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列表

佛教与人心

佛教史“佛教与人心”。佛教说,人有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心所,亦名心使,是心王之所使用故。)有三种心:第一肉团心。即在胸间者是。系一团肉,故名肉团。状如莲华,昼寤则开,夜寝则合。第二意识心。即托附肉团心,而能思量分别,妄起憎爱者是。第三真如心。真者无妄,离一切相,不同肉团之有相。如者不动,常住寂灭,不同意识之生灭。此...

俗语与佛教

佛教史“俗语与佛教”。俗语与佛教∵智海法师佛青∵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来中土,至今已有一千九百三十多年。在这悠长的历史中,不仅影响国人的宗教思想及文化,更且融入民间生活之中。直至今日,我们日常所用的名词口语,有不少是源自佛教或在早期曾被佛教典籍所引用的,以下继续为大家摘录一些有关词语。一动不如一静宋。张端义《贵耳集》卷...

试论佛教的地位及其发展

佛教史“试论佛教的地位及其发展”。提纲一〓绪论二〓佛教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三〓佛学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四〓佛教与现代社会五〓如何令正法久住?六〓小结绪论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必然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几千年来,宗教已渗透到社会、政治、法律、哲学、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即使在我国社会主义的今天,它仍...

佛教的德育原理

佛教史“佛教的德育原理”。因应不同根性的学生,佛教的德育工作有几项教学的原理原则,足供现代化教育的参考,它们分别是:一、自学辅导的原理:我们在经典上常看到,佛陀在讲经说法前,必先“入定”,以观察学生的根基,给予学生自学辅导的方式实施教学。所以他的开示总是契理契机,最殊胜的是他所用的言词巧妙方便,能使出身不同、根基不同、程度不...

大迦叶与中国佛教

佛教史“大迦叶与中国佛教”。大迦叶与中国佛教李富华一、大迦叶在佛教史上崇高的地位大迦叶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以头陀第一”闻世。然而,大迦叶在佛教史上不可替代的崇高的地位以及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却没有像观音、普贤、文殊等四大菩萨那样引起人们的注意,以致关于大迦叶的论述极为少见。实际上,早在佛陀时代,佛祖就一再教导弟子们向大迦叶学...

原始佛教专题读书报告

佛教史“原始佛教专题读书报告”。原始佛教专题读书报告宇井伯寿〈关于阿含经成立之考察〉一文论点摘录:报告人:生死所一黄瑞凯日期:06/10/2003壹、∵资料范围论点:现今所传的经藏及律藏,绝不可看成是传承佛陀直接所说的原型,本文就此点再加以详述。其主要的资料范围是就经藏而论,并且是以巴利本的五部为中心,故特以阿含为题。在五部之中,...

海外佛教教育介绍

佛教史“海外佛教教育介绍”。***佛教教育∵∵***停止个人兴学二十多年后,于1987年这一政策解禁,开放私人兴学的领域,于是民间团体加入了一般公众教育的行列,佛教团体也一扫传统的刻板印象,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公众教育。兴办高等教育的化费是巨大的,但佛教团体越过最有经济实力的财团企业,在短短的十余年中,就先后创办了七所佛教大...

宋濂的佛教思想

佛教史“宋濂的佛教思想”。宋濂的佛教思想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又号无相居士。浦江(今属浙江)人。他博通经史,明代礼乐制度多出其手;以儒家经典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工具,深得明太祖欢心。同时,对于百家之说,他也都能得其旨要;至于佛、老之学,研究尤精,并常与太祖论究佛经奥义。∵宋濂自称“尽阅三藏,灼见佛言不虚,誓...

论法眼宗对佛教经典的汲取

佛教史“论法眼宗对佛教经典的汲取”。摘要:在禅宗五家七宗中,法眼宗对佛教经典最为看重,并以熔铸经∵典义理而形成自己的宗风特色。法眼宗通过汲取楞严三昧、金刚般若、圆觉了义、维摩不二∵、楞伽妙谛、华严法界等教乘菁英,铸成其“法眼”,形成了法眼宗独特的诗禅感悟。吴言生,1964年生,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副教授,文学博士。主题词:法眼宗...

佛教管理学初探

佛教史“佛教管理学初探”。佛教管理学初探王永会提要:本文对佛教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产生、实践情况以及佛教管理学的实质和基本要素作了简要的分析,试图以此向人们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即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佛教思想进行阐释。王永会,1974年生,法学学士,现为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题词:佛教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