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佛教关于业

作者谭尼撒罗***

文中过去,现在,将来,也可以译成前世,现世和来世

有些词是不可译的,karma(业)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基本含义很简单――行动∵(action)∵――但是由于佛陀的教导中,讨论行动的作用占据了很大比重,梵文词∵karma因此就充满了复杂的内涵,使得“action”(行动)这个英语单词不胜重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干脆把这个原词空运过来,加入自己的词汇中。

然而,如今它已成了日常用词,我们在拆解这个词的内涵时,却发现在搬运过程中,它的许多含义已经混杂不清了。在多数美国人看来,karma的意义如同命运――恶运是一种来源于我们过去的,不可解释,不可改变的力量,我们对它似乎隐隐约约地感觉罪有应得,想改变它却无能为力。我听见人们在恶运突降,招架不及时,逆来顺受地叹道:∵“我猜这是我的∵karma”。这句话里隐含的宿命观,是为什么我们许多人对karma的概念感到排斥的原因,因为听上去象是在麻木不仁地故作神秘,这样可以使任何苦难,或者不公正的事情合理化。∵“假如他贫穷,那是因为他的karma”。∵“假如她被强暴,那是因为她的karma”。从这里出发,再走一小步就可以说,他/她活该受罪,因此不值得我们的帮助。

这样的误解,原因在于佛教与非佛教的∵karma概念同时来到西方,结果就带来了非佛教的内涵。尽管许多亚洲人的∵karma概念也带有宿命观,早期佛教里这个意义却根本不存在。实际上,假如我们仔细审查早期佛教里关于∵karma的思想,我们会发现那个时候,对于过去这个神秘概念的侧重程度,比多数现代美国人要低。

对早期佛教徒来说,karma是非线性的。其它印度教派相信,karma的作用是直线性的,过去的行动影响现在,现在的行动影响将来。结果,他们觉得自由意志没有什么发挥余地。然而佛教徒却把∵karma看成是个反馈循环,当下时刻是同时由过去行动与当下行动所形成的;当下行动不仅影响未来,也影响当下。这个因果过程对当下的输入始终是开放的,它就使自由意志成为可能。这个自由意志,体现在佛陀在解释这个过程中所用的一个比喻中,那就是流水:有时候过去的水流极为强大,除了静待之外无可作为,但也有的时候水流和缓,可以使它朝几乎任何方向改道而行。

因此,远不同于鼓励逆来顺受的无奈感,早期佛教的∵karma概念,集中于释放心智对于每时每刻有所作为的那种潜力。你是谁--从哪里来--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远远不如心智的动机怎样影响当下这个问题。尽管用过去能够解释许多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不平等,我们作为人的价值,不在于已经摊开在我们面前的那副牌,而是在于随时可以改变的这手牌。我们怎样打出手上这副牌,就是在实现自己的价值。假如你在受苦,你就要努力不再继续那个缺乏技巧的思维习惯,它使你那个特定苦业的反馈循环转动不息。假如你看见其他人在受苦,而你有机会相助,就不要注重他们的∵karmic∵(业的)过去,而是注重于你自己当下这个∵karmic∵(业的,行动的)机会。有一天你或许会发现自己也处在他们现在的困境,因此这里就有你行动的机会,用你希望他们在那一天到来时对待你自己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