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祖师公信仰的历史嬗变

作者:李莉

[摘要]漳州的三平祖师和泉州的清水祖师在福建、***影响广泛,同被称为“祖师公”。祖师公信仰是闽南、***民间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闽台两地至今仍有众多的信仰者。本文试图通过文献史料、碑文记载、民间传说和网上资料对祖师公信仰的起源、形成、发展、传台做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

[关键词]祖师公信仰;历史嬗变;闽台关系

漳州的三平祖师和泉州的清水祖师在闽南、***民间俗称“祖师公”。二者原是当地着名高僧,圆寂后逐渐演化为佛教俗神,属民间信仰中的佛教禅师崇拜。祖师公信仰始于唐宋,此后随着闽南移民的足迹向省内其他地区及***、海外幅射,至今仍拥有众多的信仰者。

三平祖师又称广济大师,俗名杨义中,是唐代高僧。唐代吏部侍郎王讽于唐咸通十四年(873年)撰写的《漳州三平大师碑铭并序》是现存最早的记载杨义中生平的资料,据里面记载:三平祖师俗姓杨,名义中,祖籍陕西高陵。因其父官宦入闽,义中出生于福唐(今福清市)。14岁时随父仕官宋州(今泉州),投拜玄用禅师门下,剃发出家。27岁时受具足戒。他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禅那,达到很高的修养境界。受具足戒后,义中即拜别玄用禅师,云游天下。先到京兆府章敬寺拜怀晖禅师为师。继而到虔州拜谒西堂智藏禅师,然后又到洪州百丈山向怀海禅师学法。这几位禅师均为慧能的嗣法弟子马祖道一的高徒,义中追随他们达10年之久,深得禅宗要旨。后又去抚州拜谒石巩慧藏禅师,8年后南游潮州,拜谒大颠宝通禅师。经过近20年的游历,义中学有所成,于宝历初(825年)回到福建漳州弘法,任开元寺后面的三平真院的住持,门徒甚众。会昌五年(845年)武宗毁寺灭佛,强迫僧尼还俗,义中率门徒避居于平和县三平山,建三平寺,继续弘法。大中元年(847年),宣宗即位后,佛教又取得了合法地位,义中复出,应漳州刺史郑熏的邀请,出任漳州开元寺住持。咸通十三年(872年)农历十一月初六,义中去世,享年89岁。

清水祖师又名蓬莱祖师,是宋代高僧。宋政和三年(1113年)邑令陈浩然撰写的《清水祖师本传》中记载:清水祖师师俗姓陈,名普足,永春县小岵乡人(即今天的福建永春县岵山镇铺上村人)。他生于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后),幼年出家于大云院,长大后结庵于高泰山。不久慕名前往大静山,拜谒明禅师,道成业就后,受衣钵再归高泰山。而后移居麻章庵。在39岁之前,清水祖师主要生活在永春县。元丰六年(1083年)安溪县蓬莱大旱灾,在四处求神不见下雨的情况下,求助于清水祖师,祈雨获得成功。后来在当地百姓极力挽留下,清水祖师移居清水岩,直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去世,享年65岁。

祖师公信仰从其演化过程看,可以分为起源、形成、发展几个时期。

一.起源时期

均缘于祖师公生前施行普度众生为宗旨,“庄严国土、利乐众生”,“广施善行、济世利人”,赢得民众信赖。

三平祖师生前卓锡三平时,不仅是一位高僧,而且精通医术,多懂农耕,通晓天文地理,还对当地的稳定作出贡献。禅宗历来有着亦禅亦医的传统。三平山区林深地湿,瘴气笼罩,《平和县志》云:“平土居者多患中湿,负山处者多病疾。”当时的广大农村除了走访郎中外,几乎无医可求。走访郎中居无定所,行踪飘忽,万一得急病,患者很难一寻而得,往往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而散布于城乡之间的寺庙宫观这时候即成为百姓解厄救急之所。相传三平祖师在世时,经常深入民间行医济民,“由漳州往三平山途中,有一侍者公岭,岭上有庙,祀蛇侍者,其像如人,手执一蛇,围绕颈上;据云:蛇侍者生前知医术,故香客多求其香炉之香灰,带归以备病时服用。”传说“蛇侍者”,就是在三平祖师的教导下精通医术的。禅宗倡导农禅结合的习禅生活,禅僧多懂农耕。三平祖师组织三平寺僧人垦荒种地,自力更生解决僧人的粮菜供给。同时,也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及农具、种子,传授给当地民众。并运用天文气象知识,预测四时天气变化,指导适时耕作和播种,实现减灾夺丰收,从而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三平祖师还大力帮助解决了当地民族间的种种矛盾纠纷,平息了暴力事件的发生,促进了民族和睦与社会安定,使民众能够安居乐业。三平祖师为民众做了诸多贡献,他在世时就已在民众中享有着很高的威望。

