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

方立天

哲学与文化

第259期(1995.12)

页1136-1147

--------------------------------------------------------------------------------

页1136

佛教伦理是佛教全部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实现人生解脱的基本信念和方法。和其它宗教一样,佛教的伦理与实践也离不开伦理道德因素,佛教的信徒也离不开社会伦理道德之网,由此,佛教的创始者和继承者也都把伦理道德作为信徒获得美好许诺──解脱,实现人生理想──「涅盘」的前提和保障。在佛教根本理论苦、集、灭、道「四谛」中,「道谛」如「八正道」即是实现人生理想「涅盘」的方法,是伦理的重要内涵。佛教的戒、定、慧三学的戒学和定学,尤其是戒学实属于伦理道德修养的学说。佛教是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在佛教典籍中,除律藏以外,其它如经藏、论藏也都包含了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在佛教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为了不断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需要,佛教伦理道德思想也不断地获得调整、完善,并形成了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佛教伦理涉及到人与佛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其中心是按照佛教要求,善待佛法、佛、僧人、众生,并完善自我的精神境界以成就佛教理想人格。由此可见,佛教伦理一方面是世俗伦理,另一方面也是超世俗伦理。

中国佛教伦理是印度佛教伦理的继承和发展。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伦理思想由于受时代的变迁和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因而在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中,不断地发生变异,以致既与中国传统伦理相合流,又对中国传统伦理发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一种既有别于印度佛教伦理

页1137

,又不同于中国传统伦理的,带有时代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的佛教伦理。本文着重阐述中国佛教伦理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佛教伦理赖以确立的哲学基础。

一、中国佛教伦理的基本原则

伦理原则是指伦理价值标准和行为基本准则。印度佛教伦理原则奠基于小乘佛教时期,经大乘佛教时期的调整、补充和发展而最终定型。中国佛教继承印度佛教的伦理原则,并结合中国的情况,又有所侧重、有所改革、有所发展。

小乘佛教从人生是苦的判断出发,强调排除自身的生理欲望,提倡出家苦行,以消除自我的痛苦。它突出以个人的去恶行善的修持来求得个人的解脱,它对社会群体的生活、民族命运,往往持冷漠甚或冷酷的态度。大乘佛教继承、改造并发展了小乘佛教的伦理原则,它以普渡众生为出发点,进而强调「众生平等」、∵「慈悲喜舍」、「自利利他」、「自觉觉人」、「方便随缘」,以个人解脱和众生解脱的统一为真正的解脱目标。中国佛教融合了大小乘佛教伦理思想,它奉行的伦理原则主要是:

(一)去恶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法句经》中着名的「七佛通戒偈」。[1]此偈颂也多处散见于《增一阿含经》中,其中卷第一〈序品〉解释此偈颂的意义说:「四阿含义,一偈之中尽具足诸佛之教及辟支佛、声闻之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感想」。[2]《法句经》的着名偈颂,代表了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故称「通戒」,历代备受佛教信徒的尊崇。此偈从内容来看有二个层次:一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奉行去恶为善以保持思想清净和行为规范,这是尚有善恶相对立的、属于世俗层次的伦理。佛教又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有漏善」。「漏」是烦恼,即尚带有烦恼的善。二是「自净其意」,也就是清除内心的无明、烦恼,或者说是从内心去除善恶的相对性,超越善恶的对立,这是超世俗的更高层次的伦理,也称为「无漏善」。「自净其意」是在体悟自性清净的基础上,没有任何烦恼,不带现实目的,圆满处理善恶问题,进而超越善恶的对立,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因此是整个偈颂的核心。

佛教关于善恶的意义是根据解脱论界定的。所谓善是符合佛教教义教规,能断除痛苦,招感正果,有利于解脱的品格、思想、行为。反之,不符合佛教教义、教规,招感苦果,有碍于解脱的品格、思想、行为,就是恶。也就是说,是否符合佛理,是否有利于解脱,是区别善恶本质界限的根本尺度。中国佛教后来也把是否合乎儒家伦理作为区分善恶界限的补充尺度。

佛教论述的善恶意义包含了三个层面:其一是道德层面,涉及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价值判断,这在佛教的戒律中有着最充分的体现;其二是心性层面,就是众生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善或

页1138

恶的问题;其三是形而上层面,佛教以出世间的涅盘解脱境界为善,以世间的烦恼、无明、染污为恶。这里我们着重是从道德层面论善恶,也兼及其它层面∵的意义。

中国佛教学者认为,佛教的伦理与实践可以用一个「善」字概括之、代表之,如北宋契嵩会通儒释,并说:

「夫圣人之教,善而已矣。夫圣人之道,正而已矣。其人正人之,其事善事之。不必僧不必儒,不必彼不必此。彼此者情也,僧儒者迹也」∵[3]

这是说,佛教是一种善道,是教人为善,使人成为正人。儒家也是如此,儒佛之道是相同的,僧人儒者只是形迹的不同罢了。明代以来,一些佛教学者还撰写劝善书,劝人行善。如明代弃官后信奉佛法的袁了凡写作《阴肼肌罚ā读朔菜难怠罚┬锼得饕蹼为支配人类的天,依人行为的善恶而定其祸福,阐发善恶行为与因果报应的关系,极力劝人为善。明代高僧云栖祩宏为便于佛教伦理道德的操作实践又将《阴肼肌芳右愿男矗蹲灾肌贰H榉稚泼拧⒐帕矫牛晗感鹗龅履康姆掷嗪蜕贫窆钠兰邸I鲜隽绞橐皇惫阄鞔负跫矣骰诿窦溆跋煜嗟惫惴骸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