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传来的佛教

一∵佛教的传播与研究

(一)∵三国时佛教在武昌的传播

佛教来自古印度,创教者是释迦牟尼,故有“释教”之称。佛教与追求长生、成仙的道教不同,认为“人生皆苦,”“回头是岸”,以追求达到涅盘彼岸(超脱生死轮回的境界)为修炼的终极目标。

佛教自传入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逐渐中国化,在荆楚者则具有荆楚文化的特色,成为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人为,佛教在东汉初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至东汉末年,逐渐在北方流行,并开始向南方传播。大约在孙权黄武三年(224年)前后,大月氏人支谦以及天竺沙门维只难、竺将(一作律)炎、康僧会(按:当是康居人)、支疆梁(按:当是大月氏人)等相继来到当时吴国的都城武昌(在今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共同翻译佛经。支谦是这一时代的译经大师,其祖父法度在东汉灵帝时(168~189年)率领国人数百东来归化,支谦即生在中国。早年在洛阳受业于支谶的弟子支亮,三国初避乱到武昌。支谦等人在武昌完成的译作主要有《法句经》2卷、《维摩诘经》2卷。到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旋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支谦等人都随之东迁建业。虽然其后武昌城一直作为孙吴王朝的陪都或西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甘露元年(265年),吴后主孙皓又曾短期徙都武昌,但吴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显然已迁移到下游的建业,因而佛教的传播重点向下游地区发展。当孙权在武昌时,曾先后修建了昌乐寺、慧宝寺等佛教寺院。1956年,在今武汉市江夏区发掘出孙吴永安五年(262年)的古墓,墓中出土的陶俑,额部塑有凸出的“白毫相”,显然是受佛教的影响。[1]今湖南省境内最早的佛教寺庙岳麓寺(又名慧山寺、麓山寺),也始建于三国时期。据唐李邕《岳麓寺碑》记载,西晋泰始四年(268年,按:是时晋已代魏灭蜀,但东吴尚存),法崇禅师“振锡江左”,游至岳麓山,请建清寺。到西晋灭吴之后,太康二年(281年),又有法导禅师来到麓山,“大启前功”,对寺庙进行增修扩建。凡此,都说明三国时期佛教已开始在荆楚地区传播开来。

注解:

[1]∵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昌莲溪寺东吴墓清理简报》,《考古》1959年第4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