的怠惰;身体软弱无力是在起身等动作里迟钝地弯身;用餐后昏睡是在食用饮食之后昏沉,也称为用餐后的不适;心的软弱是心昏沉。时常不如理地作意这些法会产生昏沉与睡眠,因此世尊说:「时常不如理地作意无聊、倦怠、身体的软弱无力、用餐后的昏睡及心的软弱是产生新的昏沉与睡眠之因,也是导致现有的昏沉与睡眠增长与增强之因。」

通过如理作意致力界等法,就能灭除昏沉与睡眠。致力界(arambhadhatu)是初步的努力;精勤界(nikkamadhatu)是比致力界更强的精进,因为它将懈怠抛在后头;不断精进界(parakkamadhatu勇猛界)比精勤界更强,因为它不断地进一步灭除破坏性的因缘。通过数数如理作意这三层次的精进,就能灭除昏沉与睡眠,因此世尊说:「时常如理作意致力界、精勤界及不断精进界这三层次精进是防止新的昏沉与睡眠生起之因,也是灭除现有的昏沉与睡眠之因。」

不如理作意是昏沉与睡眠生起的近因,而如理作意则是灭除昏沉与睡眠的近因,因此应该舍弃不如理作意而培育如理作意。如何培育呢?如果你在修行止禅,例如安般念、地遍或三十二身分,那就应该只专注于该止禅业处。别小看那单调的呼吸,因为通过一心专注它就能培育极强的如理作意;如果你在修行观禅,那就应该一心观照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止禅与观禅的如理作意能灭除昏沉与睡眠,无论修行其中的那一种,你都应该运用致力界、精勤界及不断精进界这三层次的精进,如此就能克服昏沉与睡眠,成就禅修。

有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昏沉与睡眠:

一、知道饮食过量能导致昏沉与睡眠生起;

二、完全转换身体姿势;

三、作光明想;

四、住在露天下;

五、结交善知识;

六、有助于灭除昏沉与睡眠的适当言论。

以下是这六种方法的解释:暴饮暴食的比丘在修禅以执行比丘的任务时,会受到昏沉与睡眠攻击,就像是有只大象压着他一样;然而饮食适量的人不会遇到这些障碍。知道饮食过量能导致昏沉与睡眠生起而取用适量饮食的人就能灭除它们。

疏钞根据古印度书形容贪吃的人来解释暴饮暴食的比丘,共有五种贪吃的人:

一、吃到必须用手撑着才能从座位站起来的人;

二、懒散地躺着,一直吃到满意为止的人;

三、吃到必须解开腰带的人;

四、吃到好像乌鸦都能在他嘴里啄食的人;

五、吃到呕吐或吃到呕吐了再吃的人。

在以下的情况,昏沉与睡眠也会消失:从导致昏沉与睡眠生起的姿势换去另一个姿势;在晚上观月亮、灯或火炬的光,在白天观太阳的光;住在露天下;结交善知识;说有助于灭除昏沉与睡眠的适当言论,例如有关严守头陀行的言论。

所以说这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昏沉与睡眠。通过这六种方法灭除的昏沉与睡眠只有在证悟阿罗汉道时才会被根除,而永远不再生起。

在此提出佛陀教导目犍连***克服昏沉与睡眠的八个方法,或许对大家有帮助。这八个方法是:

一、∵不应注意昏沉的念头;

二、∵思惟佛法,例如《转***经》、各种保护经;

三、∵背诵佛法;

四、∵拉扯自己的耳朵,按摩四肢;

五、∵从座位起身,以水洗脸后遥望天空的星辰;

六、∵作光明想;

七、∵在清楚前方及后方之情况下来回行走,令诸根向内收摄,不让心向外飘荡;

八、∵当前面七种方法都无效时,应当小睡片刻。保持正念、正知及谨记应当起身的时刻而躺下睡觉。醒来之后应当立刻起身,心想:「我不应放纵自己而乐于躺卧、乐于睡眠。」

接着佛陀继续解释第四盖,即掉举与追悔:

「内心有掉举与追悔时,他了知:『我内心有掉举与追悔。』内心没有掉举与追悔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掉举与追悔。』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掉举与追悔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掉举与追悔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掉举与追悔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对内心的扰乱不如理作意会导致掉举与追悔生起。内心的扰乱是心的激动,事实上就只是掉举与追悔而已,因此世尊说:「时常对内心的扰乱不如理作意会导致新的掉举与追悔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掉举与追悔增长与增强。」

世尊说:「通过如理作意心的轻安或定,就能灭除掉举与追悔。时常如理作意心的轻安或定是防止新的掉举与追悔生起之因,也是灭除现有的掉举与追悔之因。」

注疏解释有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掉举与追悔:

一、对佛法有深入的知识;

二、发问;

三、了解戒律;

四、与年长且对持行戒律等更有经验者相处;

五、结交善知识;

六、有助于灭除掉举与追悔的适当言论。

在解释这六种方法时,注释说:

「对于学习一、二、三、四或五部尼柯耶30的意义及语法的人,掉举与追悔就会消失,这是通过『知识』而克服掉举与追悔的方法。『发问』是指多问在戒律上什么是适当及不适当的;对于如此做的人,掉举与追悔也会消失。对于通过实际运用及掌握戒律本质而精通戒律者,这两种恶法(掉举与追悔)即会消失,这即是『了解戒律』。『与更有经验者等相处』是指去拜见及咨询僧团中具有道德的长老;通过这些拜访,掉举与追悔即会消失。『结交善知识』是指跟有如精通戒律第一的优婆离***一般的善知识交往;在那种群体当中,掉举与追悔即会消失。在此『适当的言论』特别是指讨论在戒律上什么是适当及不适当的;通过这么做,掉举与追悔即会消失。所以说这六种方法有助于断除掉举与追悔,但通过这些方法灭除的掉举必须于证得阿罗汉道时才会被根除而不再生起;而通过这些方法灭除的追悔必须于证得阿那含道时才会被根除而不再生起。」

疏钞解释:

个别地看待时,掉举和追悔是两个不同的法,但由于对已造恶业及未造善业的追悔与以心散乱、不宁静为特相的掉举相似,所以称「内心的扰动」为掉举与追悔。

对于已透彻地了解圣典的涵义及明白佛法重要性的博学者,心的扰乱不会生起,因此不仅需要了解戒律,也需要了解佛陀的经、如是语、本生谈等九分教,以及通过发问等方法,才能避免掉举与追悔生起。

通过与有自制、年长且成熟的长老相处,也能获得自制、成熟、庄严及平静的性格,而且能灭除掉举与追悔。

「结交善知识」是指与精通戒律及能灭除他人怀疑何为适当及不适当等忧虑之人相处。

接着佛陀解释第五盖,即怀疑:

「内心有怀疑时,他了知:『我内心有怀疑。』内心没有怀疑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怀疑。』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怀疑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怀疑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怀疑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不如理地作意基于怀疑之事会导致怀疑生起:「基于怀疑之事」是立足于怀疑或朝向怀疑进行的事,是导致怀疑生起的原因。依共同的原因,前面之怀疑成为后来生起之怀疑的原因,所以佛陀说:「不如理地作意基于怀疑之事是导致新的怀疑生起之因,也是导致现有的怀疑增长与增强之因。」如理思惟善行等则能灭除怀疑,因此世尊说:「在勤于如理思惟善法与不善法、当受指责与无可指责之法、应修行与不应修行之法、卑劣与高尚之法、邪恶与公正之法、好与恶之法,就能防止新的怀疑生起,也能灭除现有的怀疑。」

