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之两大特点

汉传佛教与国内外其他佛教有两种不同之最大特点,其一为出家僧人都姓“释”。佛教传入汉地之初,出家之人,仍存俗姓,或依其师之姓,来自外国者,则冠以本国之字为姓。晋道安法师有鉴于此,乃以释为姓。嗣《增一阿含经》译出,中有:“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后人皆从之,自是遂为定式。道安法师是一位知识渊博、造诣高深的佛学家,为佛教的中国化做了很多工作。姚秦苻坚仰慕道安之名,尊其为国师,这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国师”的人。

其二就是汉地佛教出家人都必须持素,然持素与吃斋则有所不同,持素,即吃素,是指食用蔬菜水果谷物等,而不吃五辛、动物等众生肉。斋,又作时。斋食,时食也。斋者谓不过中食,正午以前所作之食事也。戒律上,于食分时非时,正午以前为正时,以后为非时。时者宜食,非时者不宜食。因而时中之食为斋食。“持斋”即指过午不食,世尊时,尝有弟子傍晚托钵,吓坏一位孕妇,导致流产;又一天两次托钵,需占用弟子修道的时间,故此戒律规定不非时食戒。《毗罗三昧经》佛说食有四种,旦天食、午法食、暮畜生食、夜鬼神食,时佛断六趣。《泥洹经》因令同三世佛,故日午时是法食时也,过此以后同于下趣,非上食时,故曰非时也。即在十法界有情中,早晨是天人进食,日中是佛陀进食,下午是傍生进食,夜晚是恶鬼进食。南传佛教即是,其仅严守戒杀律及不非时吃,因而持斋不一定持素。持素本意乃佛教徒为培养“慈悲心”,《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说:

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楞伽经》中载有:

一切肉与葱,及诸韭蒜等,种种放逸酒,修行常远离。饮食生放逸,放逸生邪觉,从觉生贪欲,贪令心迷醉。迷醉长爱欲,生死不解脱。酒肉葱韭蒜,悉为障圣道,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

律法中向无断肉、忏悔食肉法等戒条,又汉代以降,僧徒得食三净肉,且未绝对禁杀。以菩萨思想慈悲为本的大乘佛教经典明文指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从因果转回的理论上阐明了食肉的过失。指出,众生生生死死,轮转不息,曾经都是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戚,如何忍心取食而之。至此素食的经典理论根据被奠定。梁武帝自觉为王者有弘扬佛法之责,并批判当时僧众之行状,多次与周舍论断肉勅,如:

僧辩所道自死肉,若如此说,鸱鸦触处不死,那不见有一自死者!麋鹿雉兔充满野泽,亦不曾见有一自死者,而觅死肉,其就屠杀家,觅死鱼必就层网处,若非杀生,岂有死肉,经言:买肉与自杀,,此罪一等,我本不自为,正为诸僧尼作离苦因缘。

又:

众生所以不可杀生,凡一众生,具八万户虫,经亦说有八十亿万户虫,若断一众生命,即是断八万户虫命。自死众生,又不可食者,前所附虫,虽已灭谢,后所附虫,其数复众,若煮若炙,此断附虫,皆无复命,利舌端少味,害无量众生。其中小者,非肉眼能观,其中大者,灼然共见。灭慈悲心,增长恶毒,此实非沙门释子所可应行。

又:∵

众僧食肉,罪剧白衣,白衣食肉乃不免地狱,而止是一罪。至于众僧食肉,既犯性罪,又伤戒律,以此为言,有两重罪。若是学问众僧食肉者,此为恶业,复倍于前。所以如此,既亲达经教,为人讲说,口称慈悲,心怀毒害,非是不知,知而故犯,言行既违,即成诡妄论。学问人食肉,则罪有三重,所以贵于解义,正为如说修行,反复啖食鱼肉,侵酷生类,作恶知识,起众怨怼,坠堕地狱,疾于箭矛,善恶报应,必也不亡。凡出家人实宜深思。”∵等。最后诏《断酒肉文》,勅令全国“出家众”不能吃众生肉而流传下来。戒杀与素食乃一事之两面,出家人不仅要戒杀,且都必须持素。

嗣乃依十善戒、南本大般涅盘经卷四之四相品等经文而作《断酒肉文》,於天监十年(511),颁令天下呼吁僧尼禁断酒肉之欲,谓食肉者将断大慈种,所以僧尼不得食肉。从此,素食就成了中国汉地僧人的一种优良传统与美德。

【附】∵梁武帝《断酒肉文》:

弟子萧衍,敬白诸大德僧尼、诸义学僧尼、诸寺三官:夫匡正佛法,是黑衣人事,乃非弟子白衣所急。但经教亦云:佛法寄嘱人王。是以弟子不得无言。今日诸僧尼开意听受,勿生疑闭,内怀忿异。

凡出家人,所以异于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经所明、信是佛说。经言:“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此是经教大意。如是,若出家人犹嗜饮酒、啖食鱼肉,是则为行同于外道,而复不及。何谓同于外道?外道执断常见,无因无果,无施无报。今佛弟子甘酒嗜肉,不畏罪因,不畏苦果,即是不信因、不信果,与无施无报者复何以异?此事与外道见同,而有不及外道。是何?外道各信其师,师所言是,弟子言是;师所言非,弟子言非。《涅盘经》言:“迦叶,我今日制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而今出家人犹自啖肉。戒律言:“饮酒犯波夜提。”犹自饮酒,无所疑难。此事违于师教,一不及外道。

又外道虽复邪僻,持牛狗戒,既受戒已,后必不犯。今出家人既受戒已,轻于毁犯,是二不及外道。

又外道虽复五热炙身,投渊赴火,穷诸苦行,未必皆啖食众生。今出家人啖食鱼肉,是三不及外道。

又外道行其异学,虽不当理,各习师法,无有覆藏。今出家人啖食鱼肉,于所亲者,乃自和光;于所疏者,则有隐避。如是为行四不及外道。

又外道各宗所执,各重其法,乃自高声大唱云:“不如我道真!”于诸异人无所忌惮。今出家人,或复年时已长,或复素为物宗,啖食鱼肉,极自艰难。或避弟子,或避同学,或避白衣,或避寺官。怀挟邪志,崎岖覆藏,然后方得一过啖食。如此为行五不及外道。

又复外道直情迳行,能长己徒众恶,不能长异部恶。今出家人啖食鱼肉,或为白衣弟子之所闻见。内无惭愧,方饰邪说,云:“佛教为法,本存远因。在于即日,未皆悉断。以钱买肉,非己自杀,此亦非嫌。”白衣愚痴,闻是僧说,谓真实语,便复信受。自行不善,增广诸恶,是则六不及外道。

又外道虽复非法说法、法说非法,各信经书,死不违背。今出家人啖食鱼肉,或云:“肉非己杀,犹自得啖;以钱买肉,亦复非嫌。”如是说者,是事不然。《涅盘经》云:“一切肉悉断,及自死者。”自死者犹断,何况不自死者?《楞伽经》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业俱不善,死堕叫呼狱。”何谓以财网肉?陆设罝罘,水设网罟,此是以网网肉;若于屠杀人间,以钱买肉,此是以财网肉。若令此人不以财网肉者。习恶律仪、捕害众生此人为当专自供口,亦复别有所拟?若别有所拟,向食肉者岂无杀分?何得云“我不杀生”?此是灼然违背经文,是七不及外道。

又复外道同其法者和合,异其法者苦治,令行禁止,莫不率从。今出家人,或为师长,或为寺官,自开酒禁,啖食鱼肉,不复能得施其教戒。才欲发言,他即讥刺云:“师向亦尔,寺官亦尔。”心怀内热,默然低头,面赤汗出,不复得言。身既有瑕,不能伏物,便复摩何,直尔止住。所以在寺者乖违,受道者放逸,此是八不及外道。

又外道受人施与如己法。受乌戒人,受乌戒施。受鹿戒人,受鹿戒施。乌戒人终不覆戒,受鹿戒施。鹿戒人终不覆戒,受乌戒施。今出家人云:“我能精进,我能苦行。”一时覆相,诳诸白衣。出即饮酒,开众恶门;入即啖肉,集众苦本。此是九不及外道。

