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兴政权与佛教

黎毓雯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

【文献属性】[***]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199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0年

【文章标题】姚兴政权与佛教

【文章作者】黎毓雯

【指导教师】蒋义斌

【文章页数】154页

--------------------------------------------------------------------------------

【中文关键词】十六国|姚兴|天王|转轮圣王|大智度论

【中文摘要】在十六国时期,各个胡汉君主纷纷建国,汉代的旧经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十六国君主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必须响应时代的挑战,建立一套足以让人民安身立命的制度。在这时期,正是佛教高僧大量东来传教译经,中原人民逐渐普遍接受佛教信仰,而大部分的十六国君主也多是佛教徒,在这种条件下,十六国君主以素所信仰的佛教理想,试着建立一套能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社会秩序,似乎是条可行之道。

本文以十六国君主多自称天王为切入点,探讨十六国君主自称天王之含义,试图从「天王」两字的意含中讨论其受到中原政治传统,或者与佛教理想是否有所关联;然而,十六国君主虽普遍都自称天王,但其中的含义相当复杂,无法以通则来涵盖,可能要逐一做个案研究,才能厘清彼此之间的关系与涵义。因此,本文单就后秦姚兴的政权与佛教之间的关系做个案研究;姚兴当政时期,迎入鸠摩罗什,建立长安教团,开启中国佛教新的里程碑,是一个相当关键的人物,而且讨论长安教团的论文不在少数,却鲜少有从政治的角度来讨论姚兴政权与佛教的关系的论文,所以,本文拟就政治的角度来探讨姚兴如何在政治上表现出他的佛教理想。

第一章,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说明,从其中未及讨论或疏忽的地方,而本文能够补充或加强之处,加以说明。

第二章,进入姚兴政权建立的时代背景,从淝水之战后姚苌的崛兴谈起,说明姚兴当政时期的作为,概述后秦政权的兴亡缘由。

第三章,点出十六国君主普遍称天王的现象,并不纯然是因内有惭德、民族自卑感等因素,也不能用周天子说来概论性的解释,其中的含意相当复杂,可能要以客观史实,分别做个案研究,才能得到解决。

第四章与第五章,以姚兴降号天王的原因说明后秦政权未具备天命的合理性,中原传统的学说无法解决得位不正的问题,而佛教却能轻易的解决此一问题,接着说明姚兴以佛教中的哪个王当作其理想的王,用长安教团所译的经典来说明姚兴理想中的佛教天王是释提桓因,而不是转轮圣王或四大天王。∵。

--------------------------------------------------------------------------------

【论文目次】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姚秦政权研究概况的检讨∵1

第二节∵后秦的政教关系概述∵7

第三节∵天王意含与佛教的关系∵13

第二章∵姚兴政权建立的时代背景∵22

第一节∵淝水之战后北方的乱局与姚苌的崛兴22

第二节∵姚兴当政时期的作为∵28

第三章∵天王观与十六国君主∵38

第一节∵十六国君主普遍称天王∵38

第二节∵十六国君主称号天王的涵义∵51

第四章∵姚兴降号天王的经过及其意涵∵63

第一节∵姚兴降称天王的原因∵63

第二节∵姚兴降号天王的原因与经过∵72

第五章∵佛教政治理想对姚兴的影响∵86

第一节∵姚兴家族的奉佛事业∵86

第二节∵佛教对后秦政权的重要性∵101

第三节《大智度论》中的释提桓因∵114

第六章∵结论∵125

参考书目∵135

姚兴大事年表∵150

--------------------------------------------------------------------------------

【参考文献】

一、原始资料

《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年。

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十卷,《大正藏》,第八册。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二卷,东京,创文社,昭和五十六年。

王昶编,《金石萃编》,台北,石刻史料丛书甲编。

司马光,《资治通舰》,二九四卷,台北,西南书局,民国七十一年,新校本。

司马迁,《史记》,一百三十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玄奘、辩机着,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安居香山、中村章辑,《纬书集成》,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安法钦译,《阿育王传》,七卷,《大正藏》,第五十册。