有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怀疑:

一、精通佛法;

二、问有关佛、法、僧的问题;

三、透彻地了解戒律;

四、对佛、法、僧的真实性有信心;

五、结交善知识;

六、有助于灭除怀疑的适当言论。

第一项之前已经解释过,那即是明白圣典的意义及语法的知识;第二项则很明显易懂,肯定地,通过拥有佛法的知识及发问就能灭除一切的怀疑。第三项是指精通且能实际修行戒律。第四项是对佛、法、僧极强的信心。第五项是与有如瓦卡利长老(Vakkali∵Thera)一般深具信心的善知识相处。第六项是讨论三宝的特质。通过这六个方法能暂时灭除怀疑,但只有在未来证得须陀洹道时,才能根除怀疑,使它永远不再生起。

为了根除它,除了运用上述六个方法之外,你应该修行止禅,培育够强的定力,然后以该定力为基础来修行观禅。你应该观照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当你透彻地照见过去因导致现在果及现在因导致未来果时,就会清楚地明白业力如何产生果报。这种了解缘起的观智称为缘摄受智,它能暂时灭除对业报法则、缘起与生死轮回的怀疑,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曾照见自己的过去世,也不了解缘起,就不可能证悟涅盘,为什么?因为从证悟须陀洹道的那一刻开始,禅修者自然地对佛、法、僧生起不可动摇的信心。业报法则、缘起与生死轮回是佛陀教法的重要部份,如果你还不曾以观智直接知见它们,又怎么能肯定且毫不怀疑它们的存在呢?即使是已经直接照见它们的人也还只是「小须陀洹」而已,只能暂时性地去除自己的疑,那么,是否可能还未照见它们就成为须陀洹呢?即使你说自己对它们有十足的信心,但那只像婆罗门众对他们不曾亲眼见过的大梵天有十足的信心罢了,因为你对法的十足信心只是依靠理论知识而建立起来的,并不是建立于亲身体验的观智。请记得,名字与头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证悟涅盘。因此,如果你自认为是须陀洹,为了你自己切身的利益,你应该细心思考我这一番话。

观照缘起之后,应该观照内外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观照内外的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因为如果你只是内观,怎么能肯定外在没有常或我的行法呢?有些人就认为大梵天是常及我的;你怎样证明那是错的?怎样才能去除你自己对它的疑惑?这是为何佛陀教导我们必须也观照外在的行法为无常、苦、无我。

当你的观智成熟时,取涅盘为目标的须陀洹道就会生起,此圣道根除怀疑,令它永远不会再生起。那时你就已彻底地了知涅盘是真实存在的、佛陀的证悟是真实的、已证悟涅盘的圣僧团是存在的、八圣道分的确是导向涅盘的道路;而你对佛、法、僧的怀疑就因此完全灭尽。

在经中,佛陀继续开示: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五盖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如此,比丘安住于观照自己心中的五盖、观照别人心中的五盖或一时观照自己心中的五盖,一时观照别人心中的五盖。

在这一节,佛陀着重于解释五盖。生起的现象是指通过不如理地作意美丽的目标等而导致五盖及其相应名法生起;坏灭的现象则是通过如理作意不净的目标等而导致五盖及其相应名法灭尽。对其他经文的解释则与前面章节里的相同。

乙、五取蕴(pabcupadanakkhandha)回目录

在解释依五盖而修行法念处之后,佛陀继续解释依五取蕴而修行法念处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五取蕴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五取蕴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坏灭;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坏灭;这是想,这是想的生起,这是想的坏灭;这是行,这是行的生起,这是行的坏灭;这是识,这是识的生起,这是识的坏灭。』」

五取蕴是能被执取的诸蕴,它们是作为执取之因的一组现象。关于「蕴」,在《相应部.蕴相应》里,佛陀说:

「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远、近十一种色是色取蕴……十一种受是受取蕴……十一种想是想取蕴……十一种行是行取蕴……十一种识是识取蕴。」

什么执取诸蕴?执取诸蕴的主要是无明、邪见及渴爱。由于这些烦恼执取色、受等诸蕴,因此后者被称为色取蕴、受取蕴等等。它们如何成为被执取的目标呢?事实上,人的身体只是由二十八种色法所组成而已,但如果你作意自己的身体为「我的身体」,并且相信那是你的,那就是邪见,而贪欲也会因而生起。你可能会执着自己的身体及别人的身体,例如你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的身体。如果你相信他们是真实存在,那就是邪见;如果你执着他们,那就是贪欲。如是,邪见、贪欲等烦恼能执取色蕴等而生起。

经文中的「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坏灭;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坏灭等等」是对名色法的三种观法。「这是色」是指只有色法而无其它。根据《阿毗达摩藏》,色法有二十八种,即四界及二十四种所造色。你应该依色法的四个层面观照它们,即它们的特相、作用、现起、近因。这是指在你观四界直到看到色聚时,应该更进一步地分析色聚里的色法。举其中的地界而言,它的主要特相是硬,根据《法聚论》,除了硬之外,地界还有其它特相,即粗、重、软、滑、轻;它的作用是作为同一粒色聚里其它色法的立足处;当禅修者观照地界时,会见到它好像背负着与它俱生的色法,这就是它的现起;它的近因则是同一粒色聚里的其它三界,即水、火、风。当你如此分析地界时,就是在修行「这是色」这个阶段。对于其它色法及名法也应该如此分析,这只是它们的概要,如果要知道每一种色法及名法的特相、作用、现起、近因之详细解释,请参考《清净道论》的「说蕴品」。

「这是色的生起;这是受的生起等等」是第二个阶段,你应该观照两种「生起」,即因缘生及刹那生:根据《无碍解道》,导致色法生起的因有五个,即无明、爱、业、段食及成相(nibbattilakkhana)。无明、爱、业及段食是色法因缘生之因,「成相」就是刹那生。

提到无明及爱时,取就自动地被包括在内,这三者是烦恼轮转;提到业时,行就自动地被包括在内,这两者是业轮转。无明、爱、取、行、业这五个是导致业生色生起的过去因,它们可以是你在前一世、前二世或更远的前世里所造下的,因此你应该往过去观照自己的名色法,直到在前一世临终的时刻,查到当时临死速行心缘取的目标,即业、业相、趣相三者之一。由于你这一世是人,所以在你前一世临终时成熟的必定是善业,假设那是供花给佛像的业,而临死速行心的目标是佛像此一业相,你就必须观那供花给佛像者的四界。如此你就会看到他的色聚,此时应该着重于分析他心脏里五十四种色法当中的心所依处色,如此就会看到他的意门,即有分心。当你来回地在有分心的前后观照名法时,就会看到他供花时的心路过程。如果他在供花时生起欢喜心,而且知道善业会带来善报,该心路过程中的速行心就有三十四个名法,这些名法就是行。虽然它们是无常的,一生起就即刻坏灭,但它在名色相续流中留下业力。在未来因缘成熟时,该业力就会产生果报。它会产生怎么样的果报呢?那有视他在造该善业之前或之后发了什么愿,所以你也必须观到他发愿时的名法。假设他在供花之后发愿在来世成为女人,那时,错误地认为有女人存在是无明;渴爱女人的生命是爱;由于重复而变强的渴爱是取。至此你已经观到五个过去因。

