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的一个习定方法

宁墨公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2册

页235-237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

235页

禅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修持术,盖镕合科学的、心理

的、生理的一切之精义,而示人以修养之不二法门也。夫科

学虽非禅,而禅实已蕴藏一切之科学。大凡科学之智慧,终

不能得其究竟,惟禅之转识成智,得以解决其一切。故禅之

境界,实具有无兼备之境界,此之谓科学的禅。

人心至动,惟静足以制之。夫禅以入无自觉之境界为初

步,所谓无自觉之境界者,即无我之境界是也。盖禅之第一

关,则在心理上破除我执,由无而无,无无即无,是故僧谛

有差别,禅观皆平等,此之谓心理的禅。

人为五无间业,转流生死,其躯壳屡为物欲所攻﹔精神

自告衰弱。但坐禅者,有一定之方式及其时间。且使风喘气

息,适与内心相调和,此之谓生理的禅。

禅之体别已如上述。而禅之流行至于今日,独立宗风者

,洵为人间佛乘之一大教义也。

然论禅者,多操三段论法,况人类通用之思索的形式中

,其最精确者,莫如三段论法。其第

236页

一段之论法,即以相对界为比观。其第二段之论法,先注意

定二者之关系。其第三段之论法,乃就前二者为比例,而定

第三者之关系。盖不如是,则不能得智识之真诠。今则在上

列论理之外,而澈底求人生之智识,故将宇宙观,高于人间

一切以上,或超越自然,而无碍于人间界,而以智慧为三位

一体之灵根,而一段论法为大乘禅。

虽然,禅之教义,已如上项所说。然禅学之入手功夫,

应于戒、定、慧三则中求之。但钝根人欲得禅窍,非静坐十

年以上不为功。试述坐禅仪﹕

春风无高下,花枝自短长。

此二语乃禅门之套语也。然坐禅者,必先精神清爽,然

后调节睡眠,至于勺饮蔬食,亦当适得其度。方其入座之时

,蒲团宜厚,其上敷以坐布,但抵尻之处,略可稍高。所御

之衣,务须宽大。最好以结跏趺坐式为善。静坐凝神,恍然

大悟。两足相盘,如体质感受其痛苦,或骨节不易屈曲,能

有半跏趺坐亦可。至于两胁之部,轻与体贴﹔将右手向上,

置诸左足之上﹔更以左手,置诸右足之上。屹然不动,如须

弥山。两掌相合,高与胸齐。腰部、背部、头部,须垂直于

一线之中。目注其脐。口微闭,气由鼻出,轻轻呼吸。全身

气力,下注于丹田。此为坐禅之形式也。

夫禅功之效用,基于入定,而其特征,则有下列之三种

一、增进身体之抵抗力﹔

237页

二、助长身体之健康﹔

三、调整气息。

定力养成之身体,能具以上三个之特征﹔而此种三个之

特征,极端表现于下,则其人身含蕴非常之精力,并且呼吸

殆绝,若不与外界相接触,而其妙处,渐入于无念无想无我

之禅境界。论者谓禅定,无异于冬蛰之状态者此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