清水祖师生前功绩有二:一是热心于铺路修桥。《清水祖师本传》称:祖师事大静山明禅师具圆满觉,道成业就后,返回高泰山,“用其师之言,乃劝造桥梁数十,以度往来。后移庵住麻章,为众请雨,如期皆应。元丰六年,清溪大旱,便村刘氏相与谋曰:‘麻章上人,道行精严,能感动天地。’比请现时至,雨即沾足,众情胥悦,咸有筑室请留之愿,乃于张岩山辟除菑翳,剪拂顽石,成屋数架,名之曰清水岩,延师居焉。以其年,造成通泉桥、谷口桥,又十年,造成汰口桥,砌洋中亭,糜费巨万,皆取于施者。汀、漳时人有灾难,皆往祷焉,至则获应。祖师始至,岩屋草创,凡三经营,乃稍完洁。岩东惟枣树一株,祖师乃多植竹木,迨今成荫。”二是祈雨。清水祖师祈雨职能较其他神灵突出,自宋代以来一直成为闽南地区祈雨的主要对象,“于祈雨为最灵,自宋迄今,由来已久”。对百姓而言,修桥铺路是功德无量的善举,祈雨应是因为“道行精严,能感动天地”。

二.形成时期

祖师公从高僧演化为佛教俗神的过程有几个因素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1)文化因素。

即神话传说的传播。三平祖师圆寂后,有关他成神的传说,大致形成于北宋时期。前面提到王讽撰写的《漳州三平大师碑铭并序》是刻在木碑上,经过长年风雨侵蚀,必然会腐烂。因此从宋大观四年(1110年)至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先后重修过4次,题目改成《漳州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以下简称《行录》)。在第一次重修时,即宋大观四年(1110年),住持僧云岳在三平寺木碑题记中就提到有关三平祖师的“鬼窟活计”的神话传说:“世之比拟广济大师鬼窟活计,乃谓小乘,如斯言议,涉在常情。俗谚井谈,道听途说。况观音大士楞严会上,佛顶光中,独证圆通。故能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圣愚皆资,非惟鬼趣。以此知之,可谓具大无谓者耶?”这反映了在大观四年以前漳州一带已经有了对三平祖师的崇拜。《行录》也增加了许多鬼神变化的传说:“(唐)会昌五年乙丑(845年)之岁,预知武宗皇帝沙汰冠带僧尼。大师飞锡入三平山中,先止九层岩山鬼穴前,卓锡而住,化成樟木,号锡杖树。次夜,众祟舁师抛向前面深潭,方乃还来,见师宴坐俨然无损。一夕寝次,复被众祟舁向龙瑞百丈潭中,以笼聚石沉之。其水极竣,观者目眩。及乎回,见大师如故。于是遽相惊讶,仰师之道,款服前言,乞为造院,愿师慈悲,闭目七日,庵院必成。师乃许之。未逾五日,时闻众祟凿石牵枋,劳苦声甚,师不忍闻,开眼观之。院宇渐成,惟三门未就。怪徒奔走,其不健者化成蛇虺。有大魅身毛楂楂,化而未及,师戏擒住,随侍指使,曰:‘毛侍者’”。从《行录》中的记载可以得知,三平祖师已从高僧演化为佛教俗神了。

