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答疑

列表

关于吃素对家庭的影响的问答?

佛学答疑“关于吃素对家庭的影响的问答?”。佛教主张素食,但不是每个家庭都茹素,生活上的不方便、健康的疑虑,是佛教信仰对两代亲子最直接的冲击,双方应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与化解这种冲击?∵答:吃素带来的不便,间接导致家人对佛教信仰的不满,可说是在辅导亲子问题时,佛教对家庭带来的冲击中最常见的问题,因此解决生活的不便相当重要。如果真想要家人吃素,改...

学佛的方法?

佛学答疑“学佛的方法?”。戒、定、慧三学,是学佛的基础,修此三学,可以断除烦惑,超凡入圣。∵∵何以说此三学是学佛的基础呢?因为释迦世尊的根本教法,“苦、集、灭、道”四圣谛,即“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修道,是修学八正道,摄于戒、定、慧三学。三学包括戒学、定学和慧学。戒学包括正语、正业、正命和正精进。定学包括正念和正...

我觉得很爱困而不能打坐,怎么办?

佛学答疑“我觉得很爱困而不能打坐,怎么办?”。答:有很多方法可以克服睡意。若坐在暗处,可以移到亮的地方,或者睁开眼睛,起来洗洗脸、拍拍脸,或者冲个澡。很想睡时,可改换姿势,多经行,或者倒退走,怕碰到东西会使人清醒过来。若还无效,可站着不动,清净内心,做光明想。或者坐在悬崖边、深井旁,你就不敢睡了。一切若真的无效,只好去睡觉了,但要小心翼翼地躺下...

什么是心灵的种子

佛学答疑“什么是心灵的种子”。心灵的种子是如何形成?∵[种子]在字典里的解说是植物雌蕊受精后,子房内成熟的胚珠。被喻为事物的根源。∵因此,在心灵中,种子就是造就一个人个性特质的原因。∵比如说,一个人小时候被老师或长辈当众羞辱,导致人格发展成为一个对自己没信心的人。被当众羞辱就是没自信的根源,因此当众羞辱就是这个人的种子。∵种子埋...

修行是否有必要做到浑然忘我?

佛学答疑“修行是否有必要做到浑然忘我?”。答:不必要。应该培养少许的禅定和专注,然后拿它来观察自己,毋需特别造作。若修行时,恰好进入浑然忘我的状态,那很好,只是不要执着它。有些人们迷上浑然忘我,玩这种游戏是很过瘾的。当知,它有适当的限度,你若聪明的话,就知道浑然忘我的作用和极限,正如你知道,和成年人相较之下,小孩也有他的能力限制。...

佛教里如何理解“苦”?

佛学答疑“佛教里如何理解“苦”?”。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它们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五蕴包括心法及色法,也就是心理部分和物质部分。心理部分又分为心王及心所,受、想、行蕴属于心所,识蕴是心王;识是分别心、认识心,从认识心、分别心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名为心所,是属于心王的心理的活动。因此,没有心王,就无法产生心所。不过在原始佛典中,尚未把...

如何以一个居士的身份正确用功?

佛学答疑“如何以一个居士的身份正确用功?”。首先,应怀着恭敬心与惭愧心,听闻僧宝所宣讲的正法,慎思明辨所闻之法义,随缘观欲,对照法义查找自己言语行为的不足,惭愧忏悔,精进止恶。随缘亲近三宝(非只书信或网络上的问答之类)、结交具足正见正行的道友。在心态上,要培养厌离心及大悲心、不贪急功、不迷神异或外表法相、不盲从个人的名望及信众的多寡,对三宝要...

如何认识业力、烦恼?

佛学答疑“如何认识业力、烦恼?”。阿姜查***开示:业是一种造作,一种执着。我们一有执着,身、口、意都在造业。我们养成种种的习性使将来受到苦报,这是我们的执取,以及过去染污行为的结果。所有的执着导致造业。假使你以前是个小偷,现在出家了。你曾偷窃别人的财物,使他人以及你的父母忧愁苦恼,现在虽然出家了,但只要一想起以前如何造成他人内心的...

佛教礼仪的意义?

佛学答疑“佛教礼仪的意义?”。在佛教中,礼仪又叫行仪、威仪等,是一种礼节、节制,具体是指佛弟子们的日常行为规矩、准则。在佛成道后的十二年中没有制定戒律,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十二年后才有人做了不符合佛法的事情,所以佛陀才开始制戒的。佛教把一切行为分为三个部分:身业、口业、意业。日常行为不外乎行、住、坐、卧四威仪,这...

为什么吃得饱饱、睡得饱饱,上殿一样昏沉得很厉害,晚上一样肚子饿?

佛学答疑“为什么吃得饱饱、睡得饱饱,上殿一样昏沉得很厉害,晚上一样肚子饿?”。昏沉困倦可以由身体的因素或心理的因素所造成。就身体的因素而言,四大不平衡会造成昏沉:当地大或水大过度强盛时,你会感到昏昏欲睡,因为这两大都有沉重的本质。相反地,当火大或风大过度强盛时,你会失眠、睡不着。我们身体的四大一直在变化当中,不能期待它们永远处在平衡与和谐的状态,尤其当我们换到一个新环境或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