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册贝叶经由贝多罗树叶单片拼接而成,刻画极其纤细精致,双层共二十四片贝叶,正面最上和最下两片贝叶刻的是文字,中间十片贝叶刻的是图画,拼成的图画画面反映了早期原始佛教时期的一些佛陀的故事场景,反面十二片贝叶刻写的则全是经文文字。此册贝叶经的刻制年代估计为清。

现存于世的古代贝叶经类型中,如果说纯粹刻写了文字的贝叶经还是比较多见的话,刻画如此精细图画的贝叶经可能要少见一些,因为贝叶经的制作材质是贝多罗树叶,在上面刻写圆形体形的巴利语系的文字还容易些,而刻画图画时,因为起承转折有一些直笔,容易吃叶肉而刻破树叶,而且要用好多片贝叶才能拼成一幅完整的故事图案,刻画的难度自然要比纯文字的贝叶经大多了。所以那些南传出家僧侣们往往要经年累月才能刻写完成一部此类带精美图像的贝叶经。据说千百年来有很多虔诚的南传出家僧侣以毕生之心力刻写贝叶经,有一些到后来甚至因刻写贝叶经眼力耗尽而失明。这些可敬的虔诚僧侣为让佛法智慧流传于世,鞠躬尽粹耗之以毕生心力,希望的无非是后人能珍视它们,能从这些无上宝贵的经典中得到启悟和法喜。

附:贝叶经的制作

贝叶经的制作,通常需经过三道工序:

一、取贝叶。从贝叶树上砍下页片,用锋利的刀将贝叶一片一片修割整齐,三至五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锅中煮。煮时要加酸角或柠檬,使贝叶表面上的皮脱落。一般要煮半天,直到贝叶变成淡绿白色,才从锅里取出来,拿到河边用细沙子搓洗干净,然后将贝叶压平晒干,收起来让它通一段时间的风后,再订成匣。

二、制匣。制作贝叶经匣有专用的两片木匣为标准。距木匣两端约半市尺处各钻一个小孔,把一片片晒干压平经过透风处理的贝叶紧紧夹在两片木匣中间,两头用绳子绑紧,然后用专门的钉子沿木匣两边的小孔将贝叶钻通,再穿上搓好的线绳,订为一匣。订好后用刀轻轻把贝叶匣修光滑,并用专制的墨线弓,按照格式把墨线轻轻打在贝叶上,留待以后刻写。

三、刻写。最初是用小尖刀沿着打好的墨线把经文刻写在贝叶上。后来觉得用刀刻写又慢又费力,也有改用铁簪子刻写的。刻写好以后,用植物果油掺锅底的黑烟,涂于刻好字的贝叶上,再用湿布擦拭一道,贝叶上的字迹就清晰显现。纯粹文字的经文还容易刻写,最难刻写的是一幅一幅拼接而成的佛教故事内容的图画贝叶经。因为材质是树叶,刻写圆形的文字还好,而刻画图画时,因为起承转折有一些直笔,更容易吃叶肉而刻破树叶,所以那些南传出家僧侣们往往要经年累月才能刻写完成一部。据说千百年来有很多虔诚的南传出家僧侣以毕生之力刻写贝叶经,有一些到后来甚至因刻写贝叶经眼力耗尽而失明。这些可敬的虔诚僧侣为让佛法智慧流传于世,鞠躬尽粹耗之以毕生心力,希望的无非是后人能珍视它们,能从这些无上宝贵的经典中得到启悟和法喜。

贝叶经本由于经本四边都涂上一层彩漆,抹上金粉,因而给人一种精湛、古朴、大方、美观之感。因它是用铁簪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上,并涂以颜料,不但字迹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由于贝叶经过水煮等工艺特殊处理,可以防虫、防水、防变形,经久耐用。目前被发现的贝叶经,大都经过百年或千年岁月考验和风霜的侵蚀,但它们仍可保存至今不坏,这是贝叶经所具有的最大特色,也是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