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善、恶知识

面对善、恶知识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婆罗门叫做生漏,有一天他来到佛的精舍,向佛陀请教:「瞿昙沙门,请教您,假使面对恶知识,要如何和他相对?」

佛陀回答:「观,观如月。虽然他是很坏的人,但是,把他当成月来观想。」

婆罗门听不懂,再一次问佛:「瞿昙沙门,如果遇到善知识,又要如何面对?」

佛陀同样回答:「要观,观如月。」

∵这位婆罗门就问:「佛陀,瞿昙,您能不能再详细为我解释一下?您说对待恶人,叫我『观,观如月』;对待善人,也叫我『观,观如月』,我不能了解。」

佛陀微笑向婆罗门说:「如果面对恶人,不能和他对立,针锋相对必定会起冲突。人生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报。面对恶人时就观想,观想每月月中到月底时的月亮,从月圆时不断有了缺角,慢慢地,月亮就会退隐不见了。」

因此,面对恶知识,不要去惹他,也不要去理他,退忍一下,恶知识自己会慢慢堕落,就像月亮一样,从月圆时终至缺蚀,慢慢消退不见,最后会承受到自己的果报。

婆罗门再问:「若是善知识呢,为什么也要观月呢?」∵

佛陀再说:「天上的月亮,从月初时会慢慢从缺而圆满,这就是善知识的德,也就是信、戒、闻、施、智慧等德行在增长。」

善知识有了信,信是道源功德母,能长养一切诸善根,善知识的善根慢慢成长起来后,有了信心,就能守戒,守戒就不犯错,能守戒就能多听、多了解。

了解之后,就知道善的要精进;恶的要停止。自然就懂得布施、付出去做对人群有益之事,这就是造福,在造福中自然生长智慧。

∵∵因此善知识的德行就好像月初的一弯明月,会随着时日,慢慢地一直增长,到了月中时,满月光华,表示修德圆满。∵∵若是以观月的心态去观善恶,就可知道,人生善恶都是自己所造。∵

∵∵没有因缘果报观念的人就会为恶,德行就像月会消失光明,最后会消退、黑暗,犹如堕入地狱一般。

∵∵善知识的德行则会慢慢增长,一如月的圆满。如果能这样观想,就知道善恶如何选择,如何亲近善知识,如何远离恶知识。

∵∵这是佛陀的教育,在经由观察别人之中,也要反观自己,观察自己的德行是像增加中的明月还是像消退中的月亮。

∵∵月亮本来就是圆的,这就像人人本性普皆平等,都是善性本具。但因为欠缺

∵∵信、戒、闻、施、智能,导致无明不断产生,而迷失了本性,遂造作恶业,就像原来的满月慢慢不断消退。

∵∵期待大家不但自己要时时接近善知识,还要做他人的善知识。∵

【转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