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悲理念对社会的作用

则悟法师

佛教在中国,为历朝历代的社会发展、净化人心、服务众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是国家兴旺,越是社会发展,佛教也就“水涨船高”。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佛教在这么一个社会兴旺的时代里,其作用也越来越大。

佛教的慈悲观可为和谐社会做贡献。慈,即给人欢喜,化解人内心的烦恼和矛盾,减轻人心里的压力和焦虑;悲,即帮助人解决困难,解除身心痛苦。佛教的慈悲观是以无私奉献为前提,不管为任何人提供帮助都是秉持不记报酬、不图回报,完全是出于一种真诚、关爱、关心、奉献、大慈悲心出发。因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就成就了自己的福德,不但不能有私欲图报之心,反而要起一种感恩的心,感恩他们让我们有一个培福行善的机会,这也就是菩萨道的精神,也是佛教的核心理念。

在这么一个科技发达、人心较为浮躁的社会里,大家秉持“利益最大化”,以“利”为中心,导致伦理道德丧失、人与人之间诚信危机、家庭社会矛盾等问题不断突显。发扬佛教的慈悲精神尤其重要,他可以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信任,因为以慈悲心待人就没有私欲;他可以缔造家庭和谐,因为慈悲心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误解;他可以使企业和公司的上下之间拉近距离、相互尊重,因为有慈悲心就会平等待人;他可以缔造人间更多的真情,因为慈悲心可以消除人的贪嗔痴恶习,淡化人心“利”的欲望,缔造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