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与佛教经译

洛阳是可溯源千古的帝都,也是中华民族暨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与佛教也有着千年之渊源。从「永平求法」到玄奘大量辞典的刊世,都与这方热土系绾着不解之缘。高僧森罗、古刹栉比,群宿繁缀,文典充栋。籍翻籍典,炙手灼人。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东土。东汉永平年间(公元五八~七五年)汉明帝遣蔡愔、秦景等人出使印度寻求佛法。蔡愔从西域请来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并得佛像经卷。

据《历代三宝记》、《洛阳伽蓝记》等书记载,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将《四十二章经》与佛像用白马驮抵洛阳,汉明帝礼请二位高僧暂下榻于鸿胪寺。翌年,又敕命建造了白马寺。时永平十一年(公元六八年)。

为使竺法兰译经,明帝又于永平十四年(公元七一年),在嵩山玉柱峰下建「大法王寺」。

《四十二章经》是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为天竺国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抵洛阳后所译。

白马寺被后世佛门弟子尊为「祖庭」、「释源」。

汉明帝时起归于洛阳的「永平求法」,是我国佛教史上的第一次「西天取经」。

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古印度和西域僧人来到汉地,以洛阳为中心,译出了大量佛教典籍。据《出三藏记集》载,从桓帝到献帝的四十余年中,共译佛典五十四部七十四卷。着名译僧有:

安世高,名清。汉桓帝建和二年(一四八年)到达洛阳。灵帝建宁年间(一六八~一七二年)二十余年中,共译佛经三十四部四十卷。所译经有《阴持入经》、《安般守意经》、《地道经》、《大十二门经》、《小十二门经》、《百六十品经》及《人本欲生经》等。

安玄,安息人。汉灵帝末年来到洛阳经商,是一位在家持戒居士,常与沙门讲论佛法,世称之「都尉玄」。他同严佛调一道翻译了大乘佛经《法镜经》一卷。

支娄迦谶,月氏国人。汉桓帝建和元年(一四七年)来到洛阳。至灵帝中平年(一八四~一八九年)译出佛经十四部二十七卷(或作十五部三十卷)。主要有《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般舟三昧经》、《阿闪佛国经》等。

在汉灵帝、献帝之间于洛阳从事译经的远有支曜、康巨、康孟详等人。先后译出《问地狱事经》、《中本纪经》等。

昙柯迦罗,中印度人。于魏嘉平年间来到洛阳。翻译《僧祗戒心》,请梵僧立羯磨法,从此中国有了出家受戒制度。昙柯迦罗被奉为律宗初祖。

安息沙门昙谛,魏正元年间(二五四~二五五年)来到洛阳,翻译了《昙无德羯磨》一卷。

康居沙门康僧铠,于魏加平末年(二五三年),来到洛阳,译出《郁伽长者所问经》一卷,《无量寿经》二卷。

龟兹人帛延,于甘露年间(二五六~二五九年)来到洛阳,译出《首楞严经》、《须赖经》、《除灾患经》三部四卷。

朱士行,颖川人。他是第一个西行求法的汉僧,同时也被认为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依律受戒成为比丘僧的汉人。他有「中国第一僧」之誉。于甘露五年(二六○年)西行求法,西晋太康三年(二八二年)其弟子弗如檀等十人将《放光般若》凡九十章、六十余万字、二万余颂的梵本送抵洛阳。

安法钦,安息人。惠帝光熙年间(二八~三○六年)在洛阳译《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楼炭经》七卷五部。

佛图澄,本姓帛,龟兹人。西晋永嘉四年(三一○年)经敦煌来到洛阳。

竺法护,从晋武帝泰始二年到怀帝年间,他来往于洛阳、长安、敦煌之间。在洛阳译出《文殊师利净律经》;在长安译出《须真天子经》;在敦煌译出《圣法印经》等。

法立、法炬,于惠帝、怀帝间在洛阳合译《法问经》一卷,《楼炭经》六卷,《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