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二十二卷,《大正藏》,第一册。

何休,《春秋公羊传》,二十八卷,台北,新兴书局,民国八十一年。

宋敏求,《长安志》,收入《宋元地方制丛书》,第一册,台北,大化书局,1980年,经训堂丛书本。

李延寿,《北史》,一百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李延寿,《南史》,八十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杜佑,《通典》,二百卷,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沈约,《宋书》,一百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房玄龄等撰,《晋书》,一百三十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姚思廉,《梁书》,五十六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姚思廉,《陈书》,三十六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范晔,《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班固,《汉书》,一百二十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班固着、陈立注,《白虎通疏证》,十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真谛,《宝行王正论》,一卷,《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马端临,《文献通考》,三四八卷,台北,新兴书局,民国五十二年。

崔鸿,《十六国春秋》,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陈寿,《三国志》,六十五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无义叉,《放光般若经》,二十卷,《大正藏》,第八册。

道宣,《广弘明集》,三十卷,《大正藏》,第五十二册。

鸠摩罗什,《十诵律》,六十一卷,《大正藏》,第二十三册。

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一百卷,《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经》,十卷,《大正藏》,第八册。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七卷,《大正藏》,第九册。

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大正藏》,第十四册。

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大正藏》,第八册。

僧伽婆罗译,《阿育王经》,十卷,《大正藏》,第五十册。

僧佑,《出三藏记集》,十五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册。

僧佑,《弘明集》,十四卷,《大正藏》,第五十二册。

僧佑,中岛隆藏注,《出三藏记集序卷译注》,京都,平乐寺书店,1997。

僧佑着、中世思想史研究班夕明集研究班,《弘明集研究》,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昭和四十九年。

僧佑撰,苏晋仁、萧链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僧肇,《肇论》,一卷,《大正藏》,第三十五册。

刘昫,《旧唐书》,二百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慧皎,《高僧传》,十四卷,《大正藏》,第五十册。

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欧阳修,《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四十卷,《大正藏》,第十二册。

萧子显,《南齐书》,五十九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魏收,《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魏征,《隋书》,八十五卷,台北,鼎文书局,新校本。

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二、∵近人撰述

(一)中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中国建筑之美-礼制建筑-坛庙祭祀》,光复书局,1993年。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台北,联经出版社,民国七十七年。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着作奖助委员会,民国五十五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王明珂,《华夏边缘》,台北,允晨文化实业,民国八十六年。

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观念及其正当性基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四年。

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台北,允晨文化实业,1993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七十年。

安居香山着、田人隆译,《纬书与中国神秘思想》,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朱大渭,《六朝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朱大渭等着,《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羽溪了谛着,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收于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第四十九册,台北,弥勒出版社,1984年。

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学生书局,民国六十七年。

何启民,《魏晋思想与谈风》,台北,学生书局,民国六十五年。

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余万居译,《丝路佛教》,收于蓝吉富主编,《世界佛教名着译丛》,第五十五册,台北,华宇出版社,民国七十四年。

吴汝钧译,《空的哲学》,收于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第三十三册,台北,弥勒出版社,民国七十二年。

吕澄,《印度佛教史略》,收于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第二十三册,台北,弥勒出版社,民国七十二年。

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收于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第二十三册,台北,弥勒出版社,民国七十二年。

李东光,《石勒传-从奴隶到皇帝》,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祖桓,《仇池国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二卷,台北,谷风出版社,1987年。

杜斗城,《北凉译经论》,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杜赞奇着、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良霄,《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周伟洲,《南凉与西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周祥光译,《阿育王及其石训》,收于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第二十三册,台北,弥勒出版社,民国七十二年。

明复,《中国僧官制度研究》,台北,明文书局,1981年。

林保尧译,《法华思想》,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年。

林登顺,《魏晋南北朝儒学流变之省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台北,天山出版社,民国七十六年。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姚大中,《古代北西中国》,台北,三民书局,民国七十年。

