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与人间佛教

普培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2册

页313-324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

313页

∵一、绪论

∵欧战后之国际形势,为一战胜国压制战败国与战败国反

抗战胜国之国际﹔又为一苏俄的共产主义与列强的资本主义

对抗之国际﹔又为弱小的民族国家自决自立以抵抗列强侵略

的国际﹔亦为一党独裁政治与多党自由政治相对立的国际,

总之皆为不安定不平和纠纷日多危险日深的国际。然以航空

及无线电等交通的进步,工商业合理化与国营贸易的增多,

世界人类各种职业志业之关系亦愈亲密,遂益非归趋于联系

合一而不可。而太虚大师十年前所作由职志的种种国际组织

以造成人世和乐国的一文,爰有重新宣布的需要。

∵天下乌乎定﹖定于一,唯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此孟轲于

战国世感到列强之分裂争斗,非统一不能安定,又觉到列强

唯仗屠杀他人之兵力,绝不能统一天下,遂发生此之结论也

。今此放大之战国世,亦复如是﹕非世界之统一,则纷乱不

能安定。非有和平之道,又绝不能得其统一。然地

314页

域既经广大,人种民族尤极复杂,言语、文字、风俗、宗教

、经济、学术种种不同之阻碍﹔加以一个一个旧式国家主权

之统治***,以法律为之笼罩,以军警为之执持,又如何能

用和平之道以达其统一耶﹖则抽出一一组成国家之元素,使

各各成为世界化,并先由已成世界化之各业,成立为一一之

国际组织,则国家之实质空,国家之形名亦将渐归泯没,而

人世自由和平统一之也。

∵自巴枯宁等联合各国劳动者组织成第一国际社会党,共

产党继之有第二第三国际合作主义,今亦骎成为第四国际。

更有法律上之法庭国际,政治上之国际同盟国际。此二国际

,虽为整个的国家***之国际,然亦可为政治的法律的国际

组织之先河也。此外则宗教可有宗教的国际组织,教育可有

教育的国际组织,俾一业一业皆成为一种一种之国际组织﹔

而由此一业之国际组织的团体,以自治理其一业所关系之事

。换言之,教育界即于全人类之世界上自成为一教育国,宗

教即于全人类之世界上成为一宗教国,而此一一国----即一

一成为国际组织的团体----皆交互周遍于全人类世界,无人

种民族国籍领土之区别﹔譬如一室多灯,光光相炯然,则人

世不难由此进一步为总组织之统一,而造成为一平洽丰乐之

世界国。

二、职业与志业说

∵吾此所言者,骤观之,似与柯尔所创由职业团体***之

主张,无甚区别。惟彼在组成国家***,此在组成世界***

,量的广狭有不同而已。其实吾此论之意趣,全体吾佛学者

精神,尤注重

315页

于高尚之志业,且曾于五年前为一度之发表者也。故今言职

志,异于柯尔所云之职司职掌,只限职业,而兼括乎职业与

志业之二者也。兹请言职业与志业之区别﹕

∵职业者何﹖迫于机械的必然形势,为应付现前环境之工

作,乃由质力之不足,求补弃以保持固成局面之艰苦事也。

志业者何﹖发于精神的自由意志,为创造当来运命之活动,

乃由质力之有余,谋施用以开辟生化源泉之快乐事也。人格

之高下,皆由志业分判,职业之为何,不与焉。然矢人恐不

伤人,而职业亦往往能间接影响人格耳。

∵志业之高下可分为五﹕最高者为宗教,次高者为学理--

--若玄学、哲学、道学、理学、科学等。其次为艺术----若

文学、音乐、书画、雕塑等。又其次为游戏----若舞泳、游

览、抛击、骑射等。最下者为俗染----若嫖、赌、烟、酒、