竺叔兰,于元康元年(二九一年)和无罗叉在陈留仓水南寺共译《放光般若经》二十卷。竺叔兰在洛阳自译《首楞严经》二部,《异维摩诘经》三卷。

帛尸梨密多罗,龟兹嫡子。西晋永嘉年间(三○七~三一二年)来到洛阳。后避乱过江,住吴建初寺。他翻译了《大孔雀王神咒》、《孔雀王杂神咒》和《大灌顶神咒》等经典,最早把密教传到建康(南京)。

公元五○八年至五四三年间,即宣武帝迁都洛阳的三十五年中,以菩提流支为代表的沙门译着了大量的佛经,形成了北魏时的译经高潮。

昙摩流支,于宣武帝景明二年到正始四年(五○一~五○七年)间,译出《信力入印法门经》等三部佛典。勒那摩提,译有《究竟一乘宝性论》、《法华经论》、《宝积经论》等多部经论。佛陀扇多,于正光元年(五二○年)至元象二年(五三九年)间在洛阳白马寺,邺都金华寺译《摄大乘论》等十部经论。

菩提流支,于北魏永平初年(五○八年)来到洛阳,开始译经。永宁寺建成后,即住于此。后随迁至邺都,至天平二年(五五三年)先后译出《佛名经》、《入楞枷经》、《法集经》、《深度解脱经》、《破外道小乘涅盘论》等共三十部经论,一百零一卷。

洛阳龙门石窟经北魏、隋唐五代及北宋诸朝,其中北魏洞窟占据三分之一。北魏佛寺建筑也很兴盛,仅洛阳即有佛寺一千余座。永宁寺建于熙平元年(五一六年)。九层浮图,高九十丈。「殚土木之功,穷形造之巧」。

大业二年(六○六年)炀帝迁都洛阳,在宫廷内建慧日内道场,为中国佛教史上内道场之始。大业二年,炀帝下敕在洛阳上林园设译馆,翻译佛经。《续高僧传》卷二《达摩笈多传》载:「炀帝定鼎东部,敬重隆厚,至于佛法,弥增崇树。乃下敕于洛水南滨上林园内,置翻译馆,搜举翘秀,永镇传法。...四事供承,复恒常度,致使译人不坠,其绪成简,无替于时。」

大业七年炀帝将达摩笈多译场迁至洛阳上林园翻译馆。达摩笈多(?~六一九年)南印度人,他在上林园共译经论九部四十六卷,主要《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经》十卷、《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摄大乘论释论》十卷、《金刚般若经》二卷、《菩提资粮经》六卷等。

武德三年(六二○年)秦王李世民率兵围攻洛阳,征讨王世充,为取得少林僧侣支持,曾致函少林僧「护持正帝」、「化阐缁林」。十三棒僧救秦王,在民间广为流传。

玄奘(六○二~六六四年),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祎。是光炳史册的大翻译家和旅行家。是译经史上的时代人物。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年)春,玄奘法师西行求法载誉回国,朝野轰动。唐太宗在洛阳召见玄奘,并请他住长安弘福寺译经。唐太宗亲为他的译着作序,即着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玄奘在翻译佛经时制定了严密的合作程序,细致明确译程分工,确立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开创了「直译」与「意译」之先河。这些对后世及今天的翻译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玄奘的翻译,从数量上来说,占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是中国佛教史上其它三大译师鸠摩罗什、真谛、不空译经总数的一倍之多。后人通常将他的翻译称为「新译」,称鸠摩罗什以前的翻译为「古译」,称鸠摩罗什以后玄奘以前的翻译为「旧译」。

《华严经》八十卷,在实叉难陀的主持下于洛阳翻译完成。时武周时期(六九九年)。

以上这些,可以大致了解一下洛阳与经译的关系,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但确实说明洛阳与中华汉文化以及佛教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