洪涛,《三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

洪涛,《五凉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韦伯着,康乐、简惠美译,《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台北,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6年。

唐长孺,《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台北,帛书出版社,1985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

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崔连仲,《从佛陀到阿育王》,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台北,稻禾书局,民国八十四年。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张治尧,《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许建英、何汉民编译,《中亚佛教艺术》,***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年。

许洋主译,《般若思想》,台北,法尔出版社,民国七十八年。

陈戍国,《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陈明,《儒学的历史功能-士族:特殊形态的知识分子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章权才,《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台北,淑馨出版社,1997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骆驼出版社,1987年。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台北,联经,民国六十八年。

杨际平、郭锋、张和平着,《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

杨曾文、镰田茂雄编,《中日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万金川,《中观思想讲录》,嘉义,香光书乡出版社,民国八十七年。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台北,云龙出版社,1995年。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台北,云龙出版社,1995年。

圣严,《戒律学纲要》,台北,法鼓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

赵以武,《五凉文化述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台北,世界书局,1996年。

刘淑芬,《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台北,学生,1992年。

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蒋庆,《公羊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钱穆,《国史大纲》,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十一年。

谢和耐着、耿升译,《中国五-十世纪寺院经济研究》,台北,商鼎文化,民国八十一年。

谢松龄,《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谢重光,《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

谢重光、白文固着,《中国僧官制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颜尚文,《梁武帝》,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八年。

罗宏曾,《魏晋南北朝文化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镰田茂雄着、关世谦译,《中国佛教通史》,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国七十一年。

(二)外文

Chao,∵Pu-chu.,∵Buddhism∵in∵China,∵Peking,∵The∵Buddhist∵Association∵of∵china,1960.

Chen,∵Kenneth∵Kuan∵Sheng.,∵Buddhism∵in∵China:∵a∵Historical∵Survey,∵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64.

Forke,∵Alfred.,∵The∵World-conception∵of∵the∵Chinese,∵London,∵Probsthain,∵1925.

Houdous,∵Lewis.,∵Buddhism∵and∵Buddhists∵in∵China,∵New∵York∵,∵The∵Macmillan∵Co.,∵1924.

Hubbard,∵James∵B.,∵Salvation∵in∵the∵Final∵Period∵of∵the∵Dharma:∵The∵Inexhaustible∵Storehouse∵of∵the∵San-chieh-chiao.∵Ph.∵D.∵Dissertation,∵The∵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1986.

Lin,∵Fu-shih.,∵Chinese∵Shamans∵and∵Shamanism∵in∵the∵Chiang-nan∵Area∵During∵the∵Six∵Dynasties∵Period∵3rd-6th∵Century∵A.D.,∵Ph.D∵Dissertation∵of∵Princeton∵Univ.,∵1994.

Robinson,∵Richard∵H.,∵Early∵Madhyamika∵in∵India∵and∵China,∵Madison,∵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1967.

Smith,∵D.∵H.,∵Chinese∵Religion,∵New∵York,∵Hold,∵Renehart∵and∵Winston,∵1968.

Weber,∵Max.,∵The∵Religion∵of∵India:∵The∵Sociology∵of∵Hinduism∵and∵Buddhism,∵New∵York,∵1958.

Yang,∵C.∵K.,∵Religion∵in∵Chinese∵Society,∵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1961.

Zürcher,∵Erich,∵The∵Buddhist∵Conquest∵of∵China,∵Netherlands,∵Brill,∵Leiden,∵1972.