奢侈等。前四者施之教育,即为德智美体之四育焉。

∵职业可分为二﹕一者直接为维持生命所需要者,若衣食

住等农工商业是也。二者间接为维持生命----是维持家及国

等之社会力的----所需要者,若政治法律军警礼教学校寺庙

等是也。间接者关系深广,非智者不能明其理,非仁且勇者

不能善其事,此四民中所以贵有士民也。

∵纶贯志业与职业中者,有名权欲利乐焉,即通俗所谓求

名求利是也。高尚之志业与间接之职业,易获名权。卑下之

志业与直接之职业,偏得利乐。在得名权者每牺牲其利乐,

在求利乐者亦抛弃于名权,二者又分志趣高下焉。

316页

∵然职志二业,复有相摄相入之处,如政治为职业,在徇

国徇名者又即为志业。又宗教为志业,在僧尼牧师等亦即为

职业----若僧徒以弘法利生为家务。即由之受人供养以资生

命----大抵高尚志业中少数之职司者----若宗教哲学家等--

--以能志职一致为最善,否则职在于此而志不在此,此之志

业必致颓坏----若道学先生志在恋爱,僧尼志在发财等----

而间接职业之政治教育等,固重志职一致。更以能寄托其精

神于高尚志业为善----若政治家同时为宗教之信徒,或道学

先生等,此中国儒道所以须由内圣而外王也----故志业尤要

乎职业。

∵志业中之宗教学理,乃是善性,将有余质力提高于德行

智解,可引胜妙之圣果故,艺术游戏是无记性,将有余质力

施用于严饰情器。但招随属之满报故,习俗欲染是不善性。

将有余质力浪费于损害自他必感困苦之反应故,故观志业之

何在,可判人格之高下。艺术游戏之职司者,虽贵志职一致

,而以能尊敬崇道尤善----若道学之文学家等----至职司俗

染之业者,损己害人,谋苟偷之生活,流品斯下。然职业在

斯而志趣别托于高尚之业者----若信宗教之屠沽等----则有

当别论也。

∵间接直接以维持身命之职业,皆通善恶无记三性,要以

背私利公之量愈大者愈为善,所谓以最大多数最大幸福为至

善鹄的者是。背公利私为恶,公私不分者为无记,从此可知

操农工商业者,能念念从利益群众为心行者,可贤于政治教

育家。依政治教育侵公益私者,其罪亦暴于工商也

317页

。然其志趣若限于其所职者----农工商业----非枯槁无乐趣

,则流于嫖赌烟酒等,驯至损公益私﹔故必须有较高尚之志

业,以为其情意之寄托,此又宗教哲学艺术等所由尚也。

∵由是观之,近世偏重职业而不重志业之文化,或不崇高

尚志业之文化,甚为偏缺不全,断然可知,故今不曰职司,

曰职志的种种国际组织。

∵三、职志的种种国际组织可能性

∵成唯识论卷二﹕「所言发者,谓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

故﹔变似色等器世间相,即外大种及所造色,虽诸有情所变

各别,而相相似处所无异,如众灯明各遍似一。」又曰﹕「

虽异熟识变为此相,有义一切。所以者何﹖如契经说﹕一切

有情业增上力共所有起故,有义若尔。诸佛菩萨应实变为此

杂秽土﹔诸异生等应实变为他方此界诸净沙土。又诸圣者厌

力有色生无色界必不下生,变为此土复何有用﹖是故现居及

当生者,彼异熟识变为此界,经依少分说一切言,诸业同者

皆共变故。有义若尔,器将坏时,既无现居及当生者,谁异

熟识变为此界﹖又诸异生厌离有色,生无色界现无色身,预

变为土此复何用﹖设有色身与异地器粗细悬隔不相依持,此

变为彼亦何所益﹖然所变土,本为色身依持受用,故若于身

可有持用便变为彼,由是设生他方自地,彼识亦得变为此土

。故器世间将坏初成,虽无有情而亦现身。此说一切共受用

者﹔若别受用,准此应知,鬼人天等,所见异故。」此论三

解,后解为正。业之地位同等,设生他方故亦变此土,设已

生此土亦变

