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寺变迁

作者:∵张名艾

专家谓“名山必有名刹”、“古镇必有古寺”,“一城一地的古老文化往往首先体现在宗教文化上”,这些论断很符合连云港市实际。据统计,历史上分布全市的庙宇近200座,其中云台山上下就占101座,云台山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宗教名山,神仙佛地。

唐宋时期,士大夫喜欢禅学,崇拜佛教,百姓仿效,各地兴建寺庙成风。唐元和(805—820)年间,新县(今朝阳)街西建设了“兴国禅寺”,其宏伟规模,号称空前绝后。古代新县山湾还建有汉东海孝妇祠、北海观音寺、将军庙(田横祠)、关帝庙、由吾庙、白龙庙、祥云观、郑公祠、土地庙、黄檀庙等。一个小山湾有十一座庙宇,这在国内并不多见,而且每座庙都有自己厚重历史和神奇美妙传说。

兴国寺分前院、中院、后院三进院落,前院开阔,登五级台阶进大门,有50米长石板路中道,路两侧花园花团锦簇,菜园瓜菜葱绿。登三级台阶过中门。中院天井有一雄壮香炉台。大雄宝殿立于中院,台基高大,月台宽阔,4架椽、16柱,重檐高脊、石墙壳瓦,前檐中敞、屏风格扇,脊藻为块砖龙雕,脊中青铜莲花座上置一米高风火铜葫芦。整幢建筑设计雄壮、巍峨。中院东厢、西厢各五间,院中两棵桧柏直插云天。从大殿两侧边门可进入后院,后院西厢六间、堂屋六间,院中有一棵粗壮高大银杏,前、中、后院的围墙内外梧桐、扬柳、刺槐成行成排郁郁葱葱。整个建筑群南北280多米,东西120多米,占地40余亩。史志记载,该庙宇布局恢宏、幽静阴森,是古海州地区最壮观古刹之一。我家住兴国寺附近,祖上多崇儒尊佛,家境虽贫寒,但逢年过节大人带小孩进庙烧香拜佛是不可或缺的。我上世纪50年代在庙内小学读书,60年代有在此教书,对该地一草一木都有难舍感情。

历史文献对兴国寺有许多描述,日本学问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记》中记载,唐开成三年(838),圆仁和尚随日本遗唐使藤原常嗣来中国,于次年3月29日由涟水乘船到连云高公岛,游宿城后,农历4月6日,到新县兴国寺拜谒,可见当年兴国寺在佛教界的声望和规模。1180多年前,因为日本圆仁、晁衡到“兴国寺”的佛教文化交流,开创了新县(朝阳)古镇对外开放的先河。

地方志书记载,兴国寺建成后,寺内僧人多时超过40人,居士有时多达百人,一年四季海、赣、沭、灌到此进香拜佛者络绎不绝。新县大户、文人雅士多信佛,他们拔出田地、山场作为庙产,使僧侣生活无忧,僧侣还经常拿出粮食、香火钱赈济穷人,腾出庙舍照顾残疾和鳏寡孤独,促进了地方淳朴、和谐民风的养成。新县人及兴国寺僧人行善积德美名永驻史册。

唐末,兴国寺毁于战火。其后断香火近200年。宋元佑二年(1087)重建,元佑十四年(1099)僧人宗显筹资扩建。几度兴废,清乾隆年间,官府拨专款进行庙宇维修。到清末,此寺仍巍峨壮观、香火旺盛,因其规模较大,群众都称其“大寺”。寺内供奉有三世佛、地藏、韦陀、十八罗汉等。时寺僧颇众,但名僧无几,僧名法号已无人记起。

唐开元起,狮子山下的孝妇祠每年三月三(窦娥生日),十月十五(窦婆生日)的娘娘庙会一年比一年兴盛,千余年间“兴国寺”的名气和影响稍逊于“娘娘庙”。孝妇祠的“孝文化”氛围浓烈,兴国寺的爱乡爱国主题鲜明,古镇南北两座古刹,带动了地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窝居海岛上的新县不再闭塞,甚至引来了日本佛教座主圆仁、文人晁衡,唐代大诗人李白,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清代两江总督陶澍等到此寻访流涟,留下千古佳话。

兴国寺原位于新县街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朝廷废除科举、兴学校,以“求难才,救危局”为宗旨。当时新县街老贡生张克玠(又名张学瀚,号百川,1868—1940)积极行动,并得到地方有识之士赞同,1909年在兴国寺内创办“蔚云学堂”,用布幕将菩萨围裹遮挡,庙堂作课堂。这也是云台地区开办的第一所学校,开班20多学生,秋天扩大为60多学生,第二年扩大为初小,四个班近200人,当地秀才应邀到校任教。民国后改为第三高等小学,也是云台地区第一所完小。那时庙里菩萨、和尚都在,孩子的学习和佛教活动同时存在,学校“耕读传家”教育思想与佛教“慈悲为怀”理念并行不悖。民国八年(1919),由于“五四”运动兴起,新县一批激进青年学生打着反封建、反迷信旗号,把兴国寺里的菩萨全部捣毁,和尚被驱走,庙堂改造成比较规范的教室,新任校长还到新浦、海州、连云聘请着名教师到校任教。40年代,新县小学名声大噪,四乡八镇望子成龙家庭纷纷托亲靠友将孩子送到“大寺小学”(新县小学)读书,纷传“庙堂学校出文人,出人才”。