民间有关三平祖师的神话传说比古代文献记载丰富得多,有些传说故事如《斗妖驱鳄》、《地下宫殿》等不见于方志记载。此外,当地民间还流传着诸如杨义中“男扮女妆充当新娘入鬼穴”、“制服蛇虎二妖为侍者”、“镇压妖魔鬼怪于毛氏洞”等等神话故事。这些传说扩大了三平祖师的影响,推动了三平祖师信仰的发展和传播。

与三平祖师不同的是,清水祖师圆寂后,就被当地百姓奉为神灵。《清水祖师本传》云:清水祖师圆寂后,“时远近云集,瞻礼赞叹。越三日,神色不异,乡人乃运石塔,筑亭于岩后,刻木为像而事之。杨道落发为僧,奉承香火,信施不绝。雨旸有祷,迎奉塑像,最宜精诚斋戒,或慢易不虔,致有雷电迅击之异。岩旧有巨石当衢,往来患之,一夜转于道侧。妇女投宿者,岩前麻竹四裂,遂不敢入。分身应供,理形食羹,凡所祈求,无不响答……”从这里可以得知:清水祖师从去世后就从高僧演化为佛教俗神了。

与三平祖师相同的是,民间也流传清水祖师降伏鬼众的传说。宋代清溪进士连三益曾有诗咏清水岩:“石移莫匪神功运,岩筑更无山鬼来。”乾隆七年(1742年),王植在《清水岩序》中写道:“挹其蜕像,貌癯而色黝,旧云与山鬼争道场,厄于烟焰而然。”

可以看出,早期有关二祖师的传说并不一样,主要立足于二祖师的原型。而清水祖师降鬼魅的神话故事应是受到三平祖师故事启发而编写的。这反映了被神化以后,二者的形象开始被融合。

(2)政治因素。

祖师公信仰能迅速传播并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可以说,封建统治者的宣扬和地方绅士的倡导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平祖师生前即受到朝廷的重视。唐宣宗李忱即位后,改元大中,三年已巳岁(公元849年),降诏恢复禅教。漳州重建开元寺,有巡礼僧常肇、惟建等二十人向朝廷推荐义中禅师是位“嗣达摩正统,继南宗衣钵”的高僧。于是漳州刺史郑薰恭请义中禅师主持开元寺,完成修缮之事,使寺宇焕然一新。郑薰又将义中禅师的事迹上奏朝廷,宣宗皇帝敕封义中为“广济大师”。咸通年间(860-874年),吏部侍郎王讽被贬到漳浦为县令。到任的第二天,王讽即慕名拜访义中,与义中谈禅论易,深相印可。此后,两人交往甚密,成为至交。义中去世后的第二年,王讽就撰写了《漳州三平大师碑铭并序》,作为义中的墓志铭,其中不乏溢美之词。宋以后,闽南地区逐渐拥有一批三平祖师的的信徒。从三平寺碑刻记载的资料看来,这些信徒上至漳籍朝官,下至地方文武官员、乡绅士庶。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5年),告老还乡的宋代尚书颜颐仲捐资修建三平寺,并恢复了寺田。“宋时寺坏,吏部尚书颜颐仲家居。一日砚池内,忽见一蛇,倏然而大,且有异质。骇问左右,有认知者曰:‘三平侍者也。’尚书遣人到寺觇之,则寺已就颓,乃捐金营建,且为复田租。”随着各种《灯录》、《语录》的出现与流传,三平祖师的名声远播。先是,他的语录入载《景德传灯录》。而后,《联灯会要》、《五灯会元》中,亦有专篇载有义中语录。

宋代,一大批***官员、地方士绅积极参与民间对清水祖师的崇拜,而且亲自登岩或拜请祖师神像祈雨。嘉定十年(1217年)和绍定五年(1232年)两任泉州郡守真德秀曾亲书《祈雨疏》:“伏以惟盛夏,实司长养,久缺甘雨。与此邦有大因缘,莫如清水,肆迎法驾,来驻梵宫,昔混迹世间,不惮曝身以救旱,今游神天上,岂难翻手以为云,愿垂慈悯之仁,亟降滂沱。”咸淳五年(1269)5月,安溪县令林泳“祷之佛而雨,越月仍旱,为文遣香,嘱主簿往祷,又躬祷于广惠庵”,继而“迎佛,安奉于观音堂,官民作礼,日率同僚三焉。”两个月中就有4次,其虔诚甚至达到一天3次的程度。