三、论文

(一)中文

尤成民,《汉晋时期河西大姓的特点与历史作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页80-87。

方步和,《试论五凉的三个儒学中心》,《桂林市教育学报》,综合版,1992:2,页12-18。

王永曾,《公元四五世纪的河西佛教及与中原佛教之关系》,《西北师院学报》,1986,增刊,页1-10。

王育民,《十六国北朝人口考察》,《历史研究》,1987:2,页74-86。

王邦维,《略论大乘大般涅盘经的传译》,《中华佛学学报》,第六期,1993,页103-127。

甘怀真,《中国中古士族与国家的关系》,《新史学》,第二卷,第三期,民国八十年,页99-116。

甘怀真,《中国中古时期「国家」的型态》,《东吴历史学报》,第一期,民国八十四年,页71-107。

甘怀真,《中国中古时期君臣关系初探》,《台大历史学报》,第二十一期,民国八十六年,页19-58。

田昌五、马志冰,《论十六国时代坞堡垒壁组织的构成》,《中国史研究》,1992:2,页132-141。

白文固,《南北朝隋唐僧官制度探究》,《世界宗教研究》,1984:1,页53-59。

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民族研究》,1993:5,页66-77。

全汉升,《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九册,台北,大乘文化基金会,1977年,页19-32。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套城》,《齐鲁学刊》,1987:4,页54-61。

伯希和着,冯承钧译,《四天子说》,《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三编,台北,***商务印书馆,1962年,页93-114。

余太山,《西凉、北凉与西域关系述考》,《西北史地》,1994:3,页1-5。

李志敏,《魏晋六朝杂胡之称释义问题》,《民族研究》,1996:1,页75-83。

李朝阳,《吕他墓表考述》,《文物》,1997:10,页81-82。

谷川道雄着、邱添生译,《中国的中世-六朝隋唐社会与共同体》,《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页104-153。

阮芝生,《论禅让与让国-历史与思想的再思考》,收于中央研究院编,《第二届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国七十八年。

季羡林,《商人与佛教》,《季羡林学术论着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416-538。

武守志,《五凉佛教史简议》,《西北师院学报》,1987:1,页76-83。

武守志,《五凉政权与西州大姓》,《西北师院学报》,1985:4,页25-31。

武守志,《五凉时期的河西经济?兼论汉代河西发展的历史趋势》,《西北史地》,1985:4,页13-20。

武守志,《五凉时期的河西儒学》,《西北史地》,1987:2,页1-10。

武威市博物馆,《甘肃武威十六国墓葬清理记》,《文物》,1993:11,页29-34。

武威地区博物馆,《甘肃武威南滩魏晋墓》,《文物》,1987:9,页87-93。

邱久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一统思想》,《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4,页45-51。

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文物》,1980:5,页68-77。

徐梵澄,《关于毗沙门天王等事》,《世界宗教研究》,1983:3,页62-70。

郝春文,《东晋南北朝佛社首领考略》,《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3,页49-58。

高明士,《皇帝制度下的庙制系统-以秦汉至隋唐作考察中心》,《文史哲学报》,第四十期,民国八十二年,页55-96。

高敏,《十六国前秦后秦时期的「护军」制》,《中国史研究》,1992:2,页52-59。

崔明德、赵志坚,《建国以来关于淝水之战前秦政权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11,页7-16。

常青,《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长安佛教与丝绸之路上的石窟遗迹》,《文博》,1992:2,页58-65。

康乐,《转轮王观念与中国中古的佛教政治》,《史语所集刊》,67:1,页109-143。

张朋川,《河西出土的汉晋绘画简述》,《文物》,1978:6,页59-71。

张英莉、戴禾,《义邑制度述略-兼论南北朝佛道混合之原因》,《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四期,页48-55。

张学荣、何静珍,《论凉州佛教与沮渠蒙逊的崇佛尊儒》,《敦煌研究》,1994:2,页98-108。

张继昊,《北魏的弥勒信仰与大乘之乱》,《食货月刊》,复刊卷,1634期,页155-175。

曹仕邦,《太子晃与文成帝-英年早逝的天才父子政治家大力推广佛教于北魏的功勋及其政治目的》,《中国佛学学报》,第九期,1996:7,页99-122

梁新民,《姑臧是魏晋至隋唐间西域同中国内地贸易的枢纽》,《西北史地》,1993:1,页39-43。

陈华,《王政与佛法?北朝至隋代帝王统治与弥勒信仰》,《东方宗教研究》,第二期,页55-70。

陆庆夫,《五凉政权与中西交通》,《西北史地》,1987:1,页71-78。

陆庆夫,《略述五凉的民族分布及其融合途径》,《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页47-53。

