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佛教的发展变化

龟兹佛教一向是以小乘佛教为宗的,特别是小乘说一切有部长期占据龟兹,因此,我们在现存龟兹石窟群中所见壁画内容,早期都是反映小乘佛教的。

到公元三世纪末,龟兹地区则开始流传大乘佛教。如曹锐甘,三年(公元258年),已有龟兹王白延,于洛阳白马寺协助译出《元旦清净平等觉经》等大乘佛典。又如太康七年(公天286年),些法护译《正法华经》时说:“天些沙门丝力、龟兹居士帛元信共参校”这里的帛无信,据《后汉书’班超传》记载,龟兹王以白(帛)为姓,可知,帛元信是龟兹入。既然帛元信参与校定《正法华经》等大乘佛典,说明三世纪后期,龟兹佛教已相当流行,大乘佛教已有传播,有的人还到外地传教译经。

公元四世纪中叶,我国古代最着名的保学大师妈摩罗什,在龟兹诞生。他对龟兹佛教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鸿摩罗什幼年随母出家。九岁到员宾学习小乘佛教,十二岁返回龟兹。二十多岁时,在疏勒受莎车王子的影响,改宗大乘,以后数破外道,名震四方。当时,鸠摩罗什门下有四方来的沙门三干余人,这对传播大乘佛典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在鸠摩罗什的影响下,大乘佛教曾盛兴于龟兹,一些原来着名的小乘学者也改信大乘,许多西域国王都来听鸠摩罗什说大乘储典。这说明当时统治者对大乘佛教的练信和支持,表明大乘佛教在龟兹地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大乘佛教的出现,是佛教文化的一次分化。所谓“乘”,指车、船等运载工具。大乘佛教思潮最初是由一些以佛塔崇拜为中心而团结起来的在家信徒和部分要求改革的出家憎人掀起的。他们自认为是“大根器人”,能“普渡众生”,就如同大车相大船一样,能乘裁很多人,使其到达悟界彼岸,所以把自已这一派美称为“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认为他们只能自已超渡自己,如同小车小船一样,乘载不了几个人。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无论在教义理论方面,还是在修持实践方面,都有所不同。

在教义理论方面,小乘佛教拘泥于佛说,认为凡是仍陀所说的就都是实在的,主张“我空法有“,认为没有内在的、永恒不变的主体,但客观世界都是存在的。而大乘佛教则主张“我法两空”,认为既没有实在的主体,也没有实在的客体。也就是说,既否定了人的主观精神,也否定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大乘佛教认为事物的现象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

在修持实践方面,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也有分歧,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对崇拜对象的认识不同。小乘佛教把择浊牟尼视为一个真实的教祖和导师,是一个完全达到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却把释边牟尼视为超人的存在,视为全智全能的神。小乘佛教认为只有释边牟尼这一个佛,大乘佛教却认为: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诸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燃灯佛、弥勒佛……他们是整个宇宙力量的体现。其个,如来佛是高于一切的佛,释迎卑尼就是如来佛的化身。“如来”是梵文Tathag咖,即“多陀阿伽陀”的意译。意思是说:释迎牟尼成正觉是从如实辽而来的。

第二、对经典的态度不同。小乘佛教墨守佛说,大乘佛教虽然也承人这些经典、但又以此为基础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产生了《般苦经》、《法华经》、《华严经》等一大批大乘经典,使大乘佛教的理论逐渐体系化。

第三、修持的目标不同。小乘佛教求证“阿罗汉果”,大乘佛教求证“佛果”。阿罗汉是焚文AJhan的音译(也可省译为罗汉)、直译为“供应”,意思是:断绝了一切嗜好欲望,解脱丁一切颅愁苦恼,得到了很高的智慧,进入了涅架境界而不能再生死轮回,应该受到世间供养的僧人。可见,小乘佛教是以自我解脱为修持目标的。而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果不够高级,应该以求得佛果为目标,如果暂时不能达到成供的境界、那么可以先做菩萨。大乘佛教主张菩萨既要“上求苫提”,努力达到觉悟成佛的境界;又要“下化众生”,超度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信教。可见,大乘佛教是即求自我解脱.又求普渡众生的。

第四、修持的方法不同。小乘佛教主张修“三学”(戒、定、慧);大乘佛教主张修“六度”(布施、守戒、忍辱、精进、掸定、智慧)。小乘佛教认为只有出家修行才能从由于种种行为和种种烦恼而产生的苦果中得到解脱,主张远离社会,隐退禁欲,而大乘佛教认为人生问题应当全面解决,不能孤立解决,主张面对现实世界,在现世社会中求得解脱,而且大乘佛教的“行施”等功陷出家以后根本无法实现,所以不提倡出家,而重视在家修行。

总之,大栗佛教思想是小乘佛教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大乘恩想中,许多地方吸取丁小乘佛教的各种学说,但两者文修行方式、修行B6JJ和佛陀观等方面有许多不同看法。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