1937,1938年,日寇轰炸新县,1941年日寇入侵新县,兴国寺残遭破坏,前院墙、中后院30多间庙堂被炸塌焚毁,大雄宝殿被震出多道裂缝、弹痕累累,后院大银杏树旁炸出几个一人深大坑。民国32年(1943),盐警大队长朱保松与新县老秀才张恩沛、张正裘等出面筹资对兴国寺进行修复,学校得以复课。解放后,***投资扩建新校舍,新县中心小学在原有基础上蓬勃发展,成为连云港市一所着名学校。1985年,新县小学移址新建,兴国寺原型不复存在。

值得留念的还有兴国寺内外的几株古树名木。寺后有两棵根连根古朴,俗称格木树,高三十余米,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夏季浓荫有一亩地大,是地方群众聚会纳凉、摆摊设点、听戏唱歌的好地方。1942年夏格木树遭雷击,树干下方烧出一个可容两人躲雨的大洞,但树的风采依旧。树根旁有一高约两米石碑,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好辨认。据老人讲,树下原为僧墓,墓内葬的可能是兴国寺第一任住持。地方文献记载,这两棵古朴是唐代遗物,有千年历史,可惜1958年大跃进修大路时朴树和墓碑被毁。原兴国寺后院正中的那棵银杏树,应与建庙历史同步,是云台山上下最古老的千年名木之一,新县人把它作为家乡的地标,家乡兴旺发达的象征。兴国寺银杏树在云台山上下的29棵千年古树中名列前茅,被誉为“连云港市银杏王”。树高40米左右,是棵雄树,只开花不结果,干粗需四、五个人环抱。大热天,几个班学生在树荫下上体育课,享受着阴凉。晚上,树上万鸟栖息,喜鹊入巢,叽叽喳喳鸟声响彻山湾。文革期间(1969年9月),公社大会堂修座椅急需木料,这棵树被毁。现在朝阳人回忆那棵银杏树,还唏嘘不已,“屋毁了可以盖,古树毁了,将一去不复返”。此树被毁,上级曾有问责,决策者后悔不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宗教政策。1994年市经委、团市委、市总工会、市报社、市广电局等八单位发起“振兴连云港经济‘金点子’大赛”,我即兴写了一篇《关于重建‘孝妇祠’的建议》,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市媒体作了报道,《连云港论坛》全文刊登。1995年,孝妇祠在原址上奠基,1996年建成。1999(佛历2543)年“兴国寺”的大雄宝殿也在狮子山下的孝妇祠东侧山坡上兴建,2002年土建工程竣工。

新建的兴国寺大殿依山面西,高高的基座,层层叠叠台阶气势磅礴,琉璃瓦大屋面金碧辉煌。大雄宝殿长12米,宽5米,檐高4米,声势较过去的“大寺”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上级佛教部门支持,全市佛教信众慷慨解囊,朝阳各企业和广大群众倾力捐助,经过几年努力,一座规模雄伟、设计严整的新的佛教庙宇组团已经呈现在港城大道旁,成为连云港大旅游圈中的一处诱人景点。社会公众对这一布局设计提出许多意见、建议,认为兴国寺建在孝妇祠一起并不是明智之举,它削弱了“汉东海孝妇祠”固有特色和兴国寺的文化内涵,而且山门朝西,庙舍盖了不少,但院内无大树陪衬、无曲折通幽构思、孝妇墓也无法复原,全部建筑可一览无余,原“孝妇祠”前山门朝南位置建观音殿等都不符合宗教庙宇的通常仪规。现在虽然朝西的前山门上悬“兴国寺”庙名,人们仍然称这里叫“娘娘庙”。有关专家,领导部门正在通盘考虑群众呼声。

本文作者认为,该处庙宇组团各级投资可观,几年建设,已经形成规模,布局设计有瑕疵、群众有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若重新规划建设已事过境迁、不合时务,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瞎扎腾”的负面影响。我相信,经过采取补救措施,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会逐步接受、理解、适应这一文化内涵多元、内容丰富的宗教场所。

把连云港建设成山海相拥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正在稳步实现,“孝妇祠”、“兴国寺”已经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屹立在东部城区的朝阳古镇,成为“海、古、神、幽”港城特色旅游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花果山景区做大、做优、做强和向北麓延伸发展趋势,以孝妇祠、兴国寺为又一起点或终点的花果山大旅游格局已经势在必行。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新墟公路旁的“兴国寺”、“孝妇祠”佛教圣地将成为老少咸宜的旅游热点。

(作者∵连云港历史文化研究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旅游文化学会、民俗学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