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佛教历史起源

佛教何时传入当涂县无确考。唐宋至清代,当涂县佛教盛行。鼎盛时有庙宇200多座,僧尼近千人。后来历经战乱,民国初年又废庙兴学,毁像逐僧,佛教大为衰落。清乾隆年间,佛教场所尚有36寺、21院、75庵。较为有名的庙宇有化城寺、兴国禅寺、五禅寺、万寿寺、广济寺、广福寺等。其中于三国吴赤乌年间所建的的化城寺年代最早,也最为着名,是当时康里国僧所建的三处选佛场之一(另两处为秣棱的长干寺和海盐的金粟寺)。

抗日战争前,有县佛教协会。民国33年(1944)成立中国佛教协会当涂分会,会址在万寿寺,有会员100多人,此时尚有寺院50多所。1956年成立县佛教委员会,选出会长1人,委员9人。

1957年,全县尚有僧尼120人,其中僧90人,尼3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城关祖庙外,庙宇全被拆毁或占用,僧尼被遣散,未散去的7名年迈僧尼下放生产队劳动,佛教活动停止。

1982年,下放农村的僧尼收回,佛教房产一律退还,佛教活动恢复。1989年,全县有大悲庵、碧云庵、白云寺、云雾寺林等21座庙宇,僧尼50人。

来源:当涂县志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