由于祈雨功绩突出,清水祖师在南宋后先后四次得到朝廷的敕封。第一次是隆兴二年(1164年),敕封清水祖师为“昭应大师”。第二次淳熙十一年(1184年)下牒敕封,封号为“昭应慈济大师”。第三次嘉泰元年(1201年)牒下,加封为“昭应广惠慈济大师”。第四次是在嘉定三年(1210年)牒下,再加封为“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按照宋代有关条例规定:“道释有灵应合加封号者,并加‘大师’二字”;封号“每加二字,至八字止”。清水祖师4次被敕封,封号达到最多的八个字,由此大大提高了清水祖师的神格。

***官员、地方士绅的推波助澜主观上迎合了唐宋崇佛的政治需要,使三平祖师和清水祖师信仰得到地方官府的扶植和朝廷的承认,客观上又与民众的崇尚神佛心理相契合。官方不断提高祖师公神格的过程和行为极大地刺激了民间对祖师崇拜的狂热和影响力。清水祖师刚去世时被民众视为“真身菩萨”,“及自三封之后,香火灵应,所加日广,惠利及民。”经过四次册封后被视为“古佛现身”。祖师公信仰既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又有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奠定了其历千百年而不衰的坚实基础。

(3)经济因素。

唐宋时期,福建社会相对稳定,奇迹般地在短时间内跻身于全国发达地区之列。诗人张守在《毗陵集》中有诗句云:“忆昔瓯越险远之地,为今东南全盛之邦。”唐五代时期在泉州,闽国末年留从效主政期间扩建了罗城周23里286步,“岁丰,听买卖,平市价,陶器、铜铁泛于番国,收金贝而还,民甚称便。”宋时期,福建城乡商品经济受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而有长足的发展。这体现在福州、泉州成为福建南北经济的中心,围绕这两个中心周围市镇星罗棋布,城乡商品交流更加频繁。

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为各种祠庙的兴建以及民间信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这种背景下,祖师公信仰也得到众多信徒的支持。前面提过的王讽刻写在木碑上的《漳州三平大师碑铭并序》,经过长年风雨侵蚀,必然会腐烂。所以宋崇宁元年(1102年),僧云岳住持三平寺,“观古遗言,碑文缺坏”,遂“命工镂板,以永其传。”大观四年正月上元日立新碑。清水祖师去世后,清水岩住持僧惠清于宋宝庆丁亥(1227年)、绍定癸巳(1233年)、景定壬戍(1262年)先后3次募捐改建清水岩楼宇,清水岩宇规模始见光大。南宋景炎丁丑(1277年)因兵乱,岩宇遭焚,成为一片废墟。翌年,僧一杲住持清水岩,竭力募捐,重建清水岩,扩营殿阁及香积茶寮。庙宇的兴建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诸如木材、石材等建筑材料及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虽然,庙宇的建造,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信众有钱出钱没钱出力的情况下合力促成的。但是,如果百姓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到一定水平,而仍在生存线上挣扎的话,那么,即使他们对心目中神灵的崇拜再怎么狂热,大量建庙宇对他们来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了。再者,祖师庙的建筑布局都相当精致。《行录》记载“今三平山院者,面离背坎,左生锡杖树,右澍虎爬泉,东连大柏山,南接百丈漈,西有九层岩,北枕仙人亭,台水口峰若龟浮,径头岭如虹卓,广济沼沚。韩文祠堂,鬼斧神工,灵蛇锦色,其余胜览,笔舌难周。”清水祖师庙“规模皆壮丽宏深,而阁尤伟,金碧晃耀,龙象环绕,邑人瞻仰,骇未尝有。”这些建筑汇民间工艺之精华,集古建筑艺术于一体,反映了当时较高的闽南手工业水平,这同样是与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分不开的。更不用说还有与物质基础紧密相关的形式繁多的民间酬神活动。

