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列表

出生入死【龙泉解《道德经》50章】

传统文化“出生入死【龙泉解《道德经》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本章谈论生死观。生死观念越强,就越容易死,生死观念越淡,就越容易生。老子告诉我们,了断生死才能够获得永...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仁政善举∵地久天长

传统文化“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仁政善举∵地久天长”。《南华真经》云:“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然而宇宙之间,∵大千世界,森罗万象,∵蕓蕓众生,∵有形事物,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程度不同,总会有不和谐之时。在自然界,若阴阳不和,∵运度失衡,∵则会狂风时作,∵暴雨频仍,∵或旱涝不均,或地动山摇。不畏不惧,∵天之大道;爱心善心,∵灾...

道法自然:《老子》的本体论与宇宙论

传统文化“道法自然:《老子》的本体论与宇宙论”。《老子》主“无为”之思,倡“自然”之境,而“道”是《老子》一书的中心概念和最高范畴。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以“道”建立起来的完整的智慧哲学体系。在《老子》81章中就有37章提到了“道”,共出现了70余次(各版本之间略有差异),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他的“道”落实到现实世界和人生方面而称为“德”,“德...

学习庄子虚而待物

传统文化“学习庄子虚而待物”。∵一、不得已的觉悟人到中年,学习庄子首先就须明白“不得已”的道理。儒家的孔子给人的印象是充满淑世热情,总是“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的庄子基于类似的体验,但采取不同的作风,就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两句话代表了儒道之异。人生“不可奈何”之事比比皆是。我们无法选择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家庭,也难以改...

儒家与现代人生

传统文化“儒家与现代人生”。今天是孔子诞辰2560年的纪念日。缅怀至圣先师,最具体的方法是“温故而知新”,认清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进而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他的教导,尽到承先启后的责任。这不仅是个人的身心安顿所需,也是社会稳定发展、文化赓续创新的契机所在。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用吗?首先,它在...

庄子智慧:自求真诚_傅佩荣

传统文化“庄子智慧:自求真诚_傅佩荣”。当一个人自求真诚时,必须明白分寸:什么是自己可以得到及庄子智慧:自求真诚当一个人自求真诚时,必须明白分寸:什么是自己可以得到及应该拥有的?什么是可以选择而不必坚持的?换言之,真诚除了自知之明以外,还须了解这样的分寸。∵孔子教学时,《诗经》是主要教材。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庄子智慧:幻想、梦想与理想_傅佩荣

传统文化“庄子智慧:幻想、梦想与理想_傅佩荣”。人的生命不可能摆脱时空的限制,譬如庄子生在战国乱世,又困处于弱小的宋国,但是他的心智可以选择一种思想作为归依之所。他学习老子,推广道家,在学术上成就斐然。种种评价,不论好坏,都是后代的事;对于庄子本人而言,每天的生活才是真实的人生内容。他深知人间的险恶,对自然界情有独钟。人对自然界可以采取四种态度:...

南怀瑾读《老子》:有物混成(一)

传统文化“南怀瑾读《老子》:有物混成(一)”。“有物混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曰远,远日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大老母究竟“道”是什么?什么是“道”呢?这是最根本的哲学问题。但在...

道教和谐观浅述

传统文化“道教和谐观浅述”。2011年11月22日∵∵佛学研究网“道法自然”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资料图片∵自东汉张陵正式创立道教至今,道教在中国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自身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道教根据自已的教理教义,逐渐形成了崇尚和谐的优良传统。∵∵性命***,身心和谐在道教的修证体系中,修道者尤其注重自己的身...

城之道:道教的城市观

传统文化“城之道:道教的城市观”。2011年1月4日∵佛学研究网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荟萃着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艾丹·索撒尔在《城市理论与中国城市》中说,中国具有“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宏大的未曾中断的城市文化传统”。而中国古代道教的城市观,对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化传统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一道教关于“城市”的思想,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