318页

他方。业之地位悬隔,设生此土亦不通变,异于第二解之根

生此土者及许业地异者共变。器世既然,社会亦尔。第二解

当于领土的国家组织,其义多过。第三解当于国际的(此土

他方可相通变)职志组织(但须业之地位同等),其义无过。

应知共变即为交相涉入之组织义,故由一一职业志业等组织

成一一国际之团体,各各遍于全人类之世界,乃根据于异熟

识中共相种共变世界之天则。声应气求,同类相聚,其势甚

顺,其理最正﹔较之割疆划界以组为国家者,其难易正反之

相去者远矣﹗

∵然事实上之可成国际组织者,须以为遍于世界或超过三

四国以上之事实,乃能成立。若其事实仅在一方一国或一民

族者,则亦无从组成为国际团体。故一一业,皆须努力以先

成为世界化,其不能成世界化者,将来即与国界族界同归淘

汰。今就已可成立为国际组织者言之﹕若国际律师会、国际

教育会、国际弭兵会、国际法官会、国际警察会、国际交通

会、国际文官会、国际农会、国际工会、国际商会、国际医

会、国际哲学会、国际科学会、国际艺术会、国际运动会、

国际回教会、国际基督教会、国际佛教会、国际戒烟会、国

际戒酒会、国际戒赌会、国际废娼会等。使此诸关于道德的

生计的之事业,各各皆成为一一国际组织之团体,皆以蒙全

人类世界之幸福为鹄的,则国争不平而平,人世不和而和矣

﹗至一一业皆易成为遍世界的国际组织之理,势已如上明,

只须各业皆有中坚之职司者以为提倡组织之耳。

319页

∵四、全人类世界由此可成一和洽丰乐国之可能

∵一业一业各有其职司者与关系者,如教育家为教育之职

司者,而曾受正受当受教育之人皆为关系者。僧尼为佛教之

职司者,谓受用农产之人皆为关系者。故职司者各唯人类中

之一部,而关系者则各各遍于世界之全人类,明此可悟如众

灯明各遍一室之喻,世界全人类如一室,各业之职司者各一

国际团体如众灯。各业关系者,各遍全人类如众灯之光明各

遍一室,虽各光交遍而不失其各灯各自存在,虽各灯各自存

在而不妨其各光交遍﹔虽各光交遍而同处无碍,虽各灯各往

而互助成明。盖各业虽各有职司者之不同,而无不由互相增

上互为影响而得存在。如职司佛教之僧众,既弘佛法普利世

人,而同时亦受用农工商品以资生活,及受政治法律之保护

等,故能成为世界化之各业。果能各各成为一职志的国际组

织,不愁不能由其自然调协之关系,以成一种组合之全人类

世界的和乐国。所可虑者,则诸仅能依托一国一族存在而不

能成世界化事业之职司者,为防护其将彼淘汰之故,或起为

挠阻耳。然不能世界化之业即为于势不顺于理不正之业。职

司势顺理正之世界化事业者,能各努力以为世界化的国际组

织,则彼为挠阻者,亦必变其方向以求适存,而同化为世界

化之事业也。

五、佛教徒当首先进行佛教的国际组织

∵一、理由据上佛教可首先进行国际之组织也∵前明二业

,志业犹精神焉,职业犹肉体焉,肉

320页

体由精神为主动。志业犹头目焉,职业犹肢体焉,肢体由头

目为率导。故二业之中应志业为先也。志业中又以宗教为最

高上。而今世已成为世界之宗教者,则耶稣教佛教或回教而

已。耶教回教各崇天神之一尊,不相并容,有此存彼亡彼亡

此存之势,若冰炭不可共炉,如水火不可同器,则与一一国

际组织各遍人世而调协成一和乐国之事实相违。故彼于此当

为后起之随从,不能主导前路也。唯佛教以诸法因缘生为大

宗,进为大乘佛教,若中观之「因缘生即空为自体,空无自

体即因缘生故,因缘生故一切入一,无自体故一遍一切。」

若唯识之「虽诸有情所变各别,而相相似,处所无异﹔如众

灯明各遍似一。」法华之「一色一心,皆为法界。」华严之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真言之「六大无碍四曼圆具」等