三.发展时期。

元明清时代,随着祖师公信仰的信徒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祖师公信仰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得到发展。

从深度上讲,表现在内涵的拓展上。在当时许多信徒的眼里,三平祖师已不再是禅学上有所造诣的禅师,而是能满足他们“祷者往辄应”的菩萨了。寺中现存明清碑碣除《行录》外,余者所言尽是三平祖师“有求必应”的灵验事。如“张公讳倬卜雨,倏然而甘沛”、“黄公讳梧世祷,捷然而响应”、“山灵有主,福庇斯土”。清水祖师的职能除了祈雨以外,已拓展到“一切阴阳水涝,疾病颠连,远近黔首,莫不匍匐往祷,嗟苦海,颂慈航,开觉路,渡迷川,何师感召之神若此哉。”几乎将清水祖师等同于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了,令“邑之人祈福于斯,禳灾亦于斯”。从有灾请禳的被动祈求,到相信他可以保佑赐福的主动进取,成为祖师公崇拜的一大进展。

从广度上说,表现在二位祖师公的信仰慢慢不再局限于本地,先是在闽南地区,后随移民向周边地区辐射,成为跨区域的神明。三平祖师信仰形成之后主要流行于漳州地区,清水祖师信仰原本集中在安溪县,由于漳泉同一语系,地域上紧密相连,随着两个地区间的联系交往,二位祖师在两地都拥有信徒。据碑刻资料显示,早在元代就有温陵(泉州古称)人助三平寺修碑,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又有“泉厦分府蒋元福等人”参与捐修三平寺等。在漳州信奉清水祖师的庙宇有近30座,遍布全市各县(市、区),以龙海、长泰、华安为多,分别有7座。在安溪的邻县长泰竟有近20座。《本传》中就有“师名大躁于泉、汀、漳”的记载。在福州罗源起步乡,当地百姓每年正月十三举办迎三平祖师仪式,据乡老说,他们的祖先是从漳州迁徙来的,三平祖师作为保护神随移民到这里,俗称“三太公”,至今仍被奉为当地的保护神。清初迁界,安溪县的郑姓等北迁到浙江温州平阳的雁荡和闽北武夷山等地,清水祖师作为保护神也随移民传到闽北和浙江东南部。当地有许多山岩,如霞宝岩、珠帘洞、青狮岩、土地公岩、天心岩和天井岩等,在这些山岩上都有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故谚语曰“有岩就有祖师公”。清水祖师信仰几乎遍及八闽的通都大邑乃至穷乡僻壤,“自上游延、建、汀、邵,以及下游福、兴、漳、泉,晋殿而分香火者,不胜纪数。”

四.祖师公信仰向***地区辐射。

明末清初随着闽南移民迁往***,祖师公信仰开始向***地区辐射,成为当地闽南人信奉的主祀神。

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以颜思齐、郑芝龙为代表的武装集团,入主***开拓疆土,并形成强大的垦殖力量,为汉人开拓***,奠定了基础。《***通史》载:“天启元年,海澄人颜思齐率其党人入居***,郑芝龙附之。于是漳、泉人至者日多,辟土田,建部落,以镇抚土番,而番亦无猜焉。”此次移民达数万人。1661年郑成功收复***,郑成功的部众中,漳、泉两地人为数甚众,除了郑氏军队外,又新增加因清初“迁界”而流迁***的移民2~3万人,使***的汉族移民增至10万~20万人。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清***取消了海禁,大陆向***移民出现了新的浪潮。在向***的移民中,闽南人占了绝大多数。移民入台面临着海峡险阻、瘟疫和灾害等三大生存问题。为了在新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移民们往往带去家乡崇奉的神灵作为克服困难、战胜险恶的精神寄托和动力。在生活相对稳定后许多人开始耗资倾力去建庙修寺。乾隆年间移居***南投县的漳州人林祖生,随身带有三平祖师的神像。至南投后,先是供于自宅,后因开垦工作顺利,作为答谢,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创建了三平祖师公庙,自是信徒云集,香火盛极一时。每逢十一月初六日,祖师庙所在地林屺埔的街众,还演剧祀寿。屏东塔楼的三平祖师信仰,据言也是300多年前从闽南传过去的。此外,台南也有专门奉祀三平祖师的寺庙。台北、彰化、高雄等地也有信徒。现在***地区有50多家分庙,信众达60多万人。