接下来应该观照这一世结生时的色法。在结生时有三种色聚生起,即心色十法聚、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它们各有十种色法,其中九种是彼此相同的,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营养)及命根,唯一不同的色法是心色十法聚里的心所依处色、身十法聚里的身净色、性根十法聚里的性根色,因此在结生时一共有三十种业生色。观到这些色法之后应该再次观那五个过去因,如此往返地观这两者,以便确定它们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如果有,你就应该个别地如此观照:「由于无明生起,所以业生色生起;无明是因,业生色是果。由于爱生起,所以业生色生起;爱是因,业生色是果。由于取生起,所以业生色生起;取是因,业生色是果。由于行生起,所以业生色生起;行是因,业生色是果。由于业生起,所以业生色生起;业是因,业生色是果。」然后观照业生色的生时,那就是「成相」,亦即刹那生。

对于色法的现在因,佛陀提到段食;提到段食时,心及时节也都包括在内,因为它们也是产生色法的现在因,所以造成色法生起的现在因一共有三个。

除了结生心之外,一切依靠心所依处生起的心都产生心生色,因此你应该观到由于心生起,所以心生色生起;心是因,心生色是果,然后再观心生色的刹那生。

每一粒色聚里都有称为时节的火界,它能产生含有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八种色法的时节生色聚,因此你应该观到由于时节生起,所以时节生色生起;时节是因,时节生色是果,然后再观时节生色的刹那生。

还未被消化的食物是由时节生色聚组成。在肠胃里有一种称为命根九法聚的业生色聚,它含有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及命根这九种色法,其中的火称为消化之火。食物中时节生色聚里的食素受到消化之火支助时,就会产生含有八种色法的食生色聚,其中的食素称为食生食素。当食生食素支助业生、心生、时节生食素及在之前生起的食生食素时,后者就会产生新的食生色聚,因此你应该观到由于食素生起,所以食生色生起;食素是因,食生色是果,然后再观食生色的刹那生。

属于果报的受、想、行、识四名蕴都有相同的五个过去因,即无明、爱、取、行及业。受、想、行三名蕴拥有相同的现在因,即触、依处、目标及相应名法。触的作用是把名法及目标连接起来;如果没有触,受、想、行就不能缘取目标,也就不能生起。对于人,每一个名法都必须依靠依处色才能生起,例如在结生刹那的名法依靠心所依处色而生起,因此没有依处就不可能有名法产生。每一个名法都必须缘取目标才能生起,因此目标也是导致名法生起的现在因。再者每一个名法都不能单独地生起,必须与相应的名法同时生起。由于四名蕴必须互相依靠地生起,因此它们互相作为因果,即是说:如果取受蕴为因,其它三名蕴则是果;如果取想、行、识三名蕴为因,受蕴则是果;其它种情形也应如此理解。你应该如此观照受、想及行三蕴的因缘生,然后再观它们的刹那生。

对于识蕴的现在因,佛陀只教「名色」为其现在因。在此,「名」是指与识相应的受、想、行三蕴;「色」是指依处色及目标(当目标是色法时)。应该如此观照识蕴的因缘生,然后再观它的刹那生。

如此观照过去因及现在因导致五蕴生起时,就是在修行「这是色的生起;这是受的生起等等」的阶段。

接下来应该修行第三个阶段,即「这是色的坏灭;这是受的坏灭等等」。这时应该观两种灭,即因缘灭及刹那灭:当你在未来证得阿罗汉道时,一切的烦恼皆灭尽,而当你证入般涅盘时,除了时节生色之外,五蕴皆灭尽。烦恼灭尽是因,五蕴灭尽是果,这即是因缘灭。五蕴的瞬间坏灭时则是刹那灭。

能够观到五蕴的因缘生灭及刹那生灭时,你就能明白佛陀在这一节经文里所说的「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坏灭;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坏灭等等。」接下来佛陀继续开示道: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五取蕴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这跟在之前所解释的一样,只有一点要指出,那就是:「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坏灭……」与「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法的坏灭现象……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的观法差不多一样,只是后者更进一步观照五蕴为无常、苦、无我而已。

这只是对五蕴的简要说明,如果要知道详细的解释,可以研读《清净道论》的「说蕴品」。

丙、十二处(ayatana)∵∵回目录

在解释依五取蕴而修行法念处之后,佛陀继续解释依十二处而修行法念处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六内处与六外处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六内处与六外处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耳根,了知声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鼻根,了知香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舌根,了知味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身根,了知触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意根,了知法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及意根就是六内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及法尘是六外处。

「他了知眼根」意思是:他依眼根的特相、作用、现起及近因了知它。如何在实修上了知它呢?首先你必须观到眼净色,因为它就是眼根,亦即眼门。如何才能观到它呢?如果你能透彻地观全身的四界,就会看到组成身体的色聚,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透明与不透明的。你应该选眼睛里的一粒透明色聚来分析,照见它的十种色法,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及净色(透明色)。在眼睛里只有两种净色,即眼净色与身净色。如何确定所照见的净色是眼净色而不是身净色呢?你应该观那净色,然后看离开该净色一段距离的一群色聚之颜色。如果那颜色撞击该净色,那么它就是眼净色,否则就是身净色。观到眼净色之后,就应该观它的特相、作用、现起及近因。

眼净色的特相是准备让色尘撞击的四界之净(四界之透明性)。当你如前所述地见到颜色撞击眼净色时,就是见到了此特相。什么是透明?它必须是某个东西的透明。例如我们说玻璃是透明的、水是透明的,那是因为有玻璃及水才能如此说;同样地,必须知道眼净色即是同一粒色聚里四界的透明性。

注疏举出眼净色的另一个特相,即以色爱(想见颜色之欲)为因缘的业生四界之透明性。对于这一个特相,你必须修到缘起才能明白。在过去世,你基于想要见颜色之欲而造下行与业,该欲即包含无明、爱与取,因此在过去世你即造下无明、爱、取、行与业这五个因。假设使你在今世成为比丘的是过去世供花给佛像之业,供花之后你发愿来世成为比丘。在如此发愿时,错误地认为有比丘存在是无明;渴爱比丘的生命是爱;由于重复而变强的渴爱是取。事实上,比丘只是名色法的组合体而已,如果你执着他的颜色,那就是色爱;如果你执着他的声音、气味等,那就是声爱、香爱等。基于想要见到颜色之欲,你造下善行,该行是无常的,一生起即刻就坏灭,但它在名色相续流中留下能令你获得比丘生命的业力。你必须观此业力,然后再观今世的眼净色,往返地重复观这两者,以便照见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观到这点时,你即了知被无明、爱、取围绕的行及业(过去因)产生今世的眼十法聚,而眼十法聚中四界之透明性即是眼净色。此时你即观到眼净色的第二个特相:以色爱为因缘的业生四界之透明性。

眼净色的作用是牵引或带引眼门心路过程到色尘。只有当颜色撞击眼净色时,眼门心路过程才能生起;如果没有眼净色,眼门心路过程就不能生起。

眼净色的现起是作为眼识的依处,也作为与眼识相应的触、受、想、思、命根、作意及一境性这七个心所的依处,因为在每一个心识刹那里,心(识)和心所同生、同灭、缘取同一个目标、依靠同一个依处生起,这是心和心所共同拥有的四相。在眼识刹那里,它们所缘取的目标是颜色,所依靠的依处是眼净色。在眼睛里有数不尽的透明色聚及不透明色聚,亦即有数不尽的眼净色,但每次眼识只依靠一个眼净色而生起,这是为何佛陀在说到「比丘了知眼根」时用单数词来表达「眼根」。但佛陀在说到「他了知色尘」时则用复数词来表达「色尘」,因为眼识可以同时缘取一群色聚的颜色(许多个颜色)作为目标。