陆艳冰,《阿育王的统一与并治》,《中华佛学研究》,第二期,页153-275。

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一)》,《敦煌研究》,1992:4,页1-18。

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二)》,《敦煌研究》,1993:1,页1-10。

冢本善隆着、许洋主译,《北魏的僧只户、佛图户》,《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页252-287。

冢本善隆着、许洋主译,《魏晋佛教的展开》,《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页211-251。

慈怡,《论佛法与王法-以南北朝统治下的北地为主》,《佛光学报》,第二期,1977,页111-124。

业露华,《北魏的僧官制度》,《世界宗教研究》,1984:2,页67-71。

业露华,《北魏的僧只户与佛图户》,《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三期,页138-143。

杨惠南,《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谛观》,第五十六期,1989,页1-84。

雷家骥,《前后秦的文化、国体、政策与其兴亡的关系》,《国立中正大学学报》,第七卷,第一期,页225-279。

雷家骥,《后赵文化适应及其两制统治》,《国立中正大学学报》,第五卷第一期,页173-235。

雷家骥,《汉赵时期氐羌的东迁与返还建国》,《国立中正大学学报》,人文分册,第七卷,第一期,页191-223。

雷家骥,《慕容燕的汉化统治与适应》,《东吴历史学报》,第一期,页1-70。

宁可,《述「社邑」》,《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5:1,页12-24。

赵以武,《试论十六国时代河西文化的成就》,《西北史地》,1990:3,页91-98。

赵向群,《魏晋五凉时期河西民族融合中的羌化趋势》,《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页81-84。

齐陈骏、郭锋,《氐人吕光和他的后凉政权》,《西北史地》,1985:1,页35-42。

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三本,第三分,1993,页497-544。

刘淑芬,《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中古佛教救济的个案研究》,《新史学》,第五卷,第四期,1994年,页1-50。

刘淑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经幢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七本,第一分,1996年,页145-193。

刘汉东,《十六国及北朝兵户的考察》,《北朝研究》,1991:4,页58-66。

蒋义斌,《《大智度论》中的净土观》,收于蓝吉富主编,《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年),页221-244。

蒋义斌,《大品般若经与大智度论中的菩萨》,《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复会,民国八十三年,页1-23。

郑阿财,《论敦煌写本《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与唐五代的毗沙门信仰》,《第三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唐代学会编委会),一九九七年,页427-442。

郑柄林,《十六国时期姑臧建都的自然与人口条件》,《西北史地》,第三期,1987年,页21-29。

卢建荣,《从造像铭记论五至六世纪北朝乡民社会意识》,《国立***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二十三期,1995:06,页97-131。

谢重光,《晋-唐僧官制度考略》,《世界宗教研究》,1986:3,页31-46。

韩升,《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2,页99-105。

颜尚文,《中古佛教小区的法华邑义组织与活动-以北魏「李氏合邑造像碑」为例》,《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一期,1996,页167-184。

颜尚文,《六朝佛教史研究的现代途径初探-以后秦姚兴的政治与佛教为例》,收于《一九九五佛教研究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社,页284-311。

颜尚文,《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与佛教国家的建立》,《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三期,1998年,页99-127。

颜尚文,《隋龙藏寺碑考-定州地区与国家佛教政策关系之背景》,《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文津,1993,页937-969。

旷天伟,《论十六国时期少数部族政权的兵役》,《历史研究》,1991:6,页36-44。

旷天伟,《论十六国时期胡族政权的兵役》,《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1,页135-142。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