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列表

戒闻利身——人间佛教经证

佛教史“戒闻利身——人间佛教经证”。自利利人,益而不费。欲知利身,戒闻为最。∵——《法句经》——∵一、自利利人的意义∵自利利人,又称自益益他、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自他二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人,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菩萨以修行六度,能自利利他。如《...

佛教“会通”“和会”释义

佛教史“佛教“会通”“和会”释义”。佛教“会通”“和会”释义***师范大学教授∵∵王开府提要:本文透过对中国佛教有关文献的检索,掌握其使用“会通”与“合会”二词的实际状况,了解二词的各种意义,比较二词含义之异同,并说明隋唐佛教大量使用二词之原因。关键词:会通、和会、通、勘会作者简介王开府,海南岛琼山县人,民国35年生,国立***师范大...

佛教的传入和经典的翻译

佛教史“佛教的传入和经典的翻译”。问:关于律藏翻译流传的历史和情况,听到上面所谈,已经知道大概了,请再谈一谈经藏和论藏大规模有系统的翻译是从什么时代什么人开始的?答:佛教经论大规模有系统的翻译,应该说是开始于五世纪初的鸠摩罗什。问:鸠摩罗什的翻译事业比以前有哪些特点?对后来的佛教和中国思想文化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答:鸠摩罗什的翻译事业...

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究

佛教史“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究”。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1995.07∵出版(pp.75-95)李志夫中国文化大学教授∵75∵页提要∵佛教之所以能传入中国,然后再将印度佛教中国化,有其内因与外缘︰∵其内因︰佛教传入中国前,中国本土思想,正值极盛而衰之低潮期;而且,社会、政治纷乱不已;继之,北方政权很少受到中原文化的...

佛教罪福之说

佛教史“佛教罪福之说”。佛教罪福之说中国佛学院∵∵理净“罪福”是人生的两大分歧,也是人生所向的两条途径。有人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罪恶之途,永堕三恶道无有出期。也有人修行十善而通向人天之道,享受无尽的人天之乐。虽然同是一人但由于环境的影响或者后天的教育不同而有时会走向幸福之道,同时也许会被误入歧途走向犯罪。其实一个人本身不存在...

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三)

佛教史“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三)”。这两种例子一个从时间角度说明,一个从空间角度说明。这告诉我们,人们看到的事物,人们的感觉意识系统在眼前成象并对它进行定位的东西,绝非事物的实相。比如我们看到的顔色,并不是真的有个顔色,实际上从视觉的角度来看,是无法确定一个永恒的确定的颜色的。为什么呢?因为总有一些色盲的人,在100个人中有90个人看...

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二)

佛教史“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二)”。显然,由科学的价值观或说世界观引起的“多米诺”式解消效应,最终导致了我们上面所说的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宗教世俗化、∵社会多元化等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出现。没有科学肯定现象存在,进而推动肯定当下人的存在与世俗的欲望,不会导致这样彻底的世俗化结果。对已经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人们而言,在骨子里就习惯了对...

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一)

佛教史“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一)”。今天我要谈的题目是佛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主要就佛教徒的本位来谈。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在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中,佛教的科学观应该为何,也就是以佛教本位应该如何看待科学?第二,佛教科学观常见的错误类型是什么?第三,佛教摄受科学有无可能?∵这三个问题下面分三节说明。∵第一节、在佛教与科学关系中的佛教科学观∵...

关於佛教生态观的思考与挑战

佛教史“关於佛教生态观的思考与挑战”。心净则国土净一、前言生态学为生命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广义地理解生态学这个概念,可以把它解释成研究关联的学说。在这关联网络中,人类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从古至今一直都是相似的,差别的只是愈来愈密切,不仅是人类需要从其生态环境中撷协多的资源,且人类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伤害更为巨大。二次大战後人类对大地...

佛教所认识的宇宙

佛教史“佛教所认识的宇宙”。佛教对宇宙及其中诸现象的描述大多在小乘经典,如阿含经之中,大乘经典在华严经中亦有一些,其他的经典较少描述,主要原因是大乘行者认为对物质世界之了解并无助于「开悟见性」,且「诸法唯心造」,大乘佛教主要教人「制心」,对物质世界并没有用太多时间去了解,他们认为一旦开悟见性宇宙就自然真相大白,今将佛经中有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