眼净色的近因是以色爱作为因缘的业生四界,即同一粒色聚里的四界。关于业生四界,在讨论眼净色的特相时已经解释过了。眼十法聚有许多粒,而每一粒都有业生四界及眼净色。眼净色的近因是同一粒色聚里的四界,而不是其它色聚里的四界。能如此观到眼净色的特相、作用、现起及近因时,你就已经「了知眼根」。

「他了知色尘」意思是:他依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了知业生、心生、时节生及食生色法的颜色。每一粒色聚里都有可作为眼识目标的颜色。颜色必须是某个东西的颜色,例如纸的白色、袈裟的黄色或黑色等;同样的道理,颜色是同一粒色聚里四界的颜色。当你能够观到色聚里的颜色时,应该观它的特相、作用、现起及近因。

颜色的特相是撞击眼净色。若要观到这一点,应该先观一个眼净色,然后看一群色聚的颜色。当那颜色撞击该眼净色时,你就观到了颜色的特相。

颜色的作用是作为眼识的目标。若要观到这一点,你应该先观一个眼净色,再观意门,然后看一群色聚的颜色。当那颜色同时撞击该眼净色及意门时,眼门心路过程就生起。该心路过程的第一个心是五门转向心,第二个心是依靠眼净色而生起的眼识,此眼识缘取撞击眼净色的颜色为目标。

颜色的现起是作为眼识之行处(境)。作为眼识的目标及作为眼识之行处两者有什么差别呢?眼识必须缘取颜色为目标才能生起,而一个颜色可以重复地被许多眼识缘取,因此它是眼识的行处,即眼识常去的地方。

颜色的近因是同一粒色聚里的四界,而不是其它色聚里的四界。

至此我已经解释「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尘」,接下来我应当解释「他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它的意思是:他依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了知依靠眼根及色尘而生起的十种结。十种结是:欲欲、瞋恨、我慢、邪见、疑、戒禁取见、有欲(想要继续存在之欲)、嫉、悭及无明31。

这十种结如何生起?对于取颜色为目标而生起的十种结,眼净色及颜色都是它们的因,但它们的近因是不如理作意,即视无常为常、视苦为乐、视无我为我、视不净为净。

(一)若人取乐于呈现在眼门的可喜色尘,就生起了欲欲结。若要在实修时观到欲欲结,你必须已修到能观照究竟色法。你应该先观眼门及意门,然后看一群色聚的颜色,无论内或外、有情或非有情的颜色都可以,最好是漂亮的颜色,例如你喜欢的人或黄金之颜色。当那颜色同时撞击该眼净色及意门时,眼门心路过程就生起。如果该心路过程中的五门转向心及确定心作意该颜色为漂亮,欲欲就会在确定心之后的速行心中生起。欲欲不能单独生起,而必须与相应名法同时生起。根据情况的差异,欲欲速行心中的名法可以是二十、十九、二十二或二十一个。关于这点,我建议你在实修时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它结也都是生起于速行心中的名法。

(二)若人由于见到不可喜色尘而感到讨厌,就生起了瞋恨结。若要观到瞋恨结,应该选你讨厌的颜色为目标。举例而言,假设你有一张白纸,而别人却用墨汁把它弄脏了,当你不如理地作意那讨厌的脏色时,瞋恨就会生起。

(三)若人心想:「只有我才能如实地观照此色尘」,就生起了我慢结。譬如说你已熟练于观照究竟色法,而这次的禅修营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却还有许多人不能观到究竟色法,此时你或许会想:「嘿!这些人真笨,修了一个多月,连色聚都看不到!」你心中就生起了我慢结。

(四)若人认为色尘是常的,就生起了邪见结。要观到这一点,一个好办法是观你家里大理石的颜色,譬如你作意:「这大理石的颜色真漂亮;昨天它就是这么漂亮,前天也是,更久之前也是。」如此你心中就生起了邪见结。

(五)若人想:「色尘是有情或是属于某个有情?」,譬如你观一群色聚的颜色,然后猜疑它是否本身就是有情或是属于某个有情所有,你心中就生起了疑结。

(六)若人实行仪式,心想:「实行这些仪式就能在未来获得这样的事物」,就生起了戒禁取见结;这尤其会发生在信仰印度教的人。

(七)若人发愿投生到善趣,心想:「在善趣里,就能轻易地获得此色尘」,就生起了有欲结。

(八)若人不满地心想:「如果别人得不到这色尘,那该多好!」,就生起了嫉结。

(九)若人不能忍受跟别人分享自己的色尘,就生起了悭结。悭并不是贪吝,而是不能忍受别人用你的东西;如果别人还是用它,你就会生气,因此悭与瞋恨相应,而不与贪欲相应。

(十)无明结依俱生缘跟前述的欲欲等一切结同时生起。

如果能依照眼门心路过程观照这十结及与它们相应的名法,你就已经「了知依靠此眼根及色尘而生起的结」。

接下来佛陀所说的「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是指:他了知之前由于没有产生之因而未生起的十种结如何由于不如理作意而生起。关于这点,应该依照上述「了知依靠此眼根及色尘而生起的结」的解释来理解。

「他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是指:他了知之前由于产生或未被灭除而存在的十种结被灭除之因。结是烦恼的另一种分类法,注疏解释三种舍断:暂时舍断(tadavga-pahana)、镇伏舍断(vikkhambhana-pahana)及正断舍断(samuccheda-pahana)。

在你修行止禅时,无论是专注于安般念、四界分别观、白遍或其它业处的目标,那都是止禅的如理作意。由于该如理作意,十种结暂时不能生起,那即是暂时舍断。例如你持续地专注于气息一小时,在那一小时里就只有善心生起,而没有不善心生起,因此十种结暂时被灭除。当你的定力提升时,遍作相、取相及似相就会逐一地出现。在禅那之前的阶段,专注于禅相的定力称为遍作定或近行定。若你持续培育这些定力一或二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不善心不能生起,这也是暂时灭除十种结,即暂时舍断。

再者,作意颜色为无常、苦、无我及不净来修行观禅时,由于这些如理作意,速行心中生起的是善法。此善法暂时灭除十种结,这也是暂时舍断。

当你通过专注似相而安住于安止定一、二或更多小时,该安止定更长久地灭除十种结,这是镇伏舍断。

由于烦恼被禅定镇伏而没有显现,有些禅修者甚至心想:「我是阿罗汉」,就像住在乌迦瓦里卡(Uccavalika)的大龙大长老(Mahanaga∵Mahathera)之例。

以下是他的故事:据说住在达郎迦拉(Talavgara)的法施长老(Dhammadinna∵Thera)是大龙大长老的弟子,他是一位拥有四无碍解智的阿罗汉,也是一大群比丘的导师。

有一天,当他坐在自己的住处时,心想:「我们住在乌迦瓦里卡的老师大龙大长老是否已达到最究竟的沙门果呢?」

观察之下,他发现他的老师还是个凡夫,并且知道如果不去提醒老师,那么一直到死亡时他的老师都还是个凡夫。于是他以神通力飞到老师的住所,顶礼老师并且履行弟子的任务之后,坐在一旁。

大龙大长老问他说:「法施,你为什么突然来到这里?」法施阿罗汉回答说:「我想来请教***一些问题。」大长老说:「问吧,我会尽我所知的来回答你。」于是他问了一千个问题。

