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佛教文物为什么价值连城

阿富汗战争打响之前的很长时间,人们都认为阿富汗那些神奇的文物遗产———由希腊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沉淀数千年积累而成的无数艺术瑰宝———历经20年的战火洗礼和经济动荡,特别是塔利班的摧残而荡然无存。

但事实上,在过去10年中,许多艺术品辗转万里漂洋过海被运到了北美、西欧还有日本。这些地方是那些阿富汗战乱中的走私团伙的终极目的地,走私艺术品先运到巴基斯坦或者原苏联,然后再通过各自不同的渠道运到国际艺术品市场。

2001年3月,塔利班用炸药炸毁了位于巴米扬的两座千年巨佛。此举不仅令全世界为之震惊,并且还极大地刺激了阿富汗的古董生意,阿富汗古董的需要量急剧放大,其价格也水涨船高。

塔利班的行为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敲响了警钟。之后,他们放宽了一个已经执行了30年的禁止文化遗产输出的政策———只是针对阿富汗而言。此一举措的初衷是希望这些物品最终能够安然回国,而不是给卖到走私市场。

阿富汗佛教文物之所以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一页,首先是因为它们是佛教东传的历史见证。已经被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就是典型例证。此外,它们之所以价值连城,还在于其精美的雕刻和设计。其重要特征就是东方思想和东西方雕塑技巧的巧妙融合。

公元前326年,希腊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进入了喀布尔流域和旁遮普,并在这里建立了大夏国。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驱除了希腊势力,建立了贵霜王国。贵霜王国的中心地带就是现在的白沙瓦和阿富汗东部,从此这里开始大建寺塔,雕刻佛像,阿富汗一带也就成了东西方思想和艺术的交汇点。当时的佛像带有浓重的希腊风格。这种希腊化的佛像就被称为犍陀罗佛教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对中国初期佛教艺术影响巨大,如北魏云冈石窟就可以看到其影响。

“在巴米扬佛像毁灭之后,商人们就知道赚大钱的时候到了。”巴基斯坦白沙瓦的一名女居民杜普里说,她还是阿富汗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副主席。“有人对我们说想卖出300个雕像,据说都是从巴米扬弄出来的,开价150万美元。”

来自阿富汗的艺术品,包括那些无法考证出处的艺术品,大量涌入市场。一些通过日本流到美国和欧洲,那里的收藏家和博物馆对这些宝贝早就垂涎欲滴,一听说是从阿富汗来的佛教艺术品,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买进再说。

去年10月,美国纽约的克利斯蒂艺术品拍卖行以374000美元的天价卖出了一幅12米高的犍陀罗绘画。该拍卖行称,自1990年起,它就一直被一位日本收藏家保存着。

摘自《看世界》袁海/编译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03月22日第八版)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