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历史上的伏虎和尚

林联勇

佛教以慈悲为怀,故有摩诃萨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还有”十六罗汉”,到了宋代出现了”十八罗汉”,清乾隆皇帝将十七、十八罗汉钦定为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并非印度佛教之既有,却很合中国人的口味。但龙终为神话之物,而虎却是真实的,因此,∵“伏虎罗汉”可以说是中国佛教本土化的一个典型。在福建漫长的佛教史上,也曾出现过大量的“伏虎和尚”。

泉州境内峰峦竞秀,丘陵连绵,特别是北部有素称”闽中屋脊”的戴云山,林木种类繁多,四季皆春。这样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宜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历史上,泉州地区一度是华南虎繁衍生息的一大热土。泉州之名由清源山古称泉山而来,清源山之泉以”虎乳泉”最负盛名,传说有母虎至此饮泉,奶水充足,哺育虎崽,故名。泉州各种地方志均载有”虎”。如清乾隆《泉州府志,物产志》载:“虎:狸面者食兽,马面者食人,见则为灾。”清嘉庆《惠安县志,物产志)日:”虎豹:皮皆可为捆褥。虎奋冲破,以爪画地,观奇偶而行。”民国;永春县志;说:“虎:毛黄而文黑,永产多此种。”清乾隆《德化县志·物产志》也有“虎,山中间有之”的记载;清康熙《南安县志:和《安溪县志》之物产志也都载有”虎”。直到解放以后,进行有组织的”剿虎”行动,华南虎才逐渐在泉州销声匿迹。

早在唐朝和五代,佛教在泉州地区已颇为兴盛。其为与泉州本土的民间神只和道教相抗衡,须从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巩固民众对其的信仰?于是便有了能捉鬼降魔、祈雨求晴这样世俗化的禅师。∵“天下名山僧占多”,古时僧人大量走向山林?披荆斩棘,建造寺庙,又免不了与老虎发生接触。泉州佛家由此与虎结下不解之缘,从唐迄至民国,都有”伏虎禅师”、∵”伏虎和尚”不断地应运而生。

泉州最早的“伏虎和尚”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释知亮。释知亮为天竺僧人,侨居泉州开元寺东律院,冬夏常袒一膊,化缘于市,人称”袒膊和尚”。唐大中年间(847-859年),释知亮与其师慈感从泉州开元寺徙居德化戴云山,结庐讲演佛经,累月不食,盘脚而坐,相传“有虎驯伏其侧”。大中十二年(858年),释知亮在泉州开元寺圆寂,其弟子们遵照遗嘱,将其遗骸传引到戴云山,后奉为戴云寺开山祖师。

在释知亮之后不久的唐咸通(860-8了3年)间,又有僧无晦,姓陆氏,蜀人,炼真于德化五华山(在今盖德镇吾华村),∵“结庐与虎同居,号虎蹲岩”(清乾隆《德化县志》)。僧无晦坐化之后,乡人建寺祀之,这就是五华岩(亦称五华寺、吾华寺)。寺中供奉的僧无晦塑像中藏倡云:”当年学道白云边,这点灵光彻后先。五朵花开金布地,一源泉涌日中天。遗像岩头神自远,全真石上虎知禅。古今荒老乾坤在,薪火相传无晦然。”其中”全真石上虎知禅”一句点出了僧无晦驯虎的故事。

五代时的行传禅师,在安溪县的卢山小溪院传曹洞宗法门。禅宗灯录记载行传禅师的一则语录:”僧日:‘久向庐山(卢山)石门,为甚么入不得?’师日:‘钝汉’。僧日:‘忽遇猛利者,还许也无?’师日:‘吃茶去’。”可见其严谨的曹洞宗风。行传禅师修行时,∵“尝有二虎驯伏”∵(明何乔远《闽书》)。

五代时的僧守息?安禅于泉州清源山五台峰右,∵“有驯虎之异,后因名‘虎岩”,∵(《闽书》)。虎岩为一天然石室,可居止,有石刻“大休歇场”4个字,亦名“大休岩”。

在惠安县北10多千米处(今属泉港区涂岭镇)的虎岩山腰有“伏虎岩”,又称”虎岩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僧道养隐此,∵“能伏虎”。∵(闽书》说道养”与虎同寝,时抱虎子示人”。清嘉庆《惠安县志》说道养”驯伏猛虎,出山归,虎辄伏山下”。传说后来有一次,道养喝醉酒后对虎开玩笑道:“吾今无肉喂汝,愿以吾躯代之。”便伸头入虎口,老虎不慎合口,将道养咬死,老虎不胜悲伤,跳崖自毙。宋天圣元年(1023年),少年时的蔡襄读书于此。蔡襄后来出任泉州太守,旧地重游,题“伏虎胜境。四字刻于山门。元代南史隐曾赋诗咏道养伏虎事:“仙庐佛寺首鳞差,下有三间隐者居。得道能令龙虎遁,笑渠驯服费工夫。”∵(载(螺阳文献》)又题联:“忠惠(即蔡襄)当年此读书驾碧海之青龙文章经济;养公昔日留诸偈伏苍岩之白虎佛法禅心。”蔡襄当年所题的“伏虎胜境”,到了明崇祯年间因女尼增建庭台小阁而凿去一半,乃摹仿其字迹另刻于寺前左侧岩石上。