明清时期安溪移民迁台时多奉祀清水祖师,并在聚居地修建祖师庙或延用“清水岩”的名称。凡是有安溪人聚居的地方,必定有清水祖师庙。清水祖师信仰成为***安溪移民维系各自群体团结的精神力量。从清康熙十八年(1689年)至民国37年(1948年)***至少建有61座安溪清水祖师庙,其中台南22座、台北12座、高雄8座、屏东5座、宜兰4座、嘉义2座、南投2座、澎湖2座、新竹、台中各1座。据***省文献委员会编印,仇德哉编着《***之寺庙与神明(四)》记载,已经正式登记有九十九所崇拜清水祖师的寺庙,几乎遍及基隆、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县市,加上没有登记的神庙,总数应有一百多所,***比安溪本土的清水祖师庙还多。***的信徒们均认为安溪清水岩为祖庙,台北万华清水祖师庙的楹联道出了闽台清水祖师信仰的源和流的密切关系。其一联是“本清水岩,名淡水寺;辟草莱地,造蓬莱山”,另一联是“佛是祖师,我先入已称弟子;岩乃清水,此淡地好溯源流”。

[参考文献]

[1][宋]姚铉.唐文粹.卷64《漳州三平大师碑铭并序》.《四部丛刊》影印嘉靖刻本.商务印书馆,1929年

[2]民国.安溪清水岩志.卷上.本传.福建省图书馆手抄本

[3]康熙.平和县志.卷十.风土志.清光绪15年(1889)杨卓廉刻本

[4]翁国梁.漳州史迹·三平寺.转引自颜亚玉.三平史考.[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65页

[5]颜亚玉.三平史考.[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9—90页

[6]王作民.三平祖师公杨义中传略.

http://hi.baidu.com/sanpingsi/blog/

[8]民国军.安溪清水岩志.卷上.岩志序.福建省图书馆手抄本

[9]王雄铮.广济大师与三平寺·漳州三平广济大师行录.[M].平和:平和县三平风景区管理委员会,1988年,第45页

[10]民国.安溪清水岩志.卷下.诗章.福建省图书馆手抄本

[11]民国.安溪清水岩志.卷下.诗章.福建省图书馆手抄本

[12]民国.安溪清水岩志.卷上.岩序.福建省图书馆手抄本

[13]王雄铮.广济大师与三平寺.[M].平和:平和县三平风景区管理委员会,1988年,第11页

[14]康熙.平和县志.卷十二.杂览志.清光绪15年(1889)杨卓廉刻本

[15]民国.安溪清水岩志.卷上.祈雨疏.福建省图书馆手抄本

[16]民国.安溪清水岩志.卷上.致祭大师文.福建省图书馆手抄本

[17]民国.安溪清水岩志.卷上.敕牒.福建省图书馆手抄本

[21]民国.安溪清水岩志.卷上.清水寺兴造记.福建省图书馆手抄本

[23]安溪清水岩志编委会.清水岩志·清水岩岩事沿革史略.[M]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出版.1989年,第18页

[24]黄洁琼.唐宋闽南民间信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探.[J].龙岩学院学报》.2005(8)

[27]颜亚玉.闽南三平祖师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演变.[J],《世界宗教研究》2001(3)

[31]沈元绅主编.漳州民间信仰.[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32]林国平、彭文宇.福建民间信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1页

[33]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

[34]民国.安溪清水岩志.卷上.小引.福建省图书馆手抄本

[35]连横.***通史.卷一.开辟纪.[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37]余荣华.海峡两岸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举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7-19

[38]孙英龙.***、东南亚清水祖师文化发祥地——安溪清水岩.陈国强、陈育伦主编.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M].香港:香港闽南人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第130页

[39]陈国强、林瑞霞.清水祖师信仰的由来及其在***的传播.陈国强、陈育伦主编.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M].香港:香港闽南人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第136页

[40]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0页

原刊《福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5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