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消极遁世吗

在一些人心目中,佛教是一门消极的宗教,学佛人尤其是出家人都是一些对社会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继而对佛教持否定态度。曾有人发难佛教:如果人们都出家了,那么谁来搞建设,谁来生产人类生存所需的各类产品,谁来传宗接代,人类岂不要灭绝?说这种话的人可能不了解甚至曲解了佛教精神,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人对佛教固有的偏见或敌视。其实,我们也可以用同样地反问他们,如果对方是教师,我可以问,如果人们都做了老师,那么谁来种田,人类岂不是会饿死?如果对方是农夫,我也可以问,人们都种田了,那么谁来造房子,又有谁来织布,人类岂不是会冻死?他们无非用一种非常极端的状态推断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果,其实他们明明知道,我们所处的世界,无论从广义的生物种类,还是从狭义的人类内部,都是多元化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们的地球,才有了它的勃勃生机。

佛教的出家僧侣,即使在佛教徒中也只是占了极小一部分。一旦出家,意味着他将牺牲全部的物质享受和各种个人欲望,这决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放弃了这一切后,他们得到的是高尚的精神追求、超常的献身精神和一颗慈悲的心。他们致力于钻研佛法,为的是使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对待现实;他们教化人们提升精神境界,为的是让人们看破俗世的名利假象,为的是净化蒙尘的心灵,拯救陷入痛苦深渊的灵魂。正因为此,我对那些放弃全部物质追求的僧侣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尤其像陈晓旭,在世俗社会,她以自己的真诚和智慧,从大名鼎鼎的明星到成功的企业家,她得到了世人求之不得的名和利,可是她最终都割舍了,在这里我再次顶礼妙真师父,别理会那些污蔑和中伤,静心研修佛法,我期待着十年后分享您的学佛成果!

我一直认为,佛教和任何其他宗教一样,都更专注于精神层面的提升,因此,虽然佛教徒崇尚简单朴素的物质生活,淡化物质享受,却都保有了美好的精神追求和同情心。他们会主动放弃很多物质利益――许多佛教徒会把自己的劳动所得捐赠社会,不仅在家居士这样做了,出家人更是如此――出家人没有个人财产,平常素食,穿着简单,物质需求只求维持生命,但如果统计一下慈善机构善款的来源,来自寺院和居士的一定不少。佛门弟子以自己的行动积极主动奉献社会有目共睹。***有个明为慈济功德会的佛教组织,它的慈善义举在全球有口皆碑,它的骨髓库享誉全球,它的善举使多少人获得了新生,又使多少家庭重新回荡起欢笑,洋溢着幸福!慈济功德会只是佛教徒奉献社会的一个缩影,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所有这些,都说明:佛教徒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

我是个佛教徒,几年的学佛使我确定了积极的晚年生活坐标。我不满足于自己工作了四十年,退休后应该好好享受的生活,我觉得我还能为社会做些事情――平时我积极学佛,把自己点滴的学佛感悟和别人分享,希望对别人有所启发。学佛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使自己有一颗干净而高尚的心灵。我从事的英语家教,也是我积极人生态度一部分。从二零零四年至今的三年中,我教了许多学生,我以佛教徒的入世精神,竭尽全力对待每一位学生。春节后,因场地原因,我原想只招收八名学生,消息传开,慕名而来的家长令我愕然,结果招了十五名,我想这是社会对我三年来努力的一种肯定和认可。我对家长们表示,我使佛教徒,我做的只是一个佛教徒家教应该做的而已。同时我感谢家长们对我的褒奖!

学佛激发了我的生活勇气和热情,也使我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