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佛教难以走向人间化及生活化?

佛教的历史,远比任何一个着名的宗教的历史悠久,理应比任何的宗教来的兴旺、人间化。但事实上,佛教有真的如此兴旺吗?

根据一项最新的数据,佛教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排行第三、第四,尤其是在印度之佛教的发源地,至今在那里的佛教徒比率不到1%。平时让我们觉得佛教徒应该很多的佛教,怎么会这么少?尤其是在印度,至今为什么佛教反而会走近于没落的边缘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佛教徒近年来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现今佛教徒的态度

参学数年,总是在很注意地观察佛教徒对于佛教的态度。久年来,终于有所发现现今佛教无法人间化及普遍化的原因。这一点,佛教徒的态度,影响甚大。

纵观其它宗教,并不难发现到各宗教普遍的原因。尤其是基督教的影响力,对于全球的经济、文化、道德观等等又非常大的影响力。全球各地的基督教徒,无论是老少、种族,在他们的观念里,都有着深刻的宗教教义和情操,并且不分你我积极地传教、护卫、忠心其宗教,进而使他们团结一致,更积极地展开传教,再加上主要以西方的思想,导致了在基督教中发挥了种种的创新和方便,例如积极于救护的工作、昌建教堂、创作圣曲、给与方便设施、结合现代等传教,达到十分有效的传播力量。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基督教肯放下传统的束缚,能随顺因缘,方便大众,贴近生活的方式传教,已完全达到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流行化的方式来接引大众。

反观佛教徒与基督教徒相比之下,就已经有很明显的差别。至今依然许多佛教徒神佛不分,没有坚定的心,尤其是在华人之间尤其严重,甚至许多自称是佛教徒的,但是没有一点佛法的观念和教义也大有人在(年轻人、中年人一代比较多)。这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对佛教的观念与了解,进而难以让佛教进步的绊脚石。

由于大多数的佛教徒都没有正确的教义和观念,就犹如一只在茫茫大海中没有方向指引的小船一样,因此若一旦被其他的宗教所游说,就很容易被随彼逐流而去,这是佛教徒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有因缘来到寺院学习到佛教教理和教义的学佛者,大多都尚未有护教和布教的理念,只是很自私地在寺院共修、上课、念佛、阅读藏经、参与活动等等,很少人会在寺院以外,如在博客上、报章上、佛教杂志上等自行弘扬佛法,推广佛教教育。热诚于积极弘法的佛教徒很少,就连大多数的出家法师都较少于寺外弘法,更何况是在家众呢?

在在家众的观念中,普遍上还是很自私的认为弘法布教只是出家众的责任,自己很不愿意去热诚地于佛教事业。再加上出家法师们普遍对于寺外弘法不怎么积极,因此削减了弘扬佛法的力量,使佛教难以普遍与社会大众。

由于许多佛教徒仍然还不是很了解佛教的教义,加重了神佛不分的情况,导致混淆,让人误解佛教。其须有难得因缘来到寺院学佛的学佛者,不应该有自卑和自私的心态,能不分彼此地弘法,把弘法视为自己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寺外弘法的积极与热诚,结合各种方便,才能把佛教普遍起来。

*佛教的流传方式

今日的佛教,基本上都已经建立了许多弘法的方式,如普遍上的法会、助念、佛事、共修、活动、上课、讲座、开示等等,及较现代的唱歌、网络、博客等等,已达到弘法的效果。但是,纵观今天的佛教,为什么还是不能有强大的普遍化呢?

虽然结合了各种方便与科技,但是在于内容方面依然还是不够现代化,就是在谚语所说的“换汤不换药”一样,内容仍然数年如一日,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变,导致许多人依然还认为佛教陷于古老之中,不怎么流行。

就如道场所开设的各项佛学班。尤其是少年班,大多数的道场依然还是走不出来,限于唱佛曲、教佛学道理中,而且方式还是属于枯燥乏味又冗长的讲解方式,或者是佛教工作者与学生之间还有一定的师生隔膜,或者在游戏、佛曲上没有很大的改变,进而难以在少年之间掀起学佛的风气。

至于弘法的方式,缺少许多符合现代人的话题和喜欢的内容、或还是依照数百年前的弘法方式。法是在上面讲,听众在下面听,听累了就打瞌睡,导致许多佛教徒认为佛法非常深奥难懂,难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派上用场。较少法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弘法,再加上一般的固执,已为弘扬佛法非要十分专心、严肃、认真不可,导致此问题难以改变现状。

一言说一句:一定要改变。须要有非常大的改变方式,不能再继续呆在传统的框框中,才能把佛法融入于各阶层的生活中,达到净化人心、社会的效果。

*佛教徒的护教观念

在佛教徒中,虽然常说“缘生缘灭”、“无常”等等,但就让许多佛教徒错误变成凡事都可置之不理,所以失去了护法兴教的理念。

佛教之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明显下降的趋势,就是因为佛教徒太相信“无常”,误以为无常是“认命”“凡事只是随顺因缘”,导致佛教徒不争气、不积极,没有深固的宗教情操,这样就难以再让佛教兴旺的主要原因。

虽然凡事都是“无常”,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但可不是可以放肆。在佛教中,凡是和最主要的都是“中道”,不偏执于一方,才是真正的教法。

此外,在佛教中还有“爱惜”的理念,各位佛教徒,应知感恩,爱惜所有,护法卫教。若不如此,怎能称上是一位佛教徒呢?要懂得回馈,才是修行。

还有现今基督教化的出现。会有一些极端的基督教徒有意借此破坏佛教,利用其宗教的不切实的说法和问题来伤害佛教,导致佛教灭亡。现今这种情况已不是轻微,佛教徒不应该在视而不见、坐之不理,应该要有扞卫护教的精神,与企图破坏佛教的人勇敢地抗论到底,勇于突破,才是上策。

护教,使每一个身为佛教徒的责任,要使佛教、佛法长久住世于人间,就要有护教的精神和宗教情操,才有机会让佛教走向人间化、生活化。

*结语

无论如何,要让佛教走向人间化及生活化,除了身为佛教徒一定要懂得佛教教义之外,每个佛教徒就必须有责任使佛法普遍化及生活化,就如星云大师说的“佛教,要走出寺院,走向社会”。利用佛法于生活,再从生活中去实践“人间佛教”的理念,且要积极方便中弘扬佛法,才能使佛法普遍,走向人间及生活,不至于因为不符合时代的考验而灭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