。其义皆与各遍相成之事实符合,足树为最深固之理据,故

吾职传佛法之佛徒,有首先肩此巨任之可能也。

∵二、由现势上佛教当首先进行国际之组织也∵吾代表东

洋之中华文化及印度文化或犹太天方文化,要皆为普遍全人

世之性质,而绝无以割据一区域土地一部分人类之国家为最

高至极之鹄的者。吾此所言,乃本吾东方文化之共通精神,

以之救战国式之西洋国家主义之穷,绝非与持国家主义者为

敌。设持国家主义者不能顺从胜理,恃强顽抗,吾侪绝不能

另造一强力与之争斗,唯以理化服从其心耳。故迷执国家主

义者,对兹亦无所用其恐慌,此吾先欲申明以释其疑梗者也

。世界现势,犹劫持于西洋之割据的国家强力,而西洋所以

产此各各割据之国家者,由其心习上学说上

321页

自来偏重于智勇,殆无仁慈忍让之德。希腊哲学家若梭拍亚

三氏等,其标举德纲唯在智勇,可以概见。而东方文化则智

仁勇三者同尚∵,而尤以仁德为根据焉,故儒尚仁义----义

亦就人己关系之公宜者立为标准,重在克己者。老尚慈让--

--让则不敢为天下先。佛尚慈悲忍受,耶尚博爱,墨尚兼爱

兼利----兼爱即仁,兼利即义。偏尚智勇之西洋人,千九百

年前乱极无法之际,得耶教之博爱为救主,其心德中有了仁

爱之德素,遂由危亡转成罗马之繁荣,千余年颇享和平之福

。后因耶回之战,失去耶教之麻醉力,新起诸蛮族----若央

格鲁撤克逊之英德人等----又从耶教中跳出其智勇之旧性,

益加长足之发展,乃造成今世割据之战国﹔外围广大则侵遍

美亚非澳。内容充盛则更见富强奇巧。于此乱极无法之际,

非复寡陋之耶教能救﹔而救之者,固仍在东方文化之仁慈也

。今世界之乱源,皆起于西洋之乱,救西洋之乱,即救世界

之乱。然救之者虽在东方文化共通之仁德。若非先由智仁勇

俱极发达之佛教,以极深博精确之理智及最猛挚坚毅之诚勇

,殆不能调伏其野性不驯的学能之智与血气之勇,而服此东

方慈忍仁义之药以愈其狂易之剧病也。故当首由佛教组织为

超出国家之遍于世界的国际团体,将大悲为根本的佛教之智

勇,显然开示于彼,使心折乎以仁为本之智勇,然后能舍其

逞强之智斗狠之勇,而一一同进于国际之组织,以组成全人

类之世界和乐国。

六、结论

322页

∵依上来所推论者,人世可由一一职业志业各成为国际组

织而得和乐之果,且当首先佛教进行,其义了然可知矣﹗然

佛教之国际组织欲何从进行也﹖按构成佛教之元素,一、佛

,二、佛教之法法制法物等,三、崇佛传法之僧徒。佛与法

为已成之元素,而变动生发之活力,则在僧徒。僧徒有二﹕

一、传持佛法之僧伽,二、事奉三宝之信徒。而世人则皆为

佛法僧徒所教化者。今全世界佛教徒,据英国戴维兹教授所

统计,约近五万万人,占全人类三分之一﹔所余三分之二,

则犹待佛法僧徒为之教化者。此三分之一中,约千余万人属

传持佛教之僧伽,其四万七八千万人则皆为事奉三宝之信徒

。而此千余万之僧伽----出家五众----即佛教之中坚分子,

职司佛教之业者,若能职志一致,发挥佛教之优胜处,以尽

弘法利人之责任,自得信徒之拥护扶助,达到全世界人类皆

承受佛之教化目的。然僧伽当如何努力以负其责任耶﹖