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安溪县蓬莱一带亢旱,乡人恭请名僧普足(永春小姑人)前来祈雨,随祷随应。百姓遂开辟蓬莱山,请普足驻锡于此,始建清水岩。普足就是后世广为尊奉的”清水祖师”。相传僧普足在山中修炼时,常采集草药,在一块岩石上舂炼丹药,余香经久不散,山中猛虎时来舔舐,年深月久,岩石中间凹陷下去,状如石臼,故名“丹臼”。有古诗咏此:“不同玉杵捣玉霜,春得丹成臼亦芳。猛虎似知换骨好,故来石上舐余香。”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七月,僧圆通(俗姓黄)、僧证圣(俗姓徐)和僧顿悟(俗姓郑)同趺逝于永春桂洋乡与德化交界处的岐山大白岩,“有虎卫之”。乡人建寺庙塑佛像供奉之,尊称为“黄公祖师”、“徐公大师”、“郑公大师”。

德化九仙山有灵鹫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奉祀“邹公祖师”。在寺庙旁边仍保存着用条石砌成的捕虎机关——“虎橱”。相传在明代,九仙山多虎,寺僧为了保命,不得不架设“虎橱”,里面用一只小羊羔作诱饵,老虎入内,踩到洞内的机关,石门就会落下,将老虎困在橱中。对于捕获的老虎,寺僧打坐于虎前,念诵几天几夜的经文,将其感化,然后又放虎归山。据说老虎念及恩情,以后就不再来侵犯。

在安溪县虎邱镇金榜村有飞凤岩,始建于南宋。到了清代,因“骑虎禅师”的传说,又名”骑虎岩”。这里是着名的佛手茶(又名香橼)的原产地。相传在清代,有位贪赃枉法、横征暴敛的县令派手下一位年轻衙差到乡下征收钱粮。所到之处,农家百姓无不毕恭毕敬,杀鸡宰鹅奉敬衙差。一次,衙差到一户贫苦农家收钱粮。这家一贫如洗,家中老妇人准备把唯一的一只正在孵化12个鸡蛋的老母鸡杀了,衙差就劝老妇人别杀母鸡,并说他不想吃这可怜之物。那一夜,这年轻衙差自责自愧,难以入睡,第二天再也无心征收钱粮。经此周折,衙差一心出家,上飞凤岩拜师祈求为僧。岩寺住持为考验他的诚意,要他断食七天方可受戒,衙差一一照办。一日,衙差遵照师父吩咐,前往官桥岩前导引火种,天未亮就赶回岩寺。途中,遇一只老虎拦住去路。衙差壮起胆问老虎:“你要吃我吗?”老虎摇摇头。衙差又对老虎说:“今天师命未了,待我将火种带回岩寺再来如何?”老虎点头让路。衙差将火种带回岩寺后回来时,只见老虎温顺地蹲在地上,点头摆尾。衙差骑上虎背,老虎呼啸一声腾空而起,消失于西边天际。寺院住持为纪念此事,特请人雕刻一尊衙差骑虎的塑像,奉祀在中殿,尊为”骑虎禅师”。中殿有清代文人林逢春撰写的楹联:“骑催千里风尘断;虎啸一声山月高”。凌霄亭有对联:“凌云处,骑虎禅师化佛去;霄汉中,朝天飞凤驮福来”。

清末南安东田人陈斋公,平素持斋礼佛,“光绪初年,斋友吴以南闻其名,造庐访之……东田山高径恶,多虎狼,吴日:君何不畏虎,斋公日:人为万物之灵,虎安敢犯,必人面兽心故虎敢噬之。吾仗佛道慈悲行方便,虎见我且伏避之,何畏焉?”这位陈斋公虽只是居士而非和尚,但他以佛家慈悲心肠而不畏虎,与其他“伏虎和尚”却是一般无二的。

在闽台两地广被尊崇的高僧广钦,也是有名的“伏虎和尚”。广钦老和尚(1892-1986年)俗姓黄,名文来,惠安人,10岁投泉州承天寺出家,1910年赴南洋,1926年返回泉州承天寺,1927年在瑞芳法师座下披剃,法名照敬,字广钦。1934年,广钦为效法达摩祖师面壁证悟之苦行,携简单衣物和10多斤白米,径上泉州清源山,以一数尺见方的石洞(即碧霄岩)为安身之所。不意该洞乃猛虎巢穴,广钦即告以将以此作为修行场所,嘱其迁往他处,并为之说三皈依。该虎似解人语,竟摇尾而去,以后还不时率同虎妻虎子前来戏耍献舞,驯如家畜。有下山赶集的樵夫远远望见老虎,吓得不敢过路,广钦听见嚷嚷,走出山洞,叫老虎让开,樵夫始得通过。于是,“伏虎和尚”之号传遍泉州城。广钦老和尚在碧霄岩穴居苦修13年后,于1947年东渡***,创建***承天寺,在***各地弘法度众,1986年圆寂于台北县土城镇清源山承天寺。1990年3月,其弟子出资在泉州清源山碧霄岩东侧兴建“广钦老和尚塔院”,并在其穴居修行处镌刻“广钦老和尚坐禅伏虎”摩崖浮雕,以志纪念。

与广钦老和尚相友善的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晚年在闽南弘法?4年。1935年12月初,弘一法师自惠安弘法返泉州,大病,历百余日才痊愈,其间病卧晋江草庵,曾书遗嘱与随侍传贯,日:”命终后,即以随身所着之衣外裹破夹被,卷好,送往楼后之山凹中,历三日,有虎食之则善;否则三日后,即就地焚化。”弘一法师在泉州生活日久,知道老虎颇多,所以愿效法摩诃萨太子,圆寂后舍身饲虎,实乃佛家之心肠也。

历史上众多的“伏虎和尚”,既是佛教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处的真谛,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作者工作单位为永春县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福建宗教》2009年3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