大长老毫不迟疑地回答了每个问题。法施长老称赞老师说:「***,您的智慧真是敏锐,您在何时达到这样的境界?」老师回答说:「六十年前。」

他又问:「***,您修行过禅定吗?」老师回答说:「禅定并不困难。」于是他说:「***,那么请变出一只大象来吧。」

大长老就变化出一只大白象。他又说:「***,现在就让那只大白象尾巴直竖,两耳向外伸张,长鼻伸入口中,发出恐怖的怒吼声,向你直冲过来吧。」

大长老就照着做了。看到大白象快速直冲过来的可怕景象,大长老跳了起来,准备逃走。这时,断尽烦恼的法施阿罗汉伸手捉住老师的袈裟,说:「***,断尽烦恼的人还会胆怯吗?」

这时他的老师才了解自己还是个凡夫,于是跪在法施阿罗汉脚下,说:「法施贤友,请帮助我。」

法施阿罗汉说:「***,不必担忧,我正是为了要帮助您才来的。」于是他为老师详细地解说一种业处,大长老领受了该业处,然后向经行道走去,走到第三步时就证悟了阿罗汉果。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在禅定镇伏之下,烦恼甚至能在六十年那么久的时间里都没有显现。

当烦恼被圣道根除时,即是正断舍断。证悟圣道之后,禅修者就能如经文中所说的:「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这是指:他了知之前已通过如理作意或安止定降伏的十种结不会再于未来生起之因。是什么原因令十种结灭尽而永远不会再生起呢?

须陀洹道是邪见、疑、戒禁取见、嫉、悭这五种结最终灭尽的原因;斯陀含道是粗的欲界贪与瞋恨二结最终灭尽的原因;细的欲界贪与瞋恨二结最终被阿那含道灭尽;阿罗汉道则是导致我慢、有欲与无明三结永远灭尽的原因。

证得圣道之后,你应检查自己心中还有什么不善法能缘取六尘而生起及什么不善法已经被圣道根除。若能如此知见,你就是了知那些已经被灭除的结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于经中佛陀继续开示: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六内处与六外处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对于这段经文,应当依照前面章节的解释来理解。

丁、七觉支(bojjhavga)∵∵回目录

在解释依十二处而修行法念处之后,佛陀继续解释依七觉支而修行法念处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七觉支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七觉支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念觉支存在比丘内心时,他了知:『念觉支存在我内心。』念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念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念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念觉支。」

在此,念特别是指忆念四念处,即包括忆念五蕴、十二处等观禅的目标。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缘(即苦谛及集谛)是观禅的目标。时常对它们如理作意能帮助未生起的念觉支生起以及培育、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念觉支。

正念本身即是念觉支的缘法。如理作意的特相跟之前所述的一样。时常如理作意念觉支之缘法时,念觉支就会生起。

再者,有四种方法能令念觉支生起:

一、具备正知的念;

二、远离内心迷惑的人;

三、与拥有正念的人相处;

四、倾向于培育正念。

解释如下:念是忆念目标,而正知则如实知见目标,例如忆念眼净色的是正念,而如实知见眼净色的观智则是正知。简而言之,在修行观禅时,正念忆念诸行法及其无常、苦、无我、不净四相,正知则如实知见之。念不能单独起观照的作用,而必须与正知配合。

通过在「向前进」等七种动作里具备正知的念,念觉支就会生起;或者,在这些动作里激起有益正知的念是具备正知的念。由于具备正知的念令人在任何地方皆能培育念,因此它是念觉支生起的必要因素。

通过远离犹如对弃食呱呱叫的乌鸦一般内心迷惑之人,念觉支就能生起。通过与拥有正念的人相处,念觉支就能生起。通过在一切姿势与动作里皆令心倾向于培育正念,即持续不断地忆念禅修业处,念觉支就能生起。比丘了知,通过这四种方法培育而生起的念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达到圆满。

佛陀继续解释第二个觉支,即择法觉支:

「择法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择法觉支存在我内心。』择法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择法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择法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择法觉支。」

在此,「择」是分析,「法」则是五双好与恶之法:善法与不善法、无可指责与当受指责之法、应修行与不应修行之法、高尚与卑劣之法、清净与邪恶之法。简而言之,这五双法中的前者是将会带来善报的善法,后者则是将会带来恶报的不善法。时常对它们如理作意能帮助未生起的择法觉支生起以及培育、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择法觉支。

怎样如理作意它们呢?你应观照缘取六尘而生起的善速行心路过程与不善速行心路过程中每一心识刹那里的名法,并且观照它们所依靠而生起的依处及所缘取的目标。名法是四名蕴,依处是色蕴,而目标则可能是名蕴或色蕴,如是你所观照的是五蕴。接下来你应观照导致五蕴生起的因缘,然后观照五蕴及因缘法为无常、苦、无我及不净。如此如理作意观照时所产生的观智就是择法觉支。

注疏提到七种能令择法觉支生起的方法:

一、提出有关五蕴等的问题;

二、清净依处,即清洗身体、衣服等;

三、平衡五根;

四、远离愚痴的人;

五、亲近智者;

六、思惟难以知见的诸蕴、处、界等之间的差别;

七、倾向于培育择法觉支。

提出有关五蕴等的问题意思是:探寻诸蕴、处、界、根、力、觉支、道分、禅支、止禅及观禅的涵义。这就是向法师请求解释五部尼柯耶及注疏中甚难理解的部份。不懂得教理就很难正确地修行,因此你应当向贤能的导师学习。

清净依处就是清净自身依处(身体)及外在依处(衣服和住所)。当灯芯、灯油及容器肮脏时,灯光就晦暗,灯芯则会爆裂发出声响;当灯芯、灯油及容器清洁时,灯光就明亮,灯芯不会爆裂发出声响。而智慧也是如此,于肮脏的内在和外在环境里,从心及心所产生的智慧多数是不清净的;然而在干净的环境里生起的智慧多数是清净的。如此,干净能令属于智慧的择法觉支生起。

当头发与指甲太长,体液过多及流汗时,自身的清净就受到污染;当袈裟破旧、肮脏与发臭以及住所肮脏、凌乱时,外物的清净就受到污染。因此必须适时理发、修剪指甲、服用令身体轻松的催吐剂与泻药、涂肥皂、洗澡等,以保持自身清净。同样地,必须保持外物清净,即修补、清洗与染自己的袈裟,用黏土等物铺自己屋内的地,令它干净、平滑以及做必要的工作以保持屋子干净。

平衡五根就是平衡信、精进、念、定及慧五根。

当慧根不清晰、精进根松懈等时,信根的作用就可能太强而盖过其它根,这是因为信根对能激起信心的当信之事作用太强。信根太强时,其它根就无法适当地执行各自的作用:精进根不能执行致力的作用,不能支助相应名法,也不能避免懈怠;念根不能执行面对目标及持续忆念它的作用;定根不能执行不散乱及驱除散乱的作用;慧根不能像以眼见物般地如实知见目标。

这四根不能执行各自的作用是由于受到过强的信根干扰的缘故。只有通过平衡它们的作用,五根才能完成各自的任务,因此应当通过思惟当信之事的真实本质及不注意能令信心太强的事来减弱过强的信根。

「思惟当信之事的真实本质」是指依缘及缘生等本质审察当信之事。例如你对佛陀的信心太强时,可以分析佛像的四界,如此就会见到许多色聚及能分析它们的究竟色法;你也可以观照缘取那些色法的名法,然后观照这些色法及名法为无常、苦、无我。通过如此知见法的本质,你缓和了过强的信心。或者通过不作意佛陀的特质,你也能缓和过强的信心。