∵一、当修养成职志一致之人格也,前已略言宗教家道学

家者职志不一致之弊﹔今且进言以传持佛教率化信徒及世人

为职业之僧伽,其志业之当奚若﹖例举「僧」对「俗」﹕俗

括「信徒」与「世人」在内。故佛教之信徒应循常俗,而僧

伽则必超「俗」而有异乎「俗」。俗即俗染纵财利得男女名

权饮食睡眠之欲,更引增为嫖赌烟酒奢侈等恶习,信徒则志

向于僧而职拘乎俗,内之可为升进阶渐,外之可为引导方便

。而僧则必超然拔出于俗染之上,标示清净幢相,故僧伽之

志业,必先绝男女之欲以拔除俗染焉。兹略表如下﹕

323页

宗教…………修证

学理…………信解∵无漏…………僧伽之志业

艺术…………艺术

游戏…………游戏∵有漏…………僧伽所不宜志

俗染…………俗染

∵僧伽正所宜志之业,仅为学理、宗教、艺术、游戏之能

摄归无漏宗学者,则为化欲方便之威仪工巧神通妙辩等。宗

教学理之外道有漏者且非所宜志,其五欲俗染之专为有漏,

必超然远离更可知矣﹗故僧伽首重乎无漏僧律,而僧律之特

殊处,即在完全摈除俗染,虽支持生命之不获已条件----若

衣食等----亦不令稍存爱欲﹔媱欲之全绝,更不待论。故三

学虽通除诸漏,而戒学专除俗染,定学专除游戏艺术之有漏

者,慧学专除宗教学理之有漏者,定慧依戒为基,非除俗染

则无僧戒,无僧戒则无僧之定慧。故不除俗染,则唯俗而无

僧。今世耽妻室甘食肉而好为僧者,应知其非实是为僧也。

僧者,唯其能纯以无漏之业为志业,故名僧宝。僧宝然后乃

能胜弘法之任,尽利人之职耳。因能弘法利人,则资持生命

者即在其中,亦更无待他求矣﹗是谓能成职志一致而粹然成

为佛教僧伽之人格,须先有此修养之僧宝,为佛教的国际组

织之根本。

∵二、当统率信徒组成有秩序之国际团体尽力于弘法利人

也不能统率信徒,则团体之力不充﹔

324页

或乱无秩序,则其内先无以立,更何能弘佛教化以普世人耶

﹖不能弘法化人,则须能信修胜业,独善自利,则唯志无职

,于职为未能尽,上辜负于佛恩,下逋欠于人债----若藉人

之衣食为衣食等,即俗谚寄生虫是----故欲尽僧职,必须弘

法利人,欲弘法利人,必组成有秩序之宏大团体,而必先之

以善能统率信徒,使不凌乱散漫,诚能有僧宝之人格为中心

,则信徒之精神自然能团结,如佛教国际组织之大团体,即

不难实现,故前为根本而此为后得也。

∵由此观之,则知将佛教人间化,人间佛教化,实为拯救

现今混乱危急的国际形势圣药。故人间佛教之能建立起来与

否,即为今日危乱的国际得救与否之判断。噫﹗国际之战机

迫矣﹗世界人类将毁灭矣﹗其能出之水火而登之衽席者,责

在佛教。吾遍在各国之千万佛教僧伽,五万万佛教信众,将

如何负起此伟大之责任,以建立成人间佛教,以拔济此人间

国际之厄难何﹖

∵汉藏蒙满之佛教僧众信众醒醒醒﹗中华日本朝鲜安南暹

罗锡兰缅甸印度以及全亚全地球之佛教僧众信众醒醒醒﹗应

忆持大地众生皆同佛性无我无人一切平等之佛旨,应继续释

尊之大悲愿力,应奋起释尊之勇猛无畏,先联合团结成佛教

徒国际,再进而造成人间的和乐世界﹗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