又外道虽复颠倒,无如是众事。酒者是何臭气?水谷失其正性,成此别气。众生以罪业因缘故,受此恶触。此非正真道法,亦非甘露上味,云何出家僧尼犹生耽嗜?僧尼授白衣五戒,令不饮酒、令不妄语。云何翻自饮酒,违负约誓?七众戒、八戒斋、五篇七聚长短律仪,于何科中而出此文?其余众僧,故复可可,至学律者,弥不宜尔。且开放逸门,集众恶本。若白衣人,甘此狂药,出家人犹当诃止云:“某甲,汝就我受五戒,不应如是。”若非受戒者,亦应云:“檀越,酒是恶本,酒是魔事,檀越今日幸可不饮。”云何出家人而应自饮?尼罗浮陀地狱,身如段肉,无有识知。此是何人?皆饮酒者。出家僧尼,岂可不深信经教,自弃正法,行于邪道,长众恶根,造地狱苦,习行如此,岂不内愧?犹服如来衣,受人信施,居处塔寺,仰对尊像。若饮酒食肉,如是等事,出家之人,不及居家。何故如是?在家人虽饮酒啖肉,无犯戒罪。此一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虽复饮酒啖肉,各有丘窟,终不以此仰触尊像。此是二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虽复饮酒啖肉,终不吐泄寺舍。此是三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虽复饮酒啖肉,无有讥嫌。出家人若饮酒啖肉,使人轻贱佛法。此是四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虽复饮酒啖肉,门行井灶,各安其鬼。出家人若饮酒啖肉,臭气薰蒸,一切善神皆悉远离,一切众魔皆悉欢喜。此是五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虽复饮酒啖肉,自破财产,不破他财。出家人饮酒啖肉,自破善法,破他福田。是则六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虽复饮酒啖肉,皆是自力所办。出家人若饮酒啖肉,皆他信施。是则七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虽复饮酒啖肉,是常业,更非异事。出家人若饮酒啖肉,众魔外道各得其便。是则八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虽复如此饮酒啖肉,犹故不失世业。大耽昏者,此则不得。出家人若饮酒啖肉,若多若少,皆断佛种。是则九不及居家人。

不及外道,不及居家,略出所以,各有九事。欲论过患,条流甚多,可以例推,不复具言。

今日大德僧尼、今日义学僧尼、今日寺官,宜自警戒,严净徒众。若其懈怠,不遵佛教,犹是梁国编户一民,弟子今日力能治制。若犹不依佛法,是诸僧官宜依法问。京师顷年讲《大涅盘经》,***相续,便是不断,至于听受,动有千计。今日重令法云法师,为诸僧尼讲《四相品》四中少分。诸僧尼常听《涅盘经》,为当曾闻此说,为当不闻?若已曾闻,不应违背。若未曾闻,今宜忆持。

佛经中究竟说断一切肉,乃至自死者亦不许食,何况非自死者?诸僧尼出家,名佛弟子,云何今日不从师教?经言:“食肉者断大慈种。”何谓断大慈种?凡大慈者,皆令一切众生同得安乐。若食肉者,一切众生皆为怨对,同不安乐。若食肉者,是远离声闻法。若食肉者,是远离辟支佛法。若食肉者,是远离菩萨法。若食肉者,是远离菩提道。若食肉者,是远离佛果。若食肉者,是远离大涅盘。若食肉者,障生六欲天,何况涅盘果。若食肉者,是障四禅法。若食肉者,是障四空法。若食肉者,是障戒法。若食肉者,是障定法。若食肉者,是障慧法。若食肉者,是障信根。若食肉者,是障进根。若食肉者,是障念根。若食肉者,是障定根。若食肉者,是障慧根。举要为言,障三十七道品。若食肉者,是障四真谛。若食肉者,是障十二因缘。若食肉者,是障六波罗蜜。若食肉者,是障四弘誓愿。若食肉者,是障四摄法。若食肉者,是障四无量心。若食肉者,是障四无碍智。若食肉者,是障三三昧。若食肉者,是障八解脱。若食肉者,是障九次第定。若食肉者,是障六神通。若食肉者,是障百八三昧。若食肉者,是障一切三昧。若食肉者,是障海印三昧。若食肉者,是障首楞严三昧。若食肉者,是障金刚三昧。若食肉者,是障五眼。若食肉者,是障十力。若食肉者,是障四无所畏。若食肉者,是障十八不共法。若食肉者,是障一切种智。若食肉者,是障无上菩提。何以故?若食肉者,障菩提心,无有菩萨法。以食肉故,障不能得初地。以食肉故,障不能得二地。乃至障不能得十地,以无菩萨法。无菩萨法故,无四无量心。无四无量心故,无有大慈大悲。以是因缘,佛子不续。所以经言“食肉者断大慈种”。诸出家人虽复不能行大慈大悲究竟菩萨行,成就无上菩提,何为不能忍此臭腥,修声闻、辟支佛道?鸱鸦嗜鼠,蝍蛆甘螮,以此而推,何可嗜着?至于豺、犬、野犴,皆知嗜肉。人最有知,胜诸众生,近与此等同甘臭腥,岂直常怀杀心,断大慈种,凡食肉者,自是可鄙。诸大德僧、诸解义者讲《涅盘经》,何可不殷勤此句,令听受者心得悟解?又有一种愚痴之人云:“我止啖鱼,实不食肉。”亦应开示:此处不殊,水陆众生,同名为肉。诸听讲者岂可不审谛受持,如说修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