瓦卡利长老(Vakkali∵Thera)就是信根太强的例子。这位通过坚强的信心实行其任务的***喜欢时常看着佛陀。佛陀就训诫他,说道:「你看这不净的身体有什么用?只有见法者见我。」而催促他修禅,但他却无法修禅。有一天佛陀赶他走,使他感到非常伤心。当他去到一个很陡的斜坡,想要跳下去自杀时,佛陀运用神通,令自己显现得好像就坐在他的面前,向他说道:

「充满喜悦与深信佛陀教法的比丘,

能够达到诸行法灭尽的寂乐之境。」

听了佛陀的话之后,他感到很喜悦,而开始修行观禅,但由于信根太强,他无法获得观禅的喜悦。明了这一点的佛陀在指导他平衡五根之后,再教他一个禅修业处。该长老依照佛陀所教的方法精进且次第地修行,然后证得阿罗汉果。

然而,如果精进根变得太强,那么信根就不能执行对目标激起信心的作用,其余诸根也不能执行各自的作用。在这种清况下,应该通过培育轻安、定与舍觉支来缓和精进。苏那长老(Sona∵Thera)就是精进过强的例子。

苏那长老的身体很娇嫩。从佛陀取得业处之后,他去住在清凉林,他想:「我的身体很娇嫩,然而只是舒适地过活是不可能获得快乐的。」因此他决定只采用站和走两个姿势,精进地修行。由于行走太多,所以脚底生了水泡,令他遭受极剧烈的痛苦。虽然很痛,他还是非常精进地修行,但无法通过太强的精进而在禅修中获得特别的成就。

所以佛陀去拜访苏那长老以及用琴的譬喻指导他。指出如何运用平衡的精进以改正苏那长老的禅修方法之后,佛陀就去灵鹫山。该长老根据佛陀的指导,平衡地运用精进力,而在努力修行观禅之下证得了阿罗汉果。

应明白当任何根太强时,其余的根就无法执行其作用的情形也是如此。

在此,智者特别赞叹平衡信与慧及平衡定与精进。信太强而慧弱的人易于相信没有道德且不值得相信的愚人;慧太强而信弱的人则会变得狡猾,就有如服药的副作用一般地难治,这类人认为善业只依靠想要行善的意愿(思)就能生起,由于超越常理地乱想,他步入邪道,不行布施也不做其它善事,因此死后堕入恶道。反之,通过平衡信与慧,人们则只相信值得相信的对象,例如佛陀。

定有令人倾向怠惰的本质,所以当定太强而精进太弱时,怠惰就会击败心;精进有令人倾向掉举的本质,所以当精进太强而定太弱时,掉举就会击败心。当定受到精进的良好配合时,心就不会掉入怠惰;当精进受到定的良好配合时,心就不会堕入掉举。

必须令信与慧共同平稳地执行作用,对于定与精进也是如此。当这两对都达到平衡时,安止就容易产生。

对于修行止禅业处者,坚强的信心是有益的,借着稍微偏强的信心,他能通过相信及专注于目标而达到安止。

关于定及慧,有如此的说法:对于修行止禅业处者,坚强的一境性是有益的,因为定是安止的主要因素。通过坚强的一境性,他达到安止。对于修行观禅者,慧根强是有益的,因为当慧根强时,他能够透视三相。当定慧平衡时,修行止禅者就能达到世间安止。

由于修行止禅者的定力很强,所以很强的慧也是好的。

出世间安止也只在定慧平衡时才会生起,所以佛陀说:「定慧两者必须并修。」

念根适用于所有情况,因为念可以保护心,使心不会由于过强的信、精进或慧而陷于掉举,也不会由于过强的定而陷于怠惰。信、精进与慧有掉举的倾向,而定则有怠惰的倾向。

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需要念,就像所有的调味汁都需要盐,也像国王的所有政务都需要宰相处理一般。由于念在任何情况皆适用,所以论师说:「世尊的确如此说:『念在任何情况都是需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念能帮助心,念的现起是保护,缺少念就不能策励或抑制自己的心。

远离愚人是指远离没有了解诸蕴等智慧的愚人。与智者相处是指与通过观照五取蕴生灭的五十相32而拥有生灭(随观)智的人相处。

思惟深奥且难以知见的诸蕴、处、界等之间的差别是指以智慧分析诸蕴等的运作。

倾向于培育择法觉支是指在行、住、坐、卧的一切姿势与动作里皆令心倾向于培育择法觉支。

禅修者明了如此培育的择法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达到圆满。

然后陀解释第三个觉支,即精进觉支。

「精进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精进觉支存在我内心。』精进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精进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精进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精进觉支。」

有致力界、精勤界及不断精进界三个层次的精进。时常如理作意这三层次的精进能帮助未生起的精进觉支生起以及培育、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精进觉支。

注疏提到十一种能帮助培育精进觉支的方法:

一、思惟恶道的危险;

二、明白精进的利益;

三、思惟所行之道;

四、恭敬钵食;

五、思惟遗产的殊胜;

六、思惟导师的伟大;

七、思惟传承的殊胜;

八、思惟梵行同修的伟大;

九、远离怠惰之人;

十、与精进者相处;

十一、倾向于培育精进觉支。

依照《天使经》(Devaduta∵Sutta)等思惟恶道的危险能令禅修者心中生起如此的想法:「现在是激起精进的时刻;在遭受极端的痛苦时是不可能精进的。」

明白精进的利益是指能接受四道、四果及涅盘这九种出世间法只有通过精进才能证得,而不是通过怠惰。

禅修者向自己说:「我必须走在诸佛、诸辟支佛、诸大弟子已走过的行道上,然而该道并不是懒惰之人所能走的。」这即是思惟所行之道。

禅修者思惟:「那些以钵食等来支助你的人既不是你的亲戚、也不是你的仆人,他们给你美味的食物时并不如此想:『在未来我们将依靠你而活。』然而他们布施时是期望能够从布施当中获得大果报。再者,佛陀也不允许你用必需品纯粹只为了身体强壮及生活舒适,但允许你用它们来实行沙门的任务以及脱离生死轮回。怠惰者并不恭敬钵食,只有精进者才恭敬它。」如此思惟佛陀所允许的钵食就能激起精进,就有如大友长老(Mahamitta)的例子一般。

该长老住在农夫洞(Kassaka∵Lena)。在他时常去托钵的村子里有一位年老的女信徒,把他视为亲生儿子般地护持他。

有一天,她正准备去森林时向女儿说:「这里有好米、奶、酥油和糖。你用这米煮饭,当你的哥哥大友***来时,就把那饭连同奶、酥油和糖一起供养他,而你也吃那饭,我已经吃了稀饭和昨天剩下的冷饭。」「妈,中午时您吃什么呢?」「你用碎米和野菜煮酸粥,把它留给我。」

当时长老着好袈裟,在洞口从钵袋拿出钵,正想要出去托钵,而透过天耳通听到那对母女的谈话,他想:「那位大施主吃了稀饭和隔夜饭,且将在中午吃酸粥,却把饭、奶、酥油和糖给你。她并不期望从你这里获得田地、食物或衣服,只希望从她的布施获得人界、天界及出世间界的成就。你是否能让她获得这些成就?的确,你不应该以含有贪、瞋、痴的心吃她的食物。」当时他就把钵放回钵袋,松开袈裟的结,不去托钵而回到农夫洞里。他把钵放在床下,把袈裟挂在衣竿上,坐下决意精进修行,心想:「如果没有证悟阿罗汉果,我就不出去!」

之前已经精进修行许久的长老,在那时再度培育起观智,而在用餐的时间还没到时就证得了阿罗汉果。此漏尽者如盛开的莲花般微笑地走出山洞。

住在该山洞附近的护法神向他说:

礼敬您──至上圣生者,

礼敬您──人中至上者。

您的污染已灭尽,

您是应供者。

说毕随喜的话之后,该树神说:「***,在供养食物给您这般的圣者之后,那老妇女将会解脱一切苦。」

当长老起来开门看是什么时候时,他发现时候还相当早,所以他穿好袈裟及拿了钵入村托钵。

那位已经准备好饭的少女坐着从门口看出去,心想:「我的哥哥就要来了。」

当长老到来时,她就从长老手中接过钵,把掺有酥油和糖的乳饭放在钵里,然后交回长老手中。在说了「愿你快乐」的随喜话之后,长老就离去。那少女站在当地看着他离去,当时长老的脸上有非常明亮的光泽,五根特别清净,脸就像脱开果柄的成熟棕榈果一样地明亮。

当那少女的母亲从森林回来时,她问道:「亲爱的,你的哥哥来过吗?」少女就将一切经过告诉母亲。该大施主知道其子的出家生活已在当天达到顶峰,所以她说:「亲爱的,你的哥哥乐于佛陀的教法,没有任何不满。」大家应当以大友长老作为学习的典范,恭敬钵食。

「思惟遗产的殊胜」是如此思惟:「导师留下『七种圣财』(satta∵ariya∵dhanani),此遗产的确很殊胜。怠惰者不能获得信、戒、知识(多闻)、舍离、慧、惭及愧这七种圣财。怠惰者就像是已被父母断绝关系的儿子,在父母死后不能继承他们的财产;对于『七种圣财』也是如此,只有精进者才能获得它们。」

「思惟导师的伟大」是忆念佛陀一生中的种种大事。在他入母胎、为求证悟而出家、成佛、开示《转***经》、显现双神变、在三十三天开示《阿毗达摩藏》之后下来人间、于入般涅盘之前的三个月舍弃命行及入般涅盘这八个时候,由于他那无比清净的戒、定、慧,一万个世界都发生大震动,犹如大地震一般。

「思惟传承的殊胜」是思惟在成为比丘之后,他已成为佛陀之子,而这样的人是不应该懒惰的。

「思惟梵行同修的伟大」则包括如此训诫自己:「舍利弗***、目犍连***和诸大弟子都是在精进修行之后才证悟出世间法,而你是否在跟随他们的生活方式?」

「远离怠惰之人」是指远离那些像吃饱后躺着懒睡的大蟒蛇一般没有身心精进力的懒人。「与精进者相处」是指与心朝向且致力于证悟涅盘的人相处。

「倾向于培育精进觉支」是指在行、住、坐、卧的一切姿势与动作里皆令心倾向于培育精进觉支。如此培育的精进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达到圆满。

然后佛陀解释第四个觉支,即喜觉支。

「喜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喜觉支存在我内心。』喜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喜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喜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喜觉支。」

喜觉支有两种,即禅那之喜与观禅之喜。在达到近行定及安止定时,心产生许多遍满全身的「胜色」,因此禅修者感到喜悦。事实上喜是依靠心所依处色生起的名法,但由于与它相应的心产生遍满全身的「胜色」,所以我们隐喻式地说「喜遍满全身」。

有令喜觉支生起之缘法,时常对它们如理作意能帮助未生起的喜觉支生起以及培育、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喜觉支。

什么是令喜觉支生起之缘法?注疏说:「喜本身即是令喜觉支生起之缘法。」为什么呢?譬如说在你见到亲爱的朋友向你微笑时,你也会微笑,他的微笑成为你微笑的缘法。同样地,当你缘取初禅或第二禅的喜为目标来修行观禅时,你的观智会与极强的喜相应,如是禅那之喜成为观禅之喜的缘法。

注疏提到十一种能令喜觉支生起的方法:

一、佛随念;

二、法随念;

三、僧随念;

四、戒随念;

五、舍离随念;

六、天随念;

七、寂止随念;

八、远离粗野的人;

九、与斯文的人相处;

十、省思能激发信心的经文;

十一、倾向于培育喜觉支;

通过随念佛陀的特质直到获得近行定时,遍满全身的喜觉支就会生起;通过随念法和僧的特质,喜觉支也能生起;对于完美无瑕地持守四遍清净戒已有一段长久时间的比丘,当他省思自己的戒行时,喜觉支也会生起;在家居士则可省思自己所持守的五戒、八戒或十戒。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名叫五戒持者,他在仅仅五岁大时就成为阿罗汉。在最胜华佛(Padumuttara∵Buddha)时代,他是一个富翁的穷仆人,没有能力供养佛陀及僧团,但他有极强的善欲想要修行善法,以便为自己建立生死轮回中的保护所,因此他向一位大长老请求受持五戒而且毫不违犯地终生持守,长达当时人寿的十万年。临终时他省思自己那清净无瑕的五戒,而在死后投生到天界。从那时起到他成为阿罗汉的十万大劫期间里,他不曾堕入恶道,而只在人间与天界流转,享受人天的福报。每一世他都拥有三项特点,即英俊、富有与慧根敏锐。他英俊及富有是过去持戒清净的缘故,但为什么他会拥有敏锐的慧根呢?这是因为在最胜华佛时代他不单只是持戒,而且还修行止观。观照究竟名色法、缘起法及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三相的观智是很高深的智慧,因此他那禅修的业产生慧根敏锐的果报。

在我们佛陀的时代,当他五岁时,在接近雨季安居的某一天他看到父母向一位比丘求受五戒。当时他即刻忆起在最胜华佛时代所持守的五戒,而生起极强的喜悦,进而生起极强的定力。接着当那位比丘为他们开示有关四圣谛的法时,他即刻忆起在最胜华佛时代所修的观禅,而且能很轻易地观照五蕴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他次第地证悟四道及四果而成为阿罗汉。这是通过戒随念而产生喜觉支直到证悟涅盘的例子。

通过舍离随念,例如省思自己在饥荒等时把美味的食物布施给梵行同伴,喜觉支就会生起;省思自己拥有令众生成为天神的信、戒、博学、舍、智慧等品德时,喜觉支也会生起;若人如此省思寂止:「通过高等成就而镇伏的烦恼在六十或七十年内都不会生起」,喜觉支也会生起。

「远离粗野的人」是指远离有如骡背的污泥般粗鲁的人,因为他们对佛陀等没有信心,而且也不礼敬佛塔和诸长老。「斯文的人」是对佛陀等深具信心且内心柔和之人。「能激发信心的经文」是指能显示三宝特质及能激发对三宝信心的经文。「倾向于培育喜」是指在行、住、坐、卧的一切姿势与动作里皆令心倾向于培育喜觉支。如此培育的喜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达到圆满。

然后佛陀解释第五个觉支,即轻安觉支。

「轻安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轻安觉支存在我内心。』轻安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轻安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轻安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轻安觉支。」

轻安有两种,即身轻安及心轻安:身轻安是诸心所的轻安,而心轻安则是识(心)的轻安。这两种轻安本身即是令轻安觉支生起之缘法,时常对它们如理作意能帮助未生起的轻安觉支生起以及培育、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轻安觉支。

在每一个善心里都有身轻安及心轻安这两个心所,但其强度则决定于与它们相应的定及慧有多强。在禅那心里,由于定力甚强,因此轻安也变得很强;在观禅心里,由于智慧甚强,因此轻安也变得很强,因此修行止观禅法能培育极强的轻安觉支。

注疏提到七种能令轻安觉支生起的方法:

一、食用良好的食物;

二、舒适的气候;

三、舒适的姿势;

四、看法中道;

五、远离烦躁的人;

六、与平静的人相处;

七、倾向于培育轻安觉支。

在此,「良好的食物」是指有营养、有益且适合自己的食物。良好的食物给予我们足够的体力修禅,能够坐得久;如果吃得不够或食物品质太差,身体就会衰弱,无法坐得久,也无法保持定力。「舒适的气候和姿势」是指适合自己的气候和姿势。通过运用这三项适合的事物,身体保持健康令心也健康,因而获得两种轻安。然而伟人能忍受一切的气候和姿势,因此这三个条件跟这类人无关。

「看法中道」是指省思自己的业是自己的财产,而别人的业则是别人的财产,即是依业力果报的法则来对待事物,了知一切苦乐皆是由自己造的业产生。这避免了认为诸有情所体验的苦乐是无因而生的极端邪见,也避免了认为有个创世主在令有情遭受苦乐的另一极端邪见。

「远离烦躁的人」是指远离那些拿着石块及棍棒四处骚扰人或时常说粗言恶语的烦躁之人。「平静的人」是在身体方面有自制而宁静之人。「倾向于培育轻安觉支」是指在行、住、坐、卧的一切姿势与动作里,皆令心倾向于培育轻安觉支。如此培育的轻安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达到圆满。

然后佛陀解释第六个觉支,即定觉支。

「定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定觉支存在我内心。』定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定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定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定觉支。」

有平静及不混乱之相,时常对它们如理作意能帮助未生起的定觉支生起以及培育、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定觉支。

达到取相及能把它谨记于心中时,即已达到第一阶段的定。该安详之境即是平静之相;不混乱之相即是不散乱。

心混乱是因为在众多的目标当中打转,从一个目标飘到另一个,目标散乱,不专一;散乱的本性也是如此。不稳定是它的特相;偏离是它的现起。通过心一境性就能灭除混乱。

定觉支可分为两种,即止禅与观禅的定觉支。培育这两种定觉支的方法各分为三个阶段,即学习、实修与保持。举例而言,如果想要修行地遍,首先你必须向通达的导师学习其修行方法,即如何制造地遍等,然后实际修行直到获得禅相且能入禅,最后要谨慎地保持该禅那。

如果想要修行观禅,你必须先学习教理以便了解什么是究竟名色法、缘起法及三相,然后实际地观照它们以及练习保持观禅定力的技巧。

有十一种方法能令定觉支生起:

一、清净依处;

二、平衡五根;

三、善于取业处之相;

四、在必要时策励心;

五、在必要时抑制心;

六、在必要时令心喜悦;

七、在必要时不干涉地旁观心;

八、远离心不专一的人;

九、与心专一的人相处;

十、思惟安止及解脱;

十一、倾向于培育定觉支。

「策励心」是指通过激起择法、精进及喜觉支来策励心;当缺少精进、智慧及对禅修的喜悦时应该采用此方法。

「抑制心」是指抑制太过精进于运用智慧和太过喜悦的心。若要做到这一点,可激起轻安、定及舍觉支。如何做呢?例如修行安般念时,若气息变得不清晰,你不应把它弄得清晰,而只应专注于它。如果禅相已出现,你不应检查它的颜色及形状:白或红、长或短等等,而只应专注于它为禅相,如此就能抑制过强的精进、喜与择法觉支,而提升轻安、定及舍觉支。

「令心喜悦」是指在心由于智慧力弱、不能证得安宁之乐或不能暂时平息贪欲而感到不满时,令心再次充满信心。这可通过思惟能激起悚惧感的八个原因而达成,即思惟生、老、病、死、四恶道之苦、过去轮回之苦、未来轮回之苦、今世寻食之苦,也可通过随念三宝的特质而令心喜悦。

「不干涉地旁观心」是指对已经进入正确的行道而且进展顺利的心不给予策励、抑制,亦不令之喜悦,因为这种心无昏沉、无掉举且无不满。旁观心就有如马车夫只是旁观而不干涉很平顺地向前驰的马。

「远离心不专一的人」是指远离还没有达到近行或安止定而且心散乱的人。「与心专一的人相处」是指跟已经达到那些定境的人相处。「倾向于培育定觉支」是指在行、住、坐、卧的一切姿势与动作里皆令心倾向于培育定觉支。如此培育的定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达到圆满。

然后佛陀解释第七个觉支,即舍觉支。

「舍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舍觉支存在我内心。』舍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舍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舍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舍觉支。」

舍本身即是令舍觉支生起的缘法,时常对它如理作意能帮助未生起的舍觉支生起以及培育、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舍觉支。

无论是修行止禅或观禅,太强或太弱的精进都会带来反效果,即太强的精进导致心掉举,而太弱的精进则导致心怠惰,甚至落入有分,因此适度的精进是最好的。在你以适度的精进修行时,舍觉支就会生起。

有五种方法能令舍觉支生起:

一、对众生不执着的态度;

二、对东西不执着的态度;

三、远离对众生与东西有自我感觉的人;

四、跟平等对待而不执取众生与东西的人相处;

五、倾向于培育舍觉支。

「对众生不执着的态度」是通过思惟众生是他们自己的业之拥有者或思惟究竟法来达到。

「思惟众生是他们自己的业之拥有者」是指如此思惟:「你是由过去世自己所造之业而产生,而且将依照自己的业而离开此地投生到下一世,别人也是一样。如此你又是在执着谁呢?」。「思惟究竟法」是指思惟「在究竟上只有无常、苦、无我的名色法,并没有众生存在,如此你又能执着谁呢?」

「对东西不执着的态度」是通过思惟无拥有者与短暂性来达到。可如此思惟:「这袈裟将会退色,变得老旧,变成擦脚布,过后只会被人用棍子挑起丢掉。肯定地,若它有主人的话,就不会落到这种可悲的下场。」这是思惟无拥有者;思惟该袈裟不能耐久长存而只能短暂地存在是思惟它的短暂性。这两种思惟法亦可运用于钵及其它东西。

「对众生有自我感觉的人」包括很爱惜自己儿女的在家人,也包括很爱惜自己的弟子、朋友、戒师等的出家人。这种出家人会为他所爱惜的人做一切事,例如剃发、缝补袈裟、洗袈裟、染袈裟、烘烤钵等。即使只是一阵子没见到他们所爱惜的人,他们都会像迷乱的鹿一般四处寻找,问说:「某某沙弥在那里?」或「某某比丘在那里?」应该远离这种对众生有自我感觉的人。

「对东西有自我感觉的人」是指非常爱惜袈裟、钵、容器、拐杖、棍子等,甚至让别人碰一下也不肯的人。当有人向他借东西时,他会说:「即使我自己都不舍得用它,又怎么能借给你呢?」也应该远离这种对东西有自我感觉的人。

「平等对待而不执取众生与东西的人」是指不执着这两者之人。应该与这种人相处。

「倾向于培育舍觉支」是指在行、住、坐、卧的一切姿势与动作里皆令心倾向于培育舍觉支。如此培育的舍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达到圆满。

疏钞解释:

舍觉支的因是无执取、无排斥的平等、中道之境。若无执取、无排斥即有舍;若有执取、排斥就没有舍。此无执取、无排斥之境有两方面:不执取众生与不执取东西。

通过培育舍觉支就能灭除排斥性。开示不执取东西等指导是为了显示灭除执取的方法。

舍特别能对治贪欲,因此论师说:「舍是满怀贪欲者的清净之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